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可以慢一点的重要理由
总是有人惊呼“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这样的措辞和态度往往能够哗众、能够取宠。这也成了很多人行事匆匆、读书泛泛的重要理由和借口。他们说:
- “哪儿有时间看完啊?”
- “提纲挈领就够了……”
- “……这么耗费时间,会跟不上时代的!”
说着诸如此类的话,不管是否真的想过这些话是否有道理,把它们说出来本身都给这些人一种优越感。好像常见的那些只不过见过几辆名车而已的人却已经觉得自己见过多大的大世面一样。
可实际上,有效信息从来没爆炸过,天天爆炸的基本上都是垃圾信息。有效信息的更新是很缓慢的,因为获得真相太难,需要太多的时间,需要太多的人从太多的角度反复求索。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David Hubel和Torsten Wiesel在1959年做实验(将幼猫的一只眼睛缝合一段时间,而后重新打开缝合的眼睑,那只眼就“瞎”了,不可恢复),据此他们提出“关键期假说”,进而又因此与1981年获得诺贝尔奖。在这个实验结果发表的8年之后(1967),语言学家Eric Heinz Lenneberg提出“语言学习关键期假说”,认为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始于婴儿出生,止于从八岁到青春期结束之间的某一时刻;而“关键期”过后,习得第二语言的能力将大幅度下降,并且没办法去除来自母语的口音影响。
1981年到1991年,在这长达十年的时间里,Edward Taub一直官司缠身,那案子就是著名的“Silver Spring Monkeys”。那官司的麻烦暂且放在一边不提,重要的是Edward Taub证明的是“大脑是可塑的”。再此后的10年里,Edward Taub又接着证明了”大脑的各个区域之间有竞争关系”,最为重要的是,他和后来的脑科学家们从多个角度证明了另外一个重要的结论:“大脑某部分损坏的时候,经过恰当的训练,尽管那部分无法修复,但,大脑的另外一些区域有可能完全习得已损坏部分所负责的功能”……这一转眼,就已经是下一个世纪——2006年前后。如果那只猫还活着,Edward Taub应该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恢复它“失明”的眼睛的视力(跟Taub教授现在能够让偏瘫患者重新恢复一样),可惜,一晃,时间已经过去四十多年了……
而这个脑科学领域里已经更新的有效信息并没有马上传递到第二语言习得领域(当年那个错误的假说引发另外一个错误的假说,耗费了8年时间),现在的第二语言习得领域之中,“关键期假说”依然盛行……
其实,随便拿来任何一个学科的历史就会发现,这种“有效信息更新实在缓慢”的例子遍地都是。(如果有读者有其他学科的背景可以为我提供更多生动有趣的例子,感激不尽!)很多人惊呼信息过载,可那是因为没有学会恰当的手段筛选信息而已。该选的不选,没必要的却当做宝贝。
读书绝对应该慢一点。吃饭细嚼慢咽有益于胃的健康,有助于消化;读书也一样,慢点输入,多点斟酌和思考,有益于大脑的健康——有什么比我们的大脑更重要的东西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