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79元预测死期?
今年5月初,美国《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以“端粒诺贝尔奖得主兜售生物年龄检测”为题做了一篇报道,介绍了伊丽莎白·布莱克伯恩(Elizabeth Blackburn)的“商业计划”。
这位2009年度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教授,作为发起人,在美国加州成立了一家名为“端粒健康”(Telomere Health)的公司,起先主要是为各类端粒研究提供检测分析服务。她计划在2011年底开展面向公众个人的端粒长度检测分析服务,为个人健康状况的评估和预测提供参考。
这个报道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波澜。紧接着,西班牙一家名为“生命长度”(Life Length)的公司也宣称将于下半年在英国开展类似的技术服务,并将其商业化。为了引起公众的注意,该公司有意给这项检测分析起了个耸人听闻的名称“死期检测”(death test)。
该公司声称:“这项检测不仅告诉你的健康状况,还将告诉你还能活多久”,并且煞有介事地标出了具体的价码:每人份435英镑(约合705.70美元,人民币4578.55元)。西班牙这家公司颇富争议的商业宣传顿时吸引了广泛的注意,至少有40多家媒体跟进报道。
这项端粒长度检测一时成为一个公众热点话题,各种声音不绝于耳,有支持的,有担忧的,也有一些来自科学界的批评,其中包括2009年诺贝尔奖共同获得者卡萝·格蕾德(Carol Greider)的严厉批评。
在人们担忧端粒DNA检测打开了“潘多拉盒子”之时,我们先来谈谈什么是端粒?端粒长度分析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检测?是否真的如商家所宣称的可以预测健康与疾病,还预知寿命?
DNA的“塑料头”
如果把染色体比作鞋带,那么端粒就像是鞋带两头的“塑料头”,保护染色体结构的完整性。
端粒究竟是个什么东西?人体由各种各样的细胞组成,在这些细胞的中央有个细胞核,里面存放着我们的所有遗传信息的原始备份——DNA,我们的基因以密码的形式储存在这些DNA中。
DNA就像很长的两股细绳,为了保证在细胞核这个狭小的空间能够放得下,DNA这根“绳子”需要像螺线管一样缠绕,最后形成相对粗短的染色体。可是“绳头”(染色体末端)该怎么办呢?不用担心,细胞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固定和保护染色体的末端,那就是端粒(telomere)。
如果把染色体比作鞋带,那么端粒就像是鞋带两头的“塑料头”,保护染色体结构的完整性,避免各种因素的损害。染色体末端这个小小的“塑料头”,究竟是怎样的结构和组成?作用是什么?跟人的健康和寿命有着什么样的关系?让我们从头说起。
DNA复制的末端问题
鉴于DNA复制的特点,新合成的DNA的末端总会减少一截,DNA必将随着分裂丢失殆尽。然而,实际情形并非如此。
上个世纪70年代,当生命的遗传物质的分子本质被揭示,遗传信息的传递和流动机制已被阐明,当时苏联理论学家阿历克谢·奥洛夫尼科夫(Alexei Olovnikov)提出了一个“染色体末端问题”。
鉴于DNA复制的特点,新合成的DNA的末端总会比原有模板少一截,这样DNA每复制一次,末端就会损失20-30个核苷酸。按照这个速度,细胞的DNA必将随着分裂越来越短,以至于最后丢失殆尽,生命将无法延续。
然而,实际情形显然不是这样的,所有生物个体即便经过了无数代的繁殖和细胞分裂,但是其后代DNA长度仍然是相对稳定的。那么,细胞究竟是采取什么策略避免了染色体末端DNA的磨损呢?这个问题困扰着当时的分子生物学家和遗传学家,同时也吸引了他们去探索究竟。
端粒酶为端粒“补缺”
端粒DNA可以用自己的“磨损”来保护染色体主体DNA的完整,同时,必要时又可以通过端粒酶把磨损的部分再补上去。
1975-1977年,还在做博士后的伊丽莎白·布莱克伯恩发现了端粒的结构。在随后的30多年时间里,布莱克伯恩一直致力于端粒的研究,在她和学生、同事的合作努力下,逐渐搞清楚了端粒的结构和复制的原理,并从一个新的角度揭开了衰老和癌症发生的奥秘。
这项研究和发现在2009年被授予生理学和医学诺贝尔奖,布莱克伯恩、卡萝·格蕾德(Carol Greider)、杰克·索斯达科(Jack Szostak)共同分享了这一殊荣。
端粒DNA的组成十分特殊,是很多个简单序列的多次重复。组成DNA庞大密码语言的基本“字母”就四种A、G、C、T,但是靠不同的顺序组合却可以形成无限复杂多样的遗传信息。
