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在网上看了电影《老男孩》,最先想到的就是理想和现实。
读书的时候估计每个人都写过《我的理想》,那时候写的最多的估计就是老师,工程师,科学家,医生之类。要么是灵魂的工程师,要么是无私奉献的白衣战士,或者是保卫边疆,再者是发明创造。很美好,也很符合主旋律,可是真正搞清楚为什么的又有几个呢?写都能够写,真正的感兴趣又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的又有几个呢?真正工作了回过头来看才发现,越是美好的理想等待你的越是残酷的现实,不是有了美好的憧憬再去把它变为现实,而是只有面对现实了再来回味那一丝丝残存的理想。
读书的时候自己多么牛啊,多少人羡慕啊,工作后发现在学习越是调皮的,学习成绩越差的混的一个个都比较好。这个时候你开始反省了,情商比智商重要多了,关系比学历重要多了,权力比能力重要多了。能力不能带来权力,但是权力可以驱使能力,拿《武林外传》里面的一句话就是我上面有人,一句话就足够抵你一生的奋斗。
反省完了,你开始愤青了,觉得社会太腐败,太不公平,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天天怨天尤人啊,羡慕嫉妒恨啊。到后来,你偶然有机会了,进入了圈子,能够同流合污了,在这个权力金钱的角逐中,你那微薄的一点点价值观,科学的人生观更是荡然无存。回过头来,想想原来就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罢了,真的吃到葡萄了谁还关心什么理想,价值和信仰呢,你唯一的理想就是让腐败堕落和糖衣炮弹来的更加猛烈些吧。再后来呢,权力和财富越来越膨胀,你变得越来越空虚,开始觉得人靠不住,金钱也靠不住,这个时候你开始信仰了,我的原罪总得还吧,明知不能用屠刀我还是用了,那就给我放下屠刀的机会吧,拿《无间道》里面一句话,叫出来混,迟早都要还的,做过的恶今生还不了那就来生再还,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理想之所以美好,就在于它本身又基于了太多本身就是幻象的假设。而理想的实现本身又离不了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自己和自己的关系,我们谈理想好像则只在谈自我,什么天道酬勤,有志者事竟成,只要付出就一定有收获,到后来可能发现前两个关系往往你并不能左右,这个时候你最容易陷入迷茫。你必须放弃一些东西,换了个文雅点的词要勇于改变自我,要适应社会,但是适应到后来你发现把你自己丢了,理想被物质化了,剩下的只有金钱和权力。
人与人的关系,原来是伯乐寻千里马,现在是说千里马要懂得自我营销。搞了MBA研修,再高的学费还是有人趋之若鹜,知识学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我进入这个圈子了,文雅点叫人脉关系。有了人脉关系,大家手里面都有点权力吧,总得一起好好利用下这些权力,如何钻钻政策的空子,法律的空子谋求点私利,大家一起干点大事业,再文雅点这叫资源整合。
这就是现实,理想在现实面前是如此的脆弱和不堪一击。什么仁义礼智信啦,民无信不立啦有时候看起来真像是理想给现实开的一个玩笑。理想不能当饭吃,现实虽然能填报肚子但是也带不来你崇高的理想,马斯洛的五层次也不可能一步跳跃到自我实现,天上不会掉馅饼,物资和安全还是最基本的现实。
拿着包子,我忽然明白,原来有些东西,没有,就是没有。不行,就是不行,没有鱼丸,没有粗面,没有马尔代夫。原来愚蠢,并不那么好笑。原来失望,并不那么好笑。拿着包子,我忽然想到,长大了,到我要面对这个硬绷绷,未必可以做梦未必那么好笑的世界的时候,我会怎么样呢?
回头看看,我们何尝又不是麦兜,出手草根,头脑也不算灵光,现实确实也很残酷,在没有达到共产主义前必然存在着优胜劣汰,但是努力仍然是必不可少,虽然实现不了什么远大的理想,但是还是可以解决最基本的物质和安全。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他也笑,你哭他也哭,所以你大可不必怨天尤人和愤青麻木,平淡往往不是坏事,兴趣和爱带来的是最恒久的美好,放弃一份欲望,坚守一份价值得来的是内心的一份平和。所有的烦恼可能都是庸人自扰,宽心就是宽自己的心,舍得就是先舍后得,活在当下就是感悟现在。缘起缘灭,因果轮回,如果我需要做完一件事情后又来忏悔,那我们就不要做,不要去破坏我们的价值观,我们做的每一件事上帝都看得见。
不要在乎别人怎么看你,而是你如何看待你自己;不要去执迷理想,也不要抛弃现实;不要迷失自我,也不要去过渡探究生命的意义。不要依赖于他人,也不要过去强调自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说通俗点,神马都是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