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起勇气从体制内辞职,分享一些经验教训感悟 - 找工作啦(Job)版 - 北大未名BBS

标签: | 发表时间:2021-06-09 07:29 | 作者:
出处:https://bbs.pku.edu.cn

(2021.6.8更新:

很多学弟学妹给我发私信咨询,谢谢大家的信任。我也是一个普通人,站得不高,也看得不远,如有未解答的问题请见谅。如果有任何问题欢迎私信与我交流,知无不言。也希望其他同学分享各种求职行业经验和思考,造福学弟学妹。希望出现赞数更多的文章😄

帖子热度慢慢降下去了,很开心大家有了充分的讨论。这也是我发帖提醒各位的原因。能让大家有一些思考,有些观照就很好了。至少不会是社会绝大多数人那样被结婚生子买房买车的道路裹挟。最后还想说,希望大家做好规划,勤于思考。去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但一定更要有内心的坚守和追求,不愧对在北大的学习时光和“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的情怀。


(2021.6.7更新:

发现自己写的帖子引起了大家这么热烈的讨论,真的很感谢师弟师妹们对我的鼓励,也有许多同龄人相似经历的人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非常感动。也看到有体制内的前辈批评我,劝导我,我都虚心接受。我还不到30,道行尚浅,没有体制内的前辈站得高,看得远。选择都是自己做出来的,既然做了,就不会后悔。

我尽量用一种客观的语言陈述事实,而不是进行价值判断,可能还没有做到完全客观。我再次强调我没有否定体制内的任何意思,只是真实体验过冷暖自知。能引发大家的思考和讨论就很好,没有任何劝戒的观点。择业是人生大事,只是希望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谨慎决策,慎重思考,这大有裨益。我没有在体制外呆过,资历尚浅,只能就自己的经验做一些分享,说的不周的地方请见谅。这几千字的内容是我周末有感而发,回想到学生时代的一些错误和没有注意到的地方,更多是面向在校生和毕业生的提示和分享。更多前辈比我更有经验阅历,请不要苛责我作为一个后辈稚嫩的观点。开放的平台大家都可以讨论、分享。

非常感谢北大bbs,我们能有一个深度、平等、开放、安全的交流空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我也在各位的回复中收获颇丰。另烦请各位前辈和学弟学妹不要转载,让我们停留在北大这个开放包容的环境中讨论,以免在社会舆论引起不必要的纷扰。

我在园子里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6年,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谢谢大家的关心,祝大家都有美好的前程。



原帖如下:


终于鼓起勇气从体制内辞职了,看着即将入职的小朋友踌躇满志,想到了五年前的我,也是如此对工作和未来充满了期待而意气风发。即将迎接我的将是一个未知的领域,充满风险和挑战的社会。在此我复盘我踩过的坑和没有注意的地方,希望能为学弟学妹做些提示,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完成学生到社会的蜕变。

 

我是p大理工本金融类硕,现在在某金融类体制内单位工作了五年。当时该单位(以下简称甲单位)招聘很好,我放弃了其他的offer来到甲单位。此后便开始了我的体制内生涯。


到单位的第一天,我还未脱去学生的稚嫩,领导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大家都很优秀,不过年轻同事肯定要从最基础的做起。“我牢记父母对我的教诲,进体制内单位低头做事,谨言慎行,放低身段。没想各种工作还是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第一年你们小年轻就做做基本工作就行“……我不由得先吃了一惊。此后,我发现我再也和债券股票、市场基本面、财务报表、宏观经济有任何关系,取而代之的是巡视、审计、保密、写文、送文、改文、核稿、党建、团建、订会议室、摆座牌、准备材料、发言稿、不忘初心、调格式、设置页码、检查错别字、认真学习“请XX同志阅示、阅研、阅批、办理、加急办理、高度重视”的批示精神……


体制内就是一个机器,每个人就是一个螺丝钉。随着内卷程度的加深,原本中专生干的活现在需要北大清华的学生来干,对,如果你学校不够好连这体制内单位的门都进不去。领导其实有时候也在说“体制内浪费了多少人才”。诚然,我在服务领导的路上一直走过了五年。第一年还在适应的过程中,第二年第三年在恐惧自己要被社会淘汰的焦虑中和在毫无意义的工作中埋没,当然后面还有疫情,更让我踟蹰不前。


