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为什么拖延

标签: 我知道 拖延 | 发表时间:2010-12-19 13:16 | 作者:(author unknown) Newton
出处:http://www.guokr.com/site/psybst/

经验说:事情越欠越多,都是因为拖延症

实验说:拖延症是因为你总是无法战胜眼前的欲望

很多人都受到拖延症的困扰。我们在网上下载了一大堆电影、纪录片,用途却是拿来塞满硬盘,从没看过;我们买回一大堆书,准备读完这些名家大著、哲学经典什么的来充实自己,可实际上这些书跟着你回家后,放在书架上就再也没拿下来过,日复一日地积累灰尘。尽管如此,我们仍然乐此不疲地下载一部又一部的电影,买一本又一本的书,以为未来的某天,自己会良心发现把它们看完。结果只是硬盘越塞越满,书越堆越高,然而却都跟你的脑子无关。

1999年,Read,Loewenstein,Kalyanaraman (这哥们名字真怪)三位闲得蛋疼的专家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找来一批人,让他们从24部备选电影中选出3部。候选名单中有《西雅图不眠夜》、《窈窕奶爸》这样大众口味的片子,也有《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家》这样的经典电影。看看观众是愿意看更娱乐但是没什么深度的片子,还是去看更有内涵,也更费脑子的作品。实验对象各自选出了自己感兴趣的3部电影,研究人员随即要求他们从中选出一部马上观看,再选出一部在2天后观看,最后一部电影留在4天后观看。

《辛德勒的名单》出现在了大部分人选出的3部电影之中,因为大家都说这是一部好电影。然而,只有 44% 的观众选择在第一天观看这么深刻的电影。大部分人在第一天还是兴致勃勃地观看了《变相怪杰》、《生死时速》这样“低俗”一点的片子。人们好像都喜欢把好片子放在后面,在第二部和第三部电影的观看选择上,分别有 63% 和 71% 的人选择观看更高品味的片子。 之后,三位专家又进行了另一项试验,参与者被要求选出 3 部片子一口气连续看完。这次,选择《辛德勒的名单》的人干脆只剩下之前实验的 1/14。

拖延症患者在很多事情上都有一些共同的特性。和看电影的选择一样,选择食谱时,人们往往会选择先吃麦当劳,而把健康的饮食计划留给以后。科学研究表明,人们的选择,是根据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如果有人问你一周后想吃什么,一个水果还是一块蛋糕,你往往会选择水果;但要问你现在想吃什么,你就更有可能选择蛋糕。

同理,这也是为什么你会在电脑上下载一部又一部经典电影不看,却把宝贵的时间拿去看八卦新闻。“现在的选择”和“以后的选择”就像选择糖果和胡萝卜,如果是“以后的选择”,大脑中沉睡已久的“勤奋的小人”会要求你选择更有益处的选项;而眼前,则是“懈怠的小人”占了上风,你还是会选择更好吃的东西。正如行为经济学家 Katherine Milkman 指出,超市的收银台旁的架子上会摆放一些糖果,正是利用人们喜欢及时行乐的天性——毕竟偶尔吃一块糖爽一下也没什么嘛。

人们的这种行为倾向被称作“即时倾向”(Present Bias Predference 也被翻译成“现时偏向型偏好”)。详细说来就是你的大脑认为,现在能得到的满足感要更重要——现在爽了就好,谁知道未来会怎样?而且现在想要的东西不一定以后还想要。所以小孩子心中经常会有疑问:为什么大人不玩玩具呢?

即时倾向深深扎根于我们的大脑,我们的宏伟计划往往毁于那一时又一时的欲望满足。年年说减肥,年年都不见效。这次你下定决心不惜代价完成减肥计划,一定要练出6块豆腐块似的腹肌。你开始每天称体重,买了健身DVD和训练器材,拉开架势一切就绪。有一天,当你穿上跑鞋,准备出门跑两圈,突然电话响,朋友拉你去看电影。经过一番斗争后,你选择了看电影。又一天,和朋友一块儿吃饭,点菜的时候在吉士汉堡和沙拉之间犹豫不决,最终还是选择了超大的吉士汉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偶尔”的放纵变得越来越经常,但是你始终没有放弃原有计划,把今天的计划推到周一,然后推到下周一,然后是下下周一…...“明天”就是永远都不会来的那一天,你懂的。伟大的健身计划最终破产,冬天来临的时候,看看你的身材,就知道你明年的宏伟计划又会是什么了。

拖延症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业总是在快要交了才开始做,毕业论文直到最后一刻才慌慌张张地写完,穿过的脏衣服快塞满洗衣机了才准备洗。有人说,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情,拖拉一点不碍事的啦,若是重要的事情,自己一定会安排好时间搞定的。为了证明给大家看,明天就开始好好学习外语,然后每天花2个小时去啃书架上那些名著,同时还要学会弹钢琴。为确保马到成功,列出了一份详细的时间表,每天要做的事情赫然在列,手机的日历本也不忘每天提醒你今天的学习任务,诸如此类的精密计划已经万无一失,哥一定会成功滴!

