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研究了100多位牛人,终于总结出一个牛人公式

标签: 读书 | 发表时间:2019-06-24 13:01 | 作者:何加盐
出处:https://36kr.com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何加盐”(ID:ihejiayan),作者何加盐,36氪经授权发布。

10年前,我开始研究一个问题:牛人为什么这么牛?

当时,我有机会接触一些政要、著名政治学者、诺贝尔经济学得主、国际金融机构高管、知名企业家等。在交往过程中,我总是会去探究他们的成长经历,试图总结出成功的共性。

后来,我做了咨询公司,又有机会深度研究很多企业和企业家,其中包括福布斯富豪榜上榜人物。

咨询师等于企业医生,需要了解企业和企业家方方面面的情况,这种研究是极其深入的。很多时候,咨询师对企业和企业家的了解,比企业家本人还要深。

访谈过的高管,就更多了。每一次咨询,我都要把该公司的所有高管,都访谈一遍。我最喜欢问的一个问题是:“能不能介绍一下您过往的光辉历程?”

就这样,我积累了很多的案例。

今年以来,我开始专门研究知名的企业家。我写了任正非、刘强东、王兴、张一鸣、程维、黄峥、孙宇晨、李想等。

每一次写作,我都会把所有能找到的书、杂志文章、网络资料全部过一遍,把能接触到的相关人士,都访谈一遍。

最近,那个在我脑海里盘旋了10年的问题,答案渐渐清晰。

牛人为什么牛?我认为可以总结为下面这个公式:

这个公式比我们平常看到的那些简单化的公式来说,要复杂一些。

下面,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它进行详细的阐述:

  1.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2. 成功要学会用方法

  3. 成长动力学的秘诀

  4. 时势造英雄的真理

  5. 乘法的原理与作用

1、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我们常说,要变成牛人,一定要很努力。

这话没错。

但是,努力的人那么多,为什么成为牛人的那么少呢?因为在努力之上,还有更高维度的因素,就是选择。

选择才是拉开人与人差距的最重要因素。

马云在他的同龄人中,起初并不出众。他参加高考,连考三次才考上大专,碰巧赶上学校专升本,才能拿到本科文凭。

他和小伙伴一起去找工作,其他人都被录取了,他是唯一被淘汰的那个。

可是后来,他选对了一条道路:做电子商务。这是他后面一切成功的起源。

所谓选择,主要是选去哪儿和怎么去。也就是你要走什么路,以及通过什么平台前进。

如果方向对了,哪怕走得慢一点,总会离目标更近。方向错了,越努力,离目标越远。

雷军说,在风口上,猪都能飞。2010年选择了智能手机行业,2013年选择了移动互联网行业,就很容易成功。而如果是逆着暴风雨,老鹰都飞不高飞不远。

但选对方向只是第一步,你还需要选对平台。如果平台选对了,你迈向成功的步伐会更快速、更轻松。

同样是从商场一楼到七楼,你坐直梯、扶梯和走楼梯,方向都是一致的,但速度截然不同。

阿里巴巴早期员工的经历是绝佳例证。马云在南非的一次演讲中说到:

“阿里巴巴B2B业务IPO的时候,我们有300个人成了百万富翁。我问了我的同事三个问题。你们成为百万富翁是因为你们比其他人聪明吗?他们说不是,我们都找不到工作。是因为你们勤奋工作么?也不是,有很多人都很勤奋。聪明人都去IBM和微软了。猎头根本就不来我们公司抢人。”

这些并不比别人聪明、也不必别人勤奋的人,却获得了比同样聪明和勤奋的人、甚至更聪明勤奋的人更多的回报。

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平台上。

方向和平台,是选择的关键;选择,是成为牛人的关键。

因此,在这个公式里,我在选择的右上角加上了一个“3”,其意思是3次方。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3”是简化,代表“很多”的意思,请不要理解为一个确数。它的真实含义是:在所有成就牛人的影响因素中,选择的作用最大。