我终于决定要出来,这并不是我想要的,更不是我当时来甲单位的初心。社会现实再次给了我冷冷一击。有着cfa的我投的简历依然石沉大海,毕竟离市场太远了这么多年,早已荒废了各类知识。实在走投无路,靠学长学姐推荐了几个单位,面试的时候看了简历,共同感叹“太可惜了,你的学历和软件实力完全没问题,都是顶尖。但是你的工作经历不能和任何工作匹配,这是硬伤”“你到我这里来也是给你按刚入职的新生算”“你虽然在体制内,但是你能给我们带来什么资源呢,我们招你和应届生,其实没有本质的差别”“你就算北大毕业,我们还是会录用更有经验的人”……


凡此种种,再一次让我认识到了社会的残酷。我面临着工资的大幅下跌,面临着周围同批同学早已在自己的岗位上飞速成长成为骨干甚至带起了自己的团队的这种心理落差。有时候常常和同学开玩笑:“再有一批国企下岗,那一定是我下岗。”虽然是玩笑话,背后确是说不尽的辛酸。


不过无所谓,已经选择了重头开始。我在这里还是复盘一下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给学弟学妹一些提醒:

 

一、  一些犯过的错误

1. 未能理解选人标准高不等于育人标准高

很多时候大家offer求比较更多看的是这个单位如何,但实际上更重要的是你所在的岗位如何。单位固然也很重要,但要明白,什么东西脱离了你的单位,成为你自己的东西,这才是你自我价值的提升。按在现在内卷的情况,一窝蜂北大清华的学生都涌进体制内或部分机构,他们选人的标准自然很高。正如领导所言什么岗位都要有做最基础的打印复印扫描文件,只是现在轮到你们北大的人做而已。不要秉持学生思维认为什么地方难进就一定是好的单位,更好看这个单位里你从事的工作和单位对你的培养。

 

2. 未能树立明确职业规划和人生道路有效衔接

我直到本科后才知道去实习,凭借理工科的背景也是进入金融机构较为顺利。但是我一直不知自己的职业规划,或者通俗一点,自己的“爽点”在什么地方。有和我背景类似的同学瞄着基金经理的岗位专注二级市场,也有专注编程技能成为很好的金融建模专家。(当然,他们工作压力和竞争也很大)而我缺少这样的规划,自然当时觉得什么地方难进就什么地方。同时,很多来甲单位的同事冲着结婚生子就去了,迅速办完了人生大事再搞后续的事业。诚然,我缺少了对长期人生家庭的各类规划。

 

3.  未能正确理解体制内工作内容核心就是写公文

尽管甲单位是接触市场,但不妨碍这就是一个体制内机构。体制内就是写公文。说实话,这个我之前从未接触过。而我在体制内发展得还不错的同学都是一直知道自己要写公文,并且接受现在的工作状态。每天在”高度“”密切“”深入“”切实““提高”“巩固”“充实”“稳中有增”中来回选择,领导再把你的把字句变成被字句,一般改个10几遍都很正常,当然最后可能改回了原来的样子。不断揣摩领导的意思和思路,互相猜来猜去,也说不明白具体的内容。

所有想去体制内的同学们不妨问自己三个问题:

1)  能否接受每天按人民日报、求是、或者高中政治的口吻语调写东西

2)  能否接受像照顾婴儿一样无微不至服务领导、提高政治站位、进行各类学习活动

3)  能否接受长期做一种工作直到退休,肉眼可见自己的能力慢慢退化,而周围同学活跃而心如止水

如果这三个问题有一个你表示不能接受,那慎重考虑你的选择。

 

4.  未能有效理解“体制内“的很多其他的影响

体制内和体制外完全是不同的两套逻辑,双方互不相认。体制外不认可体制内做的事,而想从体制外跳进体制内却很难很难。

一是体制内(除了少数专业性岗位)是一个去能力化的地方,我虽然学习金融,但我去公安部、外交部、农业部、科技部一点问题都没有。因为就是要写公文,执行领导意图。

二是体制内整个思维的比社会晚10年,进了这里你就和市场彻底远离,很多领导甚至不知道什么叫ETF,什么叫注册制,再老一点的领导连Excel的筛选都不会。整体思维也非常老,年轻人提出一点新观点新思路,领导会因为没听过或者求稳而直接pass。

三是这是一个忠诚大于能力的地方,很多晋升等靠的不是你能力有多强,而是你多懂得做人和把握机遇。学校(特别是北大)里培养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简直就是体制内的大忌。某领导亲自说,你们北大的人太难管,心高气傲,想法还这么多,只管做就行了。很多高学历的人在体制内待不住,就是因为看到能力比自己差的人反而得到了提升,咽不下这口气。