然而,端粒DNA却像是“车轱辘话”,就一句由6个字母组成的、看似毫无意义的话“TTAGGG”被翻来覆去重复几百上千遍,对应另外一条互补链就是“CCCTAA”,相同的重复。有意思的是,脊椎动物和一些高等植物都共用这样的重复序列作为端粒DNA组成。
但是,端粒特殊DNA构成还不能告诉我们“末端磨损问题”是怎么解决的。1978年布莱克伯恩离开耶鲁,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拥有了自己独立的实验室,并继续探索这个问题。后来,有卡萝·格蕾德作为博士研究生加入这项研究,她们共同协作努力初步揭示了这个奥秘。
原来,细胞内有一种端粒酶,这种酶本质上是一种反转录酶,它可以拿RNA作为模板合成DNA,并加到染色体DNA的末端。端粒的组成中就有一些小的RNA,就是作为合成DNA的模板用的。端粒酶最后将合成的“TTAGGG”这样很小的DNA加到染色体末端。
现在我们应该明白了吧,端粒DNA为什么总是千百次地重复“TTAGGG”这一句话,原来是端粒酶不停地一个个加上去的。
其实,并非所有的细胞内都有端粒酶。端粒酶主要在生殖细胞和一些干细胞(stem cell)内才表达,而在绝大部分体细胞内却检测不到端粒酶的活性。这就是说,体细胞内的染色体在复制过程中还是难以避免末端的磨损。
但是,染色体末端加上长长的端粒DNA,它可以用自己的“磨损”来保护染色体主体DNA的完整,同时,必要时又可以通过端粒酶把磨损的部分再补上去;这样一来,生物体的DNA一代代传递,最后依然能够基本保持完整。
端粒DNA和端粒酶的发现完美地回答了染色体的“末端问题”。
探索的脚步并没有就此停下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加入研究,揭示了更多令人吃惊的秘密。
端粒被破坏的后果
如果端粒结构被破坏,就会造成染色体末端DNA“断茬”暴露出来,如果恰巧有两个以上的染色体末端都暴露了,很少数的细胞会耍个小聪明,把两个失去端粒的染色体断端接上,这可能为后来的细胞癌变埋下伏笔。
端粒不仅仅只有端粒DNA,还有结合在DNA上一些专门蛋白,甚至一些小的RNA共同形成的特殊结构,像鞋带的塑料头,保护染色体DNA不至于被降解。
研究发现,端粒结构的完整性对细胞的存活十分重要。决定这个结构完整性的主要是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端粒DNA本身的完整性,另外,就是那些结合在端粒DNA上的蛋白成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缺一不可。
如果端粒结构被破坏(比如结合端粒DNA的蛋白出现问题了,或者是端粒DNA由于磨损缩短到一定程度导致那些蛋白无处结合),那么就会造成染色体末端DNA“断茬”暴露出来,细胞会认为这是染色体受到断裂损伤。
两条链完全断开是一种极其严重的损伤,细胞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让分裂进程完全停止下来,对“断裂”实施抢修。然而由于染色体末端的这种“断裂”极其难修,绝大多数情况下细胞会放弃修复,并启动死亡预案,让细胞走向衰老和死亡。
偶尔,恰巧有两个以上的染色体末端都暴露了,总是有那么很少数的细胞会耍个小聪明,把两个失去端粒的染色体断端接上,专业上叫染色体末端融合。从表面上看似没有“断茬”了,细胞还可以继续存活或生长、分裂,但是这一“小聪明”却给细胞带来很多额外的麻烦和问题。更糟糕的是,还为后来的细胞癌变埋下伏笔。
在决定端粒结构完整性的因素中,端粒DNA的长度是个动态可变因素,会随着细胞分裂缩短,也会受到环境损伤因素的影响。
研究发现,如果把细胞放在外界(培养皿里)培养,体细胞的生长分裂次数是有极限的;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长度就会缩短一截;当端粒DNA的长度缩短到一定程度时,细胞就开始走向衰老和死亡。
肿瘤细胞属于“长生不死”细胞,研究发现很多肿瘤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很高,因此肿瘤细胞的端粒DNA不仅不缩短,还比正常细胞长。另外,如果人为地让正常细胞也表达端粒酶,也可以让细胞变得“永生”。这些充分说明,端粒的长度可以决定细胞的“生命长度”。
关于端粒长度在细胞癌变中的作用,目前认为在癌细胞发生的早期端粒DNA是缩短的,以至于导致端粒完整性被破坏,从而导致整个基因组不稳定,各种性质的突变增加,促进细胞癌变;而端粒酶表达与端粒变长则是后期突变的产物。
可是对整个人体而言,情形又是怎样的呢?人体的衰老和寿命是否与端粒DNA长度有关呢?
