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硅谷最牛的人在创业公司?

标签: 万物皆有终结 | 发表时间:2010-05-22 20:14 | 作者:(author unknown) GLORY
出处:http://home.wangjianshuo.com/cn/

上次写到《中国的硅谷在哪里?》,《中国企业家》的主编李岷女士约稿,希望继续写一些关于硅谷和中国的差异。我欣然从命,找了一个和硅谷类似的风景秀丽的地方(我家阳台),看着满眼的绿树,开始思考一直困扰着我的一个问题:为什么硅谷最牛的人都在创业公司,而国内大公司对于人才的吸引力依然如旧。

最好的技术人员在创业公司的现象

在国内,大的技术公司,尤其是跨国公司,对于技术人员是有很强的吸引力,至少在我毕业的九十年代是这样。一张微软或者IBM的聘书,远好过小作坊里风雨中飘摇的创业公司。

而在硅谷,却不是这样。Google,eBay,PayPal,YouTube,Yahoo!等吸引最多牛人的时刻,是他们创业时期,或者说上市前的时期,而不是之后。PayPal是一个典型的创业公司。当PalPay变大的时候,大家纷纷离开PayPal,创建了YouTube(Steve Chen),LinkedIn(Reid Hoffman),Slide.com(Max),Facebook(Roelof投资),Geni(David Sacks),Yelp(Yelp)。。。

我们现在探究这种现象的原因。

惊人的回报

在硅谷做小公司,如果有一天能做大上市,产生的财富是天文数字,这个已经成为共识,不再多说。

最近我发现另外一个以前没有留意的现象,更值得回味。我请教一位资深人士一个问题:在硅谷公司的并购如何进行的。我得到的答案令我非常吃惊。他提到:如果一家大公司看中了一个技术型的小公司,假设这个公司除了几个优秀的人以外并没有什么资产的话,大概的价格将会是按照每个技术人员两百万到三百万美元的价格支付。也就是说,对于一个4-5个人的公司,在一千万美元左右。当然,这并不全是现金,而是以一部分现金,一部分股票来支付。前不久Facebok以5千万美金收购FriendFeed,其实就是看中了Bret Taylor等几个技术人员,当并购发生的时候,整个团队还仅仅10个人。这是一个以买人为主的交易。

如果从一个很牛的技术人员的角度来看,应聘一个职位得到的回报就算再多,也不及被收购,更不要说上市的回报。这个数量级上面的差异,足够诱惑大量的真正有创业家精神的牛人。

衣食无忧后的追求

在和这些创业公司的创始人接触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另外一个细节,就是他们在创业的时候,大多衣食无忧。作为一个像百姓网一样的创业公司,我们经常需要去寻找最优秀的人,目光自然放到了硅谷。这个时候,一个难题就是:如果一个大学刚毕业的优秀的程序员都需要很高的工资的时候,那种已经在Google或者PayPal最牛的部门工作的人需要给多高的工资呢?难道是现在所有人的工资的加和吗?

当仔细去了解和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才发现回答让我放心了。对于硅谷的牛人,他们在前一次的创业或者在创业公司成功的过程,已经轻松得为他们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几百万美金应该不是一个夸张的估计。对于他们下一份工作的工资变得不是那么重要。就像一个有了些积蓄的人去贫困山区支教,这个校长应该给多少钱的工资呢?如果每个月100块还是120块中间这20块的差异对于这所学校的现金流有重要的不同的话,我想很多人会选择100块,甚至更低,因为对于他们,这个差别不大。但为什么他们还要去呢?就是刚才说到的回报。在大的公司,获得令人羡慕的固定回报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希望用同样的时间获得下一个几百万美金,或者更多,只有到“贫困山区支教”这样的地方才有可能。

股票这个神奇的东西是远期激励。每个人只有在近期(最近2年)衣食无忧,更多的钱仅仅是一个银行的数字的时候,才更容易去追求更远的回报。如果我兜里只有10块钱,就算是一年一百倍回报的投资我也不感兴趣,还是武师傅那里的烤红薯比较适合我。

中国和美国的差异

我一直主张把一切放到历史中去理解两个国度的差异。我们如上所述的两个环境都有所不同。

对于回报的部分,现在的困境在于,第一,财务服务并不成熟。财务服务是指从“天使投资人”,到“风险投资”,到中小板市场,都还在他们的初创期。这需要时间。从上千的公司中找到最优秀的那些,需要十几年的积累,才能提高他们的准确度,进而提高优秀的创业公司获得的支持。投资的试错,周期是以年来衡量的,所以积累时间需要更长。第二,中国的并购远少于硅谷,现在的门户网站和大公司更倾向于自己做一套与创业公司竞争而不愿进行收购。因为最优秀的人更容易在大公司聚集,大公司在人上面其实是占优势的(而不像硅谷,真正好的人都在外面),并且人力成本依然偏低。自己做付出的成本是真实成本乘以成功概率。在中国,就算概率很低,但人员成本在运营中的比例远没有硅谷那么高,所以才使“打”比“买”更加划算。

经过这个分析,我对中国未来非常乐观。10年前,互联网公司才开始了开始了第一轮的创富神话,再过10年,20年,当神话变成常识的时候,当我们周围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同学通过创业获得巨大成功的时候,创业公司会吸引更多的人。同时,再过10年,当我们现在的程序员们,系统管理员和网站的编辑们已经开始衣食无忧,但求更近一步的时候,创业才第一个成为一个诱人的选择,在不远的前方招手。

中国未来的牛人,一定会和硅谷一样,在创业公司出现。

原文:http://home.wangjianshuo.com/cn/20100522_aeaeaececcaeaeie.htm
作者:王建硕,Blogger,百姓网CEO | jianshuo @ hotmail.com

广告:在http://baixing.com百姓网上发帖,立刻得25元赠券。

相关 [硅谷 创业公司] 推荐:

为什么硅谷最牛的人在创业公司?