四是体制内还有很多副产品,比如“非必要不出京”,强制疫苗,各种批准,对于习惯了北大自由懒散环境的人简直就是戴上了紧箍咒。

五是千万别要高估北大学历,北大名声不是很好,多冠以懒散,精致利己等名号。同时,只要是硕士,无论是北大、西大,还是西北大,无论是什么大学就是“硕士研究生”,哪怕一个更差的大学的硕士也比北大本科好,同理,更差的大学的博士也比北大硕士好。这也是为什么体制内的人一定想去读在职博士,无论什么学校什么专业有多水,就是要博士这个title。

六是要习惯很多你根本之前很难接受的东西,无论是金融国企还是制造业国企,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萝卜坑和位置。所以为了解决位置和待遇,经常出现外行指挥内行的情况。行政领导调来做研究,法律领导调去管人力,办公厅秘书出来搞编程,都是很常见的现象。

 

5.  规划滞后,缺少与市场的了解

原来我的设想是在体制内出来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和人脉,也锻炼了规矩。然而从体制内再出来这个路早已经是过去式了。

一是日益趋严的监管让那些体制内的人有很多行业禁令。

二是很多市场机构的坑位都已经被早跳出体制内的领导们占满了,他们大多业务处室有丰富的监管经验,小年轻没法比。

三是我们都太渺小,根本接触不到政策,可能到你这里就是读政策的一句话,离政策制定、了解政策实在是太远了。

四是所谓的人脉就是虚的,别人认的是这个单位,而不是你这个人。

我们经常有一个幸存者偏差的误区,看到任泽平等从体制内历练多年而跳出来的大佬们觉得这也可以是自己发展的路径。殊不知,这是一个幸存者偏差,每一个人都想这么走,但必须要有各种加持和机遇才能实现他们如今的成就。

 

二、一些建议

1.  对父母和老师的建议兼听则明

楼主家在某一线城市,即使这样,父母的观念(包括其他很多同龄人的父母)大多还是体制内最好,体制内万岁。一定要考公务员,不行就去事业单位,再不行央企,实在不行地方国企也可以。诚然,对于经历了改革开放、下岗潮等等风雨的父母来说,体制内就是幸福和稳定的代名词。他们没有接触过什么叫私募,什么叫PE,什么叫VC,对于父母的观点,兼听则明,因为大多家长一定希望自己孩子稳定,早日成家立业结婚生子,毕竟父母在现在我这个年龄我都已经牙牙学语了,还折腾啥啊。

对于老师,大多数老师是从来没有去市场上走过一圈的,更没有找过工作。他们对于学生的择业建议多是道听途说而非亲身感悟,所以他们的建议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不得不说市场上不需要教学和科研,更不需要发表论文,所以他们的经验和建议借鉴意义不大。当然如果要读博士找教职另说。建议多找近两年师兄师姐找过工作的人咨询求职选择,更要跟更年长一些的业界人士去沟通人生路径的规划。

 

2.   处理好课业和实习工作的关系

楼主属于一直好好学习的那种人,本科好好刷绩点保研金融,硕士好好读paper和老师做助研,一直都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拿了不少奖学金。然而这一切直到我在研一才暑假发现自己就活在象牙塔里。工作单位不会看你的成绩你的发表你的科研,更看你的实习经验。我从研二开始拼命去实习,老师甚至为此还扣了我的奖学金,理由是不好好读paper而去实习。诚然,中国教育存在学术和实践严重的脱节现象。学的东西上班用不了,很多老师的思维也没有转过弯来,通过课程设置等各种方式“防止”学生去实习。在如今实习都要求学生一周四至五天到岗的情况下,学生不得不翘课实习。但是为了工作,必须得这么做。我是很反对大学变成职业培训学校,特别是北大这么好的学术资源和顶尖老师配置,有的学生一头扎进实习,虽然工作找得很好,但未免留下许多青春的遗憾。所以平衡好两者的关系最为重要。

有效利用好学生身份,多去体验、思考、尝试,找到自己喜欢的、想要的道路,努力去想,拼命去想,越早想明白越好。

 