关于如何选好方向和平台,需要了解三个方面的情况:你喜欢什么、你擅长什么、未来什么有前途?这方面我专门写过一篇长文,题为《 迷茫时的3个选择,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对如何做选择有详细的阐述,大家可以看看。

另外,未来有什么重要的风口?如何搭上顺风车?我在《 比“5G有多快”更重要的,是5G将带来哪些改变》里也有详细论述,有兴趣的可以点击进去阅读。

2、 成功要学会用方法

那么选择好了方向和平台之后,是不是就可以吭哧吭哧地朝着理想前进了?

还不行。

第二维度的影响因素,是方法。

做任何事情,都有效率高低之分。采用不同的方法、使用不同的工具,就会在质量和速度上形成区别。

牛人比大家学习更好,工作更高效,可能不一定是他比大家聪明,而是他用了好方法。

不管是销售、演讲、写作、编程,还是管理、创造、科研、时间管理,都有其客观规律。如果能够找到规律、顺应规律,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找不到规律,背离规律,累死累活,还是一事无成。

没有一个牛人,不是善于利用方法的人。

有效的方法来自于学习、思考和实践。

向前人学习、向书本学习、向身边的牛人学习,加上自己的思考与改进,在实践中不断练习和总结,我们就能不断地习得和改进做事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效率。

这里说到的练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刻意练习”,就是离开舒适区,给自己更难的、但是跳一跳可以够得着的挑战。太容易的练习起不到效果,太难的练习会令人失去坚持的动力。最好的练习,是每次有85%已经会的内容,15%新的挑战。

在公式中,我在“方法”的右上角也标上了一个数字“2”,意思是在成为牛人的影响因素中,方法的重要性比选择小,但是比努力大。

关于方法,我写过不少文章,如关于拓展人脉关系方法的《 拼多多上市,80后创始人28个月做到身家800亿,凭的就是三个字》,关于如何搞定一个人的《 胖揍还是色诱?搞定一个人的五个层次 》,关于应对不确定的《 任正非和马化腾的灰度:普通人追求安全感,高手拥抱不确定性》,关于提高情商的《 情商高不是让人舒服,而是达到目的》等。有兴趣的可以点击链接阅读。

3、 成长动力学的秘诀

当方向对了,平台也选好了,也有了好的方法,接下来比拼的就是谁更努力。

雷军虽然说了“在风口上,猪都能飞”,可是他能飞不仅仅是因为风。事实上,雷军被称为“互联网”劳模,年复一年地每天工作16个小时。

这么多年来,我所见过的牛人,没有一个不是学习狂、工作狂。

我曾经问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What do you like to do in your spare time?",他笑笑回答:" I have no spare time." ( “你闲暇时喜欢干什么?” “我没有闲暇时间”)

在格拉德维尔的《异类》这本书中,作者提出,经过1万小时的刻意训练,一个普通人可以成为一名专家。这里的“专家”,可不是网上那些胡说八道的“砖家”,而是各领域的牛人。

刻意训练,是掌握方法;1万小时,就是付出努力。这个时间,约等于10年(不算吃饭、休息等)。

这里有一个关键,牛人疯狂地学习和工作,不是被逼的,而是主动选择。

很多人工作也非常辛苦,例如田间地头的农民伯伯、富士康生产线的弟弟妹妹,但这些都是被迫劳作,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兴趣,不是为了提高某一方面的技能、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被迫的努力,从情感上让人心生厌恶,从效果上收益很低;而主动的努力则反过来,从情感上让人心情愉悦,从效果上收益很高。