如何检测端粒DNA长度
血样端粒DNA分析是普遍采用的分析方式。但体内白细胞的状态很不均一,检测出的端粒DNA长度是经计算的一个均值。
首先大致介绍一下端粒DNA长度的检测分析方法。目前有三种方法检测端粒DNA的长度。一种是比较经典的方法,就是利用DNA的“分子剪刀”——限制性内切酶把端粒DNA从染色体DNA上切下来,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直接测量”。
这个方法直观、可信度高,但需要的样品量较大(抽较多的血),费时费力,测量的准确性受技术水平的影响比较大,因此还主要限于实验室研究使用,不适合大规模检测。
还有两种方法都是通过“数”端粒DNA重复序列的重复次数来间接算出端粒DNA的长度。端粒DNA是由“TTAGGG”重复来重复去组成的,我们只要能数清它到底重复了多少次就可以算出它的总共长度了。
其中一种叫做定量荧光原位杂交法(Q-FISH),另外一种是实时定量PCR法。这两种方法各有千秋,都对样品的需要量很小,因此适于进行大规模批量检测。
人体由各种不同的组织细胞组成,那么人体端粒DNA长度指的究竟是什么?是哪种具体组织细胞的呢,还是以某种组织代表全身各种组织全体?现在我们知道,是后一种情况。
大量的研究表明,人的不同组织细胞端粒DNA长度虽然存在一些差异,但是整体变化趋势是基本一致的,其中外周血中的白细胞能够很好地反映(或代表)人体各种组织整体的端粒的平均长度和变化趋势。由于血样检测取样最容易、可行性最好,因此血样端粒DNA分析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分析方式。
有一点需要强调:体内白细胞的状态是很不均一的,有些是年轻、还未分裂过的,有些则是濒临衰老的,因此是一个各种阶段都有的混杂群体,端粒DNA长度相差很大,所以检测出来的长度是经过特殊处理和计算出来的一个值,反映的是细胞群体端粒DNA长度的均值。
端粒为生命倒计时?
有人提出,端粒DNA可能是一个“生物时钟”以倒计时的方式在计算着人的寿命。但这些概念还只是停留在“假说”层面。
一个人最起始端粒DNA的长度从他(她)还是在子宫里时就决定了。不同的人之间的端粒DNA长度差异还是比较大的,最长可达到2万个碱基对,最短只有3000个碱基对。
从整体趋势上讲,端粒DNA长度和人的年龄确实存在密切的关系。比如,老年人群的端粒DNA整体上要比年轻人的短;长寿人群的DNA要比短寿人群长;每一个具体的个人,其端粒DNA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磨损缩短,一般以每年50-100个碱基对的速度进行。
但是,这种变化关系并非完全同步,比如,人在刚出生的5年内,端粒DNA的磨损速度最快,可以是正常速度的4倍,但是随后逐步减慢并相对稳定下来,到了60岁以后就变化得更慢了。此外,端粒DNA的磨损速度还受到一些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长期慢性的紧张和压力,还有一些引起DNA损伤的因素,如氧化应激、射线,甚至吸烟等。
基于这些观察和研究获得的认识,人们提出“生物年龄”的概念,认为端粒DNA长度可能是一个“生物学标志”(biomarker)反映一个人真实的衰老进程。更有人大胆地提出,端粒DNA可能是一个“生物时钟”以倒计时的方式在计算着人的寿命。
但是,这些概念目前还只是停留在“假说”层面,尚缺乏充分的证据支持,甚至存在一些争议。很多来自不同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呈现明显的不一致,有些甚至结果完全相反。
人体的体细胞虽然有寿命,但是这些体细胞都在不停地死亡与更新,体细胞的衰老寿命并不一定能代表一个整体人的寿命。
商业误导了科学
端粒DNA长度检测本身并不能为人们提供太多确定的信息,倒可以为伪保健药商提供牟取暴利的商机。
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死期检测”,其实这并非西班牙“生命长度”公司的独家生意,有关这项的定价也很有意思。
美国休斯敦的一家叫Spectracell公司已经在提供这类服务,他们宣称的价格是290美元;布莱克伯恩的“端粒健康”公司宣称的价格是200美元以下。