3.   眼光一定要放长远,不要因为眼前的利益

找工作的时候建议大家要想好属于自己的职业发展的道路,要想到这份工作能给下一份工作带来附加值是什么,甚至下下份工作。当然人的目标也是在变化,但是一定要放长远。在工作中到不到价值、与自己的规划不一致到最后只能是“应付工作”。体制内有个神奇的魔力,刚进去的人还有些心气,慢慢的就磨平了棱角,追求越来越少,到最后就是孩子的政策保障学位和处级干部的位置。人也慢慢稳定下来。所以一定要长远规划,如果发现自己不是安于现状的人就一定要早做决定,不能犹豫,因为再过几年,市场上就真的没人要了。当然,我也很反对拿了户口就跑的这种策略,这只会给招生单位留下非常不好的北大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印象,更会坑掉师弟师妹。圈子很小,在一个地方留下不好的口碑,对你未来发展也是不利的。

 

三、 一些感悟

1.  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只是社会的一颗螺丝钉在疯狂运转

上班后才发现工作真的只是一份工作,随着年纪的增长,对生活的热情逐渐消退,到最后大家拼命在工作,结婚,生子,买车买房的程式化道路上。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更不知道什么适合自己。无非就是在社会的光晕下不断裹挟前行。其实贵校绝大部分人也是这样,就普普通通过一辈子,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真正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努力为之奉献,活着很快乐的人很少很少。

 

2.  广交朋友,广结善缘

当我想换工作的时候,我自己投的简历几乎石沉大海。真的很感谢我的同学们,只有靠他们的推荐才能更好地去面试,笔试。在我最痛苦的时候,也是各种同学和好友们不断为我心理疏导,鼓励我,支持我去勇敢离开体制内,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更有很多从体制内出来的学长学姐跟我说,我的心路历程他们都经历过。披着光鲜的名头,得到邻居和父母同事羡慕的眼光,但却每天做着毫无意义的工作。想出去,发现自己无法接受要重头再来的现实,更无法适应如此激烈的竞争,连自己校招时曾看不上的单位都回不去了,完全想象不出自己曾在高考叱咤风云,成为最顶尖的人进入北大……不过他们都做了,尝试了。不少师兄师姐一直在给我心理上鼓励,让我勇敢走出这一步。

 

3.   人生路很长,知足常乐

人生无非四道题目:学业、事业、家庭、生活。大家都已经在第一题上取得了高分,不能奢求每一道题目都是高分,四道题中有一道高分就是人上人了。我们都太渺小,不要什么都想要。现在还有很多人做着”财富自由”的美梦,请放弃这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去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就已经很好了。

 

无数次的后悔,无数次的埋怨自己当时的选择。11年前的此时我正在高考,盘算着自己一定能上p大。7年前的此时我在本科毕业,和同学们愉快地拍着各种照片。5年前的此时我踌躇满志选择了这个单位,不曾想从此之后每天想到工作的苦衷和被社会大潮抛弃的恐惧都无法入睡。我的缩影其实是内卷的悲哀,让北大清华的学生去做一个中专生就可以做的跑腿快递,去服务领导,去检查文件的错别字和格式,那纳税人的钱真的打了水漂。这是教育的悲哀,当学习沦为配角,疯狂寻找实习为了一份工作,甚至有的顶尖机构实习写着“尽量全勤,不要因论文和学业请假”……这完全脱离了大学教育的本质,但依然学生趋之若鹜。这更是社会的悲哀,体制内机关单位没有把资源配置到最有价值的地方,而是让很多有能力的人埋没于案牍劳形之中,每年还在标榜自己录用了多少个清华北大的学生,为社会舆论展现自己的“高大上”。有的时候想到了初中就会背诵的韩愈的《马说》,“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回头看来,一千年了,问题好像依然存在。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我走了很多的弯路,踩了很多的坑,归根结底是缺少职业规划和明确的发展目标,学生思维严重,缺少对于社会的认识。我们缺少了职业教育,缺少了学生到社会的衔接课,我用这么多年来补上。不过不要紧,我才29岁,还有重新再来的资本,对自己说一声没关系,从头再来。

 

写在最后

我并不是说体制内一无是处。我也有很多朋友在体制内工作顺利,发展很好。体制内也有其独特的优势。体制外也有很多问题,很多同学都想考公务员。我是想说,没有所谓的“好工作”,更多是要看适合自己的工作。每个人的学科背景、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家庭条件都不同,找工作正是了解自己是匹配自己的过程,祝每个学弟学妹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相关 [勇气 体制 辞职] 推荐:

鼓起勇气从体制内辞职,分享一些经验教训感悟 - 找工作啦(Job)版 - 北大未名BBS

- -
很多学弟学妹给我发私信咨询,谢谢大家的信任. 我也是一个普通人,站得不高,也看得不远,如有未解答的问题请见谅. 如果有任何问题欢迎私信与我交流,知无不言. 也希望其他同学分享各种求职行业经验和思考,造福学弟学妹. 帖子热度慢慢降下去了,很开心大家有了充分的讨论. 能让大家有一些思考,有些观照就很好了.

