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通识课
跨学科通识
所长林超自阅读查理芒格观点后得出的感悟。本课程信奉 实用主义
现实生活中的挑战并不是按照大学学科划分的,但每种学科,都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模型
本课程将介绍约22个学科和120个常见思维模型,以及部分应用:
热力学、函数、工程学、 复杂性科学、系统论、信息论、会计学、概率论、金融学、生物学、投资学、社会学、管理学、物理学、脑科学、认知心理学、历史学、语言学、逻辑学、经济学、营销学、哲学
大多数人的一生都喜欢用一个单薄的知识结构解决所有问题,这是专业化带来的狭隘思维
像我这样的人才:laughing:(bushi),就应该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哈哈我就是这样做的,我在大一接触了应用数学、博弈论、经济学、投资学、心理学、信息论、运筹学,但是学习方法不对,我需要的不是变成所有领域的专家,而是专精一两门(数据科学+经济学),然后学到其他学科的思考模型,先拿林超大大的课试试水。


20-35岁是人生的黄金时间,抓住啊!
一、熵与热力学
基础知识
S = k * lnW 也可以说熵正比于微状态数
可能性大 = 熵高 = 混乱程度高
这个世界上混乱才是常态,有序需要 刻意营造

熵增定律
封闭系统,与外界隔绝,随时间推移趋于混乱。
趋于有序的方法

只要它能正确的做好这两件事,就能使事物变得更加有序。
应用:思维决策层
在”脑子里放一个小人“,判断该不该继续思考数量繁多而无序的念头,就能让思维变得有序,这相当于是在正常人的思维输入输出模型里面又加了一个决策层啊!果然方法论决定对外界的反馈,厉害。
耗散结构
感知和选择需要信息和能量,封闭系统变成开放系统,吸收外界的能量和信息

流水不腐就是一个耗散结构,人体也是,耗散结构是一个动态平衡体,变化又保持一个平衡状态。

运转策略

ps:虽然很多人都是这么做的,但是却没有总结成结论,没有总结成结论,运用的时候就会无效思考,心生犹豫,但若是作为一条公理、定理,一项判断决策,那就非常有价值了!
人们应该把焦点全部放在蓝色部分的因,接纳红色的因,而不是因为红色的果而感到自责,反而阻止了身体继续排出熵。所以鸡汤里面的依靠决心和自责什么的假大空的,其实就是抓错了重点。

我们改变不了整体系统,但我们可以改变 感知+选择 这件事

有些人会困在先天的家庭环境带来的红色的果里,有些人会找到铁饭碗,陷入封闭系统里,这个世界充满辩证法,耗散里的选择才是最关键的,如果落实到具体做法,请看

逐渐的,两种模式都会形成坚固的闭环。B模式总会伴随痛苦,反人性,充满困难。
工程学告诉我们如何拆解困难,化为一件件小事,轻松KO。
二、工程学
很多人知难而退,其实是知的不够

工程学的细分专业非常多:生物、农业、分子、土木、软件、森林。。。
这节课将提炼共通的重要方法论: 行胜于言、分解结构、量化、列清单、取舍
行胜于言

风口思维找到大方向,高风险,看准下手。
工程思维就喜欢看得见摸得着的,能清楚看清收益回报,也能付出实践的。
我个人还是更喜欢风口思维,因为确实难以忍受搬砖的枯燥,但找对风口后,要见成效确实得搬砖┭┮﹏┭┮
激励来源:
要联系到后面讲的生理学:

内啡肽更长更持久,更有益身心健康,显然搬砖是后者。
人们往往习惯了多巴胺型快乐,它让人兴奋,但持续时间短,消散时会带来失落等负面情绪。
曾经物质不丰富,一般是一连串的内啡肽小快乐才等来一次多巴胺型大快乐。
但如今大刺激唾手可得,导致恶性循环:

真正公式:
日常搬砖获得内啡肽型愉悦感,达到了成功再允许自己激发一些多巴胺型的快乐,彻底放松一次
要是没有达到成果,那就忍着,这才是良性循环
工程分解结构
把任意问题拆解,是工程学最核心的思维。

这也有一项孪生能力:focus

focus like a laser, not like a flash
无限分解,直到找到抓手,从想->做就在那一瞬间,在脑科学里就是从一个新脑区的边缘神经元开始激活整个。
既见树木、也见森林

应用:接触全新学科
找到该领域最权威的教材,读目录,建框架
- 读目录,查清所有不会的术语
- 推敲概念之间的关系,建立宏观全局框架
这是知的部分,全局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才是知行合一,我就是那种喜欢看全局,然后分解不到位,最后懒得搬砖的人哈哈哈
量化

