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孩子没辙了! 解析欧美“独处”和“限时”管教法
来自:黄静洁Jane- 我对孩子没辙了! 解析欧美“独处”和“限时”管教法
在美国家庭管教中,法律明令禁止对儿童体罚。那么,当小孩子情绪失控、胡搅蛮缠或蛮横哭闹时,父母如何处理“家务事”的呢?我来讲讲西方父母常用的Time Out 和 Time Limit管教方式 。
妈妈的苦真叫有口难辨,有爱难申。比如说,我们爱孩子越深,管教之心就会越“狠”。在我们家里每每孩子有点耍态度,爸爸就会不经意地丢一句:妈妈,你是个育儿专家,怎么教的?原来无论你是哪一行的专家,在孩子管和教的问题上都从理论到实践,边学边悟边积累。在中国的许多地方,管孩子的方式仍停留在打、骂、喊、压,似乎不体罚孩子是不能长大成人的。
然而,在接触了很多美国家长和他们的教育方式后,发现美国儿童教育的二个核心原则是:
1.通过给予有限度的自由,来培养孩子独立思维的能力。
2.通过有限度惩罚或行为约束,来教会孩子自制能力。
在美国家庭管教中,法律明令禁止任何人,包括父母对儿童进行体罚。那么,当小孩子情绪失控、胡搅蛮缠或蛮横哭闹时,父母如何处理“家务事”的呢?西方家长经常釆取二种方式:“ Time Out”,即让孩子单独在一个空间里静呆一会儿,有点中国的面壁思过的意味;还有一种叫“ Time Limit”,也就是绐孩子定下一个“限时”规矩。
Time Out 独处 可以让孩子冷静下来,这条同样适用于盛怒中的父母。 Mandy有2个孩子,2岁半的Nana和1岁Nancy。Nana正处于“Terrible Two”的叛逆期,有一次和妹妹一起玩的时候,她把妹妹的娃娃抢了过来,还在妹妹的手臂上咬了一口。妈妈在厨房看到这一幕,二话没说把她抱起来,把她放到楼梯上去并说:“You need to time out!”Nana在楼梯上坐着,开始哇哇大哭,而妈妈并没有理会。哭了约十分钟,Nana终于不哭了,这时候妈妈才走过来,问Nana知不知道自己什么事做错了,她点点头说不应该咬妹妹。妈妈表扬她勇于承认错误,把她从楼梯上抱下来亲吻了一下,Nana便又欢天喜地地跟妹妹玩去了。
以上场景只要看过电视真人秀“超级保姆”的都熟悉,“超级保姆”教给家长的一个核心管教方式就是“Time Out”。当在孩子逾越了既定的行为准则后,父母冷静地把孩子带离当时的现场,用语言清楚简要地解释给孩子听他做错了什么;然后告知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地点中,孩子必须独处,并冷静下来;对较大的孩子还需要反省自己所犯的错误。
Time Out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禁闭,它的精髓在于时间结束之后家长随即和孩子的谈话,父母要帮孩子把独处的原因与他的不当行为联系起来,这样孩子明白如果不想被再要求“独处”,就要避免重复相同的错误。这个管教方式的成败关键在于:千万不能约定“独处”的时间一到就放行,那样孩子只会记得被家长惩罚,而想不起来或完全忽略被惩罚的原因。
Time Out准则:
① 让孩子冷静,这是“逼”他发现自己错了的一个先决环境条件。
② 不可以打屁股,即体罚。
③ 不要吼孩子骂孩子,使用轻柔但坚决的语调,父母情绪控制是关键。
④ 孩子独处地点要安全,比如在地板上划块地方,或者用婴儿围栏围个圈,不可以使用洗手间衣橱或地下室,或任何有安全隐患的空间。
⑤ 如果在公共场所需要让孩子冷静独处,可以让小孩坐在椅子上,大人要陪着旁边,不可以把孩子单独留在那里。
⑥ “独处”时间不能超长。一般1岁的孩子关1分钟,2岁小孩2分钟,以此类推,最长不要超过五分钟,可以使用计时器,也可以让孩子看到时间。
⑦ 如果孩子从独处空间跑出来,立刻把他放回去,并告诉他必须重新计时。
Time Limit 限时 只要成人树立和维护这个规矩,
孩子就会慢慢去理解执行。
Time Limit 是一种限制孩子无限使用权利的规则,父母应该提前制定游戏或任务的时间点,并告知一旦时间截止了,孩子就必须要遵守承诺,停止手上正在进行的事情,比如游戏,看电影,或在外玩耍,只有这样孩子才有能在未来享有同样的机会。记得从很小开始我和孩子约定必须8:30上床,9点熄灯。从8点开始,我就提醒8:30的“大限”。8:30之后每10分钟一次提醒,一般他会提出要求延长,我会假模假样地与他“谈判”,最后达成延时10分钟熄灯。关键是9:10一到,他会自觉熄灯躺下。
Time Limit 与Time Out 不同点是,Time Limit 更适合对自己行为具有一定控制力的孩子,一般来说必须在5岁以上,因为到了这个年龄段,孩子开始分辨简单的因果关系,对时间也更有长短概念,同时会认知并相信父母制定的规则和权威。
Time Limit准则:
① 规则一定,必须人人平等,家长同时也要执行。
② 规则必须坚持,不能时有时无。
③ 在限时到达之前,提醒孩子,好让他有一定的时间来准备情绪执行结束。千万不能忽然提出结束,并要求孩子立即停止。
④ 遇到孩子满地打滚地闹事,因为不想“闹大”而妥协的家长,反而更容易导致孩子霸道无理,一味放纵。
⑤ 坚守已定原则的同时可以有些许灵活度,但绝不能以满足孩子另一个愿望来“诱惑”他完成这次的行为目标。
无论是“Time Out”还是 “Time Limit”,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环境需要来设计管教方式,其最终目的不是让孩子“听话”,而是让孩子明白指导他们行为的那个规则。只有当家长与孩子一起来honor ,即尊重这个规则,并practice ,即练习执行规则,那么改变、改善已有的错误行为,最后形成好习惯才有可能。否则,纯粹的惩罚只会为大人提供情绪发泄的机会,让孩子不明就里地害怕、怯懦,甚至反叛。一个没有良性循环的管教方式一定会失去教育的本意,即使它看起来短时间有点效果。所以,我坚持相信,在幼儿教育问题上形式大于内容:形式错了内容则无法传递,灌输和内化。
我们痛恨曾被父母辱骂殴打,那么我们就更不应该“世袭”这样的管教模式!
您可能也喜欢: | ||||
如何教育孩子学习呢? |
自由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 |
如何把孩子训练成有担当的人? |
小心!唠叨父母让孩子性格拖沓 |
我们的孩子未来将面临怎样的对手 |
无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