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不够火爆
前天周六(10月13日),应广州少年宫的邀请,我做了一个半小时的“正面管教”讲座。之后收到的反馈,突出一个问题:现场反应不够火爆。
参加了讲座的芷忻妈妈(微博:
芷忻有你一切很美) 告诉我
:
“现场气氛有点沉闷,大家较拘谨。所以我觉得人太多的场合,还是以讲为主。你太多提问,现场反应冷淡,有点冷场。可能时间关系,你说的东西有点散,我感觉脑子有点乱。你教的两个最基本的方法,还有行大于言的观点,对我很有启发,谢谢你!”
还有的反馈:现场不够火爆,讲演不够有激情,用的是WORD而不是PPT,对问题的解答不够具体等。
此次讲座前一个月,我在“正面管教讲师团队”的英文网站上告诉其他国外的讲师,我将要面对200家长,但时间只有1个小时。怎样可以让大家觉得“学到了东西”?我得到很多建议、经历和帮助。
根据这些建议,我设计了一个小时的内容:包括“two
lists”活动实现将内容写出来,而不是让家长头脑风暴;“手掌大脑”简短讲解等等。我又加入了开始前的“正面管教介绍”只通过屏幕显示,不占用时间;“拥抱”不做活动,只讲实例故事;“正面语言”现场练习等。
到了现场时,除了“行大于言”的提问,几乎全场家长都立刻明白“我们学的是你的动作,而不是语言”。其他的问题,例如“听到让你‘不要....’时,你的脑子里出现的画面是什么?”等,只有十来位家长能够大约反应出来。
“鱼”还是“渔”?
我在美国培训时,半个小时的活动近60%的讲解都通过“启发式提问”(同行的上海讲师Susie评论说“Elly的问题让我一直在思考”),但三位美国导
师们仍然指出:“你教和讲解的部分过多。人学习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是自己思考,而不是被告诉答案是什么。即使这个过程会让学员不太舒服,也要坚持这样
做。”-- 因为这个“提问不够”的原因,我的培训师资质还要再增加“国内实际培训录像”的环节。
正如第一次学习游泳,往往带来很多不舒服和挫败感一样,“正面管教”这个基于心理学同时又具有很高实操性的体系,第一次课也会让人觉得迷惑、甚至不舒服。同时,也可能会让小部分人觉得兴奋、有希望!--
这就是它的特点。
那么,到底多少提问、多少讲解?是现场给学员“鱼”,还是“渔”?这两者之间的平衡在哪里?这次讲座不够完美,但正面管教已经让我学会了两点:关注正面、关注解决方法。
每次上完课以后,我会问自己两个问题:“今天的状态下,我有没有尽自己全力?”和“下次需要做什么改进?”而这次广州讲座,我第一次面对200人的“正面管教”讲座,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的,我尽了自己全力
-- 我关注正面
同行的虫虫(微博:虫虫要革命)、以及在广州大力协助的子曦妈妈(微博:家有子曦),讲座后有个对话。
虫虫:“大部分人可能是抱着‘了解看看’的想法参加讲座,然后才决定是不是准备开始学习?所以讲座采取和课堂同样的形式,效果反而不如课堂。”开车的子曦妈妈点头称是。
“那解决方法是什么呢?”我问。我们的团队常常问这个问题 --
大家已经养成了不责备他人或过分探究原因,“关注解决方法”的习惯。
“鱼”和“渔”的平衡
虫虫想了一会儿:“再增加实例,讲故事。让大家不但看到工具的使用,也看到工具的效果。”子曦妈妈接过去:“这也是增加对正面管教了解的好途径。”
回到家以后,我又向创始人Jane
Nelsen提出了同样问题。她给我回复:“我面对很多人时,以讲解和教授为主,减少提问。同时,我会做两三个活动以帮助家长‘进入孩子的世界’。例如我常常做‘命令VS提问’这个活动。希望见到你的时候,我可以跟你分享我的讲座教材。”
“正面管教”基于美国崇尚自由、独立、个性的社会文化,与我们传统的含蓄、统一的社会文化有别。但这两者不一定相互冲突。两者可以并存 --
这也是正面管教的精髓之一:允许差别共存。
通过大家的帮助和我的思考,我对第二个问题:下次需要做什么改进?有了初步答案:
1 增加实例故事分享
2 减少活动数量,不多于三个小活动,最多一个大活动
3 一次讲座一个工具
正面管教还有个最核心的精髓之一:practise makes progress 实践产生进步
期待下一次大型讲座,让我实践,让我成长。
手掌大脑活动
从珠海一大早赶到的王欣(微博:刘小睿的妈妈)分享她对女儿的“拥抱”实例
“掰开你的拳头”活动
活动心得分享
提问
“改变的不适应”活动
提问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