努力是我们最容易做到的,但又是最难坚持的。绝大多数人都有过发奋图强的时刻,但往往很快就懈怠了。

这是因为没有掌握“成长动力学”的秘诀。

要保持持久的动力,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循序渐进

  2. 及时回馈

  3. 梦想激励

  4. 外部监督

循序渐进,是指不要一下子给自己太多、太难的任务。

很多人都是激情澎湃地开始努力,一两个星期之后就蔫了。主要原因就是目标太高,让自己受挫和绝望。

如果先从容易完成的小任务开始,就容易获得满足感,坚持下去。这一步的重点是形成习惯。习惯了以后,再逐渐加量。

及时回馈,是指要让自己的努力时常能得到奖励。为什么游戏会让人上瘾呢?因为你总是会及时得到回馈。撞一下头顶的砖头,就能得到金币;一下子消掉4行积木,就能翻倍加分;杀死一群怪物,就能升级等等。

在平时努力时,如果能像游戏那样,及时提供回馈,我们的积极性就会高得多。

例如,学一首吉他曲一个星期后,发现能顺利弹唱了;写公众号一个月后,发现阅读达到1万了;做销售拜访100个客户后,发现开始成交了等等。看得见的进步、物质的收益、自己在乎的人的夸奖等等,都是及时反馈的方式。

梦想激励,是指要有一个长远的愿景随时让你心潮澎湃。

在舒适区的努力是愉悦的,但是在挑战区的刻意练习一定是痛苦的,如果没有一个长远目标的激励,我们很难长时间地做一件痛苦的事情。

电影《霸王别姬》里面,小豆子忍受不了戏班的苦,和小伙伴一起逃走了。在戏院里,他们看到了京剧名角表演的场景,受到了震撼。哭着说:“他们是怎么成的角儿啊,得挨多少打?”然后又回到了原来想逃离的地方。后来小豆子成了程蝶衣。

“成角儿”这个梦想,让小豆子情愿回到戏班,忍受地狱般的生活,因为他看到了梦想和希望。

我们的努力,也要让自己看到梦想和希望,这样才能不竭的动力。牛人为什么比普通人更努力,更能坚持?因为他们的梦想更清晰。

外部监督,是让自己的努力有一个外部力量的帮助,使自己能坚持更长时间。

我们自己在家健身,是很难坚持下去的,但是报了私教课,教练天天给你打电话,你坚持下去的可能性会高很多。

罗振宇写罗辑思维公众号,承诺了每天早上60秒,要做10年。做了半年他就坚持不下去了,特别想放弃。但是因为承诺了,没办法,只能咬牙坚持下去。

最有效的外部监督,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是让你在乎的人监督你,一旦你做不到,他就会失望,而你绝不希望他对你失望,所以必须坚持。

第二种是让舆论监督你,公开向世界宣告自己要做的事情,每次想放弃就要面临舆论的压力。

第三种是让努力与利益挂钩,如果不努力就会有令你肉痛的利益损失,那也只好咬牙坚持了。

关于如何保持成长的动力,我也写过一些文章,大家可以在《 迷茫时的3个选择,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为什么每天做1个俯卧撑的人,比一次做100个的更牛》里面看到。

4、 时势造英雄的真理

如果我们把选择、方法和动力三项都做得很好,是不是就能够成为牛人了呢?

并不能。

上面说到的三个因素都是我们个人可控制的因素。但是,能不能成为牛人,还有很多是我们不可控制的因素。

这些不可控因素里面,有些是固定不变的恒常事物,如时间,或者我们所处的大环境等。我把他们用常数C来代替。有些是会随机出现的事物,如运气,或者政策变化等。我把它们用表示随机扰动的符号μ(念miu,谐音“谬”)来代替。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时间和运气。

