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阳光充足,我买了数棵玫瑰种下去,照说很容易活,可是我居然给养死了。后来发现可能是浇水太勤,而浇的又都是清水,根部得不到养分,又长期浸泡,最后烂掉。花真是会被浇死的!我也是好心,给花提供它所需水分,可是好心办坏事的情形,何其多也?
人际关系也是这样。比如对孩子,管得太多,提供养分不足,也会制约孩子发展。亲子教育,我们说管教,美国parenting理论里说要control和support相结合,道理大同小异。管教管教,关键是一要管帮其规划作息,优化生活习惯,管理其日程安排等。二是教,也可以说是更广义的support, 支持,也就是提供学习上锻炼上做人上各种教育和资源。管得多,一天到晚盯着,又没有足够的智慧和资源来支持,毫无营养地成天唠叨,和我用清水浇死玫瑰是一个效果。不同的是我承认这种错误不觉得多伤害自尊,而大部分人不会承认自己在养育方法上的失策而已,而是防卫心理太强,或是索性否认(in denial), 一说就来气,别人不敢去讲。事实上你勇于承认自己方法不当,才可能改进,比如上图中,大家看到另外一株花,我吃一堑长一智,就没有像对待玫瑰那样处理,结果就长好了。
人们为什么会管得太多太细?需要肯定的方面是有极强的责任心,这年头不分男女,把孩子外包出去彻底不管的大有人在。相对于这些不管的父母,殷勤管理的父母,爱心可嘉,值得赞美。
但凡事都有个分寸,过头都不好。underparenting不好,但是另外一个极端的overparenting也危险。中文的说法“溺爱”非常形象,爱得像汪洋大海,不分青红皂白,要啥给啥,孩子掉进去,一生就给溺毙了。有的人骨子里害怕他人的评判,作为一个父母的不安全感很强。这种问题女性尤其明显。女性非常害怕母亲职责的欠缺,容易陷入掌控一切(manipulative)的心态。“爸爸去哪里了?”的现象之所以存在,一方面是有当甩手掌柜的父亲。也有的父亲,是想给孩子一点喘气的空间。父母两个人,天天苍蝇一样在孩子生活里飞来飞去嗡嗡叫,烦不烦啊?直升飞机父母有时候并不存在,只有直升飞机母亲。我们这里有一朋友,做一软件公司给高校使用。该软件能采集各种收据,分析哪些学生属于“高危学生”(at risk students) —— 成绩下降,濒临辍学。他和学校在分析中发现,学生辍学、转学,最主要的因素是学生的母亲。母亲不喜欢某个城市。母亲不喜欢孩子离家太远...等等。如此方方面面牵制,使得孩子无法展翅高飞。
被人需要的感觉是很好的,可是不能为了自己的良好感觉,剥夺孩子独立成长的机会。边教育边放手,让孩子独立,才是正道。跟孩子讲独立,讲自我管理的大道理,一点用都没有,除非你能用青少年能接受的方式去讲,让其真正产生共鸣。更为重要的是,得让孩子在作息安排、家务参与诸多方面去锻炼,润物细无声地教育他们。自己能做也不要代劳,若不去这么训练,他们何日才能单飞?
心理咨询专家武志红老师常提到国人有不少患有“巨婴症”,虽已成年,在心态上、智力上、情感上、生活能力上都还没有走出需他人扶持的婴儿状态。婚后,离开原生家庭,巨婴症带来的各种冲突都会一一爆发。有的人有事不跟自己的配偶商量,跟自己父母嘀咕,把配偶甩到一边不顾其感受。明智的父母会推掉这种遥控,哪怕子女主动索取,因为这会破坏夫妻之间的关系。可是更多的父母,舍不得放下影响,不了解情况乱出主意,继续扶持成年的子女,使得子女的“巨婴”症自始至终得不到解决,成为扶不起的阿斗。这么做,也直接或间接地破坏子女核心家庭的团结。
家庭关系作者丹尼斯和芭芭拉·雷尼 (Dennis & Barbara Rainey)曾撰文称,人必须
恭敬地离开父母 (Respectfully Leaving Your Parents)(强烈建议大家看看此文),文中说道:“上帝设立婚姻的目的包括离开对父母的感情和经济依靠,与配偶连合。”因为圣经上说“人要离开父
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创世记》2 章 24 节)心理学家丹·艾伦德在《亲密同盟》一书中说:“
从忠于父母向忠于配偶转变的失败几乎是所有婚姻冲突的核心问题。”作者认为,在感情上继续依靠父母,具有极大破坏性,“这种依靠会阻碍夫妻之间必须要形成的那种强大的连合。”他说这样提供靠山的父母,实质上是扮演“楔子”的角色,插在夫妻之间拉大裂痕,使得夫妻关系越来越疏远。
可是受孝顺文化的强大影响,有时候子女在情感上难以“断奶”。我只能呼吁做父母的自觉一些,少些管控,多把子女当成独立的人去看待。“亲子关系”不能狭隘理解为你和孩子多紧密。理应亲而不密,不让对方窒息。有时候在多方面观念冲突的情况下,甚至要“孝而不顺”,摆脱原生家庭的观念束缚,建立小家庭的价值体系,不要使用父母过时的“操作系统”来处理问题。
做父母的把一只雄鹰一只护在自己羽翼之下,它怎能展翅高飞? 当老师最好的境界,是学生不再需要你。学生在你的精心培养下,可以独当一面去经营自己的学习。同样,为人父母,最高的境界,不是你给他们提供了什么,而是你能不能让他们尽早不需要你。做父母的不要为此感到失落。这世界很大,他们终归是要自己去闯的,你并非如来佛,罩不住的!又何必把他们捏在手掌心,让其成为没出息的巨婴?而成功独立自主的子女,给你带来的安慰,将远远超过你一时的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