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成本
如果再谈论什么音乐版权,主张听唱片不要听MP3,就会显得有些傻逼了。之前我只要在博客上说,就会有一帮共享主义的捍卫者跳出来跟我理论。甚至,IT界的人认为版权的概念该改改了——你直接说不该有版权不就完了,改个毛啊。怎么改它都是一种权利,除非你消灭这种权利。
但我现在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它是一个哲学问题,不是版权问题。既然人们都认为共享免费是应该的,是一个趋势,那谁也无法阻挡,就任其去吧。这样会和从事音乐工作的人形成一个矛盾,人家靠这个挣钱,你断了人家的财路。但是这世界上不能没有音乐,不能没有音乐家,也不能没有听众和消费者。这咋办呢?
这个哲学问题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占小便宜吃大亏。这些从事音乐的人,如果想活下去而且想活得很好,他只能回避版权问题。你们不是用数字化的复制来传播他们的作品吗,用这样的方式让他们的创作劳动化为乌有吗。那好,人家回避这个数字问题,看你咋办。
现在现场音乐会越来越多,以前只是演出商希望能挣钱,在搅动这个市场。现在歌手们明白了,只有演出才能活下去,我干脆演出算了,出什么唱片。那些幕后的创作人也得找生路,又不能离开音乐,于是想到了一个回避数字化的方式——创作音乐剧。
现在你可以算算成本了,过去你买一张唱片,价格在10-120元之间,进口原版唱片很少有人消费,一般都是国产或者盗版,平均每张唱片的价格大约在20元左右。一年就算你买100张唱片,也不过2000元。但人家现在不出唱片了,天天在舞台上演出。你得消遣吧,你得给自己找点品位吧。小型演出一场平均票价大约在100元左右,按你一年消费唱片的那笔钱算,你一年顶多看20场演出。如果是大型演出,一张门票的价格平均在500元左右,如果你支出2000元,顶多看4场。如果您是一个兴趣广泛酷爱文艺的青年,那成本可能就上去了。这样下来,你觉得买唱片划算还是看演出划算呢?
著名水利专家恩格斯说过:“你每次在一条河上修建一个水电站,这条河都会对你进行报复。”如果说音乐是一条河,你偏偏把它拦腰截断,它一定会想办法从别处溢出去报复你的。今天你占了小便宜,明天就吃了大亏。
劝你没事别喜爱音乐了,在未来的几年,你会发现消费音乐的成本越来越高,您的兴趣也不要那么广泛了,没事上上网看看八卦就够了。有个人写了一本书叫《免费》,歌词大意是“羊毛出在狗身上”。但是现在没那么多狗,你还得出来当替罪羊。何必同志何必呢。
一个人总是有好奇心的,总想让自己的一生充实丰富,并且在一个商业环境受到各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诱惑去热爱上点什么东西,这种热爱因为你赶上了数字时代让你短期内占到了一点点小便宜,等待你的是将来让你付出更大成本。想想当初微软是怎么对待中国人盗版的,他们不闻不问,等你上瘾了,放不下了,好了,人家出手了。
中国一直没有音乐剧,很多人想方设法努力让中国的音乐剧发展起来,但是都失败了。非常奇怪,外来的很多东西到中国都活得好好的,山寨也能寨出个模样,唯独这个音乐剧,怎么养都活不下去。现在好了,五年后,中国的音乐剧会方兴未艾,一片繁荣。没人逼他们,他们才不会自己上梁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