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潜规则:只要在花钱,你就在受骗
这是我在报纸上策划的一个专题哈。都是我们记者采访业内人士的,挑了些出来给大家看着玩,还是那句话,选择你想相信的,别影响你的快乐指数哦。心理承受力要强,这不是我们中国人的特长么。
餐厅潜规则————————
砂锅粥里有橡胶和残疾蟹?没错,深圳连锁餐厅经理和资深美食爱好者陈总做出很严肃的判断。现在店家省钱的新招数不是把两斤的蟹换成一斤,而是随便少放一两条螃蟹的腿或者蟹壳,一天晚上就可以多赚出五六只螃蟹。用橡胶把粥弄稠?这是少数粥店的商业秘密。一直超爱深圳德林砂锅粥和金稻园的砂锅粥(据说倪震在深圳吃了某家砂锅粥,我怀疑就是这两家中的一家,觉得超好吃还专门买了保温桶买了带回香港给周慧敏,这厮真是情场高手,同时对复数女人忠犬),做这个版当天我们本来要去吃砂锅粥,我是无所谓,但罗同学当即就决定换一家了,不愧是胆小鬼家族的。
餐厅里的包子饺子都很可疑。连锁餐饮机构品牌(真的不是面点王,哈哈)策划Steven爆料说,连锁快餐店里的肉馅面食吃起来香,其实一点营养都没有。馅料都是卖不出去的肉冷冻后再解冻做成的。卖不出去的包子、饺子和馅饼另有去处,再去冰箱冷冻,等待下一轮解冻。当然,它们也可以变身成煎饺类的油炸食品重新登场。
太早或太晚去吃饭都吃不到好菜。《厨室机密》里有一节写晚上9点后再去吃西餐,菜品一般都低于平时水准。因为这个时段厨师想的就是赶快下班回家躺着,哪有心思做出好菜。这是所有菜系皆准的道理。大厨给出的美食贴士是“选取中间数”原则,比如饭点是晚上17点至22点,那么19点、20点烹制出来的菜品最具水准,食材也会备置得最为得当,太早或太晚去,厨师本来就觉得你不懂事,你就只能凑活了。
以为在西餐厅吃英式下午茶很高档很牛逼?西餐里讲究前菜配搭后菜,而一般下午茶里出现的甜品多半是午餐时剩下来的。所以你觉得想要来份正宗的英式下午茶,不如直接点要一壶花茶和咖啡更加实在。想真正享受甜品,不如移步到红酒屋或者甜品专售店,那里的出品更有品质保障。
餐饮团购现在很火,但遗憾的是,团购菜品一定低于平均水准,这是事实。就连餐饮老板们自己都承认,“团购一次赔一次,只做一次人气就好了”。凡是能形成团购规模的美食活动都要聚集数百人,最少也要满足五十人一组。餐饮大店还有实力招揽数百人同时就餐,而小店就只能胡乱马虎应付团购的客人了。
夜店潜规则————————
去夜店坐哪里最好?夜店经理友情提示,别以为坐包厢很爽,起火了你娃就惨了。最好选择离消防通道近或者出口方向的座位。实在订不到其他位置的情况下,没喝酒前冷静观察下消防通道和出口位置,对酒吧格局有大概的判断,即便发生险情也能第一时间出逃。实在不行,请携带自带指南针功能的手机或手表。
越畅销的酒水越假。夜店经理爆料,“水货”充斥夜店酒水市场,自然越是畅销品牌越容易大批量投产销售,作假的可能性更高。店家有时候也是被供酒商害了还不自知。避免参加酒品促销买几送几更是,用膝盖想想原价就知道天下怎会有只赔不赚的买卖?
在夜店喝葡萄酒略好,因为很少人在夜店品红酒,利润太薄没必要作假,知名品牌基本信得过。鸡尾酒为控制成本淡得惊人,不要在中国靠鸡尾酒来鉴别自己的酒量等级,出国了才知道丢人。如有可能就喝亲自打开盖子的罐装啤酒,扎啤还是敬而远之吧,颜色淡,味道更差。
存酒的就别指望什么品质了。很多人喜欢在夜店存酒,别以为店家贴心地记下你的姓名以及联系方式,下次消费用卡片即可继续欢乐品酒。每夜宾客存酒多到数不过来,以夜店侍应生的素质根本没办法理顺,心情好奉上原支,心情欠佳可能就拿即将过期产品抵数了。如果你时隔半个月回去,怎可能还是当晚酒水呢?真把这当你私家酒窖了?
