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谈:究竟是什么拯救了硅谷的创业公司

标签: 推荐 创业谈 | 发表时间:2011-10-11 20:04 | 作者:欧开磊 lost sheep
出处:http://www.36kr.com

世界上从不缺乏那些满怀激情的创业者。然而,无论这些创业者多么充满活力、多么富有智慧,大多数地方的大部分创业者还是会以创业失败而告终。究竟是什么扼杀了很多地方的创业公司呢?换句话说,是什么拯救了如硅谷这些地方的创业公司呢?

在我看来,创业公司要想摆脱失败的厄运就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创业者要在那些创业氛围浓厚的地方创业;第二,要有遇到那些愿意为你提供创业帮助的人的机遇,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关键在于创业者周围的创业人数。

创业环境

在创业氛围浓厚的地方创业,这对于那些处于创业初始阶段的创业公司至关重要。在这个阶段,创业者刚刚把创业想法付诸实施,这对于创业者来说就意味着迈出了第一大步。在很多地方,创业是难以理解的,在硅谷,创业是再寻常不过的了。

在大多数地方,如果你创立一家公司,人们通常会认为你是因为失业才去创业的。在硅谷却并非如此,硅谷人不会因为你在创业而对你产生很深的印象,但他们会关注你。在硅谷待过一段时间的人就会明白,无论你多么缺乏创业经验、创业想法是多么愚蠢,硅谷人都不会怀疑你,因为他们看多了那些曾经缺乏经验的创业者在若干年后成为亿万富翁的实例。

如果你周围有很多人关注你在做什么,这对你来说是很有帮助的。就拿我来说,在我创立Y Combinator的一年后,我和硅谷的一位风投公司的主管有了一番交谈,在那次谈话中,我们的谈话内容让他误认为我想再去创立一家公司,于是他极其热情地和我谈了很多关于重新创立一家公司的想法,说得让我真的有重新创立一家公司的冲动了,这个想法在谈话前是我不曾有过的。

在其它很多城市,创立一家公司并不是非常现实,在硅谷,这不仅现实,而且还非常流行。这就使得很多本不创业的硅谷人也走向了创业的道路,我认为这并不是问题。真正适合创业的人其实很少,也很难预测究竟谁适合创业。如果你现在还承受得起创业失败的风险,那么,自己亲身去创业是了解自己究竟适不适合创业的最好方法了。

机遇

摆脱创业失败厄运的第二个要素在于创业者是否有机会遇到那些能够为自己提供创业帮助的人。这对于创业公司发展的始终都非常重要,这种机遇往往能在很多时候挽救创业公司。和其它地方的创业公司一样,硅谷的创业公司时时刻刻都会面临很多严峻的威胁,然而正是这种机遇使得硅谷的创业公司更容易走出困境。

下面就是一个例子,如果你创建了一个专门面向大学生的网站,之后你搬到硅谷想把这个网站做好。有一天你在Palo Alto的大街上遇到Sean Parker(电影《社交网络》中的男主人公),并开始聊了起来,由于他自己也有一个类似的公司,因此他对你从事的这个领域非常了解,并熟悉这里所有的著名投资人,更主要的是他对这个领域有着非凡的见解。这样的偶遇和交流对你有多大的启发和帮助可想而知。

在硅谷这样的地方,你说不准哪天会碰到什么奇迹般的机遇,唯一能够确定的是,如果你在硅谷创业,出乎意料的好事可能会随时发生在你身上,不过这就需要你时刻准备着。这对于我们投资过的公司也是如此,虽然我们在有目的的帮助这些公司,但奇迹般的机遇发生在这些公司的概率还是很高,这种机遇也是我们这些投资者所无法做到的。

实际上,硅谷的机遇并不在于硅谷这个地方的硬件设施、天气或是一些其它因素,关键还在于人。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感受,在硅谷创业与在其它地方创业的一个很大的不同在于,硅谷人经常会帮助彼此走出困境,往往还不求回报。我不确定为什么会是这样,也许是因为创业公司之间的博弈并不是那种在竞争中消灭彼此的零和游戏,也许是因为创业者的不同技术背景使得他们需要彼此间加强合作。

正如文章开始所说到的那样,避免创业失败的两个要素最终取决于你周围的创业者人数。因此,要想有足够多创业人群来形成一个足够大创业地带,这需要有足够多的人对创业感兴趣。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三个原因,第一,如果没有足够大的创业人群就不会有太多的机遇;第二,不同的创业公司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创业地带只有足够大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彼此的需求;第三,在这个创业地带中,一旦有足够多的人对同一个问题感兴趣,那么这些人就会开始制定相应的社会规范,这就会形成更加有利于创业的氛围,鼓励你去做那些在其它地方看来太过野心勃勃的事。

我每次去硅谷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很多新事物正在硅谷的光环中悄然生长,我一直不知道如何去描述硅谷的这种不寻常的光环,直到一个词浮现在我的脑海,那就是“积极乐观”。

via Paul Graham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 文章来自36氪



相关 [创业 拯救 硅谷] 推荐:

创业谈:究竟是什么拯救了硅谷的创业公司

- lost sheep - 36氪
世界上从不缺乏那些满怀激情的创业者. 然而,无论这些创业者多么充满活力、多么富有智慧,大多数地方的大部分创业者还是会以创业失败而告终. 究竟是什么扼杀了很多地方的创业公司呢. 换句话说,是什么拯救了如硅谷这些地方的创业公司呢. 在我看来,创业公司要想摆脱失败的厄运就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创业者要在那些创业氛围浓厚的地方创业;第二,要有遇到那些愿意为你提供创业帮助的人的机遇,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关键在于创业者周围的创业人数.

