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的故事(2)

标签: 媒体 影像观察 Bloomberg Businessweek steve jobs 杂志封面 | 发表时间:2011-10-21 15:29 | 作者:任悦 Derek
出处:http://1416.me

故事(二)来自Bloomberg Businessweek

讲述者:创意总监Richard Turley

杂志得到乔布斯去世的消息是在晚上七点半,而大约二十分钟之前,这一期杂志已经截稿了。百分之八十的内容已经送去印厂制作。我们的主编正在放假,但幸好还在城里,大家一直在保持联系。乔布斯的消息出来后,他立刻赶回来,我们召开了紧急会议。

乔布斯八月退休之后,主编Josh就想做一本特刊,我们从那个时候开始时不时地商讨这个事儿,想着如果有一天需要的时候可以很灵活机动地展开工作,但这一天来得太快了。我们的时间非常紧急,只剩下12个小时,必须在第二天早上八点把杂志做好,这样才能在星期五上报摊。

今年我对节奏和条理非常着迷,这一次我也很想让文字,图片和图表都很清晰。一开始,我并不希望任何一个页面里有文字和图片的组合。而图片故事这个想法是在我看了乔布斯的维基百科页面之后想到的,他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给我印象深刻。在阅读他的谈话的时候,我想起了美国著名设计师Tibor Kalman在他的回忆录Perverse Optimist里面的讲话,所以我“偷”来他将字体压在照片上的设计方法。Tibor Kalman 是我的偶像,超越其他任何人,所以学他真的还是挺困难,不过你看到的最终这个文字和图片结合的效果,是非常感人的,充满了个人感情。我认为这是在和读者真正进行对话,让读者去思考。平日这种设计在杂志其实很罕见。

这个特刊一共64页。我们放一些人晚上9点钟回家,然后让他们凌晨4点再回来,这样就可以用更新鲜的目光来看最后的结果,从中挑错。

办公室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和页面要做,我们每三个小时就互相通报一下进度。到了大概早上六点钟,我们已经到了最后需要将版面送印厂的时候了,这个时候才发现少了4页,我们随即把图片故事增加了两个对开页。这段记忆对我来说印象太深刻了,此前,Emily,David和Brad在这个小小的没有窗户的房间里看照片,在照片的海洋里翻阅审视,准备这个图片故事,连续几周的努力现在在几分钟的时间里变成了现实!此时,我们的主编Kristin Powers面带疲惫地走了进来,几乎快哭了,他督促我们,假如我们不把版面迅速送出去,就赶不上出版时间了,那我们就一无所有。我们最后终于还是做到了。

关于封面,图片总监David Carthas手头有成千上万的照片。我们想要一张干净简洁的照片。在乔布斯去世之前,我们有一张非常喜欢的照片,但在试图去买这张图的时候,却被陷入了一场奇怪的竞价争斗中(大概是由那个眼里只有钱的图片社策划的),据说还有一家不知名的杂志一直在和我们争。图片社出价是三万五千美金,版权享有六个月,这太疯狂了!一天后,David在Getty上检索,找到了这张图,我们把背景抠掉,使得乔布斯更为突出。我们和Getty的合作是包月的,所以这张封面基本上应该是免费。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在任何一家杂志上看到我们当初想使用的那张照片……

Bloomberg Businessweek 封面所使用的原始照片。

本文编译自SPD, 原文请移步这里

相关 [编辑 故事] 推荐:

编辑部的故事(2)

- Derek - 1416 教室
故事(二)来自Bloomberg Businessweek. 讲述者:创意总监Richard Turley. 杂志得到乔布斯去世的消息是在晚上七点半,而大约二十分钟之前,这一期杂志已经截稿了. 百分之八十的内容已经送去印厂制作. 我们的主编正在放假,但幸好还在城里,大家一直在保持联系. 乔布斯的消息出来后,他立刻赶回来,我们召开了紧急会议.

