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离大学本科招生,已经很远,很远了——最近一次是好多年前,教务处问我有没有兴趣参加面试,我直接回了一句:“永远没有。”那一刻,我并不知道,面试是发劳务费的……
如今,朋友们拿着孩子的总分,问我一点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意见,我自然很难说出个子丑寅卯。
但不才有几则粗线条的建议,愿意写在这里,供家长、考生朋友们参考。且用问答体吧。
一 问:专业重要,还是学校重要? 答:如果你确定要吃专业饭,吃到博士、博士后,吃到在大学、研究所长期工作,那就是专业重要。否则,就是学校重要。社会大众抱持的学历歧视,是基于学校,而不是专业开展的。问题是,你能在二十岁不到的时候,就确定一辈子要食定哪碗专业饭吗?
二 问:分数不够理想,但可以去偏远城市的 985 、211 ,要不要? 答:这座偏远城市,你愿意生活十年以上吗?如果愿意,那就去。不愿意,还是选择其他吧。我心目中的排位(可取性向后递减):港、沪、京、穗、深、杭、复读。
三 问:什么专业都不太喜欢,该选哪个? 答:选专业,其实分主动和被动。成绩好的,是你选专业。成绩 less 好的,是专业选你。
主动选专业,从大局看,是为了 make the world good, but not necessarily great, again ;从小处看,是为了独立生存。这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建议在都不太喜欢的专业里,选一个市场需求较大、技术含量较高的,也就是比较容易挣钱的那个。选了,然后设法爱上这个专业,条气就顺了。
专业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赌大小的一锤子买卖——我的职业生涯,就是例证。具体请见几年前的拙文
《朱绩崧:当年我在上海市上海中学是这样填报高考志愿的》。
四
问:那我也想像你这样,选外文专业,如何? 答:我今天还有口饭吃,不是因为我读了外语“专业”(major),而是因为我以外语为“专业”(profession)。我不建议学生读外语专业,是因为外语专业如今都是“语言学”(linguistics)而不是“学语言”(language learning),对就业帮助微乎其微,比较浪费时间,哪怕你只是想当个中学老师。还不如找个听上去更像专业的专业,一边读,一边 seriously or even religiously “学语言”。只要你高中外语底子好,就不会差到哪里去。你要相信,“学语言”搞好了,报纸看懂了,专业书看通了,各种译本、词典看出毛病了,“语言学”这辈子就再也唬不住你了。
五 问:我看了很多名校的招生宣传,心潮澎湃。是不是进了名校,就可以走上光荣与梦想之路了呢? 答:名校靠的是优质生源和优质宣传,不是优质教学。不要对大学的教学抱有任何幻想,不要对大学老师有丝毫个人崇拜。也不要在幻想、崇拜的泡沫破裂之余,随波逐流,放弃自己的梦想与初心。做好长期自学、自学原版教材(再次敲黑板,要学好外语啊!!!)的准备。
六 问:我现在喜欢这个专业,十年后不喜欢了,怎么办? 答:多数人完全不用太把专业当回事。第一、不见得你想学,就能学好。第二、不见得你想学,专业就真的有东西能教给你。第三、不见得你学好了,将来工作依然从事本专业。无论你在好的学校,还是 less 好的学校——也就是过去的野鸡,现在的辣鸡——重中之重是把你自己培养成一个好学的、自律的、靠谱的、讲求实效的、有明确人生大目标的、兼具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的人。用我父辈的话讲,就是学会“做人”。你将来不一定有机会和同行高手拼专业,但人做得不地道,是要分分钟给社会暴击的。
七 问:进了大学,我终于能享受岁月静好了吧? 答:三界火宅,人生实苦。我们今天能享受到的一切,明天或许招呼都不打,就灰飞烟灭了。以后的大学生可能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市场需求低靡、国际局势紧张、学历进一步 QE 、人工智能淘汰更多非高端劳动力,等等。所以,必须强化忧患意识,做好开源节流。我从不信“岁月静好”那一套,甚至非常鄙视。人生的抗疫路上,武士道与苦行僧的精神才是最不透气的防护服!
好吧,就说到这里。最后,祝愿
考生平安。
考生家长平安。 大学招办老师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