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ybeat虚拟社交网络的希望?

标签: 应用 Anybeat,Facebook,Google+,虚拟社交网站 | 发表时间:2011-09-23 11:00 | 作者:黄 学贤 iAN
出处:http://www.ifanr.com

Myspace 的衰败,Facebook 的繁荣,Google 强烈要求 Google+ 的用户使用真实身份,这一切视乎暗示着实名制的社交网站才是王道。但最近上线的 Anybeat 却走了一条和现在主流的社交网站相反的道路,那就是鼓励用户使用虚拟的身份。

过去几年实名制的社交网站的发展情况的确比虚拟的社交网站好很多,于是人们总结了实名制的社交网站为什么会比虚拟的社交网站发展情况好的一些原因:

  • 无法了解朋友真实身份背景,因而朋友关系是虚幻的
  • 太廉价获得朋友,因而不珍惜,可轻易放弃
  • 朋友之间的交流方式和手段单调乏味。

但实名制的社交网站至今还没有找到一个有效的方法来解决困扰它们多年的隐私问题,而且用户和社交网站在隐私上的争端有越演越烈的趋势。Anybeat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上诞生的。

Anybeat 有很多功能:标准个人档案、相册、所有的用户目录及其兴趣、实时动态更新、群组、提问、提醒保存搜索、即时通讯及一个可信度打分系统(Cred),当一次会话被分享时还有统一的评论功能等等。但其实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鼓励使用假名,而且几乎所有用户行为都是公开的。

可能有些人会有疑问,使用假名是不是意味着用户可以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呢?错了,Anybeat 在这方面有很好的防范措施。在 Anybeat 不存在匿名发帖,而且你在公共广场上所发的每一条信息都会添加至你的个人档案里,还有 Anybeat 上有一个打分系统(Cred)别的用户可以对你的言论进行打分

也就是说Anybeat 允许用户在 Anybeat 上创造出一个与现实生活不同的身份,但你必须对 Anybeat 上的身份负责。否则用户难于在 Anybeat 上找到朋友,难于加入社区。

与 Facebook、Google 和 Twitter 不同,Anybeat 不想成为你登录其他网站的登录凭证,所以 Anybeat 不会在网上追踪你。而且在 Anybeat 上用户不允许进行任何的市场营销活动。

Anybeat 对于那些注重隐私和讨厌广告的用户来说的确拥有很强的吸引力,但大家都知道,一个社交网站的用户数量要达到一定程度上才有生存下来的希望。Anybeat 能够吸引到足够的用户吗?如果 Anybeat 成功了,它会成为虚拟社交网站的出路?


© hxx2008 for 爱范儿 · Beats of Bits | 原文链接 · 2 热评 · 新浪微博 · 订阅全文 · Google+ · #ifanrlive · 加入爱范社区!


新版新浪微博(支持 IM,文件分享)邀请码在线归集发送! 点击邀请 ,一个都不落空。:)

相关 [anybeat 虚拟 社交网络] 推荐:

Anybeat虚拟社交网络的希望?

- iAN - 爱范儿 · Beats of Bits
Myspace 的衰败,Facebook 的繁荣,Google 强烈要求 Google+ 的用户使用真实身份,这一切视乎暗示着实名制的社交网站才是王道. 但最近上线的 Anybeat 却走了一条和现在主流的社交网站相反的道路,那就是鼓励用户使用虚拟的身份. 过去几年实名制的社交网站的发展情况的确比虚拟的社交网站好很多,于是人们总结了实名制的社交网站为什么会比虚拟的社交网站发展情况好的一些原因:.

社交网络决定树

- changlei - 爱范儿 · Beats of Bits
Guy Kawasaki 是 Alltop.com 网站的联合创始人,也是 Garage Technology Ventures 的创建合伙人. 当然,他更为人们所熟知的角色是苹果前首席布道官,在推广 Macintosh 的过程中上立下不少功劳. Guy Kawasaki 在社交网络上非常活跃,无论 Facebook、Twitter,还是最近推出的 Google+ ,他的信息更新都很频繁.

