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下我做小产品时的流程

标签: | 发表时间:2018-01-13 17:12 | 作者:
出处:https://weibo.com
//@Easy: 有同学问做产品的流程,大公司的已经有很多大牛写书了,讲下我做小产品时的流程吧。

首先会画商业模式画布,这是一个全局思考的工具,可以强迫你在各个层面上来思考,不至于遗漏某个方面。当然,商业模式画图其实是贯穿全局的,第一步只是分出细分客户,然后给他们提出价值主张。

做客户细分时,首先是做用户画像(persona)。用户画像就像一个Galgame里边的妹子一样,应该具有代表性,覆盖各类用户。另一方面,它又像接口一样,应该尽可能单一。比如说在某一个用户画像有双重人格和精神分裂的趋向,那么就应该分离成两个画像。

认真一点做的话,应该把各种画像都做出来,最后来做取舍。取舍的标准有两个,一个是这个画像代表的用户数量,这基本意味着你产品的可能规模;一个是这个画像代表的极端场景,比如设计全栈课程这个产品时,我放了一个厌学的画像进来,他代表了不喜欢学习,但又不得不学习的人。这个画像是极端的,但如果一个厌学的人也能学下去,那么不那么厌学的人肯定也就能学下去了。

不过一周目的用户画像可以稍微粗略些,之后有数据了再迭代。大一点的产品做三到五个画像基本就够了,像我做的小工具,一般只做一个画像。

画像描述了一个个群体的状态和需求。这个时候我们该提价值主张了。注意价值主张其实是和每一个用户画像对应的,价值主张其实是一个产品的内核,是用户为什么要使用你这个产品的理由。价值主张提得好,产品就成功了一半。

比如冷熊简历那个小工具,很多同学问我,这和我本地的Markdown编辑器有什么区别?其实冷熊简历的价值主张是「简单」。这个核心价值影响很多产品细节,比如说,为什么要加预先写好的「备用片段」?这让用户从「写」简历变成「改」简历,更节省脑细胞。再比如,本来直接在「页面另存为」里多点几次选项可以保存成PDF,为什么还要做一个服务器端转换工具?因为前者用起来要半分钟,后者只要一秒。当你明白自己的价值主张所在的时候,就知道如何取舍,哪些东西可以放弃,哪些东西是命根。

如果提不出来一个让自己的心动的价值主张,那么我通常会把这个项目放在那里,等想出来了再做(个人项目就是好呀)。另外五问法是个好工具,它可以让你从用户的表层需求,一层层深入到底层去。

为什么客户要买你的课?因为希望学习知识。
为什么要学习知识?因为要提升技能。
为什么要提升技能?因为这样可以更好更快的完成工作。
为什么要更好更快的完成工作?因为这样才能获得职业上的提升和发展。
为什么要获得职业上的提升和发展?因为这样才能过上富足又自主的生活。

五不过是个概数,只是用来强迫我们进一步思考的装饰,不用太过纠结这个数字。

不过就算我们想出来了一个自以为精妙绝伦的价值主张,这也仅仅是痛苦的开始。因为绝大部分价值主张都是有问题的,需要进行验证。

MVP(最小可用产品)当然是很好的验证方式,但缺点是比较慢。所以一般会先做一个否定向的验证,否定向是说,这种验证通不过,价值主张就算挂了,通过了,还得在用MVP来验证一把。

这个时候竞品就派上用场了,竞品的价值不是竞品做了什么,而是竞品的用户活动和投诉数据。这些数据可以了解客户群体。对于工具类产品来说,个人感受一般还算准,对于社交类产品来说,还是写个工具抓大一点样本的数据来分析会比较好。数据抓取方面,Chrome 插件和 Xposed 能多块好省的做很多事情。

价值主张验证以后,开始分场景。每个画像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通过什么设备使用你的服务,我们主张的价值是如何传递的,损耗是多少。

接着就是按场景出功能点,最后对每个画像的每个场景的功能点进行合并,分到各个版本(PC端、移动端)上边,按优先级进行分期,出(各个分期的)原型。

后边就是跟开发控进度的事情了,这里不多说。

值得说的是,接下来会根据自己的用户数据和投诉进行二周目,商业模式画布、用户画像全部都是动态调整的,这是一个长期工作,耗时耗力,而且当价值主张错了的时候,可能需要全盘重做。所以一般前三周目都应该保持MVP状态,不要管太多细节和非核心画像。不然加班加到飞起,还要天天给程序员们道歉  [doge]

我个人比较喜欢精益创业的理论体系,所以这个流程大体是从里边抽离出来,经过实践微调了下。这里说的也算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流程了,实际操作中,我一般会偷懒,不过往往偷懒最后都搞出了更多的工作 🤣 

产品流程因人因事而异,在我这里还算好用,仅供参考吧。

相关 [产品] 推荐:

产品

- - 人月神话的BLOG
最近一直在思考产品规划和产品设计研发的事情,原来谈的比较多的都是关于咨询和实施方面的内容,而对于软件和信息化行业来说,真正可持续的盈利模式仍然是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能够在垂直细分领域具备有定价权解决实际业务核心问题的产品. 有时候我们在考虑类似ERP类综合管理软件产品化的困难,但是实际在某个垂直细分领域,进行核心产品开发并实现产品化是完全可行的思路.

