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平台型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 简书

标签: | 发表时间:2021-02-17 19:35 | 作者:
出处:https://www.jianshu.com

      不是所有被称作平台的产品都是平台型产品,我们平常说的广义的平台,既包括像Windows和IOS这样的技术平台,也包括滴滴、京东、美团这样的商业平台,我们今天说平台的特指连接供给方和需求方两个群体,帮助双方直接或间接达成交易等性质的对接的平台,也就是说要同时满足连接两个群体和促成两个群体的交易两个条件。像Intel这种很多开发者基于它们开发产品或服务的技术平台,有交易但是没有属性明显的两个用户群体,像京东商城的自营部分和非自营部分就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区别是自营部分是京东自行整合各种商品提供给消费者,通过中间环节对质量等方便的把控间接促成交易,非自营部分则是直接促成交易。

      大家都知道网络效应是平台构建生态的利器,当一个潜在用户因为有更多同类用户存在而觉得平台更有价值时,我们称该平台具备直接网络效应,如社交网络;当一个潜在用户因为有更多的另外一种群体存在而觉得平台更有价值时,我们称该平台具有间接网络效应,如电商平台。有的平台同时具备两类网络效应,如微信作为一个社交平台连接近十亿微信用户,形成直接网络效应,在海量用户的基础上微信开放了平台连接用户与服务,自媒体与读者,形成间接网络效应。淘宝作为一个电商平台,在已经建立了强大的间接网络效应的同时,也在试图建立买家之间和卖家之间的关系链,在直接网络效应上发力。

      对于这种连接供给方和需求方两类用户群体促成交易的平台型产品,核心作用是促成两方的交易,照这个思路来看,那平台的核心竞争力是不是交易量呢?是不是交易量越大、交易品类越广、交易用户越多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就越强呢?是但又不全是,交易量大且全代表平台有了成熟的业务体系,但核心竞争力有个本质的特征就是要有壁垒,否则很可能是虚假的繁荣,很快被人弯道超车,壁垒指的是不光有别人难以企及的交易量,而且要别人对平台有依赖,转移到别的平台上沉默成本很高。这也说明了两端用户的量是基础,这些用户甚至都是公共资源,你可以用别人也可以用,构不成核心竞争力,在交易环节上创造价值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这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如果只做一个纯撮合平台是没有前途的,因为这种模式平台本身不能直接满足双方的需求,如果在交易的过程中或结果上不创造价值,天然面临被绕开的风险。所以平台除了创造交易机会,还需要做一些其它的事情来提升平台价值巩固平台模式,如把控交易质量、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门槛等。当然这也跟产品属性相关,C端产品更多的提高交易效率和降低交易门槛和费用,B端产品更多的是把控交易质量。

      比如C端产品-淘宝,淘宝不仅仅是作为一个电商流量分发平台和销售渠道聚集了大量的供给方和需求方用户群体,更重要的是它在交易环节做了很多事情使得交易变得更容易、体验更好,如支付工具支付宝、卖家买家的沟通工具阿里旺旺、卖家服务培训阿里大学、卖家营销工具、物流全程追踪菜鸟裹裹等等,在用户进入后的每一个环节,淘宝都为交易的达成做了增值,以及这些工具使用的过程中沉淀的大量数据,反过来为两个用户群体提供决策依据,这都构成了淘宝的核心竞争力。

      比如B端产品-外包大师,外包大师是基于全球最大的产品经理社区PMCAFF的互联网产品众包平台,基于社区35万产品经理作为供给方为需要互联网产品设计、研发的需求方提供服务,海量的供给方用户是资源优势,那么把这些人呈现在产品上直接展示给需求方就能提供吸引需求方过来吗?就能产生高质量的交付吗?很明显不是,产品经理是公共资源,哪个平台都可以用,今日头条一下就可以买知乎的300大V过去排他性的生产内容。B端和C端的区别是行业属性强、业务属性强、专业度高,平台的价值更多是为交付提供保障,外包大师的优势和价值在于对供给方和需求方的筛选、需求的严格把控、优质人才的调用、服务方案的输出、清晰的流程、规范的标准、高质量的交付物,用创意管理和工程管理为双方创造更高的价值。

      根据网络效应的实现规则,供给方和需求方需要产生直接的互动和吸引才有价值的感知,照着这个思路,需求方应该能直接拿到供给方的信息,供给方能直接拿到需求方的需求,但实际上在专业度较高的领域,两方任何一方的不专业都可能会导致不好的结果,需要有个专业的中间方来做管理,但如果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公开出来,由后台去匹配相应的结果然后促成交易,网络效应又被人为的截断了,一端积累的优势对另一端就变的不透明,难以形成双方相互吸引的效应。这些都极其考验一个平台对资源和信息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而这些才是一个平台型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相关 [平台 产品 核心] 推荐:

什么是平台型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 简书

- -
      不是所有被称作平台的产品都是平台型产品,我们平常说的广义的平台,既包括像Windows和IOS这样的技术平台,也包括滴滴、京东、美团这样的商业平台,我们今天说平台的特指连接供给方和需求方两个群体,帮助双方直接或间接达成交易等性质的对接的平台,也就是说要同时满足连接两个群体和促成两个群体的交易两个条件.

