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只能“赞”开始—谈产品设计中的正能量

标签: 产品设计 正能量 | 发表时间:2014-01-17 22:28 | 作者:阿航
出处:http://www.woshipm.com

130032.15950583

最近看了一部短片,Youtube上很火的《 盖章》,仅仅10几分钟的短片还是让我小小地感动了一下。题图为剧情截图照。

让我感动的不只是主人公的圆满的结局,而是一个平凡普通的的人,在本职岗位上,如何通过自己的微笑,赞美,鼓励----改变了自己、改变了别人,甚至影响一群人,改变一群人。

现实生活、工作中往往会有各种情绪、郁闷、不开心等东西充斥在内心,团裹在你周围,你如何看待它,对待他,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负能量是你不能左右他,他就来影响你。上周有幸面见加措活佛,他也谈到这个困惑,被各种谩骂和指责困扰,他采用的方法是主动隔离,不看,随你,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做还是顺从本心来。

当然这也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个篇子我其实是挺早以前看过,昨天又专门找出来看,这期间,我其实一直在思考, 如何让一个产品充满正能量,如何通过产品和技术的语言让用户感受到产品的正面、阳光。正能量也是生产力。(:我准备做一款叫正能量的产品,哈哈。

我想到了几个例子:

1 Facebook的“I like”

这个功能是对用户喜欢情感量化的一个大胆尝试,简单的一个按钮,一组数字,让你瞬间知道自己跟谁在一起,这种情感表达与归宿感的认同,是最常态的人际交往情感表达-----人总是在寻找同类、发现近似或相关-----这是人在发现自我的一个寻路过程。本我是一起点,而外在的这些东西是坐标,定义了我这个点到底在什么位置,有什么特征,跟什么相关,进而影响行为倾向性。

当然,我觉得现在Facebook的赞已经有点水化了,很多时候代表的是“我已看过”。这个层面上,其实就是“朕已阅”“踩”“飘过”“占楼”...众多网络语言所描述的一个功能。但是这个用赞来表达是否最合适?是否会削弱赞的情感倾向因素。不知道“点赞党”是怎么考虑的?呵呵

看到新闻说facebook在探讨和测试同情功能,我个人觉得这不是靠谱的进化。与赞不同的是,同情完全就是一个在情感档位不能继续下滑的位置,而且哪有那么多事情让你同情呢,除了赞意外的形式,只适合用表情来表达。这个问题在微信朋友圈也是同样的让人困惑。

2 微信朋友圈的赞

先说说,我自己在微信朋友圈的点赞心态吧,通常对以下两类新动态点赞,

(1)熟人发的状态和照片,由衷的想表达我的欣赏和赞美,通常会点赞并评论,如果没什么话好评论的就直接点赞。

(2)跟自己不是非常熟但是不反感的人发的状态和照片。表达对他的关注、关心和欣赏。

有人评价朋友圈的点赞“我觉得每个新东西都有人点赞是件很温暖的事情”。当然也有人认为不觉得赞,就别点赞,但是很多时候维系感情、表达关注、挖掘跟TA的关系的可能等方面,就会代入你点赞动做中去。事实往往不是简单的不觉得赞就不要点。朋友圈的赞,其实也已经进入跟facebook一样的情况,很多时候表达的是“朕已阅”,尤其是个人微信介入营销传播去的时候。

与facebook囧境一样,朋友圈也有大量内容的确不适合点赞,是否可以用“同情”这样的情感关键词来表达?我觉得是不可以的。同理facebook。本身赞的行为是归纳了某一组行为特征的共性之后,建立的一个正能量驱动力的功能,很难在找到一个功能可以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又易于被理解的词汇,赞与顶、支持等相似,而情感表达上后两者却有欠缺。作为一种最简单直接的语言,却描述了一个网络上人与人交往中,正能量释放的动作,赞的不可替代性和不可比肩性,都更多地警示我们的产品设计和技术逻辑。

点赞的动作,与评论框表达赞的表情是否可以一体化,表情在和赞共存的情况下,能否进一步降低使用成本和用户选择时候的纠结成本,我觉得这是可以考虑而且应该改进的方向。

3 另一种行为就是分享转发

把好东西分享给别人,对于觉大多数人来说,这不会是被排斥的功能,但是也不会是一个会积极主动的功能。过去做过几款跟互动有关的数据已经验证了这一点。毕竟参与就是有成本的,参与成本这个东西,从“理性经济人”角度,不明显利己,这个不会有显著动力。这个从早年的类del.icio.us应用,到后来的jiathis尝试,除了被网络营销、SEO天天在用,鲜有不可替代的产品和技术价值。

我平时很爱观察别人怎么用一个产品,看过很多人在QQ空间里,对好的内容、实用信息、有情感认同的东西愿意转发,就问“为啥要转发”,多数的回答是,“方便以后查找和阅读”。那就再问,“不是有收藏功能吗?”答“一键转发还能跟朋友们分享。。。”这个就接近真相了啊,收益大于动作付出的成本,自己可以收藏看,且还能给朋友看,其实不需要额外的付出可以帮助到别人,人人都愿意这么做。

我跟QQ空间的红梅、志斌兄谈过这个问题,目前尚无数据支持,但我相信,一个好的产品功能,在设计中其实蕴藏了对成本收益的平衡,而且是对正能量的释放,而这个也是驱动用户情感代入、时间陷入的心理动因。

赞,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一个简单的情感,也是请简单到不行的产品功能,而这背后所陈述的就是,赞美是一切善的开始,一切新的开始。赞美、欣赏别人,正能量的驱动自己。

只能点赞利己利他。

提三个问题:

1 微博的赞你会关注吗?

