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犯错中成长!产品设计就应该这样做

标签: 设计理念 产品设计 | 发表时间:2013-05-31 09:19 | 作者:dream
出处:http://www.boxui.com

在犯错中成长!你应该这样做产品设计

Buffer是一款让人可以更有效率地在社交网络上发布信息的工具,注册用户已经突破50万。大约在两年前,刚刚创立Buffer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将会面临许多障碍,也会犯下许多错误。但是我们始终牢记一点:犯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当在错误中不断完善自己。同时,这些错误也很好地指导了我们,让我们把产品做得更好。我相信,没有这些错误,也就没有今天的Buffer。

优设网 用户体验设计及产品经验总结

那些让我们做出好产品的经验

在我开始讨论从我们犯下的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之前,我想先说一下开发产品时最重要的一条原则: 先验证,再编程。 先来说说这条原则是怎么来的: 当时,我们想开发一款可以更方便地在Twitter和其他社交网络上发布信息的工具,这个想法产生了以后,我们亲爱的程序员Joel Gascoigne立刻就开始编程,而不是先去验证他的想法,这是他典型的行事作风。几分钟后,他开始意识到这方法不对,然后,开始尝试其他的方法。最终他其实只做好了一个登录页面,但是看起来好像这个应用已经开发完成并上线了一样。紧接着,他在Twitter里分享了这个网站的链接。对这个网站感兴趣的人们开始点击登录页面的注册按钮,试图注册Buffer。这时他们会看到另一个页面,上面写着“Buffer还没有完工,但是您可以留下邮箱地址,我们会在Buffer开发完成的第一时间立刻告知您。“

优设网 用户体验设计及产品经验总结

事实证明,这个策略是非常有效滴!在我们实行这个策略7周以后,有了第一个付费用户。从这次的经验中,我们总结出三条关键的产品开发原则: 1、让产品的第一个版本尽量简单; 2、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以后可能面临很多次产品的重新定位; 3、你的任何想法都是一种假设,这个假设首先需要用户的肯定。 如果你对产品研发规则知之甚少,那么我们接下来总结的教训对您来说会更有意义。

教训1:用户流程应先关注如何留住用户,再考虑收益

很早,我们就发现了 用户体验中很重要的一件事:我们需要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在如何留住我们的用户,而不是如何创造收益。 我们是从Buffer最初登录页面的用户流程体会到这一点的: 1、当用户戳到登陆页面的“注册”按钮时,会跳转到一个详细列出“订阅计划与价格”的页面; 2、在那里,用户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免费计划或是其他付费计划; 3、在选择了计划之后,用户才开始填写个人信息(比如:姓名、Email和其他相关信息)。

优设网 用户体验设计及产品经验总结

在这个流程之下,最初我们得到的付费用户的比例的确很高,然而我们很快就发现,那些从未使用过我们的产品便选择付费的用户流失的也很快。为什么会这样?事实是,用户可能会选择付费,但是他们并没有真的开始使用Buffer,无法真正了解到产品的价值。最终,用户取消了注册。因此我们改变了用户的注册流程和获取用户的方式。我们告诉自己,让人们先使用产品,第一时间了解到产品的价值,这才能让他们逐步变成我们的付费用户。 这个方法比原来的方法要好。 最终,我们网站的 用户体验流程相当流畅:

优设网 用户体验设计及产品经验总结

因为两次设计用户流程,我们学会两件重要的事情: 1、更多的用户注册是因为我们并没有减少在页面中穿插的付费计划; 2、更多的人购买付费计划是因为他们确实使用了我们的产品,体会到了我们产品的价值所在。更重要的是会持续使用下去。 那以后,我们在产品中提供了更多的免费功能,当然,核心功能始终是免费的。我们只在用户真的使用了Buffer并感受到了它的价值的时候,才鼓励用户升级为付费版本。 在制作用户流程的时候应该更关注如何留住用户,这是我们的重要发现之一。

教训2:社交网络账号通用登录优于邮箱账号登录

在无数次为提高登录页流量转化率的A/B测试失败之后,我们想到了可以用其他社交网络账号登录Buffer。意思是说用你的Twitter、Facebook或LinkedIn的账号关联注册Buffer。因为Buffer是用来在Twitter、Facebook和LinkedIn上发布信息的,所以这样的流程更科学一些。潜在用户可以利用已经存在的账号来方便、快速地注册和使用Buffer。 为了方便比较,看下面这张图,这是我们最初的登录页面,注册的时候需要提供邮箱地址和密码:

优设网 用户体验设计及产品经验总结

从邮箱注册到社交网络账号关联注册是Buffer成长过程中一次重要的修改,这让Buffer最终增加了50%的注册量。在这个注册方式发生转变的时间点上,Buffer的日注册量由500人次一夜之间增长到了800人次。