牛人的成长,不是线性的,而是指数型的。指数型的成长方式,需要时间才能发挥作用。

如果每一次刻意练习,能够让你提高千分之一,那么一万小时以后,你的能力是最初的21917倍。这就是时间的威力。

如果是在一个牛顿力学的世界里,我们的分析可以到此结束了。因为牛顿力学世界里,几个原始参数一给定,最终结果就是确定的。拥有了上述成功因素的人,一定会成为牛人。

而现实世界是量子力学和混沌理论的世界,有很多事情的发展是不可预测的,这就使得运气成为决定一个人命运的关键因素之一。

美国经济学奖罗伯特·弗兰克在畅销书《成功与运气:好运气和精英社会神话》中,认为比尔·盖茨等牛人的成功,与他们的好运气离不开关系。

弗兰克在书中写到,科学家用计算机做过模拟实验,即使天赋和努力能决定95%的制胜概率,运气只负责5%,只要参与的人数足够多,最后胜出的,总是运气最好的,而不是天赋和努力最高的。

这个实验在现实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实例。

王兴认为自己做成美团,是赶上了好时代;程维把滴滴能够顺利起步的原因,归结于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许家印曾经一度要破产,一次突然的政策变化,让他成为中国首富。

在所有牛人成长、成功的过程中,运气,从来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5、 乘法的原理与作用

我们曾经见过很多类似的公式。例如,爱因斯坦说,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季羡林说,成功=天资+勤奋+际遇。

这些都从不同角度给我们启发。

但是,大师们为了让我们更好理解,帮我们做了太多简化。

在我总结的牛人公式中,我用了乘法而不是加法。其中的区别在于:

在加法公式中,右边去掉几项,左边仍然为正。如果右边某一项的数据特别大,其他项可以很小甚至为零,左边也可以得到很大的数值。

而在乘法公式中,只要右边任何一项为零,左边就等于零。

也就是说,在我总结的选择、方法、动力、时间和运气这5项因素中,任何一项缺失,一个人就不可能成为牛人。

牛人是全面的竞争。一个人需要在正确的方向上、用正确的方法、长时间地努力,再加上一些运气,才有可能成为牛人。

6、 总结

让我们再复习一下牛人公式:

理论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我总结这个公式,也是为了让大家能够系统化地思考: 如果我要成为牛人,需要从什么方面入手?

在公式的最后部分,我用μC来代表随机扰动和固定常数,而没有直接用“运气”和“时间”。这是因为这两项不在我们控制范围之内,我们就算知道,也无法控制,所以用字母来模糊化处理。

在实践中,我们只关注前面三个因素就好。

在成为牛人的路上,请不要盲目开始。因为选择、方法和动力三个因素的权重是不同的。选择大于方法,方法大于努力。

所以,最重要的是定好方向,选好平台;然后要学习好的经验和方法;在前面两项做好的前提下,努力才能起作用。这样,你的努力才值得,否则都是白费功夫。

最后需要说明一点的是,这个公式里,我没有用到“天赋”。

因为研究过那么多牛人过后,我发现,天赋只是加分项,而不是必要项。

很多牛人,都只是中人之资,他们只是做了好的选择,用了好的方法,然后持续努力,就成功了。

所以,这是我们普通人的公式,是进化的公式,是一个普通人逆袭成为牛人的公式。

牛人不是天生,你我即为牛人。

相关 [研究 公式] 推荐:

我研究了100多位牛人,终于总结出一个牛人公式

- - 36氪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何加盐”(ID:ihejiayan),作者何加盐,36氪经授权发布. 10年前,我开始研究一个问题:牛人为什么这么牛. 当时,我有机会接触一些政要、著名政治学者、诺贝尔经济学得主、国际金融机构高管、知名企业家等. 在交往过程中,我总是会去探究他们的成长经历,试图总结出成功的共性.

用户研究

- - 技术改变世界 创新驱动中国 - 《程序员》官网
介绍自己的设计流程时,设计师通常都说它是“以人为中心”或是“以用户为中心”的. 笼统地讲,这表示设计师经常要考虑所设计产品的潜在用户,尽力为这些人创造出最好的产品.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却不好回答. 好的设计通常都是从用户研究着手的. 我们如何才能发现人们想要实现的目标. 虽然这样做有时会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但一定要小心地评估人们给出的答案.

