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那些“普通”的工程师们

标签: | 发表时间:2025-03-14 15:32 | 作者:
出处:https://x.com

致敬那些“普通”的工程师们

一名软件工程师对所谓的“10倍工程师”神话提出质疑


作者:Charity Majors,Honeycomb .io 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


没有什么比创造新东西、解决问题、持续取得进步更能让工程师开心了。


(本文最初发表在 Refactoring 上,这是一个为软件工程师提供建议的订阅专栏。)


大部分人在职业生涯里都遇到过一些特别厉害的软件工程师,他们的能力简直如同魔法师一般,能迅速搞清楚极其复杂的问题、提出令人意外却优雅的方案,或者以难以置信的速度写出高质量的代码。


我职业生涯中确实遇到过很多这样了不起的人物。他们的存在,或许正是“10倍工程师”这个概念能流行至今的原因:所谓的“10倍工程师”,指的是效率或技能比一般工程师高出10倍的人。这个概念最初源于一些粗浅且缺乏说服力的研究,并演变成了一种网络梗。很多支持者给出的论据甚至相当可笑,比如“10倍工程师喜欢黑暗的背景界面,很少做界面开发,也不擅长面试或指导新人”,或带有明显的偏见,比如“我们只招穿连帽衫、长得像扎克伯格的年轻男生”。


可不知怎么,这个概念还是让人觉得“好像有点道理”。


对我来说,承认某些工程师确实能比其他人效率高出10倍并不难接受,但有两个问题让我无法认同这种观念。


第一,衡量生产力本身就很难


你怎么衡量一个工程师的生产力?最大的问题就是,好像存在一个绝对的标准,能轻易用来比较不同的人。然而现实中,每个工程师的技能和背景都是截然不同的:

- 你在做什么领域?处理器设计、物联网、数据库、Web服务、用户界面、移动应用?

- 你用的是Golang、Python、Cobol还是Lisp?你要掌握哪些库和框架?

- 除了编程,你还需要哪些其他知识?设计、安全、合规、数据分析、市场营销、金融?

- 你开发的是火星探测车软件,还是一款无法后续更新的包装软件?


而且人的能力是动态变化的。我以前可能是数据库领域的专家,但几年没碰数据库了,现在绝对不是10倍工程师了。


把一个人简单地贴上“10倍工程师”标签,好像他的生产力永远不会变,这是非常不现实的。即使在某个领域很强的人,也一定会有其他更多领域处于平均水平甚至更低。我认识很多世界级的工程师,却从未见过任何人在所有方面都比其他人厉害10倍。


第二,软件不是个人拥有的,而是团队拥有的


更重要的是:哪怕真有个人效率极高,又怎么样呢?


软件不属于个人,而属于整个团队。个别工程师的编码速度并不是最重要的,团队整体能否高效地开发、测试、审核、发布、维护、重构、扩展以及升级软件,才真正重要。


公司里所有工程师共享同一个软件发布流程。如果团队中最慢的工程师需要5小时才能提交一行代码,那么即使是最快的工程师也同样需要花5小时去发布代码。写代码的时间通常并不是交付软件过程中的瓶颈。


另外,如果一个软件完全由单个工程师负责,那么这个人就成了系统的单点故障。


在初创公司里,一个工程师负责一整个项目是很常见的,因为初创企业最大的风险就是动作不够快,导致企业生存困难。但当公司规模扩大,就应该避免单点依赖。


比起培养个别明星工程师,公司更应该做的是打造强大的工程师团队。如果你非要追求“10倍”的概念,那就培养“10倍的团队”吧。


最好的工程组织,是能让普通工程师做出卓越成绩的地方


人们经常认为,顶级的工程团队就是由许多技术大牛组成,他们都是资深工程师、首席工程师。但我却认为,一个真正优秀的工程组织恰恰相反:它能让那些能力普通、经验一般但愿意踏踏实实工作的普通工程师,也能轻松地快速写出高质量的代码,快速响应用户需求,深入理解自己构建的系统。


真正一流的工程团队,让普通工程师也能日复一日地高效推进项目,推动业务向前发展。如果你非要强调“10倍”的话,不如把精力放在打造“10倍高效”的团队上。


工程师们要勇于做“普通人”


如今很多公司都宣称要雇佣“全球前10%”甚至“前0.1%”的顶尖人才。软件行业一直有这样的偏好,但我认为,我们应该抛开这种负担,试着把自己看作普通人。


工程师,尤其是从事软件开发的工程师,可能特别擅长抽象思维,但没人天生就是优秀的软件工程师。伟大的工程师都是后天培养的。


为“普通人”设计技术与社会系统


真正有效的组织,要根据“普通人”来设计系统和流程。


普通人有自己的缺陷:我们会忘记东西,会不耐烦,会犯迷糊;我们有固执的习惯,也容易被红色这样显眼的颜色吸引(除非是色盲)。我们的情绪会影响工作状态,状态好的时候工作质量高,情绪低落的时候则反之。


当你的组织和系统专门为普通工程师设计时,反而会激发他们内在的创造力,把精力更好地投入产品中,而非在复杂的内部系统中挣扎。


一流的工程组织能培养出世界级工程师


真正一流的工程组织,往往都是那些能让普通工程师高效工作的地方。他们不依靠单个“天才”,而是确保每个工程师都能推进产品,创造用户价值,推动业务增长。


这样的公司往往反而更吸引顶尖人才。没有什么比创造新东西、解决问题、取得进步更让工程师感到满足的了。


能在团队里发挥巨大影响力的地方,会自然而然吸引顶级人才。工程师们渴望构建产品、提升技能、追求成长,这种环境就像灯塔一样,吸引他们不断靠近。


结论:打造好系统,而非崇拜“最优秀的人”


