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常识当成信仰
在与学生及其家长沟通的时候,我常常遇到这样的疑惑:
你说的和他们说的不一样呢!不知道该信谁的?
或者,
可是他们都那么说⋯⋯
比如,我告诉学生:
- 听写没什么用,还是练习跟读吧⋯⋯
- 课外活动经历在申请中的作用没那么大,除非,你的经历格外惊人,就好像TOEFL118分一样百里挑一⋯⋯
- 先看题目而后只看阅读考试文章中“该看的部分”,这种说法纯属胡说八道,SAT这种考试是逻辑考试,Official Guide里说的很清楚:Every word counts…
- TOEFL、SAT考试你爱考多少回就考多少回。一个因为知道“一次考不好很正常”,又因为知道“没有人能设计出一次就能准确衡量一个人能力的考试”,而设计出来的考试,竟然认为“考多了就不好”,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其实,这并不新鲜,大多数人是没有判断能力的,尽管拥有判断能力其实并不难。
英文里有一句话,“Nothing could be further from the truth.”——“没有什么可以脱离事实”。坚信这句话就是拥有判断力的基础。
注意上面的措辞:“坚信”。甚至,这个原则干脆就应该是一个正常人的信仰。
这个原则也是基本常识。
我总觉得生活中的绝大多数事情,并不需要什么“专业知识”,只需要拥有一些基本的常识,可一个肯自动运转的大脑就可以了。很多人不肯自己动脑,于是就只能盲从,而盲从的人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抛弃常识且不自知。
有一次跟朋友聊天,提起我不相信陈光标。他们问我为什么?我说,很简单,我是常识主义者。常识告诉我,能够捐钱的人,必须有能力赚钱;能够捐很多很多钱的人,必须有能力赚更多更多的钱。这不是常识么?比尔盖茨捐钱我为什么没有任何怀疑?因为全世界人都知道他是怎么赚钱的,是如何能赚的。同样,我也没办法怀疑巴菲特、李嘉诚、成龙、李连杰等等。但,经过这么多的报道,你是知道陈光标是谁,你知道陈光标是怎样赚钱的么?我仔细google了一下,发现此人的收入来源从来都是很含混的。所以,我没办法相信他。[1]
重新收回自己原本应该拥有的判断力没多难——只不过是给自己建立一个信仰:“没有什么可以脱离事实”,而后,收集一些有用的基本常识,比如,“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这个很“基础”,跟能量守恒定律没什么区别吧?),“安慰剂效应普遍存在”(这个稍微“高级”一点?)。于是很多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事实上,更多的时候,甚至连这种原则都太“高级”了,用最简单的方式思考就可以解决问题:
- 听写没什么用,还是练习跟读吧⋯⋯(听不懂来写个屁么!反过来,听得懂写个屁么!)
- 课外活动经历在申请中的作用没那么大,除非,你的经历格外惊人,就好像TOEFL118分一样百里挑一⋯⋯(1. 大学是招学生的,不是“只招活动家”的;2. 大学申请者是高中生,高中生经历平平是很正常的;3. 如果大学只招活动家,那哪儿来的年年扩招?)
- 先看题目而后只看阅读考试文章中“该看的部分”,这种说法纯属胡说八道,SAT这种考试是逻辑考试,Official Guide里说的很清楚:Every word counts…(白纸黑字写好的官方指南不自己仔细看,非要听人胡说,这是典型的缺乏常识。)
- TOEFL、SAT考试你爱考多少回就考多少回。一个因为知道“一次考不好很正常”,又因为知道“没有人能设计出一次就能准确衡量一个人能力的考试”,而设计出来的考试,竟然认为“考多了就不好”,这不是自相矛盾吗?(道理这么简单,都不需要什么常识了⋯⋯)
Footnotes:
- 我知道很多人会不同意我。 但终有一天会水落石出的——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脱离事实。如若届时事实证明我是错的,那我会马上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