Slashdot创始人辞职

- Fenng - Solidot
Slashdot(/.)联合创始人兼主编Rob“CmdrTaco”Malda宣布辞职. 1997年,Hope College学生CmdrTaco和Jeff“Hemos”Bates创建了Slashdot,2年后他们将网站出售给了Andover.net,随后它被VA Linux Systems收购,这家公司经历多次改名,先是SourceForge,现在的名字是Geeknet.

Opera创始人Jon S. von Tetzchner辞职

- Maple - 36氪
又一个创始人丢掉了自己一手创立的公司. 近日,Opera共同创始人Von Tetzchner已正式决定从Opera辞职. 在一封发给公司全员工的邮件中,Von Tetzchner表示:“现在很明显,董事会,管理层已经和我个人对价值的认同不一样了,我们对公司应该怎样发展也达不成一致的意见了,所以最终的结果是我个人离开Opera.

乔布斯辞职信中译

- iVane - Apple4.us
「Unfortunately, that day has come.」的翻译很重要. 新浪:「不幸的是,这一天到来了. 」网易:「不幸的是,这一天真的来了. 」腾讯:「非常不幸的是,这一天已经来临. 」搜狐:「不幸,这一天终于到来. 」(以上按照翻译质量由高到低排序. 我也觉得这问题有点意思,所以试着译了乔布斯的这封辞职信.

苹果CEO乔布斯的辞职信

- jumpstone - 译言-每日精品译文推荐
来源Steve Jobs Resignation Letter: Apple CEO Announces He\'s Stepping Down. I have always said if there ever came a day when I could no longer meet my duties and expectations as Apple’s CEO, I would be the first to let you know.

辞职去旅行:第0天

- Terence - FeedzShare
来自: I'm TualatriX - FeedzShare  .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18日,  已有 3 人推荐. 我已经辞职18天了,这些天我过的很好. 在这18天结束的时候,我将开始了我的“辞职去旅行”系列. 我相信,这将是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也是之前计划了很久的本命年要做的事情之一.

云风辞职信简化版: 我要辞职去攀岩;以后没钱了,还要回来

- Perry - 程序员小辉
  或许是因为生活在互联网的快速阅读时代,很多人包括我,都不习惯看长篇大论的文章了.   程序牛人云风前几天从网易辞职了,发了一篇博文: 离开,是为了新的开始,公开了他写给丁磊的辞职信.   正如猪网的牛B和waterflier总结的所说,这3000字的文章,其实不到20字就可以说清楚. 点此评论《云风辞职信简化版: 我要辞职去攀岩;以后没钱了,还要回来》....

我又辞职了 盛大辞职员工哭诉做点实事怎么这么难

- 章明 - 互联网的那点事
前言:盛大不是人傻钱多的地方,我平时有自己的工作,我还算是属于积极对待工作的人;我通篇文章的确有贬低盛大抬高自己的意思,不过我更想说,盛大做这个决定时我的思考,至于这些思考对不对,有一些是未知数,有一些很傻冒,有一些只有部分人看的懂,算是我从盛大出来1年工作的总结,和愤慨吧,希望这个不影响大家的情绪.

[职业与管理] 辞职的学问:如何好聚好散

- sayhelen - 华尔街日报-特写
终于做出了决定:辞掉目前的工作. 此时你心中所想的下一件大事就是如何告诉你的老板. 辞职对任何一方来说都不是一件让人舒服的事――雇佣方也许会大感意外,而对辞职的员工来说,他们可能会产生某种愧疚感. 但是你可以通过一些努力,让这个过程变得对所有相关之人来说都更加容易接受一些. 为了帮助你顺利度过辞职期和提前通知期,下面给出了十点建议.

震惊了!辞职交警大曝潜规则!

- Liang - 诸哥驿站·博客·网摘
  有的事情知道多了是个灾难,有的事情说多了也是个灾难.   我们都是追求幸福之人,所以,有的事情,你明白就好,不要深究. 好了,我们开始说说交警队的那些潜规则.   虽然说的是一些潜规则,但是希望大家通过阅读这些文字,改变自己曾经或将来可能会有的坏的驾车习惯,珍惜生命,珍惜自己的血汗钱.   2009年3月离开交警中队,因为现实的事情和我的理想相去太远,有些事情做多了都胆战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