公司如果过度看重个人的“天赋”或单纯强调个人能力,就容易忽略更重要的“组织系统建设”。


我们在招聘人才时,过于强调个人特质,而忽略了系统本身对个人行为的塑造。最好的团队其实都是多样化的、包容的,它们能让所有人更好地发挥各自的潜力。真正的精英文化也一定是建立在包容和团队协作的基础上。


这样的团队,才真正值得每一位工程师向往。

相关 [致敬 普通 工程师] 推荐:

致敬那些“普通”的工程师们

- -
一名软件工程师对所谓的“10倍工程师”神话提出质疑. 作者:Charity Majors,Honeycomb .io 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 没有什么比创造新东西、解决问题、持续取得进步更能让工程师开心了. (本文最初发表在 Refactoring 上,这是一个为软件工程师提供建议的订阅专栏. 大部分人在职业生涯里都遇到过一些特别厉害的软件工程师,他们的能力简直如同魔法师一般,能迅速搞清楚极其复杂的问题、提出令人意外却优雅的方案,或者以难以置信的速度写出高质量的代码.

遭遇工程师

- Chrisoul - 槽边往事
谢谢大家的关心,几个小时前Google Plus恢复了我的帐号,看来暂时我还不用离开. 因为前一篇Blog的缘故,有些网友猜测是因为博文而使得我获释. 虚荣心让我想立即承认这一点,但是对不起,真的不是这样的,我的Blog并没有那么大影响力,尤其是在英文世界里. 而且,因为我上次张贴了一张人类进化谱系的漫画,我在国外驻京记者圈里成功赢得了“种族主义者”这一臭名昭著的称号,大概没有什么人愿意帮助一个黄种人中的“种族主义者”.

工程师效率

- - 后端技术 by Tim Yang
很好奇程序员这个群体这些年效率是变低了还高了,在社交媒体中,各个阶层的兴趣圈都有自己的段子手及内容帐号,段子手发的内容会让你笑cry,内容帐号发的内容可让你享受阅读的快感,这些快感会比写代码见效快. 写完一个模块的代码通常要一整天或者几天时间,代码调通运行没有问题才会体验到愉悦,而社交媒体只需要一些碎片时间就可以达到高潮.

知乎招募工程师

- oxygen - 知乎的博客
Python工程师  有两年以上软件开发经验. 至少一年 Python 开发经验. 对开源技术有强烈的兴趣和爱好,参与或向开发者提交过bug和patch. 热爱探索和钻研,熟悉文本挖掘、自然语言处理相关知识能使用C/C++独立实现复杂的算法结构熟悉开源搜索项目(Lucene,Sphinx等)极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对开源技术有强烈的兴趣和爱好,参与或向开发者提交过bug和patch认为自己是技术geek有极强的责任感.

向太阳致敬 早起养生

- Cult - Lohasly 乐活杂志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顺时”是极重要的养生要素之一,之所以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因为人的阴阳之气会随昼夜阴阳消长进退发生相应的改变. 昼夜阴阳变化主要以影响人之阳气为主,阳气白天多趋向于表,夜晚多趋向于里. 在瑜伽体式中也有一套历史悠久且非常重要的动作,叫做“向太阳致敬式”. 人类向太阳表达敬意和谦卑,因为阳光能祛除人们身上不洁净的成分,从而获得活力、热能和健康.

温州动车劫——向媒体致敬

- dc - 独角兽资讯
在2011年7月23日的温州动车事故中,中国媒体人面对封锁的压力,尽他们最大的力量把真相和正义传递出去. 感谢他们为中国的新闻自由作出的努力. 更多详情请访问腾讯专题:温州动车劫——向媒体致敬:.

在 Google Earth 里向 Steve Jobs 致敬

- 欲望道人 - 谷奥——探寻谷歌的奥秘
Google Maps Mania最近利用Google Earth制作了一个名为Steve Jobs生命时间轴的应用,让你在地图里看到Steve Jobs一生几个重要的位置点,可能不少人已经看过了. 最近Steven Ho也利用Google Earth制作了一个3D模型,整个地球变成了一个红苹果,而咬掉的一角则是Steve Jobs的侧脸轮廓.

普通货物

- apple - 【blog圖黨】™ 乖乖同學的個人漫畫空間
海关总署:缉私部门正侦查赖昌星案. 2011-10-13 10:48:18 来源: 国际在线(北京). 核心提示:10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 海关总署副署长鲁培军回答记者提问时称赖昌星涉嫌走私普通货物罪,此案正由海关缉私部门侦查,目前侦查工作进展顺利. 案件侦查终结后,将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浅谈技术工程师的进步

- belltoy - caoz的和谐blog
本来发微博的,越说越多,算了,发篇博客把,说点工程师如何取得进步的问题,. 1:描述和记录问题要精确,数字化,“负载很高,连接很多,速度很卡”这种描述都是不对的,负载uptime值多少,连接数具体有多少,平时正常多少,高峰多少,访问延迟有多大,全部要数字化,而且要有问题状况下和平时的对比,养成这样的习惯,技术分析能力才会有进步.

工程师与会计 [幽默笑话]

- Liqun - 经典网文_来福岛爆笑娱乐网
  有三个工程师和三个会计一起去外地开会,上火车时三个会计买了三张车票,而三个工程师却只买了一张票,会计很不解,工程师说:“上了车你们就知道了”.   火车刚一开动三个工程师就挤进了一个厕所,列车员开始检票最后走到了厕所外边,她敲了一下门说:“检票”. 然后门开了一个小缝,从里面递出一张车票.   在外地开完会后在返回的时候会计们觉得工程师们的方法很不错于是也只买了一张车票,而这次工程师一张票也没有买,会计们又很不解,工程师还是说:“上了车你们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