产品五问

- xiangqian - 阮一峰的网络日志
开发一个产品的时候,应该问自己五个问题:.   2、他们用这个产品来解决什么问题.   3、这个问题对他们而言有多重要.   4、我们的方法是否足够简单方便.   5、他们要付出的代价与所得是否匹配. 当我们对市场进展不够满意时,检视这5个问题比检视广告更有效. (上面这段话是白鸦在新浪微博里转发的,太重要太正确了.

产品三俗

- - 所有文章 - UCD大社区
有三种流行的产品要素“动态流、瀑布流、奖章”,我称之为产品三俗,容易因其流行而被滥用. PM选择它们有可能是因为“时髦”“标配”“别人都在用”,这很糟糕. 恰好动态流和奖章我都折腾过,多多少少吃过一点亏,总结如下. 动态流给产品带来的好处很多,比如以用户为节点来实现近乎于完美的信息分发网络. 但在采用这个设计之前,首先要理解,在用户层面上其本质是“订阅”,而用户接受动态流的根本原因是,订阅的方式提高了他获取优质内容的效率.

产品经理

- - 人月神话的BLOG
再谈下怎样能够算得上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一个人不是说你能够有产品构思,能够画点原型,能够做团队和项目管理就是产品经理. 苏杰原来有本书叫《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看了后大家可能会觉得做一个产品经理是挺容易的一件事情,但是自互联网提供和设置了大量的产品经理岗位后,产品经理这个词基本就烂大街了. 我们如何来界定一个产品经理,如果简单点来讲可以理解为 根据自己长期的项目和运营实践,通过自己的敏捷洞悉能力和分析能力,能够将当前的市场需求或潜在的市场需求转化为具体的产品需求,并能够核心的定义产品功能模型和价值输出,同时能够通过项目和团队管理的能力,凝聚一个小组形成一个真正的团队,将自己的产品构思付诸于最终产品实现的人.

产品原则和产品评审团

- - 技术改变世界 创新驱动中国 - 《程序员》官网
文 / Marty Cagan  译 / 黄捷文,唐丰能. Marty Cagan是享有世界声誉的产品管理专家,曾经担任网景副总裁、eBay产品管理及设计高级副总裁. 本文是他回顾自己二十多年来从事软件产品管理工作的总结和经验分享,描述了产品开发需要遵循的产品原则以及成立产品评审团的必要性. 产品原则是对团队信仰和价值观的总结,用来指导产品团队作出正确的决策和取舍.

Weico :从产品到产品族

- whale - 爱范儿 · Beats of Bits
eico design 的名字,正被越来越多的手机玩家所熟知,我们曾经在一年前就做过深入的访谈 ,而从 eico 延伸出来的 Weico 品牌,则是他们团队的一次战略突破. 今年 7 月我们对 Weico 的产品化探索作了思考和评论. 时隔 4 个月,他们在产品化道路上走得更远,推出了 WeicoPro(收费版 Weico)、WeicoGIF(声控相机)、WeicoMe(“心情微博”)等新产品,设计系出身的 Weico 正在转变为一个平台品牌.

爱电子产品

- 三天 - 地球没有好朋友
喜欢黑莓手机,因为它输入体验天下无二. 我给自己和小花一共买过6只黑莓手机,型号我全都记得,按时间顺序是7290, 8700,8300,9700 和8520. 我大学时候曾获得手机打字比赛第一名,速度领先第2名二倍,是用8700. 只可惜工作之后,几乎没有人发短信了,输出体验的优势也就随风而逝了. PSP是大四的时候,小花用她的奖学金买给我作礼物,花了1700,当时是很大一笔数字.

产品经理好与坏

- lnsoso - 随心所记 - 生活中的dodo
例如李明远,设计了百度贴吧和百科这两个重量级产品,只可惜我并没有亲见这些产品设计的过程,客观的说,我还不知道什么才是厉害的产品经理. 既然我有限的经历无法胜任点评产品经理这个重任,那就来感性的说一下我所欣赏和厌恶的产品经理类型吧,权当我所谓的好与坏. 我很欣赏曾经的百度有啊中充满想象力的产品经理,明远和东宝都能算作具有这样特质的人.

产品的取舍之道

- Avenger - 所有文章 - UCD大社区
经常有人给我说或是我自己给别人说:. 某某现在极其火爆的产品所做的东西我xx年前就想到了,只不过因为xx原因未做成;. 某某现在极其火爆的产品所做的东西我xx年前就已经做过了,只不过因为xx原因未成功;.    再穿越时空回退到曾经的那个时刻,一些场景如下:. 我的确的xx年前想到过或曾经实现过某个产品的某个核心功能,但后来因为有更好的创意,于是乎放弃了这个创意,没有再去持续完善那功能;.

几个产品趋势

- 韩叙 - 所有文章 - UCD大社区
成功的产品,在摆上桌面供大家学的时候,许多成功元素已经成了过去式;从中发现寻找共性或趋势,却可以为以后的产品提供参考. 曾经在路上听到一位妈妈问她的孩子:“你想要买什么. ”因为要好吃的,所以买冰箱,这就是本质需求. 清楚了这一本质需求,“好吃的”满足方法有很多,微波炉,电烤箱等;如果需求分析到冰箱为止,那造出来的只会是各种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