硅谷创业之父Paul Graham

- - 技术改变世界 创新驱动中国 - 《程序员》官网
2012年2月22日的《旧金山纪事报》,这样介绍Paul Graham:“他资助了如此之多的创业公司,以至于走在旧金山街头,一定会遇到某个他给过钱的人. 出生于1964年的PaulGraham,目前是硅谷的核心人物,在美国互联网界几乎无人不晓,硅谷到处都是与他有关的创业公司. 他的创业理念和提倡的创业范式,已成为业界的共识.

硅谷创业不能说的秘密

- - TECH2IPO创见
    成功有秘诀,创业成功也有秘诀. 那有没有对于创业公司来说非常至关重要的秘诀呢. 比如说招聘创业伙伴,以及一些投资者的投资秘法,或者是非公开的“宝典”.     近日EchoSign(被Adobe收购)总裁Jason Lemkin、投资人兼企业家Ben Parr等人在Quora上 回答了创业者的提问,获得了大批网友的赞同.

硅谷创业者的启示

- - 周鸿祎的BLOG
我出差去美国,去的大多数是硅谷,纽约去的很少. 去硅谷一般是接触两方面的人:一个是VC,一个是创业者. 参加那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场合,比如慈善晚会、财经年会什么的,我都会觉得有些紧张、局促,因为不知道该跟大家说什么,但去国外的时候见VC,见创业者,感觉会比较好. 国外的VC们跟我谈得来,因为我也是创业者,说话直接,不绕弯子,除去语言不像海归们那么流利,他们觉得我反而更像硅谷的人,从思维模式上讲是这样.

为什么硅谷最牛的人在创业公司?

- GLORY - 王建硕
》,《中国企业家》的主编李岷女士约稿,希望继续写一些关于硅谷和中国的差异. 我欣然从命,找了一个和硅谷类似的风景秀丽的地方(我家阳台),看着满眼的绿树,开始思考一直困扰着我的一个问题:为什么硅谷最牛的人都在创业公司,而国内大公司对于人才的吸引力依然如旧. 最好的技术人员在创业公司的现象. 在国内,大的技术公司,尤其是跨国公司,对于技术人员是有很强的吸引力,至少在我毕业的九十年代是这样.

【信息图】硅谷巨头孕育的创业公司

- nowhere - 36氪
众所周知,硅谷科技巨头之间的人才流动较为频繁,时不时传出跳槽、挖角的新闻. 但也有不少的巨头员工选择了离职创业. 那么离开了东家之后,哪家公司的离职员工的创业成绩表现最好呢. 专注于高科技行业的社会化招聘公司TopProspect就做了一个这样的调查,依据创业公司的融资情况用信息图的形式展示了调查结果.

正在改变世界的硅谷创业趋势

- - 技术改变世界 创新驱动中国 - 《程序员》官网
如果你对云计算应用的理解还停留在同步和共享个人私密文档的层面上,那么你可能会错过很多正在发生的激动人心的变化. 基于云环境的办公软件提供商Box是一家创建于2007年的公司,位于帕罗阿图. 其创始人兼CEO Aaron Levis预言说:未来18~36个月,人们的工作方式将发生根本的革命性变化. 这个变化首先是从办公软件开始的.

最令硅谷关注的15家创业公司

- - 互联网的那点事
谈到创业公司,我们自然会想起像Pinterest、Dropbox等一些估值达到十几亿美金的公司. 媒体关注它们也是应该,毕竟它们确实做出了很出色的产品. 不过话说回来,硅谷里面还有很多概念炫酷的创业公司,如果能了解一下也是非常不错的. 上周外媒BusinessInsider对硅谷里面的人展开了调查,受访者都被要求列举一些正在做炫酷产品的创业公司.

一个创业者在硅谷的7个小故事

- - 博客园_新闻
下午两个创业者来找峰哥喝茶. 他们都在中国起家,然后搬去硅谷住了一两年. 孙正义和 Yuri Milner 都是世界顶级投资家. Milner 是俄罗斯 DST 老板. 他投资了 Facebook、Twitter、Zynga、Groupon. 孙正义是出大资本、占大股份,一般要 30-40%. 如果在一个决策点上跟创始团队争执不下,孙正义会让步.

硅谷大佬创业全过程经验

- - 互联网分析
一位美国 创业者关于 创业过程中团队建设、融资、产品、营销等全方位的经验总结. 其中不乏一些让创始人们时刻检查企业状态的观点. 比如,如果你的2到4人团队无法在6个月到1年内实现盈利,那么肯定出问题了;融资过程中,如果必须放弃15%的控制权,那么也必然是有了问题等. 总部位于旧金山的云计算数据库服务公司RethinkDB创始人斯拉瓦·阿克麦切特(Slava Akhmechet)日前发表文章,总结了57条创业经验,其中涉及团队、融资、市场、产品、营销、销售、产品开发、公司管理、个人状态等9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