一开始只想到房租、售价等几个变量
开始叙事,通过”讲故事“一步步推衍:
从开张开始,需要品牌,装修,开工后要培训,设备,原料。。。。
最后进行数学运算。
有两种厉害的商业思维分析框架,后面会讲:

这件事其实非常简单,更何况我可是数学大佬。
OKR模型

竖直分解目标,水平量化目标,案例:

这也为行动力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清单思维
对应to do list 和 time schedule
非常简单,但极其有用
列出来有利于
- 确定优先级
- 让人专注,有利于“聚焦”。
- 利于推敲,找到不严谨的地方
- 节省脑资源!!(我就因为这个当年开始列清单的,记得难受死了

to do表和时间表就像一个事情的两个维度,一个以任务为核心一个以时间为核心,推荐飞书表
取舍
对大多数人来说,难度更多在 舍
一般最多选两样。
工程思维:便宜+快 (反完美主义,反本能的
艺术思维:好
三、系统论
可以用来分析公司?
工程思想是拆分的还原论,那么这里就是整体论
观点:如果不着眼于系统,只改变局部,最终可能总被系统拉回来,比如一个闭环系统

系统论相当于是呈现这些“飞轮”的机制,让我们从整体把握这个逻辑
系统
很多实体通过相互 联系 形成了一个有运作规律的整体
要素
+ 正信息 正能量 资产
- 负信息 负能量 负债 负信息是让世界变得更加混乱的信息,如谎言、谣言
关系
+ 加强 - 减弱
四种循环
正要素+正关系 = 良性循环
负要素+正关系 = 恶性循环
负要素+负关系 = 贤者时刻(纠错)
正要素+负关系 = 回归平庸(后两个都是均值回归)
滞后效应
负循环
因果分析法, 找到生活中的负循环
利用杠杆解,主要矛盾

复杂的模型(混沌),如果能找到关键变量,便能牵一发动全身,彻底重构整个系统
建立仪式!
所谓仪式,一旦开始,剩下的步骤就不需要控制,利用惯性执行
这可以尽可能地减少我们大脑的意识消耗。
建立良性循环

我也要建立对自己的信任!
均值回归,人是难以突破社会的。。。我跳出了这个圈子,所以我认识的人还是有点少、、、

我大概会抛弃回报公平吧,回报什么的没啥意思。
草,滞后效应,我现在熬夜会搞得以后难受。。。。哎呀好气
价值投资!也是滞后效应,这就是“确定性啊”
储蓄池

保护自己的缓冲地带
一个人何以扛过滞后效应,凭借的是

有储蓄机制的系统,也是一个有非常大适应力的系统。
这也引出好系统的三大特性:
- 鲁棒性,可以 建立模拟攻击(跳出舒适圈
- 自组织,不依靠外部指令,按照某种内在规则自动自发地形成有序结构的一种现象(人体)
- 层次性,子系统,递归,封装思想(刚才的仪式
四、函数
函数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事物之一。

对大部分人来说,二号区是最方便的,实用而且简单直观
教科书为了严谨才把定义搞得那么抽象。函数重要的能力是可视化
时间函数
高特纳曲线

不要高估短期能发生的变化
不要低估长期能发生的变化
这是由神经科学的人性曲线和物性曲线(逻辑斯蒂函数(sigmoid))叠加构成的。

而逻辑斯蒂增长就是由指数增长+环境阻力构成的那个物种曲线hhh
倒U曲线

可以用在生命机能等诸多现象中
正余弦函数——波动,周期
指数函数,跨过某个拐点,就开始起飞。
对数函数,玻璃顶的存在。

这只是个大概。
五、脑科学
又称神经科学,作为几乎所有研究人类行为的基础学科


爬行脑是很难主管调节的,比如褪黑素得用化学药物,是生存本能。
所谓的刻意练习,就是利用人类脑对哺乳脑的驯化过程
新皮质四大脑区:
额叶、顶叶、
额叶
最核心区域,智慧所在

分好几个区:

ps: 布洛卡区和威尔尼克区就是语言中枢。
前额叶皮质是非常关键的部分,掌管诸多功能,最重要的是 社交和自控、专注

实际上这个距离就是自控和延迟满足,但如今人们的自控能力发展较慢,取而代之的是高维信息处理能力变强,所以人们自控力要在30岁左右才达到巅峰

镜像神经元
负则模仿能力和社交能力,还有共情能力,还有音乐。
分布在前运动皮质和初级运动皮层。向下直接连着脑干、脊椎。
还分布在布洛卡区。所以语言和音乐学习的捷径就是浸泡在大环境里面模仿别人,而不是考试。。
顶叶
负则统筹和协调,空间想象力

颞叶:语言理解,面部识别,洞察力,观察细节。

枕叶:完全用于视觉
学习
发现人类大脑里处理视觉的区域特别多!可视化yyds

依次激发更多的脑区!!

