如何开发一个App(Android)

标签: 开发 app android | 发表时间:2015-11-29 07:25 | 作者:wwj_748
出处:http://blog.csdn.net

前言

本篇博客从开发的角度来介绍如何开发一个Android App,需要说明一点是,这里只是提供一个如何开发一个app的思路,并不会介绍很多技术上的细节,从整个大局去把握如何去构思一个app的开发,让你对独立开发一款app的时候有个理解,如果有说的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拍砖留言讨论。

开发环境

Android应用层使用的开发语言是Java,自然需要用到Java运行环境,无论你在Window是系统还是Mac系统都需要安装JDK,并且配置它的环境变量,不懂什么叫环境变量的或者不知道怎么配的,请利用好自己的百度技能自行学习。

JDK下载

开发工具

开发工具,Android因为历史原因,前面很长一段时间使用的是Eclipse,我们要开发Android应用的时候需要另外安装Google为它开发的插件ADT,Eclipse这个开源软件很优秀,也很专业,但仅仅只是使用它来开发Android就显得有点鸡肋了,如果没有对Eclipse进行优化的话,会很卡很卡,后面Google实在不愿意寄人篱下,就专门为我们开发者开发了目前很受广大开发者推崇的Android Studio,现在2.0预览版也出来啦,大伙赶紧去下吧。

Android studio

模拟器

Android自带的模拟器一直广受诟病,实在是太卡太慢了,对比人家IOS模拟器是那么的流畅,Android开发者直喊好苦逼啊,不过还好后面出了第三方比原生流畅n倍的模拟器Genymotion,大家可以去下一个个人版的够你平时开发测试用了。最好的办法还是使用真机测试,毕竟真机才是真实的环境。

Genymotion

Android核心基础

前面是准备工作,想开发一款Android app,你最起码要掌握Android的核心基础知识,针对初学Android的童鞋,想一口吃掉一个胖子是不可能的,还是得把基础打牢之后才能完成独立的开发,Android入门不难,学完基础你只是具备开发app的基本条件,想做一个优秀的app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经验是靠不断实践堆出来的,找一套系统的课程去认真学习一下,在线教育的资源很多,比如慕课网,极客学院都有很多不错的学习资源,童鞋自己择优来学习即可。

推广: http://edu.csdn.net/course/detail/545(笔者的课程)

产品开发流程

正常的互联网开发app的流程大致如下:
- 产品规划,定产品方向
- 需求调研,产出需求文档
- 需求评审,修订需求文档
- 产品狗画app线框图提供给射鸡师
- 射鸡师根据线框图设计视觉稿
- 程序猿根据视觉稿搭建UI框架
- 程序猿根据需求文档开发功能
- 测试媛编写测试用例,根据排期进行测试
- 程序猿修复回归测试反馈的bug,提交beta版
- 测试通过,提交给运营喵发布到渠道上线

上面是笔者的经验总结,可能有不太准确的地方,但大致整个流程是这样,我们开发者要清楚自己在整个产品中充当的角色,明白自己的工作职责即可。

快速搭建项目

Android比没有想象那么难,只是刚开始要学习的东西多,一下子消化不了才会比较茫然,笔者写这篇博客就是想帮助大家整理一下开发思路。

快速搭建项目也算是一项技能,而这项技能只能由你自己来完善,刚开始做开发的时候一定会有很多重复性的工作,如果没有意识去提高自己的开发效率的话,可能你的十年工作经验代表的只是一年的经验用了十年而已。

那要怎么做,笔者提供一个自己总结的,仅供参考:
- 定开发规范
- 搭建UI框架
- 选用开发库集成(或自造轮子)
- 第三方服务集成(视情况而定)

定开发规范

一个项目一般不会只有一个人独立开发,就算是独立开发,我们也应该定一下开发规范,一般会有什么样的规范?
- 命名规范
- 代码规范
- 代码管理规范

命名规范

命名规范包括:
- 项目命名
- 包命名
- 类命名、成员变量命名
- 资源文件命名
我们做每一个产品都会有相应的命名,不要用中文来命名,最好用能表达中文意思的英文来表示,例如CSDN客户端,可以用CSDNClient作为命名,我们创建项目的时候可以以它作为Application name。
可以看看以前写的这篇文章:
http://blog.csdn.net/wwj_748/article/details/42347283

代码规范

代码规范视语言而定,开发android使用的是Java,自然要按照Java的编码规范进行编码,比如命名采用驼峰命名法,编码的时候也要符合Android的开发规范,比如UI线程不做任何耗时的操作,像网络请求、数据库操作都需要放到子线程中去做,只有UI的刷新才在UI线程中做,像这些规范,可以根据自身在项目遇到的问题来定,定规范的好处就是减少踩坑的几率,提高开发的质量。

