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关系而非社交名气

标签: 社交 关系 社交 | 发表时间:2013-02-12 22:48 | 作者:钛媒体
出处:http://xianguo.com/service/dailyshare

国内最近出了好几本Facebook(前)员工写Facebook的书,工程师出身的王淮在 《打造Facebook》里大量篇幅谈Facebook内部项目开发、工程师招聘与培训,而担任Facebook品牌总监的保罗·亚当斯(Paul Adams)则在《小圈子·大社交》里分析用户社交行为。《小圈子·大社交》不是一本研究专著,亚当斯在书中介绍了相当多学界和业界最近十年的研究成果,给出了大量结论背后的参考资料。对社交行为感兴趣的人完全可以按图索骥,逐一找来原始资料深入了解。

在《小圈子·大社交》中,亚当斯用了不少Facebook上的真实案例来分析社会网络,不过更多的案例和结论来源于人类学家、进化心理学家及社会学家的研究结果。比如有大家熟悉的罗宾·邓巴(Robin Dunbar)和巴拉巴西。 私密社交应用“Path”的150人好友数限制则出自邓巴教授的研究

无论国外对Facebook、推特还是国内对微博、微信乃至自媒体的判断上,普遍对那些拥有众多粉丝的明星或所谓意见领袖高估。巴拉巴西(Albert-Laszlo Barabasi)教授曾在其经典的《链接:网络新科学》中就提过,在网络上,人们往往容易高估社会中那些看起来拥有众多粉丝的意见领袖或明星的影响,对社会上普遍流传的 “规模” = “影响力” 的看法,他举过一个很形象的例子来辩驳这种看法的偏颇,他说,虽然色情片明星饰演过的影片数量惊人,平均下来远远超过好莱坞明星,即使色情产业规模也超过好莱坞,他们永远也无法产生像好莱坞一样的影响力。也就是说,“规模不是网络最重要的因素”。

《链接》一书出版于2003年,那时还没有Facebook。不过,亚当斯在《小圈子·大社交》中引用了包括Facebook之内的多个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巴拉巴西的判断:“那些名号最响、曝光率最高的人并不一定具有很大的影响力”。那种在社交网络上对“名号最响”的人产生“影响力很大”的判断,在1.0时代就行不通,2.0时代显然将更不受用。

研究社交网络要抓住社交圈,而社交圈构建的基本特征是同质性。无论曝光率再大,一个人只有非常有限的“小圈子”——这并不是指人们主动营造为了某些功利目的而排挤他人的小圈子,而是指人们因为自己的兴趣、职业、经历自然而然形成的小圈子,这些圈子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家乡、同学、同事、兴趣组。Forrester、Folara和Edelman三家调查公司曾分别做过的调查,三家调查的结果一致表明,人们在接受产品购买和建议方面,相信自己好友和熟人——即个人小圈子——的概率比与你没有交往的博客写手或专家(可以等同于国内的“微博大V”)的概率高3-4倍。显然,我们应该对微博大V们的影响力祛魅。

“小圈子”可以用社交关系中的“强连接”来描述,“强连接”是某种思想或产品传播的可靠途径,与之对应的“弱连接”则是信息传递的有效方式。 所谓弱链接,即那些与你只有一两面之缘的泛泛之交,当你需要找工作、找优秀的钢琴老师或要找可靠的钟点工时,弱链接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对于当年只能通过研究英国人寄圣诞卡片的邓巴教授来说,亚当斯研究的Facebook拥有近10亿活跃用户数——颇为令人羡慕的拥有海量用户行为及用户关系的数据库。亚当斯在分析Facebook用户行为模式时发现,人们在网络上的人际关系与现实中人际关系并无二异。比如在Facebook上人们平均拥有160个好友,但仅与其中的4-6个有直接联系;每个人平均倍6-7个人在照片中添加标签;虽然我们能在News Feed上看到一百多人的更新,但真正发邮件、私信和即时信息或是点击“喜欢”、发表评论的对象,每周仅4人,平均每月也仅有6人。所有这些数据与我们现实生活中表现一致,也符合邓巴教授对密友数的假说:多数人的强联系少于5个。

社交网络可以让一条信息在一分钟内转发一千次,但我们大脑管理朋友的效率仍然停留在石器时代。由于网络效应放大了名人的曝光度,吸引人们更多的注意力,使人们不经意间也放大了他们的影响力——这样的结果是我们希望世界运行的方式与它本来运行的方式产生偏差,且偏差仍在加剧。此外,由于传播网络非常复杂,几乎无法通过直观观察来分析背后传播机制。当我们试图理解传播网络时,也只能看到被传播的信息,看不到没被传播的部分。

“回顾一件已经发生了的事情,我们只会看到最明显的参与者,认为他们对整个事件的影响最大……我们总是容易把事情的顺利完成归功于那些有影响力的人,却没有认真去了解事情所处的复杂网络”,亚当斯说,“这种复杂性导致人们把巧合和相关性混同为因果关系”。

(首发商业周刊中文版)

相关 [社交 关系 社交] 推荐:

社交关系而非社交名气

- - 每日鲜果精选
国内最近出了好几本Facebook(前)员工写Facebook的书,工程师出身的王淮在 《打造Facebook》里大量篇幅谈Facebook内部项目开发、工程师招聘与培训,而担任Facebook品牌总监的保罗·亚当斯(Paul Adams)则在《小圈子·大社交》里分析用户社交行为. 《小圈子·大社交》不是一本研究专著,亚当斯在书中介绍了相当多学界和业界最近十年的研究成果,给出了大量结论背后的参考资料.

