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Libra:社交帝国Facebook的转型雄心

标签: 公司、行业研究 | 发表时间:2019-06-24 00:48 | 作者:但斌
出处:http://blog.sina.com.cn/danbin168
Libra:社交帝国Facebook的转型雄心

原创: 徐思彦,陈明艳  腾讯研究院  3天前
作者| 徐思彦 腾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陈明艳 腾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北京时间2019年6月18日下午,全球最大社交网络平台Facebook正式发布Libra,一个为全球数十亿人提供简单无国界的数字加密货币和金融基础设施服务的区块链平台。Libra测试网已在Github上开源上线,并发布官网和白皮书,公布项目相关信息。此举在传统互联网和区块链等领域引起巨大轰动,被认为是继2008年比特币诞生以来区块链领域最重磅的事件,纷纷解读Libra的项目细节以及未来对整个区块链和全球金融体系的可能影响。

那么,为什么Facebook要如此大张旗鼓地进军加密货币领域发行Libra?Libra究竟是什么?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一、Facebook为何要发行Libra?
作为“古典”互联网公司中第一个试水加密货币的公司,Facebook此次推出Libra的动机兼具内因和外因的推动。

从白皮书中可知,随着互联网和移动宽带的高速发展,现在几乎只要一部手机就能接触到各式各样低成本的便捷服务。然而,全球仍然有17亿人没有银行账户,无法享受金融服务而且传统的跨境转账繁琐、耗时且成本高。针对传统金融的痛点问题,Libra的诞生是为了让全球所有人,不论贫富,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就能使用方便快捷、成本低廉且安全可靠的金融服务。

这是Facebook描绘的宏伟愿景,是其推出稳定币Libra的出发点之一,但背后仍有更复杂的原因。其中最直接的动机是丰富现有的商业模式,寻求新的增长突破。一直以来,广告收入占Facebook年营收的90%以上,这种单一的盈利模式一旦受到制约,将给Facebook带来根本威胁。尤其是去年爆发的用户隐私泄露丑闻加强了政府对用户数据保护的重视,如果提高了用户对数据的支配权,无疑大大增加了Facebook数据分析的成本,进而动摇其广告收益。

但如果只是为了寻求新的增长突破,坐拥20多亿用户的超级社交帝国可选择开拓的商业模式也很多,比如云计算、游戏、电商等更为传统的互联网商业模式。然而,Facebook选择的是加密数字货币领域里的稳定币为突破口,以Facebook、基金会其他成员以及区块链自身技术的信用作背书,重塑全球支付体系,打造无国界全球货币。

在国内,移动支付可谓家常便饭。移动支付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深入发展的重要基石之一。而在美国,由于各种历史包袱,移动支付的渗透率却非常低,美国人生活中还是以信用卡和支票为主。这给了腾讯、阿里等中国互联网公司弯道超车的机会,而Libra显然给了Facebook一次弯道反超的机会。


二、Facebook为何选择稳定币?
那为什么Facebook选择的是稳定币而非其他类型的数字货币?首先,就Libra白皮书开篇想解决的跨境支付问题,目前全球的跨境支付总规模在125万亿美元,而数字加密货币有天然的优势,可以以低成本高效率且无时间地点限制的方式便捷实现,倘若Libra打通了整个流通体系,Facebook有望将手续费再将一个数量级。然而,大多数字加密货币价格波动剧烈,难以满足作为货币的稳定性要求。在Facebook之前,数字加密货币市场中也出现了不少有影响力的稳定币,例如USDT、DAI等,主要用于数字加密货币市场的入金和避险。稳定币依靠不同的“稳定机制”能增加不同程度的稳定性,进而增加其货币属性和流通性,并帮助构建商业和金融体系内的价值闭环。

目前,主要有三种“稳定机制”,从稳定币的历史市场行情来看,稳定性效果最好的是法币资产抵押模式(如USDT,GUSD和PAX等),其次是数字资产抵押模式(如DAI和BitUSD等),最差的则是仿央行调控模式(如NuBits)。Facebook此次选择的便是稳定性最好的法币资产抵押模式,但和已运行的稳定币仍有许多区别。其中最大区别是锚定对象,几乎所有采用法币资产抵押模式的稳定币都按1:1比例锚定美元,他们之间的区别主要集中在合规程度和生态应用方面,如资金托管方、银行账户审计、智能合约审计和监管机构等,但Libra显然采用了更艰难也更激进的方式——与多个主流货币(如美元、欧元和日元等)挂钩,锚定一揽子货币,在大大增加Libra稳定性的同时,无疑也增大了项目的推进阻力。

简单来说,Libra是基于区块链发行的一种货币,目前主要面向的是转账、付款和汇款市场,可以在Facebook生态体系以及Uber、Spotify等实际应用场景中流通。区别于Q币等熟悉的由公司发行的代币,Libra与现实资产挂钩的稳定币,而不是一种商品积分体系。区块链的属性把Libra的信用度进一步提高到主权货币水平,让全球结算成为可能。

三、Libra如何运转?
那么,这样一个承载Facebook重塑金融生态愿景的稳定币Libra是如何运转的呢?

