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西方差異看台灣學生的實作能力

标签: Mr. Saturday 觀點 關於教育 | 发表时间:2011-03-05 09:15 | 作者:Mr. Saturday Honesty Huang
出处:http://mmdays.com

Image from createYU

前一篇文章 “我看李家同的是與非” 我主張, 台灣學生實作能力的喪失跟論文體制沒有絕對的因果關係, 這一篇文章我想來分享自己對這方面的看法, 由於我是念電腦科學的, 所以討論著重在自己熟悉的領域, 歡迎讀者也對自己熟悉的領域提出看法. 這不是一篇要教大家寫程式或培養強大實作能力的文章, 純粹是分享自己觀察到的一些心得, 從比較軟性的觀點出發. 如果想要學習程式設計的心法, 推薦大家可以閱讀程式設計高人 vgod 寫的一系列 “追求神乎其技的程式設計之道“, 我自己對於種種技術實在沒什麼內行, 就不在這篇文章現醜說大話了.

東方和西方的學生, 是完全不一樣的

在美國讀過幾年書, 帶給我最重要的不是學術知識的衝擊, 而是文化的洗禮. 我的觀察, 就是從西方的學生開始.

台灣的大學生過得很快樂, 熬過了中學時代沒日沒夜地 K 書, 上了大學終於可以把發條調鬆一點了; 西方的學生正好相反, 中學時玩得有夠爽, 上了大學, 發條就得上緊了. 日後決定性的差異, 就從這邊開始. 我在美國念研究所的時候, 每個學期修三門課, 不多不少剛剛好. 修四門課表示你有種, 修五門課, 表示你不要命了.

因為每一門課都很重. 作業很難寫, project 很大很難做, 考試的題目靈活, 沒什麼選擇填充題讓你投機. 抄作業或是抄 project, 被抓到輕則社區服務, 重則死當記過退學, 更不用說考試作弊.

台灣比較不一樣, 作業可以抄, project 可以交屍體給助教, 考試有很多考古題可以背. 真的被當了, 還可以去敲教授的門. 要過關, 實在不是難事.

老美不吃你這一套

平常上課氣氛一片和諧, 等到要交東西的時候, 一翻兩瞪眼, 有就是有, 沒有就是沒有.

台灣的老師對學生是很好的, 講人情, 留情面. 老美講求實用主義, 你可以說他現實, 但是你不能不知道, 人家的頂尖大學, 是這樣子在訓練學生的.

除此之外, 美國大學生皮繃很緊還有一個原因: 他們大部分人的學費是自己付的

無論是獎學金, 貸款, 打工也好, 他們大部分的父母讓他們比東方的孩子更早學習獨立, 上大學就是成年人, 學費自己去賺, 有沒有辦法念下去完全看自己. 東方正好相反, 大部分的人, 學費是父母給的. 這與東方人喜歡把財產積蓄留給子女是一樣的現象; 我們常常看到西方人把自己的身家大部分都捐出來, 留給子女很少的財產或是完全沒有, 老子賺的錢老子我自己用, 你賺的錢也不用拿回來孝敬我.

所以文化不同, 也造成了東西方學生上大學之後, 心態有明顯的差異

我似乎還沒有談到實作能力, 那是因為答案已經很明顯, 西方學生的實作能力, 早在大學四年教育時, 一個接一個紮實的 project 裡面養成了. 所以我認為, 實作能力跟論文體制毫無關係, 這些西方頂尖大學的學生, 還沒開始作研究就已經有很強的實作能力了, 跟論文無關. 在我的觀察, 反倒是跟教育制度和社會文化的關係很大. 西方好大學的學生在大學畢業後直接投入職場的比例比台灣高, 直升研究所比例較低, 因為他們大學畢業之後, 已經是一批可用之人, 獨立性和實作能力相當成熟. 很多人選擇投入職場累積更多經驗之後, 再回研究所累積更多專業. 東方的學生呢? 大家可以問問看自己.

所以, 如果真的有 “獨尊論文” 或是 “論文型老師或學生” 這些現象, 那是果, 不是因

東方學生唸書是一條龍念上去, 念到沒辦法往上念了才出社會, 如果大學沒有累積一定的實作能力, 他們的論文自然會往理論的方向去靠, 形成了理論很強, 實作偏弱的現象.

所以我認為, 教育和文化才是主因, 至於論文體制的問題和獨尊有 SCI 點數論文的現象, 這些都是文化現象. (在台灣, 升遷的阻力最小路徑是論文期刊的點數, 而在東方社會, 尤其是台灣, 對於文憑又很在意. 因此, 對於那些想要升遷的人, 也是走阻力最小路徑, 他們拿文憑不是想要做研究, 而是在升遷的點數上面,可以有加分.)

所以論文體制或許有問題, 但跟實作能力卻無相干, 而是另外一個問題. 所以從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來看, 我認為實作能力真正的關鍵在於大學教育制度和文化.

(特別感謝 Mr. Monday 對於本篇文章中論文體制部分的補充)


加入MMDays在facebook的粉絲團 隨時閱讀最新文章

相关 [西方] 推荐:

中西方母亲差异

- wenjian - Solidot
一位华裔母亲在《华尔街日报》上谈论了东西方父母的差异,以及华裔父母为什么要让孩子努力学习. 中国父母通常不允许自己的女儿在外过夜,不允许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自己选择课外活动,成绩低于A,门门功课第一(体育和表演除外). 例如,西方父母极其担心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孩子的成绩为A-,他们会赞不绝口;如果是B,他们仍然会称赞孩子.