单纯语言沟通效率是很低的。
哺乳脑
(女发达) 边缘系统:长期记忆、情绪管理、 嗅觉(跟这些有关,所以体香很重要)、性唤醒
(女尤其发达) 扣带回区域:情感、焦虑、痛苦、自我调节、负面想象
杏仁核:恐惧、愤怒、兴奋、战或逃

因此恐惧会抑制人类脑,再聪明也得服从本能,战或逃取决于过去的经历和基因。
可以通过训练,用经验告诉杏仁核不必恐惧,选择战而不是逃。
(商家最爱) 基底神经节:操作技巧、习惯养成、奖赏系统、上瘾系统

这个核是消费关键。
刻意练习
刻意选择,不断重复。
就像是不同脑区的神经元链接,多次重复刺激以后形成坚固的道路
但关键步骤要放慢速度,可能调度更多的脑区观察这个过程。

所以贴标签是不可取的。
六、复杂性科学
还原论或还原主义(英语:Reductionism,又译化约论),是一种哲学思想,认为复杂的系统、事物、现象可以将其化解为各部分之组合来加以理解和描述。
在哲学上,还原论是一种观念,它认为某一给定实体是由更为简单或更为基础的实体所构成的集合或组合;或认为这些实体的表述可依据更为基础的实体的表述来定义。” 还原论方法是经典科学方法的内核,将高层的、复杂的对象分解为较低层的、简单的对象来处理;世界的本质在于简单性。
复杂性科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复杂性科学,是系统科学发展的新阶段,也是当代科学发展的前沿领域之一。复杂性科学的发展,不仅引发了自然科学界的变革,而且也日益渗透到哲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复杂性科学为什么会赢得如此盛誉,并带给科学研究如此巨大的变革呢?主要是因为复杂性科学在 研究方法论上的突破和创新。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复杂性科学带来的首先是一场方法论或者思维方式的变革。
- 它只能通过研究方法来界定,其度量标尺和框架是 非还原的研究方法论
- 它不是一门具体的学科,而是分散在许多学科中,是学科互涉的
- 它力图打破传统学科之间互不来往的界限,寻找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合作的统一机制
- 它力图打破从 牛顿力学以来一直统治和主宰世界的线性理论,抛弃 还原论适用于所用学科的梦想
- 它要创立新的理论框架体系或范式,应用新的思维模式来理解自然界带给我们的问题
复杂性科学是指以复杂性系统为研究对象,以超越还原论为方法论特征,以揭示和解释复杂系统运行规律为主要任务,以提高人们认识世界、探究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学科互涉”(inter—disciplinary)的新兴科学研究形态。
某学者定义:运用跨学科方法,研究不同复杂系统中的 涌现行为和 统一性规律
《复杂》 入门必读
《规模》 研究增长
《系统论》 系统论入门
复杂系统

- 大量个体聚集
- 个体间的运作相对简单,但是叠加后产生群体的复杂行为
- 能通过不断进化,对环境产生适应性
关键词:聚集,进化,适应性,涌现


这样简单的三条原则不断循环后,就能发挥超凡的作用。
这就是单体简单->群体智慧。

*聚焦
四段论:
-
清理念头
整理、列出思绪,保证自己没有牵挂心无旁骛
-
忘我聚焦
进入超高效状态持续2个小时,完成大部分任务
-
刻意休息
只能玩,强迫自己玩,比如半个小时
-
惯性工作
接着大体完成的脉络继续,由于之前的基础,可以低能耗的工作。
迭代
这里讲的是工程学里的迭代,尤其是软件开发里的敏捷开发。
找到自己的最小内核,一层一层递归、累加、迭代,最终涌现成为传奇

在3.0才找到拐点,我们要抱着正确的心理预期,不是每一次迭代都能升级。
精益创业

适应性

过犹不及。。彻底失败
七、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和研究方向。广义指研究人类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识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创造性、问题解决、言语和思维等。狭义相当于当代的信息加工心理学。即采用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