而上文的西班牙“生命长度”公司却开价700多美元。难怪卡萝·格蕾德评价这家西班牙公司“只是为了牟利”。该公司的所有者和这项检测技术发明人玛利亚·布拉斯科(Maria Blasco)是从格蕾德教授实验室毕业的学生,曾邀请格蕾德教授做该公司顾问(一般顾问费是每年3万-5万美元),但遭到格蕾德教授拒绝。
对待端粒DNA长度检测问题上,大家不免担忧,认为“端粒DNA检测打开了潘多拉盒子”,将带来很多伦理问题。我认为,这种担忧的前提是:端粒DNA检测确实可以预测人的“生命长度”。
而实际上,由于端粒DNA长度与人的寿命之间的关系还没有确定的结论,更缺乏确定的对应关系,因此这项检测本身并不能真实地为人们提供太多确定的信息,所以也无所谓打开“潘多拉盒子”,那些所谓的伦理问题其实还都是伪问题。
这种检测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是会有的,比如,给被检测对象带来不必要的紧张和压力,同时为伪保健药商提供了牟取暴利的商机,以及医疗健康保险公司也会由此调整政策或抬价……
这些都要归结于商家、与利益相关的部分科学家的误导性宣传,以及公众对这项检测作用的误解。其实,单独一个端粒DNA检测还不能揭示什么,至少目前还无法打开“潘多拉盒子”,也就根本谈不上释放出什么要命的“魔鬼”。■
(作者系第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教授。)
预测寿命,端粒和白发哪个更靠谱?
没有任何直接的证据表明端粒长度与人体的衰老的因果关系。端粒DNA长度可以作为一个“生物学标志”反映人体的衰老情况,就像头发变白也是人衰老的标志一样。
2003年,犹他大学的理查德·考松(Richard Cawthon)率先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端粒DNA长度的新技术,并用于流行病学研究,分析端粒DNA长度与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的关系。
研究发现,对60岁以上的人群,端粒长度与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呈现相关性。端粒DNA长度人群患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3倍多,患肺炎死亡的风险增加8倍以上。这一重要发现发表在2003年的国际权威性医学期刊《柳叶刀》上。
这一研究结果引起广泛重视,后来有很多世界各国其他研究人员的跟进研究,但是在端粒长度与寿命以及衰老相关疾病发生之间的关系,存在明显分歧。
作为流行病学研究,除了严格的设计和条件控制分组,调查人群的数量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数量越大,其可靠性相对越好。就拿理查德·考松来说,2003年那项研究的调查样本量总共143名,似乎显得不足。
而6年后,他增大了调查样本数量(被调差人数达3075人),结果显示,端粒长度和癌症、心血管病、感染性疾病没有任何关系,但被研究对象自身感觉有些关系,这其实也是否定了他6年前发表在《柳叶刀》上的研究结论。可以说,由这次的样本数量得出的结果与他6年前143人的调查对象得出的结论相比,可信度肯定要高得多。
总之,端粒DNA长度与年龄和衰老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作为一个“生物学标志”反映人体的衰老情况,但是现在没有任何直接的证据表明端粒长度与人体的衰老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衰老,是一个受到多因素影响的过程,氧化应激或损伤,以及蛋白的糖化作用等,都是重要因素,而端粒DNA长度可能只是其中一种因素和指标,目前还没有研究数据能告诉我们,端粒长度对人整体衰老过程的影响究竟有多重要。
人体的体细胞虽然有寿命,但是这些体细胞都在不停地衰老、死亡与更新,这些体细胞的衰老或寿命并不一定能代表一个人的寿命。
由此看来,那种声称依据端粒DNA长度来预测一个人“还能活多久”的说法实在是一种耸人听闻的商业宣传。就像头发变白是人衰老的一个标志,白得越多,往往越显得老。可是,如果反过来,通过头发变白来预测一个人的寿命,你觉得靠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