代码管理

对于一个经常更新迭代的产品,不可能由头到尾不变,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对代码进行分支管理,最好使用git代码仓库对代码进行管理,作为一个合格的开发者连git都不用实在说不过去,还用svn的童鞋赶紧放弃它投入git的怀抱,它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自己去体会。

搭建UI框架

搭建UI框架需要我们根据产品的导航模式来设计,市场上常用的导航模式有如下图几种:

app导航

我们的app如果不出意外一定是其中的一种导航模式,一般线框图出来我们就应该知道即将要开发的app长什么样子,开发者不必等视觉稿和素材出来才开始动工,我们先大致搭个架子,等视觉稿出来之后我们再做调整。

选用开发库

一般我们app涉及到的库会有:
- UI框架(比如下拉刷新PullToRefresh、侧滑菜单Slidingmenu)
- 网络请求库(比如okhtttp、AndroidAsyncHttp、Volley)
- 数据操作库(比如GreenDao、Ormlite)
- 图片缓存框架(比如Universal-Imageloader)
- 数据解析库(比如Gson)

之所以要选用这些库,肯定是为了避免重复造轮子,在开发效率的角度来说,选用优秀的开源库能大大缩短开发周期和提高开发效率,但从个人提升角度来看的话,我们可能就成了一个只会用API的程序猿了,如果想提升的话,造轮子或者分析这些优秀的源代码是一个不错的途径。

第三方服务集成

我们开发app的时候,肯定会遇到一些需求,比如推送的需求、自动升级、数据统计、社会化分享、用户反馈等等,然而对于一个刚起步的企业或者个人开发者的话,全都要自己去开发的话,那岂不是累死,像推送这种有一定的技术门槛,能做好都能成立一家公司了,所以选用一些第三方服务是一个可选之举。如果说你以后做大了,用第三方怕不好控制,那就自己做呗,有钱任性招兵买马就自己做,谁叫咱有钱呢。


前面这些东西开发一个app够了,开发出来能不能用还得有靠谱的测试,有没有crash,操作流不流畅,体验好不好才会有用户去用。这里不从产品的角度去评判一个app的好与坏,程序员要考虑的是从代码层面、性能层面去让我们的app变得更好。

云测

我们开发完毕之后,需要给测试工程师进行基本的功能需求测试,他们传统的做法就是根据事先写好的测试用例来做回归测试,再把测试出来的bug反馈给工程师,工程师再去修bug,但这样实在是太不靠谱了,有时候我们太在意功能而忽略了一些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体验,给用户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你这个app够不够惊艳,够不够流畅,用户可能根本就不在乎你这个功能做的有多牛逼。所以我们更应该从非功能性方向去做测试,我们的目的是让用户用的爽,而不是加一些乱七八糟的功能。那怎么测非功能性的一些因素,这里就要提到『云测』这个东西,因为现在设备太多了,如果公司要买一堆设备来做测试,那得多少成本,况且设备更新得太快,你根本就跟不上,所以就有了云测这个东西,它是一个云测试平台服务,提供了一大批主流机型,我们就直接省去购买设备的成本,还能得到完善的测试报告。

再来说一下它的好处:
- 终端云,省去测试设备购买租赁成本
- 高效率 节省测试人员成本及时间
- 包含兼容性测试、性能测试、功能测试
- 操作简单、详细测试报告生成

这么多好处,你在缺少测试工程师的时候,不去尝试那实在说不过去。

打包上线

前面的开发环节、测试环节都没问题之后,你离实现一个app的完整开发就不远了,正常的互联网公司,会把签名打包的apk给到运营,交给他们去写文案,上传到应用渠道,让渠道给我们去首发和推广。如果是个人开发者,这些工作就得我们自己做了。

总结

本篇博客从整个app开发流程上去给大家梳理了一遍,没有讲太多技术上的东西,但理解app流程对自己把握产品很有益处,虽然我们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发者,但如果你有追求,哪天轮到你去负责一个产品的时候,你就应该对开发的每一个环节都了如指掌,因为出了问题,你也知道怎么针对性的去解决。笔者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发者,但也乐于思考,很多时候不太愿意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因为我们的人生就应该把握在自己手里。


如果你觉得文章不错,那就扫码关注一下笔者的公众号吧,期待有志之士的你。

 wwjblog

作者:wwj_748 发表于2015/11/28 23:25:51 原文链接
阅读:104 评论:0 查看评论

相关 [开发 app android] 推荐:

如何开发一个App(Android)

- - CSDN博客推荐文章
本篇博客从开发的角度来介绍如何开发一个Android App,需要说明一点是,这里只是提供一个如何开发一个app的思路,并不会介绍很多技术上的细节,从整个大局去把握如何去构思一个app的开发,让你对独立开发一款app的时候有个理解,如果有说的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拍砖留言讨论. Android应用层使用的开发语言是Java,自然需要用到Java运行环境,无论你在Window是系统还是Mac系统都需要安装JDK,并且配置它的环境变量,不懂什么叫环境变量的或者不知道怎么配的,请利用好自己的百度技能自行学习.

