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幻觉
这次关于《乔布斯传》的讨论怎么都在讲翻译?我以前从来没见过大家对一本书的翻译那么痛心疾首且富有参与精神地讨论,以至于产生了两种幻觉:1.以前人们读的译本都很好,这次的翻译烂到让人不能相信;2.这么多年头一次读厚书一定要抓紧机会多叫几声。
之后 Lawrence Li 在 Apple4.us 有感而发地写了《翻译与字体》一文。其中一段我特别赞同:
要求那些批评翻译的人都去搞翻译是不合理的(「你就会说,有本事自己译一个试试?」),但我们可以试图营建更好的批评氛围。批评者首先应该承认翻译这个工种的专业性,抑制自我表现的欲望,以平和的心态就事论事。我们也应该在平日培养对中文的语感,放弃「反正大家都看得懂英文,有些词就应该直接写英文」这种似是而非的观点,从翻字典式的翻译、插科打诨的翻译、抖机灵的翻译、民粹式的翻译中摆脱出来。我们更应该了解,因为「译事沉疴」而鼓励民众直接读原文,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如果民众集体对中国的翻译丧失信心,采取犬儒立场,那么中国的翻译界就会陷入跟中国的字体界一样的窘境。
翻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哪怕退一步,读原文也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尽管大部分人都学过英语。且不说要把文中一些只有熟悉英语文化的人才能理解的妙处读出来,即便最低限度的「明白意思」我相信也只有很少的人能做到。虽说我也算是个要留学的人,英文应该在中等水平,但至今从头看完的英文原著书也不过寥寥几本。平时看英文文本时看得头昏脑胀,云里雾里,甚至意思看得正反颠倒更是常事。
以下我想以最大恶意揣测公众的心思,如果有「狗眼看人低」的情况存在,见谅。
中国翻译界水平普遍低劣,应该不是新闻,只要常译文书,在豆瓣混的人都知道。可至于水平怎么个差法?我估计大部分人没有概念。「常凯申」的例子已经够臭名远扬了,但去新浪微博随机找几个人问问,我相信十有八九对此是闻所未闻。至于买《乔布斯传》简体版的读者中究竟有多少能看出这本书翻译的好歹,我心里没底,但我知道,二话不说,直接批评「翻得太烂」绝对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 夸书好有风险,骂其烂还能有错?可真要那些人去对照原文找硬伤……哼。
上次在 Facebook 和一个朋友聊天。不到万不得已,我在 Facebook 上是不写中文的,所以我们用英语聊天。对方提了个问题,我觉得以自己的语言能力,一两句话讲不清楚,所以写了六行,其实连100个单词都不到。结果,隔了半晌,对方回复「麻烦翻译 = = 我看一大段英文真头疼」。
这就是我所知道中国人对英语接受的极限:不是什么一本书,一篇报道,而是一段话。况且,我写的还只是中国人的英文,对同胞来说,读起来应该是顺风顺水地流畅。
所以,我真诚且一点不抱鄙视地说:「四六级的同学们,如果没有很急切的学英语需求的话,别勉强,还是看中信版的吧,肯定比你自己读原文读懂的东西多。」
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的官方传记俨然成为了苹果公司的新产品:iBio 。作为一名果粉有责任去买一本,看不看是另一回事,毕竟从高中毕业后就再也没捧过500页以上的书了;作为一名虔诚的果粉,有义务在教主的杰作 iPad 上买一本英文版,这是身份的证明;作为一名资深的虔诚果粉,体内有一股无法抑制的力量召唤着自己对任何中文翻译进行鞭挞,以至于一句「 It just works.」随便怎么翻都觉得没有译出帮主的气场,以至于一封文笔一般的情书会被翻得天花乱坠。
也许您也会喜欢 | ||||
六个“为什么” |
《阿拉丁组曲》两个选段 |
信祥哥,得永生——请赵忠祥的两个好处 |
“漠不关心”是个好东西 |
对封杀BT的两篇评论 |
无觅 |
Related Posts
- 自洽一点,果粉(9)
- iTunes Sucks!(56)
- 上海移动翻译神器10658268(8)
- 看书用iPad?再等等(2)
- 贝克尔:致命的自负——薪酬“沙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