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没说”深深影响日本人
在日本,所谓的“日本沉没”并不仅仅是那部轰动一时的小说和电影,在几百年来灾难频发的日本列岛,它更像是一个打不开的心结,是日本国民忧患意识的真实写照。 |
改编自同名小说的灾难片《日本沉没》在2006年上映时轰动一时
以《日本沉没》为代表的灾难文学,折射出大和民族深重的宿命感
本报记者/李静
大地震和海啸过后,日本约有443平方公里的领土沉入水中,相当于大半个东京。日本国土地理院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使得“日本沉没”这句因电影而流行的危言再度浮出水面。 “日本真的会沉没吗?”微博上,一个在中国留学的日本姑娘打出了一张哭泣的脸。
在日本,所谓的“日本沉没”并不仅仅是那部轰动一时的小说和电影,在几百年来灾难频发的日本列岛,它更像是一个打不开的心结,是日本国民忧患意识的真实写照。
“沉没”小说有科学依据
1973年,日本作家小松左京历时9年完成的作品终于面世了,这就是一经推出便轰动整个东瀛列岛的《日本沉没》。此书出版后不到一年,就再版了一百余次,发行量高达400万册,打破了当时日本畅销书的纪录。
《日本沉没》这部书主要描写的是,日本列岛所在的地质板块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剧烈变化,由此导致的地震、火山爆发和海啸把日本部分国土沉入海底。事实上,这一说法早先就在坊间流传过,但更多属于笑谈。由于小松左京的书不是简单凭想象撰写的科幻小说,而是建立在一定的科学论据之上,使得类似的坊间传言一下子找到了依据。曾有评论家开玩笑说,小松左京对日本列岛的地理构造以及地震、海啸等自然科学的研究已经达到了硕士生的水准。
同年,《日本沉没》被搬上大银幕,引发了又一轮轰动。虽然2006年日本一家电影公司斥巨资拍摄了新版本,但仍然没有超越1973年的那一版。在那之后,“日本沉没”成了被日本国民常常拿来讨论的一个话题。
著有畅销书《暧昧的日本人》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知名学者李兆忠告诉《世界新闻报》记者,日本在谈论类似话题时,并不认为它是无稽之谈,根据千百年来日本频频发生的大地震、海啸、火山爆发等自然灾难,日本人把“日本沉没”当作对未来的一种预警。他们认为,东日本甚至整个日本有朝一日沉入大海,是完全有可能的。或者说,“日本沉没”的概念可能在其他领域发生。毕竟,“灾难常常对日本的历史走向产生巨大影响,例如关东大地震之后,日本认为国土狭小必须扩张,促使其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宿命感深重的民族
《日本沉没》获得成功后,日本涌现了大批灾难文艺作品,例如同样反映地震灾难并正面描绘人们应该如何去应对自然灾害的小说《地震列岛》;将最新的地震研究成果和数据融入虚拟的情节,唤起人们对于灾难高度重视的小说《M8》;预言日本将遭受史上最大规模海啸袭击的小说《海啸》;描写火山喷发恐怖景象而摘得日本第26届梅菲斯特奖的小说《死都日本》;以虚构地震为主要情节的厚重写实题材动画片《东京震级8.0》等等。
李兆忠表示,这类作品在日本司空见惯,“日本的灾难文学与日本人的生存处境密切相关,作为岛国的日本身处地震带,而且日本是世界上唯一遭受原子弹伤害的国家,这些都直接导致了日本人特有的忧患意识。”李兆忠同时指出,日本人对大自然向来有种敬畏心理,认为天意难违,因此在灾难面前,日本国民虽然有勇于抗争的一面,但潜意识里却有一种厚重的宿命感,“所以,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才会在地震后发出‘天谴’的言论”。
外交学院日本问题专家周永生教授也对《世界新闻报》记者说,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危机感成为日本民族的一种集体心理。历史上,日本一直是一个弱小的国家,近代虽然崛起,但却始终不是一个正常的国家。这直接导致了日本人的文化心态中总带着一种悲情意识。
这样的悲情与宿命感,使得日本的文学艺术格调通常都比较低沉。李兆忠说,把日本的国歌跟其他国家的国歌一比较就可以看出来,与大多数国家的国歌激昂的调子不同,日本国歌非常舒缓,甚至略带悲伤。
相关链接:
日本人崇尚“死亡之美”
也许是出于文化中的悲情和宿命感,使得日本人对待生死的态度也比较超然。“3·11”大地震后,镜头中的日本人几乎没有大放悲声的形象,仍是选择默默承受。一位曾在日本工作过的朋友告诉《世界新闻报》记者,日本人看起来不惧死亡,不仅如此,死得其所也是一种“美”。
也许,在日本民族崇尚的樱花和武士道中可以瞥得一角。外交学院日本问题专家周永生告诉《世界新闻报》记者,把任何事情都用美的视角加以看待,是日本民族意识中普遍的审美观念。而极致的精神上的美感更是他们所追求的,所以,武士为责任而剖腹自杀,被视为一种崇高。而樱花则是在最美的时候凋零,日本人认为这样便可以把美凝固在心中。
“死亡之美”在日本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所反映,像《入殓师》、《哀悼者》一类的以死亡为主题的文艺作品,不但没有恐怖与咒怨,还把死亡描绘得有如秋叶般静美、尊贵。一些书籍和漫画甚至把死亡描绘得带有强大的幸福感。周永生感慨,这样的作品有很大的负面效应,让一些没有分辨能力的年轻人认为死亡不可怕,甚至被它诱惑也觉得很值。(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