随谈社交关系

- - 互联网的那点事
社交关系按用户之间联系及互动频率分强关系和弱关系. 强关系社交网络中的关系以维系为主,特点是:. 一是因为强关系是双方的,所以存在匹配的情况,匹配比不匹配,连接的可能性就更小,二是互动频率强,而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所以是现实导致的结果;. 2:优质内容与唠叨型内容并存:互动频率强,关系更密切,更了解彼此,更信任,才会更宽容.

社交网站中关系的利用

- Charles - 所有文章 - UCD大社区
前几周去车库咖啡,碰巧听到有人在慷慨激昂地讲大学生教科书市场,大概是想做个方便学生买卖二手书的网站. 听了一半就没了兴致,想法是好,不过更适合做成人人里的app. 想起几个月前有人联系我,希望一起做购物分享网站. 相谈甚欢,有一个观点很一致,就是不需要重建一套关系,要么利用已有的,要么以物品作为连结.

电商网站社交关系探索

- - 腾讯ISUX - 社交用户体验设计 - Better Experience Through Design
越来越多的电商网站努力在社交关系上寻求突破点,淘宝天猫一直在优化类似千人千面的用户体验,国外一些比较有趣的网站比如Svpply则是在feed推送上不断深入. 那么,在电商中融入社交关系有神马意义. 如何去巧妙的发动“群众的力量”,从商家对用户,发展到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商品推送关系. 我们自从接触爱逛这个项目以来,思考了蛮多,咱就借着这篇博文来看看通过爱逛而收集到的数据,聊聊以后爱逛可能有些什么变化.

HipHop算法:利用微博互动关系挖掘社交圈

- - CSDN博客互联网推荐文章
       /* 版权声明:可以任意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 .*/.                  CopyMiddle: 张俊林                    .                  TimeStamp:2012年3 月.         在微博环境下,如何自动挖掘某个微博用户的社交圈子或者兴趣圈子是个很基础且重要的问题.

从微信红包看微信社交关系链

-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马年的春节,微信红包是最成功的移动互联网产品,短短几天内就有几千万人参与,很漂亮的病毒营销产品,为微信绑定银行卡支付立下了汗马功劳. 至于微信红包的成功之处,不外乎各路媒体提到的几点:一、微信庞大而活跃的用户群体;二、巧妙的踩准了过年发红包的习俗;三、微信社交关系链的威力. 不过这样的解读稍微有点粗疏,不妨再深入的想一想,微信红包是怎样引爆流行的,有何特别之处.

对社交说不

- zjzxzhang - 爱范儿 · Beats of Bits
这些天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社交”. 的确, Facebook 是今天最大最成功的网络服务. 但是,跟在巨人的背后也有问题:你看到的很可能只是屁股. 而那些更新,更酷的网络和移动网络应用团队们,正在反思“社交”. Facebook :社交是目的. 对于 Facebook 而言,社交是他设计的目的.

社交疲倦症

- ItTalks - 《商业价值》杂志
社交网络的出现让“六度分隔”理论一下子得到了落实,而它也因此风靡世界,成为人类社会科技进步的新星,很多人甚至深陷社交网络不可自拔. 社交网络主宰互联网的趋势不可挡,网络世界正在从“硅基互联网”向“碳基互联网”快速转型. 自Facebook引领社交网络风潮之后,被誉为是唯一能颠覆Google的力量. 而Google这个雄霸互联网世界多年的数字帝国自是不甘落后,数次进军该领域.

社交,社交,一切皆社交的 Google+ 来了(附 11 段视频介绍)

- llpazxj - 谷奥——探寻谷歌的奥秘
现在,你可能在全线Google.com服务上都体验到了硬又黑的导航条,而未来你将会在这个导航条第一项位置上看到一个新的服务:+You──Google新的社交服务,称作Google+,可以用plus.google.com进入,也可以用google.com/+进入,可惜啊二级域名不支持加符号(注意,Google+ 跟Google +1不同哦,好混乱的命名逻辑).

社交网络决定树

- changlei - 爱范儿 · Beats of Bits
Guy Kawasaki 是 Alltop.com 网站的联合创始人,也是 Garage Technology Ventures 的创建合伙人. 当然,他更为人们所熟知的角色是苹果前首席布道官,在推广 Macintosh 的过程中上立下不少功劳. Guy Kawasaki 在社交网络上非常活跃,无论 Facebook、Twitter,还是最近推出的 Google+ ,他的信息更新都很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