西方打利比亚是为了石油

- GAO Ming - 郭老学徒
那为什么西方现在才想起去抢石油. 卡扎菲已经领导利比亚四十多年了. 卡扎菲原来亲西方,现在不听西方了吗. 四十多年来卡扎菲一直是反西方的战士. 那西方为什么现在才想起除掉卡扎菲. 那卡扎菲下令不卖石油給西方吗. 卡扎菲如果被推翻,利比亚领导人是由西方指派或任命吗. 反正西方打利比亚就是为了石油.  没有任何证据支持,也没有逻辑上的支持,坚持说西方打利比亚就是为了石油,这是什么本质所决定的呢.

包含西方文化的英语短句

- 晓江 - 每日英语
  有些句子我们在电影里面经常听到,但对于它们的确切意思可能并不是很了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几个这样的句子吧.   如果外国夫妇请你到家里吃饭,看着一桌丰盛的酒席,你问他们可以开始吃了吗,他们通常会说“Sure. 当两个小孩子在相互追逐玩乐,互相打斗的时候,一个通常会主动碰了一下另一个,然后说“哈哈,打到你了.

從東西方差異看台灣學生的實作能力

- Honesty Huang - Mr./Ms. Days (MMDays) - 網路, 資訊, 觀察, 生活
前一篇文章 “我看李家同的是與非” 我主張, 台灣學生實作能力的喪失跟論文體制沒有絕對的因果關係, 這一篇文章我想來分享自己對這方面的看法, 由於我是念電腦科學的, 所以討論著重在自己熟悉的領域, 歡迎讀者也對自己熟悉的領域提出看法. 這不是一篇要教大家寫程式或培養強大實作能力的文章, 純粹是分享自己觀察到的一些心得, 從比較軟性的觀點出發.

當東方遇上西方 Yang Liu – East Meet West

- DuckHugh - ㄇㄞˋ點子靈感創意誌
大約幾年前,在一次德中同行的展覽上看到了Yang Liu的圖形設計作品「當東西方相遇」(East meet west),令人印象深刻,直接而生動的勾勒出東西方文化和習慣上的差異.  Yang Liu出生於中國,後在德國學習.

瑜珈如何赢得了西方人的青睐

- shangxue - 译言-每日精品译文推荐
瑜珈如何赢得了西方人的青睐  南加州吠陀协会维维卡南达,四处游历传播他的宗教思想,摄于1900,加州 帕萨迪娜. 维维卡达南在芝加哥, 1893.     纪念会的计划正在印度如火如荼的展开.虽然离2013.1.12这个重大的日子还有15多个月,在这天人们将纪念维维卡达南诞辰150周年.不久前,维维卡达南--一个在印度家喻户晓的名--作为第一个从东方到西方的传教士也受到了西方的关注..

澳媒称西方名流纷纷折服于中国微博

- - 微博之博
《澳大利亚人报》1月11日文章,原题:西方是如何被中国的推特所折服的 西方名流们自认已拥有了一切,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他们还缺点什么呢. 在中国,5亿网民中最受欢迎的微博有3.68亿注册用户,每天发布1亿条微博. 而(西方)名流们也热衷于开拓推特难以触及的新市场,如鱼得水地加入中国的微博. 最新加入中国微博的是布拉德·皮特.

在西方的程序员眼里,东方的程序员是什么样的?

- Angela - GeekPark 捕风捉影
最近,在国外著名的stackexchange网站上出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有人问:西方的程序员眼里,东方的程序员是什么样的. 世界的东方(印度/中国/菲律宾)是西方(美国/欧洲)的主要软件外包服务提供者. 你是否有过与这种离岸外包团队合作的经历. 你对这些来自东方的程序员有没有一些总结性的看法和观点(比如:他们是否合作,是否能按时提交代码,写出的程序是否有质量.

现在的西方有句俗语,别跟我耍中国人那一套

- 九月 - 每日装B指南
中国人的聪明是有名的,我们的“国粹”麻将牌即是一例. 打麻将的乐趣绝非仅仅在赢钱,而在于打的时候,需要用尽各种心思骗上家盯下家,有时候要故意打好张,有时候又特意要喂一口,欲擒故纵,真真假假,羊头狗肉,声东击西,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上下其手,两面三刀……这哪里是打牌,完全是一种心理战. 据说老外一直学不会咱们的麻将,原因就在于,人家没有我们这么多花花肠子,这一套对他们来说太复杂了.

中国媒体借华裔教授英文诗抨击西方偏见

- zoki - Solidot
zhaoxg1980 写道 "新浪网报道: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退休华裔物理学荣誉教授林良多(Duo-Liang Lin)于2008年在美国《华盛顿邮报》上发表了一首英文诗《你们究竟要我们怎样生存. 》(本文归于Opinions栏目),最近突然在互联网上热传并引起网友热议. 媒体声称“这首诗表达了许多美籍华人长期以来内心的压抑和愤慨,因此被评论为是多年来受到双重标准困扰的海外华人向西方偏见‘射出的一记利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