JVM研究

- - 开源软件 - ITeye博客
每天接客户的电话都是战战兢兢的,生怕再出什么幺蛾子了. 我想Java做的久一点的都有这样的经历,那这些问题的最终根结是在哪呢. JVM全称是Java Virtual Machine,Java虚拟机,也就是在计算机上再虚拟一个计算机,这和我们使用 VMWare不一样,那个虚拟的东西你是可以看到的,这个JVM你是看不到的,它存在内存中.

BigPipe学习研究

- maxiyun - 搜索技术博客-淘宝
技术背景 FaceBook页面加载技术. 试想这样一个场景,一个经常访问的网站,每次打开它的页面都要要花费6 秒;同时另外一个网站提供了相似的服务,但响应时间只需3 秒,那么你会如何选择呢. 数据表明,如果用户打开一个网站,等待3~4 秒还没有任何反应,他们会变得急躁,焦虑,抱怨,甚至关闭网页并且不再访问,这是非常糟糕的情况.

Mysql缓存研究

- - CSDN博客推荐文章
缓存机制简单的说就是缓存sql文本及查询结果,如果运行相同的sql,服务器直接从缓存中取到结果,而不需要再去解析和执行sql. 如果表更改了,那么使用这个表的所有缓存查询将不再有效,查询缓存值的相关条目被清空. 更改指的是表中任何数据或是结构的改变,包括INSERT、UPDATE、DELETE、TRUNCATE、ALTER TABLE、DROP TABLE或DROP DATABASE等,也包括那些映射到改变了的表的使用MERGE表的查询.

Web Service的研究

- - CSDN博客系统运维推荐文章
SOA和Web Service. 首先明白SOA和Web Service的关系:. * SOA面向服务架构,用于大型分布式系统的一个概念;. * Web Service是实现SOA的方式之一,不是所有的SOA都是基于Web service的;. * 但Webservice确实为最主流的SOA实现方式,有的人甚至把SOA等同于Webservice.

HTTPS劫持研究

- - FreeBuf互联网安全新媒体平台
这篇文章描述了我们对哈萨克斯坦政府实施的电信级HTTPS劫持的分析. 哈萨克斯坦政府最近开始使用一个假的根证书颁发机构,对包括Facebook,Twitter和Google等网站在内的HTTPS连接进行中间人(MitM)攻击,在此文中,我们给出了还在进行中的研究的初步结果,以及哈萨克劫持系统中新的技术细节.

HTML5 & CSS3 研究文档

- Kings - 幸福收藏夹
已经说了好久,一直没把这个文件夹分享出来. 这是我去年第四季度里做的,里面有 11 一个文档. 包括 HTML5 中最主要的 JS API 文档,还有 CSS3 中两个比较难的属性. 主要还停留在纯 API 层面上的研究,没有深入到应用中去. 不过,当做工具来使用,和入门文档,还是不错的. 特别是其中的 HTML5 JS API 文档.

做研究與寫論文

- cong - vgod's blog
最近有幾篇頗有爭議的文章「陳鍾誠給李家同的一封公開信」和 「陳鍾誠給李家同的第二封公開信」,針對李家同批判他是現在學術界獨尊論文的始作俑者,並指出應該要有其他的研究產物或評鑑方法(像是寫一個作業系統、做一個CPU之類的). 雖然李家同常常講出令人啼笑皆非的話,但就這兩篇文章而言我還真覺得李家同挺無辜的,連學術界獨尊論文的事也怪到他頭上實在有點牛頭不對馬嘴.

in 和 exists性能研究

- zhengyun - CSDN博客推荐文章
从sql编程角度来说,in直观,exists不直观多一个select;in可以用于各种子查询,而exists好像只适宜于关联子查询. in 是把外表和内表作hash join,而exists是对外表作loop,每次loop再对内表进行查询. 一直以来认为exists比in效率高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如果查询的两个表大小相当,那么用in和exists差别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