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正的家庭教育?
不请自来;)这个题很值得大家讨论。
看了许多知友们的答案,愈加发现这个主题实在是很“宏大”,大家的故事可能向我们描绘了美好的家庭教育可以有的上百种样子。其实,“真正的家庭教育”是很难去详尽定义的,我们不妨来看看,真正的家庭教育不应该是什么样子。
去年,一部《小别离》在电视上热播。这部讲述子女升学问题,描绘现代中国亲子关系的剧,引得不少观众纷纷表示:“替我们说出了多少小时候的怨气”。在这部剧中,尽管三对父母有着截然不同的背景和经济条件,却都能找到他们各自的方式,来伤害自己的孩子:“土豪”爸爸张亮忠强迫儿子出国镀金,为自己“挣面子”;处于中产阶级的“女强人”童文洁对自己的女儿要求十分严苛,以近乎变态的训练来让她提升学习成绩;而工薪家庭中的妈妈吴佳妮则视女儿为生活的全部重心,为了改变女儿她“普通”的命运几乎不惜一切代价。其实,三对父母本身的状态和想法都没有错,可他们的家庭教育模式却很难说是健康的。
心理学中将家庭教养方式(parenting styles)通过特定指标进行了衡量。1965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提出了衡量家庭教养方式的两个维度(as cited in,Locke,Campbell, & Kavanagh, 2012):
回应(parental responsiveness),即父母对孩子需求(生理、情感等)的回应程度。
要求(parental demandingness),即父母对孩子自身成熟、独立、责任承担等的要求。
在这两个维度中,“回应”尤其被反复强调。比如早期照顾者对于孩子需求的及时回应,可能影响到TA能否拥有稳定的自我感/他人感,对外在世界和他人的信任与安全感等等。根据这两个维度, 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养的方式可以被分为:“低回应高要求”、“高回应低要求”、“低回应低要求”、以及“高回应高要求”,我们就来看看这四种方式究竟是什么样的:
1. 低回应高要求:“虎妈狼爸”与不停战斗的孩子
在这种家庭教育中, 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很高,他们希望孩子是完美的、优秀的,同时他们对孩子的回应又是有限的、有条件的,孩子需要通过不断努力达到完美,才能获得家长的关心和爱。
比如在《小别离》方朵朵的家庭中,严厉的妈妈和乖巧的女儿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妈妈将中考视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允许女儿的成绩有一点点偏差。而朵朵的成绩在进入初三后成绩很不稳定,当她在入学考试中跌出百名以外时,爸爸方圆帮助她隐瞒了这一消息。妈妈最终得知后,她训斥帮助隐瞒此事的方圆: 进不了前一百,就进不了重点高中;进不了重点高中,就进不了重点大学;进不了重点大学,你这辈子就完了。
在这个家庭里, 成绩是拥有奖赏的唯一必须前提。父母承诺朵朵,考到85分就带她出去玩一次,结果朵朵在下一轮考试中拿到了84.5分的成绩,与约定的85分差0.5分,原本许诺的旅游无法兑现。当方圆前来劝说时,童文洁坚持不予妥协,声称这是“原则问题”。
在这样的家庭中, 许多孩子习惯于用“战斗”的方式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包括试图战胜一切压力。当妈妈对自己的干预越来越多时,朵朵曾生气地喊出一句:你要是敢这么做,就别认我这个女儿。
除此之外,这样的教养方式也很容易让孩子在长大后凡事都过度坚持,甚至有些完美主义(不仅追求完美,同时无法容忍缺憾), 使得他们无时无刻都处于战备状态,始终无法放松地投入生活,这不仅可能引发焦虑,免疫、消化、心血管等疾病,甚至可能改变大脑的功能结构,进而影响个体的记忆、逻辑、决策的能力(均与过高的皮质醇水平有关)(Bergland, 2014)。
2. 高回应低要求:“割草机父母”与总是逃避的孩子
“割草机父母”指的是那些为了孩子的成功,随时赶在孩子前面将“杂草”清除,为孩子摆平成长道路上的一切困难的家长。这些父母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但却缺乏对他们的基本规训(discipline),以至于这些孩子一遇到困难就想逃避,希望得到父母保护,无法独立承担责任。
事实上, 不断逃避并不会让这些人免受压力的伤害。当他们习惯于逃的时候,任何一点点困难都有可能引发他们的压力反应(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与不停战斗的孩子相似,他们也会因此受到过高的皮质醇水平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如此,习惯性逃避还可能让他们更容易感觉到自己“一事无成”、进而产生消极的挫败和无望感。