“Libra分为三个部分,共同构建一个普惠金融体系:分别是安全、可拓展和可靠的Libra区块链;提供支持其内在价值的储备资产;以及负责治理并促进生态系统发展的Libra协会。”——《Libra白皮书》

Libra区块链目前是一条基于LibraBFT共识机制的联盟链,采用全新设计的编程语言“Move”实现交易逻辑和智能合约,具备吞吐量高、延迟性低、灵活性强和安全性高等特点。鉴于近几年智能合约漏洞等安全事件频发,专为数字资产交易打造的Move无疑是此次发布的一大亮点。法币因为拥有无限法偿能力,在法币上做智能合约是有风险的,而Libra本身没有这个负担。以往智能合约所承诺的类似自从发行奖金,自动还贷等功能用法币或以太坊等数字货币都难以实现。而有了抵押权益代币Libra事情就简单许多,得以实现真正的可编程的货币。除此之外,未来各种金融资产都可以数字化,从而在全球畅通流通,这个想象空间远大于今天的移动支付结算体系。如今移动支付只限于零售端的交易支付和结算,如果加上金融资产的流通和交易,Libra的体量将不可估量。

在储备资产方面,Libra采用近似等额锚定一揽子货币的方式来稳定币价,因此法币兑换通道、储备资产的配置和产生收益的分配也是大众关注的焦点。目前,在法币兑换通道方面,Libra采用授权代理商模式,即用户通过授权的交易所或其他机构买卖Libra,这个过程涉及的KYC验证、交易手续费和监管等问题尚不明确。对于用户充值的法币资产,Libra计划将其投入波动性低的资产中,如银行存款和政府证券等。为了缓解Libra价格波动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储备资产的配置倾向于违约率低的政府债券。同时在保证流动性方面,Libra计划将一部分资金用于政府发行的短期证券以满足日常交易量的需求。这种资产配置基本满足Libra求稳的需求,但已动了不少既得利益者的奶酪,是否能挺过各方利益角力而成功开展有待时间检验。当然,关于这个过程产生的收益分配,Libra在白皮书中也有相应计划——优先用于维护项目运行,剩余收益分红给早期贡献的成员和其他投资者。

作为维系整个Libra项目运转核心的Libra协会,是一家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非营利性会员制国际性机构,其成员是Libra区块链的验证节点,通过理事会投票表决,还可控制新成员的加入、规则的制定、储备资产的管理和监管以及负责其他日常事务。

现阶段Libra协会的成员主要是来自不同领域的28家企业、非营利性组织、多边组织和学术机构,大多集中在互联网、金融和区块链领域,包括风险投资、电子商务、支付、电信和社交等行业巨头,如Mastercard、PayPal、eBay、Uber和Facebook等,成员数量未来有望拓展超100个,争取以强渗透力打通更多商业支付场景。基金会成员天然解决了Libra拉新和场景问题,而随着Libra生态的丰富,其跨国、低成本的便利性也将带来网络效应。毫无疑问,如果围绕Libra的超级商业支付生态圈一旦建立,会给现有的全球支付体系带来剧烈冲击。

随着成员的数量逐渐变多,Libra的治理机制也变得尤为重要。现阶段,每个成员(即验证节点)派一名代表加入Libra协会理事会,有一票投票权,重大决策有2/3以上的赞成票则为通过,这种管理模式在项目初期能高效快速地推动项目发展,但也容易埋下了一系列隐患。尽管Libra称未来将逐步提高去中心化程度,降低准入门槛,5年内开始逐步过渡到非许可治理模式,以提升整个生态系统的弹性,但未来能达到多大程度的去中心化且各方权益和监管如何平衡仍然有待时间验证。


四、Libra的未来会怎样?
至此,Libra的愿景是惊天动地的,但落地之路仍然充满不确定因素。从目前白皮书、官网动态以及外界表现来看,对Libra后续的发展仍然有很大担忧。