  教训3:提前测试所有你提出的假设

让我先来讲述一个设计浏览器拓展插件时悲惨地失败的故事吧! Buffer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便是Chrome、火狐和其他主流浏览器上的拓展插件。我们知道要让用户使用拓展插件,就需要提供产品的最佳体验。从随便一个网页中轻松地添加任何想要分享的东西到Buffer,然后再分享到Twitter、Facebook和LinkedIn,这将是用户使用Buffer时最广泛的场景。自然而然的,我们就更关注产品的元素,试图尽全力去改善Buffer。我们非常清楚哪些理念可以让我们做得更好。但当我们想要创造一个更好的浏览器拓展插件时,又重蹈覆辙,明知故犯了一些本应避免的错误。 我们是这样子错误地建立新的拓展插件的:

1、我们发现了一些现有拓展插件上已知的问题,群策群力试图修正他们; 2、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希望创造出一个功能完美的第一个版本; 3、我们测试了第一个版本的拓展插件,然后意识到人们一定会在使用它的时候感到困惑,不知所措。

于是我们封印了这个新想法,再也没动过它。 下图便是夭折了的拓展插件的版面设计图:

优设网 用户体验设计及产品经验总结

这次失败以后,我们养成了尽可能早的去验证每个假设的习惯。并让这习惯深深烙印在了我们的脑子里。 为了把事情做得更好,我们总结了以下流程来解释如何创造一个优秀的产品或功能:

1、明确现有产品存在的问题,集思广益,确定想要改变什么; 2、与用户交流,确定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是否真的存在这些问题; 3、在与用户讨论过后,迅速地建立一个简单的线框图或产品原型图。这不会花费太长的时间,最多也就一、二天; 4、再次与用户讨论,在原型图的基础上,观察用户与产品的交互; 5、进一步推敲哪些是可展示给用户看的,具有可用性的功能/产品; 6、跟踪用户参与指标、增长指标和收入指标,再和用户讨论一下产品的体验。

教训4:用户界面的标签务必要明确

最后一课,我要分享的是我想了很久的一个问题:究竟是让标签、按钮、帮助文档等更明确,还是让它们看起来更“智能”。 来自Intercom的Des Traynor在一篇文章中相当好的阐述了这个问题: “当你已经针对用户遇到的问题提供了一个非常棒的解决方案,但是用户却不使用你的方案来解决问题。通常,这是因为用户们没有看到这个功能,或是看到了,但并不知道那是做什么的!” 这个状况就是我们所要面对的。 我想讲述的最重要的案例便是这个:在Buffer,可以一次性链接到多个社交网络账号,这让用户能够一次性将信息分享到多个社交网络。比如:用户使用Twitter账号登陆Buffer,但是同时也想用Buffer连接到Facebook和LinkedIn,在Buffer上简单地将信息分享到多个社交网络平台。 那个时候的Buffer看起来是这个样子的:

优设网 用户体验设计及产品经验总结

我们自认为,一个十分聪明简洁的“+”号图标,就可以告诉人们,这里能够添加其他社交网络账号。但是,我们多次收到来自用户的邮件,询问有没有办法可以将Facebook和LinkedIn账户也一起关联到Buffer上。 所以我们做的事情是改变“关联”按钮,让它更显眼。使用更大的“+”号和许多其他的用户界面设计调整。 最终的设计方案是什么? 方案简单极了!使用简单的文字:“关联更多账户”来更清楚有效地表达,而不是自以为很聪明的“+”号。

优设网 用户体验设计及产品经验总结

我们从这里学到要使用更清楚的设计,而不是更智能的设计。尽管最终呈现出的产品形态可能没有那么漂亮或独特,但是对用户来说,清楚的设计更好。

总结:所有的事情都是假设,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实践来肯定

我们知道,我们的公司和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有很多设计的流程和方法仍然处于实验阶段。但我们在摸爬滚打中学到很重要的一点:在整体的设计中,无论是一个单独的想法还是每一个功能的更新都是一个假设,都需要去验证。我们计划赋予我们的产品更多人们期望的功能,我们也期待在创造更多有趣的东西的同时学会合理取舍。这种思维方式会赐予我们最大的潜力,创造出用户真正想要的东西。

 

翻译小组:SDC番茄匠   微博ID: @木草弥生
原文地址: six revisions

相关 [成长 产品设计] 推荐:

在犯错中成长!产品设计就应该这样做

- - 盒子UI
Buffer是一款让人可以更有效率地在社交网络上发布信息的工具,注册用户已经突破50万. 大约在两年前,刚刚创立Buffer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将会面临许多障碍,也会犯下许多错误. 但是我们始终牢记一点:犯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当在错误中不断完善自己. 同时,这些错误也很好地指导了我们,让我们把产品做得更好.