编辑部的故事(1)

- Derek - 1416 教室
时代周刊出刊前的编辑部会议,艺术总监 D.W. Pine(左起第二人)主编Rick Stengel(中间位置). 看到美国传媒设计师协会(SPD)的博客文章《美国周刊类媒体如何报道乔布斯》(How the Newsweeklies Covered (and Designed) the Death of Steve Jobs)忍不住想编译一下.

编辑部故事:《软件报》停刊一周年随笔

- 汪岩 - cnBeta.COM
2011年9月27日,很普通的一天,连绵的“华西秋雨”如期而至,天空阴沉得吓人,牛毛一样的细雨 在城市的空中飘散. 心情也犹如这阴沉的天空一般十分不好,或许是因为上课的路上居然将装满教学资料的U盘丢失. 但我知道,最主要还是因为我想起了一年前的 今天,停刊的《软件报》…….

从编辑到PM

- 小鱼 - 所有文章 - UCD大社区
春节前收到一封陌生人的来信,一位网站频道编辑,向我咨询转型PM的可行性. 他问道:“你觉得做媒体和做产品,以前一样么. 话题很有趣,我也乐意就此写点什么. 遗憾的是,编辑转产品的成功概率却是不高的,就我的经验来看,存在四个障碍. 媒体工作需要捕捉阅读的共性,即“大家都爱看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忽视用户的个性化特征.

贪的故事

- Andre - 白板报
跟公务员一起吃饭有三个永恒的话题:房,车,贪. 他们谈起房和车固然兴奋,但只有谈起身边哪个小官又落马时才会眉飞色舞. 我发现,他们喜欢谈的话题不是大贪大腐,那个自有全国媒体去关注,而是“三小”案件. 所谓“三小”是指“小工程、小项目、小干部”. 因为小,往往不会被马上双规,这为小干部赢得了时间,他们会对纪检部门说,“我现在想不起来了,等回家好好梳理梳理.

Scrum的故事

- Philip - 《程序员》杂志官网
2001年2月,17位敏捷先驱齐聚犹他雪鸟度假村,起草《敏捷宣言》的时候,Scrum只是众多方法中不太起眼的一个. 十年之后,Scrum却成为最流行的敏捷方法,几乎成为敏捷的代名词. 本文来介绍下Scrum的两位创始人——Jeff Sutherland与Ken Schwaber. 大家可能不会想到,Jeff Sutherland的第一份工作居然是美国空军战斗机飞行员,还曾于1967年获得了“壮志凌云”称号,完成过100次飞越北部越南的作战任务.

罗勒的故事

- Liao Yun - Day Green
文 by 马姑娘  \  图 来自网络搜集. 认识罗勒是好多年前,我刚刚开始喜欢香草的时候,但是第一次体会到罗勒的神奇是在几个月前的泰国. 和几个同事找到一家泰国菜店,对着菜单乱指一通,点了一盘sea food with basil. 当时没觉得怎么样,没想到几个小时以后同事像喝了酒一样变得异常聒噪,在回国的飞机上一直不停做幼稚的自问自答,几个小时嘴巴没有停过.

屁眼的故事

- 迦叶 - 无聊哦
当人体最初形成的时候,所有的器官都想当头儿. 大脑说:应该我当头儿,因为我掌管着全身的各种神经反应和功能. 手说:我们应该当头儿,因为我们做所有的活儿来挣钱. 脚说:我们应该当头儿,我们载着身体和大脑走遍天涯海角. 心脏、肺、眼睛等器官纷纷发言要求当头儿. 最后,屁眼站出来表示他也想当头儿. 大家对他的要求嘲笑不止,屁眼怎么能当头儿呢?.

别针的故事

- 扬 - 玩意儿
这里的主人公是别针,摄影师以微距拍摄来诠释它的悲欢离合,被人控制着情绪. 本文原始链接:http://www.cngadget.cn/the-story-of-pi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