高效开发Android App的10个建议

- - 博客 - 伯乐在线
假如要Google Play上做一个最失败的案例,那最好的秘诀就是界面奇慢无比、耗电、耗内存. 接下来就会得到用户的消极评论,最后名声也就臭了. 即使你的应用 设计精良、创意无限也没用. 耗电或者内存占用等影响产品效率的每一个问题都会影响App的成功. 这就是为什么在开发中确保最优化、运行流畅而且不会使Android系统出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了.

Android应用安全开发之浅谈网页打开APP

- - WooYun知识库
Author:伊樵,呆狐,舟海@阿里移动安全. 0x00 网页打开APP简介. Android有一个特性,可以通过点击网页内的某个链接打开APP,或者在其他APP中通过点击某个链接打开另外一个APP(AppLink),一些用户量比较大的APP,已经通过发布其AppLink SDK,开发者需要申请相应的资格,配置相关内容才能使用.

App Guy:我准备好了!你们呢?;Android 软件开发者:咦?谁叫我?!

- 约翰 - Engadget 中国版
继释出 API Mapping 工具给 iOS 软件开发者后,微软再度展现诚意,让 API Mapping 工具也支持 Android 软件,邀请 Android 软件开发者将手上的软件『贴上』Marketplace,这次同样请到 "App Guy"(音近『阿婆该』,苹果哀哀叫之意,小编承认这是脑补的后遗症)这位狠角色,他在上回也出面帮助 iOS 软件开发者这项转换平台的艰巨任务.

android 4.4省电技术详解,如何开发一个省电的app

- - CSDN博客推荐文章
安卓4.4的推出,省电技术方面谷歌又表示进行了改良!让我们一起了解安卓4.4省电技术到底做了什么改变!. a)任何App包括后台Service应该尽可能减少唤醒CPU的次数,比如IM类业务的长连接心跳、QQ提醒待机闹钟类业务的alarm硬时钟唤醒要严格控制;. b)每次唤醒CPU执行的代码应该尽可能少,从而让CPU迅速恢复休眠,比如申请wake lock的数量和持有时间要好好斟酌;.

谷歌推出全新Android开发框架Sky让App更流畅

- - 月光博客
  据arstechnica 报道,谷歌推出全新Android开发框架Sky,主要目的包括提高运行速度和响应速度,在大部分设备上,应用流畅的标准都是实现60FPS的帧率,Sky希望实现高达120FPS的帧率,用户界面将保持流畅的响应速度.   目前为止,除游戏之外的Android应用通常使用Java语言来开发编写,其运行效率和速度并不理想,而谷歌内部的一个团队正在探索全新的应用开发方式.

Google将关闭Android App Inventor

- tinda - Solidot
新上任的Google CEO Larry Page已发誓要调整公司的重心,将精力集中中优先项目上,一些对用户有用但却对公司没有帮助的项目纷纷关闭,如Google字典服务,如Google Labs中的众多项目. 其中一个被关闭的项目是Android App Inventor. Android App Inventor由MIT计算机科学Hal Abelson领导开发,借鉴了入门级编程项目Scratch,让没有编程经验和知识的人开发Android应用程序,因此颇受教育界人士的欢迎.

Android dlib人脸识别 dlib-android-app: Android app to demo dlib-android(https://github.com/tzutalin/dlib-android). Use the prebuilt shared-lib built from dlib-android

- -

欢呼吧!App Inventor for Android 使用总结

- Hinc - TechCrunch中文站
昨日我们报道了Google App Inventor for Android,它是一个基于网页的开发环境,即使是没有开发背景的人也能通过他轻松创建Android应用程序. 这个产品已经测试了一年之久了,主要是和教育机构合作进行的测试,因此,在课堂上接触到它的学生们很可能成为Android应用暴增的主要力量.

如何在iOS与Android间移植APP

- plidezus - 雪鸮的啁啾
除了像”I am rich”这种定点打击苹果烧包族的APP外,大多数应用都会尽量覆盖包含尽可能多的用户. 这就需要考虑在iOS和Android两种主流操作系统间移植的问题. 如果为各个平台量身定做界面,就能让用户利用以往的使用习惯快速学习. 但为多个平台设计各异的界面毕竟是需要工作量的. 如何才能在跨平台移植的时候只做那些最有必要的工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