产品设计流程

- - 互联网分析
新的一年到了,分享个大的东西,这个是之前团队总结的一套「产品设计流程」,里面包含了3大模块,产品前期分析,设计环节,上线总结反馈,基本上涵盖了,从需求到上线的经过的流程,相较于大型UED团队会“轻”一些,适合中小型团队. 如果所在公司内部还未有设计流程,可以参考此流程,也可以拿去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进.

移动产品设计之设计

- crystal - 互联网的那点事
移动产品设计最大的差异点在于用户使用场景的变化,场景的变化引发了交互方式巨大的变化,从而也使得信息呈现方式有所不同,再加上硬件设备的差异,最终使得2者千差万别了. 所以,移动产品设计之设计应该首先从用户的使用场景出发,同时考虑用户的硬件设备差异,综合以上2点去帮助用户完成某个任务. 按照我的理解,场景、任务、用户可以称之为设计的三要素,每一个设计实际上都是试图去帮助用户在某个场景下完成某个任务的.

手机产品设计禁忌

- - 落花流水——elya妞╰_╯
在做手机产品设计的过程中,遇到很多看似很小,且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正是这些小问题,一次次的撩拨用户的耐心,让用户对你的产品心生怨念. 刚出道的朋友没有经过实战,对细节注意不多,往往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强调多次后,觉得不如写下来,给新人共勉. 一般按钮会有四态,不可点击效果、可点击效果、聚焦状态、按下状态.

移动产品设计新思路

- - 互联网的那点事
随着时代的变迁,移动产品的设计也有了更多的变化. 用户的需求越来越多、使用的场景也更加复杂. 也因此移动产品就有了更多设计的新思路. 当然,手机的玩法虽然不再被局限在有限的领域,但是对于那些更喜欢用手机拍核桃、钉钉子以及起瓶盖的各位童鞋,还是看看本次由朱坤 @kentzhu 分享的移动产品设计真正的新思路.

从Mailbox看产品设计火花

- - 优设(UISDC)
Mailbox是个基于Gmail的任务管理类的应用,任务即邮件,可以让邮件完成,删除,设为稍后提醒,放入待办项目中,推行Inbox Zero理念,是个最近比较火的产品,不过坑爹的是Mailbox下载后不能马上用,需要排队开通,本人在上周终于排到了队,经过了几天的试用,把Mailbox和热门邮件客户端Gmail,Sprrow做对比,顺便记录一些感想.

PM札记:产品设计这两年

- - 所有文章 - UCD大社区
做产品差不多也两年左右了,基本上这条路是磕磕绊绊,迷迷糊糊,但好歹大方向是正确的,有空回想总结起来,唏嘘不已,看看以前对产品的看法,再看看今天对产品的认识,不仅感叹自己当初的幼稚,如今,更多的是了解了自己的无知与渺小,怀着一颗谦卑的心,继续学习,在产品这条路上寻找自己的价值. 产品职责包含很多东西,产品设计只是其中的一种职责,只是简单的描述一下我在产品设计上的弯路,回想起我的产品设计生涯,目前走过了三个阶段:.

Siri引发的产品设计变革

- Jerry - 月光博客
  Siri的发布,在iphone 5的失望之后,为苹果带来了言之不尽的话题,其热度甚至超过了ios 5这个重大操作系统更新. 但是,今天希望论述的却不是这些讨论,而是设计者有意或无意之间,为某一类工具的设计产生了重大性的基础定位变革.   笔者不知道大家称Siri为何,或许会被称为“语音交互工具”吧,因为它绝对已经突破了“语音识别工具”这种“声音到文字,文字到命令”的范畴,而直接使用语音实现人机交互.

移动平台上的产品设计

- - 雷锋网
【编者按】本文由 @淘宝UED 团队所撰. 随着智能手机的产生,人们对它们的使用时间与粘性迅速加大,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迅猛,越来越多的PC端产品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转移到方寸之间的屏幕之上时,有如潮水般汹涌. 我们需要的就是适应在移动平台设计一个好的APP,以此获得自己的席位. 当下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已经从单纯的以实现单一功能为主,到平台的转移,再到各个APP之间的产业链的形成,还有广告植入的各种运营手段产生各种盈利.

产品设计原则有那些?

- - 知乎每日精选
产品设计的原则有点太泛哈,这里想结合自己的工作心得来小结一下手机无线设计8原则:. 原 则 1 :用 户 界面 应该 是基于用 户 的心里模型,而不是基于工程 实现 模型. 就是把后台本来很复杂的事情通过设计符合用户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浏览方式或操作方式. 其实这一点是设计师把生活中的细节和数据结合的凝聚点,用户的心理模型抓的越准,界面就会越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