从外部因素来看,能否通过国家的监管合规要求,对Libra来说是项艰难考验。首先,数字加密货币的本质已挑战一部分禁止加密货币交易的国家的监管条例,比如中国和伊朗等。其次,Libra的发行和设计机制挑战了国家央行的最重要职能,进而动摇了各国法币的地位,尤其是货币不稳的第三世界国家。再者,目前各国监管机构表达的质疑和担忧还集中在抵押资产的可靠性、数据隐私安全性以及是否满足各国反洗钱、反恐融资等方面的需求。那么,在Libra正式落地之前,与各国监管机构之间的博弈成为Libra团队最为棘手的难题。如何在监管合规的基础上实现商业支付,如何确保用户数据不会被滥用,如何避免Libra成为洗钱等灰色地带的金融工具等问题都是Libra团队需要向监管机构和公众回答的问题。

继4个月前摩根大通宣布将发行“JPM Coin”之后,Facebook带领Libra也强势进入数字加密货币领域,顶级玩家的加入为区块链的发展打开新局面的同时也让赛道间竞争更加激烈。其他行业巨头会如何应对?是顺势加入Libra协会为其献策献力,还是另起炉灶带着新的商业模式和生态弯道超车?这些也给Libra的未来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性。

再从内部因素来看,在治理结构方面,Libra的最终目标是过渡到非许可性治理,逐渐实现去中心化。但前期仍然是联盟链结构,为了平衡各方势力,将企业、非营利性组织、多边组织和学术机构招入其中,同时也将拜占庭容错机制的核心原理融入理事会的决策规则中,但随着Libra的体量不断扩大,涉及的范围不断拓展,面对前所未有的利益诱惑,现有成员是否愿意牺牲自身利益以达到Libra最终目标尚且未知。此外在储备资产的收益分配方面,Libra计划先将收益覆盖系统运行成本,确保低交易费,之后给早期贡献的成员和其他投资者分红,并支持后续的发展。然而,整个分配规则的制定和过程中的监管均由Libra协会负责,而协会成员大多也是早期参与的贡献者,即未来的收益获得者,这种自我监管的方式能否被大众接受也是一个未知数。


小结
种种因素使Libra的落地之路面临重重阻碍,但无论如何,Facebook推出稳定币Libra是一次大胆、开放且有意义的尝试。两年之内,Libra对Facebook自身的意义要远大于对全球货币体系的意义。它为Facebook打开了另一条商业路径,使其能切入在线支付领域,并且使其商业生态能更具网络效应。用户可以在Facebook旗下的Messenger,Instagram,Whatsapp等应用中更快、更方便地进行支付和汇款了,即使这一切对于中国用户来说已经无比熟悉。

对极客来说,Libra也许是向现实世界的妥协。但新技术从发明到大范围爆发型应用往往都是最初的变体。“谁来做”在很多情况下上比“怎么做”更重要。

Libra在白皮书里写道“在全球范围内转移资金应该像发送短信或分享照片一样轻松、划算,甚至安全。”这与比特币最初诞生的初心“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相呼应。只不过,随着时间推移,比特币的通缩属性使其成为一种数字资产,而无法实现其数字现金的目标。现在,Facebook用一种(多)中心化的方式使这个目标继续推进。在Facebook之前,不乏明星团队、学术精英和工程精英尝试过区块链项目,但离真正的爆发都欠缺了必要条件。而晚于业内到达战场的Libra由于Facebook的海量用户、跨国属性和多场景生态的基础在全世界无人出其右,具有强大的后发优势。

从长期来看,巨头入场开启了一个潘多拉的盒子,让虚拟货币成为了数字世界中不可逆的组成元素。一旦全球 Facebook 用户习惯在各种场景中使用Libra,届时人们也不再需要将 Libra 兑换成法币,也不再需要第三方资产支撑。这将为数字加密货币将真正在用户中普及铺平道路,撼动传统的货币体系。数字加密货币将真正在用户中普及,撼动传统的货币体系。这一点上,扎克伯格显示了带领巨头转身的魄力,为Facebook争取到了未来数字货币领域的一张船票,保证Facebook在未来数字经济社会依然是一个重要玩家。

不管成功与否,Libra都已经为未来的更自由、更普惠、全球化的数字货币世界铺下了第一块基石。最终由巨头搭台,多中心化支付清算网络反向推动了诞生于民间、去中心化数字加密货币的普及,并在传统的货币体系中争夺一席定价权。这也是历史一次又一次螺旋上升的有趣之处。

 

相关 [libra 社交 帝国] 推荐:

转载:Libra:社交帝国Facebook的转型雄心

- - 穿过记忆的河流
Libra:社交帝国Facebook的转型雄心. 原创: 徐思彦,陈明艳  腾讯研究院  3天前. 作者| 徐思彦 腾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陈明艳 腾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北京时间2019年6月18日下午,全球最大社交网络平台Facebook正式发布Libra,一个为全球数十亿人提供简单无国界的数字加密货币和金融基础设施服务的区块链平台.