- GLORY - 王建硕
》,《中国企业家》的主编李岷女士约稿,希望继续写一些关于硅谷和中国的差异. 我欣然从命,找了一个和硅谷类似的风景秀丽的地方(我家阳台),看着满眼的绿树,开始思考一直困扰着我的一个问题:为什么硅谷最牛的人都在创业公司,而国内大公司对于人才的吸引力依然如旧. 最好的技术人员在创业公司的现象. 在国内,大的技术公司,尤其是跨国公司,对于技术人员是有很强的吸引力,至少在我毕业的九十年代是这样.

【信息图】硅谷巨头孕育的创业公司

- nowhere - 36氪
众所周知,硅谷科技巨头之间的人才流动较为频繁,时不时传出跳槽、挖角的新闻. 但也有不少的巨头员工选择了离职创业. 那么离开了东家之后,哪家公司的离职员工的创业成绩表现最好呢. 专注于高科技行业的社会化招聘公司TopProspect就做了一个这样的调查,依据创业公司的融资情况用信息图的形式展示了调查结果.

最令硅谷关注的15家创业公司

- - 互联网的那点事
谈到创业公司,我们自然会想起像Pinterest、Dropbox等一些估值达到十几亿美金的公司. 媒体关注它们也是应该,毕竟它们确实做出了很出色的产品. 不过话说回来,硅谷里面还有很多概念炫酷的创业公司,如果能了解一下也是非常不错的. 上周外媒BusinessInsider对硅谷里面的人展开了调查,受访者都被要求列举一些正在做炫酷产品的创业公司.

创业谈:究竟是什么拯救了硅谷的创业公司

- lost sheep - 36氪
世界上从不缺乏那些满怀激情的创业者. 然而,无论这些创业者多么充满活力、多么富有智慧,大多数地方的大部分创业者还是会以创业失败而告终. 究竟是什么扼杀了很多地方的创业公司呢. 换句话说,是什么拯救了如硅谷这些地方的创业公司呢. 在我看来,创业公司要想摆脱失败的厄运就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创业者要在那些创业氛围浓厚的地方创业;第二,要有遇到那些愿意为你提供创业帮助的人的机遇,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关键在于创业者周围的创业人数.

硅谷人才竞争日益激烈 93%创业公司招聘实习生

- - TechWeb 今日焦点 RSS阅读
加入实习生争夺行列的不仅有科技公司,就连风险投资公司也争先恐后.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2月22日下午消息,位于美国加州旧金山湾区的科技公司不仅激烈争夺全职雇员,目前还将竞争的范围扩大至暑期实习生. 谷歌等大公司已着手扩大其暑期实习生计划,其他小公司也当仁不让,争相做起了文章.   云存储服务提供商Dropbox负责管理工程师的经理瑞恩•亨特(Rian Hunter)说,公司计划在明年暑期聘用30名实习软件工程师,而今年暑期这一人数只有9名.

LinkedIn用一幅图告诉你:工程师最想去的10家硅谷创业公司

- - 36氪
旧金山湾区,包括整个硅谷,到处都是天才级别的软件工程师. 但即使如此,对于创业公司来说,能否吸引最好的工程师仍然是企业成败关键的因素之一. 而最火爆最有前景的创业公司,往往也就能吸引最多天才工程师的加入. 而作为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络 LinkedIn,自然能发现好的工程师都去了哪里,从而知道目前哪些创业公司是工程师们梦寐以求的地方.

Google 大厨的创业公司

- scaoen - 爱范儿 · Beats of Bits
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厨和科技能碰撞出什么火花. Google 的两位前任大厨 Nate Keller 和 Mirit Cohen 显然也被硅谷的创业文化深深影响,2008 年自立门户开了一家创业公司  Gastronaut,业务是——做菜. Gastronaut 这名字就够 Geek,右图就是公司 logo,难道是 Google + Astronaut 的缩写.

创业公司打工指南

- chenhua - 阮一峰的网络日志
创业公司最大的苦恼之一,就是雇不到优秀程序员. 为什么优秀程序员宁愿去微软公司,也不愿意去创业公司打工. 因为他们了解微软,而对创业公司则是一点把握也没有.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上周四晚上,风险投资公司Y Combinator举办了一个见面会"Work at a Startup",让创业公司与程序员直接见面,增进彼此的了解.

创业公司如何挑选员工

- 小宇 - Tech2IPO
当人们讨论为创业公司招聘人才的时候,通常会说“招聘比你聪明的人”或者“找那些有名的人”. 这并不能成为创业公司在招聘人才时候充分的标准. 人们总想找到出奇聪明和出色的人,这对于早起的创业公司还不够. 创业公司还需要那些有着额外亮点的人才. 作为小的创业公司,我认为应该去寻找有以下特征的人才:. 这些人愿意去深入到一个问题中并设法解决问题,并负责那些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

创业公司如何被收购?

- eating - 每日鲜果精选
为什么一些创业公司被大公司并购,而另外一些创业公司没有获得这些机会呢. 让我们来做一个假设,并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假如你有两家创业公司,条件基本一致,那么有什么因素可以让一家比另外一家更容易获得并购的机会呢. 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并购方对于可能并购的两家公司拥有偏见,而导致这种偏见的原因往往是并购方对于一家公司的了解比另外一家要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