2 为什么twitter没有赞?

3 微信朋友圈为什么不支持转发?

 

原文来自:微信公众账号 互联网分析沙龙


微信号:woshipm,干货天天推荐,欢迎关注

相关 [产品设计 正能量] 推荐:

从只能“赞”开始—谈产品设计中的正能量

-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最近看了一部短片,Youtube上很火的《 盖章》,仅仅10几分钟的短片还是让我小小地感动了一下. 让我感动的不只是主人公的圆满的结局,而是一个平凡普通的的人,在本职岗位上,如何通过自己的微笑,赞美,鼓励----改变了自己、改变了别人,甚至影响一群人,改变一群人. 现实生活、工作中往往会有各种情绪、郁闷、不开心等东西充斥在内心,团裹在你周围,你如何看待它,对待他,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产品设计流程

- - 互联网分析
新的一年到了,分享个大的东西,这个是之前团队总结的一套「产品设计流程」,里面包含了3大模块,产品前期分析,设计环节,上线总结反馈,基本上涵盖了,从需求到上线的经过的流程,相较于大型UED团队会“轻”一些,适合中小型团队. 如果所在公司内部还未有设计流程,可以参考此流程,也可以拿去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进.

移动产品设计之设计

- crystal - 互联网的那点事
移动产品设计最大的差异点在于用户使用场景的变化,场景的变化引发了交互方式巨大的变化,从而也使得信息呈现方式有所不同,再加上硬件设备的差异,最终使得2者千差万别了. 所以,移动产品设计之设计应该首先从用户的使用场景出发,同时考虑用户的硬件设备差异,综合以上2点去帮助用户完成某个任务. 按照我的理解,场景、任务、用户可以称之为设计的三要素,每一个设计实际上都是试图去帮助用户在某个场景下完成某个任务的.

手机产品设计禁忌

- - 落花流水——elya妞╰_╯
在做手机产品设计的过程中,遇到很多看似很小,且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正是这些小问题,一次次的撩拨用户的耐心,让用户对你的产品心生怨念. 刚出道的朋友没有经过实战,对细节注意不多,往往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强调多次后,觉得不如写下来,给新人共勉. 一般按钮会有四态,不可点击效果、可点击效果、聚焦状态、按下状态.

移动产品设计新思路

- - 互联网的那点事
随着时代的变迁,移动产品的设计也有了更多的变化. 用户的需求越来越多、使用的场景也更加复杂. 也因此移动产品就有了更多设计的新思路. 当然,手机的玩法虽然不再被局限在有限的领域,但是对于那些更喜欢用手机拍核桃、钉钉子以及起瓶盖的各位童鞋,还是看看本次由朱坤 @kentzhu 分享的移动产品设计真正的新思路.

从Mailbox看产品设计火花

- - 优设(UISDC)
Mailbox是个基于Gmail的任务管理类的应用,任务即邮件,可以让邮件完成,删除,设为稍后提醒,放入待办项目中,推行Inbox Zero理念,是个最近比较火的产品,不过坑爹的是Mailbox下载后不能马上用,需要排队开通,本人在上周终于排到了队,经过了几天的试用,把Mailbox和热门邮件客户端Gmail,Sprrow做对比,顺便记录一些感想.

PM札记:产品设计这两年

- - 所有文章 - UCD大社区
做产品差不多也两年左右了,基本上这条路是磕磕绊绊,迷迷糊糊,但好歹大方向是正确的,有空回想总结起来,唏嘘不已,看看以前对产品的看法,再看看今天对产品的认识,不仅感叹自己当初的幼稚,如今,更多的是了解了自己的无知与渺小,怀着一颗谦卑的心,继续学习,在产品这条路上寻找自己的价值. 产品职责包含很多东西,产品设计只是其中的一种职责,只是简单的描述一下我在产品设计上的弯路,回想起我的产品设计生涯,目前走过了三个阶段:.

Siri引发的产品设计变革

- Jerry - 月光博客
  Siri的发布,在iphone 5的失望之后,为苹果带来了言之不尽的话题,其热度甚至超过了ios 5这个重大操作系统更新. 但是,今天希望论述的却不是这些讨论,而是设计者有意或无意之间,为某一类工具的设计产生了重大性的基础定位变革.   笔者不知道大家称Siri为何,或许会被称为“语音交互工具”吧,因为它绝对已经突破了“语音识别工具”这种“声音到文字,文字到命令”的范畴,而直接使用语音实现人机交互.

移动平台上的产品设计

- - 雷锋网
【编者按】本文由 @淘宝UED 团队所撰. 随着智能手机的产生,人们对它们的使用时间与粘性迅速加大,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迅猛,越来越多的PC端产品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转移到方寸之间的屏幕之上时,有如潮水般汹涌. 我们需要的就是适应在移动平台设计一个好的APP,以此获得自己的席位. 当下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已经从单纯的以实现单一功能为主,到平台的转移,再到各个APP之间的产业链的形成,还有广告植入的各种运营手段产生各种盈利.

产品设计原则有那些?

- - 知乎每日精选
产品设计的原则有点太泛哈,这里想结合自己的工作心得来小结一下手机无线设计8原则:. 原 则 1 :用 户 界面 应该 是基于用 户 的心里模型,而不是基于工程 实现 模型. 就是把后台本来很复杂的事情通过设计符合用户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浏览方式或操作方式. 其实这一点是设计师把生活中的细节和数据结合的凝聚点,用户的心理模型抓的越准,界面就会越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