不过在读外语之前,先更新围脖状态,把哥今天的学习计划告诉各位兄弟;然后打开邮箱,查查看有没有什么重要的电邮,反正这也花不了几分钟;在学习之前,还要泡一杯咖啡,味道好极了;最后终于拿起书,看了几页,猛得想起今天的美剧好像又有更新,趁热赶紧看了,等会儿再去学习不迟。

结果显而易见,你宏伟的雄心,周密的学习计划,在拖延症面前都不堪一击。这不是因为计划不够科学,工具不够强大,而是你根本不知道用何种方式与自己大脑中的“拖延症细胞”做斗争。

资料来源 procrastination

心事鉴定组新浪围脖

相关 [我知道 拖延] 推荐:

我知道你为什么拖延

- Newton - 心事鉴定组 - 果壳网
经验说:事情越欠越多,都是因为拖延症. 实验说:拖延症是因为你总是无法战胜眼前的欲望. 我们在网上下载了一大堆电影、纪录片,用途却是拿来塞满硬盘,从没看过;我们买回一大堆书,准备读完这些名家大著、哲学经典什么的来充实自己,可实际上这些书跟着你回家后,放在书架上就再也没拿下来过,日复一日地积累灰尘.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乐此不疲地下载一部又一部的电影,买一本又一本的书,以为未来的某天,自己会良心发现把它们看完.

好的拖延和坏的拖延

- Jim - Jeekundo.com
(1.你的领域内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2.你是否在研究这些问题中的一个. 原文:Good and bad procrastination. 这是Paul Graham的一篇文章,感觉写得不错,前几个星期翻译了一部分,一直放在电脑里面没发出来,本来以为《黑客与画家》这本书里面会收录这篇的,结果在英文PDF里面一搜发现居然没有,索性整理了一下发布出来.

拖延症三幅

- snoopy - 科学松鼠会

你敢拖延梦想么?

- vie - 惜墨
拖延有两种,一种只是逃避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比如此刻你本来要去写报告,但是朋友叫你出去玩,于是你理所当然的把它拖延到了明天. 这种拖延是显性的,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有,只是不同人的严重程度不同. 这种拖延在我看来是很容易治愈的,你只需要逐步培养自己立即去做的习惯,并且中途不要因为任何想法而间断自己的任务,直到它被完成.

是放松,还是拖延

- helen - 译言-每日精品译文推荐
晚上6点了,你一整天什么正事都没干...因为你需要些时间放松嘛. 你慢悠悠地吃了顿午餐,重温了几集电视节目;你在咖啡店里泡了一两个小时,翻翻报纸;你还更新了Facebook,Twitter和Google+.... ...但你心里怎么总感觉有事儿似的呢. 因为你极有可能不是在放松,而是拖延:本来要做的事不想做,于是推啊推啊的.

“我又拖延了好有犯罪感啊”·关于拖延症

- ngwzf - 张佳玮写东西的地方
  我见识过的拖延症大概可以分两种. 一种其实纯粹是懒,一种是较积极的拖延症. 分的方式比较简单:前者对自己是否拖延症其实无所谓,而满世界念叨痛恨自己拖延症求解决方法的基本是后者.   后一种拖延症的症结也简单得很:完美主义. 看着一副悠哉游哉忙这忙那就是不忙正事的姿态,其实内心火烧火燎的急. 写文章怕开不好头,总是要雕琢再三;做分析总嫌自己数据少,要一查再查.

拖延症:理想与现实

- sxsh1980 - 科学松鼠会

番茄工作法,告别拖延症

- Kenshin - 牛博山寨头条
数字时代,无尽的信息洪流从各种媒介平台上纷至沓来. 我们的工作和学习状态有一种特点,美其名曰“多线程处理”,恨不得7*24在线,即刻回应和处理所有的信息;事实上,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精神涣散,难以进入专注的心境,因而工作效率低下. 任务总是困难的,娱乐总是易得的,想追求save time,却往往在kill time.

[小红猪]拖延症,不可怕

- henry - 科学松鼠会
原文地址:Waiting for the motivation fairy. 我喜欢他们呼啸而过时嗡嗡作响的声音. 如果你想创造一个理想的培育拖延症的温床,那就试着动手做一个研究项目吧. 这样的项目大多工程庞大且耗时长,比如像博士生的研究项目通常得耗上至少三年的时间. 这些项目的截止日期通常模糊不清,更别提回报了:你投入很多精力,却听不到任何积极鼓励的声音,奖励更是遥不可及.

有种快乐的代价叫拖延

- Richard - 科学松鼠会
“拖延就像蒲公英,你把它拔掉,以为不会再长出. 但是实际上它的根埋藏得很深,很快又长出来了. 在微博网站上聚居的媒体人中流传过这样一则段子:“如果你看到某作者、编辑或编剧一大早就开始在微博上乱转悠,自己刷屏,还逮啥转啥,哪有事儿哪儿到,嘴欠得要命,那就说明此人交稿子,交专栏,交本子,交版面的死限又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