如果指望水果拼盘里的水果都认真洗过,只能说,您太天真了。场内侍应忙得底朝天,厨房小工更是鸡飞狗跳,别妄想水果拼盘里的娇艳水果经由洗洁精仔细消毒、认真洗涤,它们可能囫囵过水后就上桌了。又不是什么绿色食品,经由大棚栽种,如有可能还是吃些西瓜、香蕉、芒果、荔枝的剥皮水果吧。
夜店付账时一定要保持清醒。黑灯瞎火的,店员有没有找假币死无对证,甚至钱数你也没看清。很多狡猾店员故意找来一堆零钱,让你不好打理就打发了他做小费,在物价飞涨的今天,省钱要时刻牢记。刷卡时也得火眼金睛看清楚消费金额,不然事后拿了小票也投诉无门,人家咬定你当晚就是喝多了,记错钱怎办?
超市潜规则——————
碎肉肉馅什么的都有猫腻。有资深人士报料,超市里生鲜猪肉卖不出去就做成肉粒,或弄成熟食区里的叉烧,或者供应给快餐部。肉粒卖不掉就加作料做成肉饼,肉饼还卖不掉再弄成“鲜肉馄饨”……总之,可以有没想到的点子,但绝对没有卖不出去的产品。
打折熟食=它快腐烂了。超市熟食部会以酱、辣、卤等方式延长食物的售卖时间。如果一只烧鸡不到十块钱,以这个价格售卖的话真的卖多少亏多少,商家的唯一目的就是让商品在腐烂之前出手。其次如果看到“不一样的风味”、“隆重推荐新口味”这样的宣传语也要多加留意,因为独特口味等在业内看来跟变质是画上等号的。
散装泡菜和凉菜,呃,就是三无产品。喜欢在超市买散装泡菜和凉菜的同学也要小心哦,你会发现其中醋和辣的含量特别高,不敢说人家整一大缸出来要卖多少天才换新的,但是与其购买裸露在空气中没时间标签、没质量证明、没生产商家的三无产品,倒不如花点工夫在自己家里弄点放心酱菜,对自己的健康负点责任吧。
修改食品标签上的日期一直是消费者投诉超市的重点,很遗憾,这依然是通用法则,甚至是超市员工守则第一条。特别是社区超市,每天瘦肉、排骨、葡萄等卖不完,晚上放入大冰箱,第二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将前日标签撕掉,换上当日标签。再做点往葡萄上洒点水、旧排骨堆上放一两块新鲜排骨这种门面功夫。
水果试吃很流行,但你吃到的和买到的未必一样。超市内部人士透露,商家为了让水果卖得更好,会将其中最优质的那几颗作为试吃之用,但是当顾客买回家之后会觉得货不对板,只好自认倒霉。水果中尤其以沙田柚和各地橙子为最
赠品控注意了。曾经有卖漱口水的商家说买产品送高端牙膏,结果牙膏只有25克,有的商家等你埋完单才说活动结束了,并指着宣传页上类似微雕的“先到先得,送完即止”字样对你无辜地摇头。消费者想“贪小便宜”,务必让销售人员出示赠品来过目一下。这类的纷争尤其在购买化妆品、护肤品时最容易碰到。
商场潜规则——————
别以为打折促销时你在专柜买到的一定是100%正牌货。有的品牌会将同一公司低端品牌的标签换成高端品牌,然后大模大样出现在打折卖场,商家们丝毫不会觉得惭愧或是底气不足。据说,商场大型促销前有时能看到品牌员工们鞠躬尽瘁换标签的场面,那真叫一个壮观。
商场里卖的衣服就身价清白?不,中高端商场都有品牌是统一换了标签的外贸货。要是你在某家陌生品牌看到大面积款式似曾相识,那么有可能货源其实来自东门、南山外贸市场,甚至韩国官网。它们被工作人员再一次鞠躬尽瘁贴上自家品牌标签,然后售价上添加一个零出售。
不要再被“英伦血统”、“源自意大利”之类的字眼诱惑了。它们常常只是在国外注册了商标,其实从设计到生产再到销售,本土得彻头彻尾。虽然并不是承认所有的外国品牌设计、品质都比中国品牌更好,但至少请给予我们明辨“血缘”的权利吧。
别以为“新款”就一定最“新”。某些服装品牌还有一项惯例,如果某款式前几季大热,那么今季会翻版再卖,面料差不多、款式差不多、品质差不多,只不过,价格差很多。甚至某些压箱底旧款稍稍改动,换个扣子、加条花边,换个水洗标和吊牌,又被当做新款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