社交网络的“悖论”

- Felix - 月光博客
  编者按:Nina Khosla,作为一个设计师,同时也是Teethie创始人. Teethie是一个社会化博客形式的创业项目,致力于构建基于兴趣的社区.   近几年来,我们与朋友们在网上聊天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过去,无论线上线下,我们都只看到一小撮朋友在线进行交流. 曾经似乎让人提心吊胆的互联网世界虽然布满了陌生人,但我们可以与他们一到去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

解析社交网络Tumblr

- - Solidot
网络科学家都在分析Twitter和Facebook的数据,而遗忘了另一个社交网站:雅虎的轻博客Tumblr. 雅虎实验室的Yi Chang和同事弥补上这一空缺. Tumblr有1.6亿用户,发表了700亿帖子,它的帖子没有字符限制,支持图片、视频和音频. Chang和同事分析了去年8到9月之间发表的6亿帖子(预印本),发现90%以上的帖子由图像或文字构成.

社交网络崛起

- - 《商业价值》杂志
2009的8月28日,当由新浪CEO曹国伟亲自主导的神秘项目微博开始内测的时候,更多还是被看作与饭否、嘀咕、滔滔相似的国内众多类Twitter产品之一,不过事情的发展出乎了不少人的意料:新浪成就了一个不同于美国Twitter的、中国本地化的微博产品,并引发了之后3年中国社交网络的一场风暴. 于新浪而言,微博业务的崛起让这家上市10年的老互联网公司重新焕发生机,于中国的社交网络而言,微博是一个无法被忽视的里程碑意义的产品,而微博成功背后更值得玩味的则是:一个最不像Facebook思路做出的产品反而引爆了过去3年的社交网络浪潮.

社交网络 vs 社会化媒体

- 华子 - It Talks--上海魏武挥的博客
Twitter最近发布了一个名为“新闻编辑中心”的服务,专供网站上各路记者收集整理信息使用. 国内新浪微博也是出了名的媒体人扎堆之地,可见国外国内都一样:它首先是一个媒体,其次才是一个社交网络. 长久以来,这两个词是有些混用的,因为象Facebook这样的网站,它当然是一个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但又通过share和like两个按钮,网络中不断地流动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个网络,事实上已经成为很多人获取信息的首要媒体渠道(Social media).

社交网络的那些事

- Steven Wu - 爱范儿 · Beats of Bits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社交网络发生很多事. 先是之前一直被看好的 Color 并不被用户接受,后来Google+ 的亮相更是吸引了无数的眼球. 在 Google+ 亮相后一天,曾经的社交网络霸主 Myspace 被新闻集团以 3500 万美元价格给卖了. 在人们对 Myspace 一片惋惜中,Google+ 不断传来好消息:.

社交网络2.0,谁将取代Facebook?

- adow - 互联网的那点事...
编者按:本文来自@messiahyang的投稿,@messiahyang现在创业中,这里(http://orgger.com)是他的网站,点这里在Twitter上关注他. 如果有谁预言Facebook终有一日会统治互联网,我一定会报以不屑一顾的态度. 回顾一下这些人之前的言论,他们一定也预言过Yahoo和Google会有同样的未来.

弹性社交网络杂想

- 和谐牌河蟹 - GeekPark 捕风捉影
弹性社交网络,一个在目前这个时点谁都不能解释清楚的新概念;但关注移动互联网的朋友都知道这个概念最早来自于Color. 关于Color,可以查看Mobile 2.0博客文章《Color融资4100万美元的猜想》. Color的初衷是创建一种新型的社交网络新方式,在具体操作上就是利用地理位置、图片和排列算法,将关注同一事件并在附近的人通过群组的方式划分,进而实现社区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