3. 低回应低要求:“缺位的父母”与“消失”的孩子
这些父母既不关心孩子的需求,也不对孩子有所寄望。《小别离》中张小宇的家庭,爸爸张亮忠白手起家做生意,身家过亿,后来与小宇的妈妈离婚,又娶了一位美貌的年轻妻子蒂娜。由于小宇和后妈蒂娜经常争吵、矛盾不断, 张亮忠在朋友的启发下,发现把儿子送出国“是一条路子”:既能让他不面对国内的中考、高考,没有太多学习负担,还能摆脱目前的家庭矛盾。这样的做法让小宇觉得,爸爸对自己的关心是一种嫌弃。“你只是想把我送走。”对此,张亮忠却并没有否认。他对儿子说,你们总是起冲突,我才想让你走。——他并没意识到这种处理方法有什么问题。此外,张亮忠还说,“爸爸的公司里多的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员工。你要是学历不好,老子的江山你坐得稳吗。”——他有着传统的子承父业的思想,小宇自己的成绩好坏、人生目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不能给自己“撑起面子”。
长久以来, 这种关爱的缺失会让这些孩子觉得自己唯有“消失”,才能感受不到被忽视的痛苦。小宇常常呆在自己的房间里,或是看母亲生前的相片,或是自顾自地敲打架子鼓,甚至有时偷偷跑回外公外婆家里。
这样的家庭,还会让许多孩子习惯于隐匿于人群之中,既不敢表现自己、为自己争取,也不懂得逃离、避免伤害(Spiritual Self Help, 2017),他们仿佛被“卡”在压力或痛苦的情境之中,直到精疲力竭。
4. 高回应高要求:“直升机父母”与“服从”的孩子
直升机父母,通常会把孩子当做一切生活的重心,在将孩子的需求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的同时,也对孩子有着不切实际的高要求。这些父母尤其在意孩子所取得的成就和在公开场合的表现,因而也会过度卷入孩子的生活,试图在各个方面施以控制、监视。
比如《小别离》中工薪家庭的妈妈吴佳妮,即拥有对改变命运的强烈渴求。她的父母是知青,家境平凡,而自己对于眼下的普通生活非常不满意,总是想为更好的人生努力奋斗。 吴佳妮将自己这种近乎强迫性的渴望也投射到了女儿身上,她以同样的标准来要求女儿。虽然琴琴的成绩十分优秀,但她不希望琴琴因自己普通的家庭出身和父母的短浅目光而丧失了更好的可能性。为此,她甚至想卖掉房子、给琴琴做陪读,甚至是通过将琴琴过继等方式,来送她出国。
吴佳妮不仅控制琴琴的学习,也控制着她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在琴琴的交友问题上,她非常现实。她觉得当前最重要的事就是学习,不要为朋友的问题而分心。只要未来出人头地了,自然就会有朋友。
这样的家庭教育常常会让孩子对父母“惟命是从”,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与边界去迎合他人,无法发展出健康稳定的自我感。在剧中,尽管琴琴自己其实并不想出国,但她却缺乏胆量向母亲坚定地表明自己的态度,甚至在吴佳妮为了让自己出国而准备将自己过继给大姨时,她也只敢以消极的方式暗自反抗。
若长此以往,这样的孩子在长大后,往往习惯于不从自身需求出发,而是基于对他人感受的揣测而做出决定。这可能让他们在关系中无法拒绝别人,过度付出,最终可能不堪重负。
这四种模式值得我们mark并时时反省。而这部剧引起的共鸣,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剧中这三种家庭在国内的常见,这同时也说明,我们每个人心中都隐约地知道,良好的家庭教育不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对每一个曾是“孩子”的人来说,我们可能都明白,其实很多时候孩子们要的不多 ,孩子的人生规划与父母的“安排”也未必就是背道而驰的,而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情感是否被尊重,想法是否被聆听,孩子的意愿是否被包含在决定的过程中,是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最简单也最重要的判断标准。
以上。
相关文章 压力过大的10种表现,你中了几条 | 如何科学地应对压力?
reference:
Lock, J.Y.,Campbell, M.A., & Kavanagh, D. (2012). Can a parent do too much for theirchild? An examination by par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