四名产品核心离开 Twitter

- 笑炊 - 爱范儿 · Beats of Bits
Jack Dorsey ,这位 Twitter 曾经的 CEO ,同时也是移动支付公司 Square 的创始人兼 CEO. 他现在成为了 Twitter 公司最不稳定的因素. 在几经折腾之后,今天又有四名产品核心受他的影响准备离职:. Kevin Cheng:New Twitter 的关键人物. Josh Elman:曾经在 Facebook 效力,负责平台开发工作.

平台型产品的设计思路

- - legene的用户体验设计
简单的说,自己不干,而是提供一个平台,让别人去干的产品. 比如淘宝就是一个平台,它自己不卖东西,而是让买家和卖家在这里交易,它提供帮助、服务和监管的作用. 很多人可能觉得淘宝、天猫的设计逻辑并不复杂,但其实你看到的只是产品的一小部分,即面向买家C(Customer)的部分. 面向卖家B(Business)的部分则要复杂的多,当然还有面向开发者D(Developer)的(比如淘宝开放平台).

移动平台上的产品设计

- - 雷锋网
【编者按】本文由 @淘宝UED 团队所撰. 随着智能手机的产生,人们对它们的使用时间与粘性迅速加大,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迅猛,越来越多的PC端产品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转移到方寸之间的屏幕之上时,有如潮水般汹涌. 我们需要的就是适应在移动平台设计一个好的APP,以此获得自己的席位. 当下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已经从单纯的以实现单一功能为主,到平台的转移,再到各个APP之间的产业链的形成,还有广告植入的各种运营手段产生各种盈利.

浅评“优秀产品经理的核心技能”

- RobinsonNie - 一个产品经理的博客...
今天在86PM.COM上看到一篇转载的产品经理的文章:《优秀产品经理的核心技能》,是某一位PM对产品经理工作的一些提炼和总结,对于“无授权领导能力”,在国内企业中,个人并不怎么看好. 这种能力的前提是作为PM你在企业内外部有着核心的影响力,而业界的一些PM们,往往短时间内是不具备的. 具备作者所说的这些能力者,基本上是一个小公司的CEO了.

产品管理过程的核心管控方法

- - CSDN博客推荐文章
产品管理过程是一个复杂过程,好的管理者都知道如何抽丝剥茧,让复杂的过程简单化. 最近也有很多人问我,我们在产品管理过程中有什么好的思路可以分享. 首先,我相信不同的PM有不同的方法,没有所谓的一定最好,只有通过实际环境使用过才能逐步形成自己靠谱的方法. 抽出一些时间,我把我认为较为有效的经验大致整理了一下分享给大家.

马化腾谈产品设计:核心要做到极致

- - 互联网的那点事
导读:本文为马化腾在2009年3月腾讯研发部“产品设计与用户体验”的内部讲座,旧闻新读,也许从中你能汲取些许营养. 产品经理要把自己当一个挑剔的用户. 我们做产品的精力是有限的,交互内容很多,所以要抓最常见的一块. 要在感觉、触觉上都有琢磨,有困惑要想到去改善. 为产品做设计最难的是订优先级和先后次序.

以互联网产品为核心的服务设计

- - 百度商业用户体验部
当前互联网产品的发展日新月异,从业者在不断地深挖产品的方方面面,这些工作足以使产品的质量非常优秀,但为什么有时却得不到广大用户的认可呢. 从服务设计的角度来分析,我们也许可以得到答案. 进行产品设计时,一般要考虑四个因素:用户、情景、过程、对象(即产品本身). 在服务设计的思路里,产品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与用户发生交互的每个环节都是产品的一部分.

广告产品的五个核心问题

-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产品经理岗位也出现了越来越细的分工,其中就出现了广告产品经理这一细分岗位. 本文主要是结合笔者经验,从产品维度聊聊商业产品矩阵里的广告产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曾经是万金油的产品经理岗位也出现了越来越细的分工,按职能定位划分有用户产品、平台产品、策略产品、增长产品,商业产品经理……通用能力的产品不再具备竞争力,基于专业和行业壁垒建立核心能力模型,才能在升级打怪路上继续通关和进阶.

腾讯QQ推出 Q+开放平台,开放核心功能API

- Derry - 互联网的那点事
QQ在“I’M QQ”官方网站推出一个新页面,名为“Qplus”的开放平台. 根据腾讯官方提供的视频,Qplus提供的功能是将腾讯制作的一些Widget直接在桌面运行,这将对360桌面、以及之前的鱼鱼桌面秀等Widget,甚至Adobe air都形成潜在冲击. 在演示视频中,用户可以切换到“Q+”桌面以替代windows桌面,用Widget替代windows程序,腾讯借壳搭建的“操作系统”初具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