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学分类思维锻炼
作者简介:唐子辛
我家小学生在三年级一学期的时候,学了一篇名为“分类”的文章,回到家,小学生就对我说:“妈妈,你知道我们班的白滨君是如何给猫分类的吗?”
“哦?”我很好奇,问:“你们班的白滨君是如何给猫分类的?”
我家小学生就说:“白滨君是按猫的胡子来分类的:卷胡子猫分一类;直胡子猫另分一类。”
这倒是个很有趣的分类法。我长这么老大年纪,还从不知道猫居然可以按胡子不同来分类的,于是让我家小学生将她三年级的语文课本拿出来,给我看看日本的小学教材里,是如何教孩子们学习“分类”的。
猫的N种分类方法
翻开“分类”这篇课文的第一页,首先是一个大标题“关于分类”,然后标题旁边是幅占满页面三分之二的大图画(如上图),这幅图画里画了许多猫,图画旁边写了一句话:“看看这幅画里的猫,然后分类为二个或三个小组吧。”
我家小学生看完这幅画之后,按猫的头巾和帽子不同,将猫做了“三角帽猫”和“红色头巾猫”的分类。而他们班上的白滨君,则按猫的胡子不同进行了分类。
翻到“分类”课文的第二页,这页上画着不同人的头像,整整一大页纸,只写着一个小问题:“将自己的想法和朋友的想法比较一下看看。”
问题旁边写着这样的提示:“大家都是如何分类的?分类的线索有什么不同?然后,寻找彼此想法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吧。”
在这一页里,还用浅绿色框框,特别标出了一个“重点”,这个“重点”的标题是“互相商谈很重要”,内容是这么写的:“在听朋友意见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朋友的意见与自己的意见,哪儿是相同的?哪儿是不同的?对朋友的意见,有不同的地方,就提出疑问吧。互相商谈,对于相互理解彼此的思考方法十分重要。”
用“分类”看清人的思维方式
接下来是一篇名为“分类”的阅读资料。这篇阅读资料稍长一点,大约有300字左右。写了些这样的内容:
在东西很多的时候,寻找出这些东西相同的特点,然后按这些东西不同的特点,将它们分别整理、归纳成若干份,就叫做“分类”。
我们去超市的时候,会看到蔬菜零食等放置的地方都不一样,这是为了方便客人找到想买的东西,按商品特长,进行的分类。
而我们自己,在无意之中,也在生活中进行着分类。例如我们若同时拥有几个抽屉和柜子,就会考虑:这个抽屉该放什么?那个柜子里又放什么?——这也是“分类”。
虽然说分类的方法,是寻找“相同特点”,但是物品的特点并不止一个。因此,看到的特点不同,分类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例如:我们要将衣服放进抽屉里。这些衣服可以按“使用人”不同进行分类:哥哥用的、姐姐用的、自己用的;也可以按不同的衣服进行分类:例如裙子、袜子、T恤;而相同特征的物品,还可以再做“细分”:例如T恤,可以分为长袖的、短袖的、无袖的;
分类,在我们做事或者思考问题的时候,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不同的“分类”,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人的看法和思维方式。
趣味“分类”让孩子学会尊重
在第二部分的“分类”阅读文结束之后,接下来是布置给孩子们的作业:将自己的日常用品做个“分类”,然后整理出自己的“分类”法,在全部同学面前进行发表演说。
我家小学生光学这一篇名为“分类”的课文,大概就学了整整三个星期,那几个星期每天翻来覆去都在学校在家里做“分类”。
这个“分类”学习,看似简单,其实对于孩子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以及思考方式的培养,是十分有帮助的。起码就我所注意到的,会有以下这么几点好处:
1.在思维方式上,可以学会尊重不同意见的人。当对方与自己想法不一时,并不是因为对方错、自己对,仅仅只是因为对方与自己的“分类”方式不同,所以思考方法会不一样;
2.在日常生活上,学会“分类”,能够有效地管理好自己的日常用品和时间。例如:将自己的日常用品分门别类存放,生活就不会零乱,需要物品会很容易找到;另外,学会将一天中要做得事进行“分类”,就会懂得轻重缓急,有效利用时间;
3.最后,“分类”其实还与一个词息息相关,那就是“细节”。我们常常说日本人做事认真,十分注重细节,而这份“细节精神”是如何培养出来的?正是通过“分类”的手法培养出来的。因为“分类”分到最后,就是“细分”和“微分”,这些“细分”和“微分”,在行动中体现出来,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细节精神”。
-----------------------------------------------------------------------------------------------------------------
看完日本小学分类思维锻炼,回到我们数据分析中来,数据分析中有一个重要分析思维,同样也是分类或者是细分,分类可以让你更好的发现差异及规律。
例如用户细分
可以从人口自然属性划分:按性别细分大致为男女两大类,按年龄细分为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等,按教育细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
还可以从用户行为等角度划分:付费用户、免费用户,新用户、老用户、高价值用户、低价值用户等等;
下图为麦肯锡八大细分角度,细分是门大学问,值得我们细细研究、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