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10%的坚信者,就可以改变社会?
作者:方弦
据说相对论刚发表的时候,全世界都不相信。当一个观点只有一小部分人相信的时候,它是怎么传播并影响其他人甚至整个社会的呢?纽约的一个研究团队表示,一个观点只要有10%的坚信者最终就可以被整个社会接受。这个结论是怎么来的?那就看文章吧。
简化的数学模型
人类社会错综复杂,难以用数学直接研究。所以研究人员在探索观点传播这个问题的时候,建立了一个简化模型。他们假定有A、B两种观点,分别代表相信和不相信某种信念。有些人只持一个观点(相信或者不相信),而另一些人则摇摆不定。
为了描述观点的传播。研究人员在每一步随机选取一个人,让这个人向其某个随机选取的朋友宣扬他的观点。如果他只认同某一个观点,就向朋友宣扬这个观点;如果他摇摆不定,那么就随机选择A或者B来宣扬。这个人的朋友听到他的观点后,如果原本摇摆不定,那么两个人就都只接受这个观点;如果听到的观点跟自己原本的观点不一样的话,这位朋友就变成摇摆不定的状态。在一个总人数为N的社会中,研究人员假定单位时间内这个观点被交流N次。
用A、B和AB来表达只认同A、只认同B和摇摆不定的人(注意A和B是相对的)。如果我们列出所有观点传播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可以得到下面这个表格:
但这项规则对那些坚信的人无效,他们自始至终只认同A这个观点,不会改变。
研究人员假设,一开始除了有一小部分人坚信A,其它人普遍没有接受这个信念,也就是说他们只持有观点B。当绝大部分人都认同A的时候,我们就说这个信念被整个社会接受了。
为方便起见,研究人员假定每两个人之间都相互认识,也就是说这是在研究熟人社会中的情况。
化学反应般的交流
上述这个模型看起来很理想化,现实中的思想传播没那么简单,但我们暂且把此处按下不表,来看看从这个模型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如果读者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个模型看起来是不是有点像化学反应?那些坚持信念的人无论如何都不变化,就像是催化剂;相比之下,其余大众就像普通的化学药品,会相互反应,改变各自的观点。直接通过化学中的方法,我们可以计算持不同观点的人在人群中的比例变化。
设 p 是那些坚信者占总人数的比例, n A 和 n B 分别表示大众中持 A 或者 B 观点的人数比例(坚信者不算在内),列微分方程,推导出如下结果(此公式可以跳过,不影响阅读)。
解方程可以得到,当坚持信念的人超过某个临界点(大约10%)的时候,只持有观点 A 的人数比例会快速增长到1,整个社会很快就会接受那个信念,研究人员将这个状态称为全 A 状态。整个过程大概需要 ln(N) 量级的时间,也就是说与总人数成对数关系。如果考虑到全世界总人数60亿的自然对数也只是22.52左右的话,这可算得上是相当快的速度了。
但是如果坚持信念的人数不够多,情况就变得复杂了。整个系统除了全A状态是稳定不变的以外,还有另一个亚稳定点。就是说坚持这个信念的人太少,“说服”整个社会的速度不够快,导致总是有一批人不相信这个信念,而且比例足够大可以抵消那些坚持信念的人努力传播带来的的效应。而研究人员设定的初始状态必定会到达这个亚稳定点。要从亚稳定点到达全 A 状态,只能指望运气好,有相当一段时间挑到的宣扬观点的人都是只持有信念 A 的人。这就需要漫长的等待,需要的时间随着社会人数的增加呈指数级增长。
所以,在这个模型下,如果坚持信念的人超过临界点的话,我们可以期望在相当短的时间内,整个社会都会接受这个信念;否则,整个社会需要指数倍的时间,才能接受它。由于地球上人太多了,这种事情几乎不可能发生,如此一来的结果是总会有一部分人不赞同这个信念。这就是这个研究的主要结果。
然而在真实的社会中,不是每两个人都相互认识。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的模型就不管用了。研究人员又在两个不同的社会结构中,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得到了同样的结论。这两个社会模型,一个是随机模型,每两个人都有一定的概率成为朋友,另一个是BA模型,它是社交网络研究中常用的模型之一,可以产生无标度网络。在这两个模型中,研究人员也观察到了临界点的存在,而且社会接受信念的速度与在熟人社会中的相似。
并不完善的研究
这个研究有趣的地方在于,它从数学的角度揭示了只要人够多,就有可能影响整个社会。但在现实中,这个结论是否站得住脚呢?
首先,不得不说这个数学模型过分简化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并非那么简单。摇摆不定的人倾向于不发表意见,信念坚定的人则会更喜欢宣扬自己的观点;意见领袖可以一下子向很多人宣扬他的观点,并且具有很高的影响力,而普通人就只能跟朋友聊聊,影响力微弱。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而这个数学模型忽略了所有这些现象。人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结构对信念的传播有着相当的影响,而人和社会是这么的复杂,很难想像一个如此简单的数学模型可以轻易概括它们的影响。
另一方面,信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说在匈牙利和在朝鲜的社会主义,虽然师出同门,却截然不同。甚至同一个社会,也可以同时有多种信念相互竞争。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就是一个例子,最后甚至儒家自己就衍生出很多种类。信念之间的演变和对抗,在这项研究中也被忽略了。
此外,这个数学模型也没有考虑到信息传播的限制。在某些神奇的土地上,并不是所有声称持有某种信念的人都真的相信这种信念,而反对这种信念的声音,却有时消失得不明不白。要想研究在这样的土地上适用,就要大幅度修改原本的数学模型。
最后要说的是,在生活中,在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信念获得广泛认同,很多时候并不是单靠宣传和交流就能实现的。有时候只需一个人一声令下,全社会即为之色变。所以有时就需要有人苟且偷生,有人杀身成仁,有人韬光养晦,有人投机钻营,才能推动那么一点点东西。
不过平心而论,我们到现在对人性对社会还是知道得太少,并没有一个完善的研究。也没有一个数学模型可以很好地概括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上述这项研究使用的模型,都是现在社交网络的研究领域中,经常被使用的一些模型。这些模型被认为能够概括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的某些重要特点。所以,即使这些它们在某些方面与实际相距甚远,也仍是科学家手中研究社交网络的最先进武器,用这些模型做研究无可厚非。但是,作为一名死理性派,要时刻记在心中的是,通常研究结果仅仅对研究的模型有效,在真实的社会中是否仍然有同样的效用,还需要实际观察,小心求证。
- 资料来源:Social consensus through the influence of committed minorities
- J Xie, S Sreenivasan, G Korniss, W Zhang, C Lim, Physics Review E
了解更多 死理性派 主题站内容:
果壳网 是一个带有社会化网络属性的泛科技主题网站,由不同内容的主题站构成,提供大量负责任、有智趣、贴近生活的内容,你可以在这里:
- 依兴趣关注不同的主题站,精准阅读喜欢的内容,并与网友交流;
- 关注你感兴趣的人,阅读他们的推荐,也将有意思的内容分享给关注你的人;
- 在“果壳问答”里提出困惑你的科技问题,或提供靠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