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传统的13条高效学习技巧
《如何学习》这本书是本月出版的,给这本书写过推荐语:
读过很多学习方法的书籍,发现很多书籍中提到的方法或理论纯属主观臆断,能把每条建议背后的研究历史和科学原理阐述清晰的书籍极少,而这本书刚才符合要求。
书中提到的学习建议实用性和针对性都非常不错,只要做少许改变就能提升原有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期待阅读这本书之后,能让你对学习奥秘认知更近一步。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把我以前知道的很多技巧为了起作用的原因解释的非常清楚。
正文
正文
1、备考复习时,不要直接照着笔记复习。可以笔记放到一边,重新整理学习材料,自己想出一套全新的重点概述来,这样做,会强迫你把学习材料全部以一种不同的思路去过一遍。
2、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多换几个不同的学习场所和环境。换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换一个完全不同的时间段,针对惯常行为的每一个改变都帮忙你把要学的/要练的东西记得更牢固、更清楚一点,帮忙你把记忆保留得更长久。
3、拉开时间间隔:华整为零才能记得更得持久。
每个大学生都尝试在考试前一周疯狂复习,但等到下学期开学之后,就会发现所有的知识都忘了的差不多了。在学习的时候使用间隔记忆,每隔一段时间学习并复习效果会更好。
研究发现,第二次复习与第一次学习之间的最佳间隔,与距离考虑的时间间隔按比例递减。也就是说,距离考试还有一星期,那么最佳复习时间为第一次学习之后的一、两天之内。距离考虑还有6个月,最佳复习时间为第一次学习之后的3-5星期。
4、先考试再学习:利用无知的潜在价值
我们的记忆有一个奇怪的特点,即主动的回想比被动的重复效果要更好。
学到差不多的时候最好先放一放,然后尽量用心去回想刚才的内容。这样的学习效果比直接看书要更好。
5、学习与背诵的最佳时间配比
先花40%时间来阅读和学习。然后凭记忆尽量背诵的效果最好。先花1/3的时间去学去记,剩下的时间用来靠记忆背诵,记忆效果最好
6、学过之后以考试的形式立刻复习,是帮助学生加深记忆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应该多多增加考试频率。
有些类似的考试,尤其是单项选择题的考试,在答错之后很快就能得到正确答案,错误的选择反倒能促使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
7、先猜测后学习使你的大脑能以更高的要求去动作。从而使知识更深刻地印在脑中。预考更容易把知识印在大脑中。
使用这条技能的办法就在,在你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课程之后,去考试,虽然你会答得很差,但会影响你这门课程的学习效果。或者在每堂课堂开始先考试,然后在课程上讲解预考的所涉及的内容
8、在遇到难题的时候,可以先把难题放到一边,从而给潜意识一个自己去琢磨的机会。我自己经常会在跑步之后,想出几个要写的话题,然后去跑步,等跑完步之后,晚上再开始写的时候,大脑中就会跳出很多想法和素材。
9、休息会为三类:1、放松,比如躺在沙发上听音乐。2、轻度用脑,比如上网 3、高度用脑,比如写短文或想一个另一个课程的作业。 对于数字或空间类的问题,三种休息方法都不错。对于语言类的难题,轻度用脑效果最好。
10、创造性的飞跃,通常出现于创作者沉浸在某个故事或主题一段时间之后 ,暂时放到之时,而且常常以零碎的形式出来,没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和大小规则,也不讲究重要程度。
创造性的飞跃有可能是一套宏大、结构严谨的想法,也有可能是一步小小的改进或点子。
11、人一旦被某件事吸引,便会自然产生一种动力想要一口气做完那件事。而这种动力会随着事情临近尾声而变得强度。
当你全神贯注在工作或学习中,他人对你的打扰不但会延长这些工作在你记忆中驻留的时间,而且还会让你在心理上把这项工作提高到“需要优先完成”的位置上。
12、常规的刻意练习是针对某个具体目标,反复重复,但科学家发现运用穿插交替,训练效果会更好。学习也是一样,把新的科目跟学过的、练过,但已经有一段时间没复习的内容混合到一起,学习效果会更好。
13、睡眠起到巩固记忆的效果,千万熬夜复习。研究者认为快速眼动睡眠有助于平复情绪、巩固模式识别和归纳演绎的能力,二阶段睡眠有助于运动机能的学习,三四阶段的深睡眠有助于记忆。每个人的睡眠模式都很类似,其中睡眠后期是二阶段和快速眼动睡眠交替出现,因此识别能力和运动能力的巩固尤其会受睡眠不足的影响。
学习一上午之后,可以在中午或下午睡一小时,所起的作用跟晚上睡8小时是一样的。
100天行动读者反馈
@申畅
手机放在离自己远一点的地方就不会总想着没事打开看着了。微信从来都是静音 最近设置了消息不提醒 感觉很棒。除了电话 其他全部静音。取消所有通知提醒。只是9月份司考进入疲惫期 每天坚持四十分钟定量运动。很多人推荐keep我觉得不好用 推荐每日锻炼app
@赵赖皮
每天晚上一小时书法,一小时跳舞,手机,我会想各种方法远离,例如白天换成老年机,回家直接扔柜子里啥的,因为自控力不强就远离
新出的对抗拖延课程:我是如何战胜拖延症的?
想了解更多关于100天行动内容---->不需要意志力的习惯养成法:100天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