石客帝国(外二则)

- valid00 - 科学松鼠会
本周的开篇两幅漫画来自著名的极客漫画站点,XKCD~. 这个系列漫画的作者Randall Patrick Munroe有一个物理学博士学位,是出色的程序员,曾经给NASA设计过机器人,现在是一名光荣的待业青年,啊不,是自由职业者……. XKCD的自我介绍是:“一部关于爱情、讽刺、数学和语言的网络漫画.

腾讯电商帝国

- 以外 - 互联网的那点事...
腾讯宏伟的电子商务战略开始逐渐浮出水面. 5月30日,腾讯正式对电子商务业务的内部组织架构进行重组,机构更加复杂全面的电子商务业务线取代了原来的电子商务部,同时进行近十位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职位变动及内部人员的调整. 同时,腾讯一直在电商领域全面出击,通过投资进行战略布局. 从今年年初至今,腾讯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战略入股了数家电子商务企业,包括已经对外公 布的好乐买、易讯、F团以及数宗尚未对外公布的收购案.

社交关系而非社交名气

- - 每日鲜果精选
国内最近出了好几本Facebook(前)员工写Facebook的书,工程师出身的王淮在 《打造Facebook》里大量篇幅谈Facebook内部项目开发、工程师招聘与培训,而担任Facebook品牌总监的保罗·亚当斯(Paul Adams)则在《小圈子·大社交》里分析用户社交行为. 《小圈子·大社交》不是一本研究专著,亚当斯在书中介绍了相当多学界和业界最近十年的研究成果,给出了大量结论背后的参考资料.

对社交说不

- zjzxzhang - 爱范儿 · Beats of Bits
这些天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社交”. 的确, Facebook 是今天最大最成功的网络服务. 但是,跟在巨人的背后也有问题:你看到的很可能只是屁股. 而那些更新,更酷的网络和移动网络应用团队们,正在反思“社交”. Facebook :社交是目的. 对于 Facebook 而言,社交是他设计的目的.

社交疲倦症

- ItTalks - 《商业价值》杂志
社交网络的出现让“六度分隔”理论一下子得到了落实,而它也因此风靡世界,成为人类社会科技进步的新星,很多人甚至深陷社交网络不可自拔. 社交网络主宰互联网的趋势不可挡,网络世界正在从“硅基互联网”向“碳基互联网”快速转型. 自Facebook引领社交网络风潮之后,被誉为是唯一能颠覆Google的力量. 而Google这个雄霸互联网世界多年的数字帝国自是不甘落后,数次进军该领域.

社交,社交,一切皆社交的 Google+ 来了(附 11 段视频介绍)

- llpazxj - 谷奥——探寻谷歌的奥秘
现在,你可能在全线Google.com服务上都体验到了硬又黑的导航条,而未来你将会在这个导航条第一项位置上看到一个新的服务:+You──Google新的社交服务,称作Google+,可以用plus.google.com进入,也可以用google.com/+进入,可惜啊二级域名不支持加符号(注意,Google+ 跟Google +1不同哦,好混乱的命名逻辑).

社交网络决定树

- changlei - 爱范儿 · Beats of Bits
Guy Kawasaki 是 Alltop.com 网站的联合创始人,也是 Garage Technology Ventures 的创建合伙人. 当然,他更为人们所熟知的角色是苹果前首席布道官,在推广 Macintosh 的过程中上立下不少功劳. Guy Kawasaki 在社交网络上非常活跃,无论 Facebook、Twitter,还是最近推出的 Google+ ,他的信息更新都很频繁.

视频 + 社交的尝试

- tossking - 爱范儿 · Beats of Bits
跟朋友们一边看视频一边聊天,这会成为互联网流媒体服务的好点子吗. 先别慌着下结论,我们看看业界的一些尝试. ClipSync 的来头可不小,它的创始人兼 CEO 是前 WebEx 的员工,WebEx 在 2007 年被思科以 32 亿美元的高价收到麾下. ClipSync 称自己是“革命性的社交电视解决方案”,能够让用户随时加入一个房间,房间里挤满了正在观看视频的用户们.

社交网络的“悖论”

- Felix - 月光博客
  编者按:Nina Khosla,作为一个设计师,同时也是Teethie创始人. Teethie是一个社会化博客形式的创业项目,致力于构建基于兴趣的社区.   近几年来,我们与朋友们在网上聊天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过去,无论线上线下,我们都只看到一小撮朋友在线进行交流. 曾经似乎让人提心吊胆的互联网世界虽然布满了陌生人,但我们可以与他们一到去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