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10%的坚信者,就可以改变社会?

标签: 改变 社会 | 发表时间:2011-08-05 16:32 | 作者:果壳网 xylophone
出处:http://www.bullogger.com/

作者:方弦

      据说相对论刚发表的时候,全世界都不相信。当一个观点只有一小部分人相信的时候,它是怎么传播并影响其他人甚至整个社会的呢?纽约的一个研究团队表示,一个观点只要有10%的坚信者最终就可以被整个社会接受。这个结论是怎么来的?那就看文章吧。

 

简化的数学模型

      人类社会错综复杂,难以用数学直接研究。所以研究人员在探索观点传播这个问题的时候,建立了一个简化模型。他们假定有A、B两种观点,分别代表相信和不相信某种信念。有些人只持一个观点(相信或者不相信),而另一些人则摇摆不定。

      为了描述观点的传播。研究人员在每一步随机选取一个人,让这个人向其某个随机选取的朋友宣扬他的观点。如果他只认同某一个观点,就向朋友宣扬这个观点;如果他摇摆不定,那么就随机选择A或者B来宣扬。这个人的朋友听到他的观点后,如果原本摇摆不定,那么两个人就都只接受这个观点;如果听到的观点跟自己原本的观点不一样的话,这位朋友就变成摇摆不定的状态。在一个总人数为N的社会中,研究人员假定单位时间内这个观点被交流N次。

      用A、B和AB来表达只认同A、只认同B和摇摆不定的人(注意A和B是相对的)。如果我们列出所有观点传播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可以得到下面这个表格:

 

2-4328.png
      但这项规则对那些坚信的人无效,他们自始至终只认同A这个观点,不会改变。

      研究人员假设,一开始除了有一小部分人坚信A,其它人普遍没有接受这个信念,也就是说他们只持有观点B。当绝大部分人都认同A的时候,我们就说这个信念被整个社会接受了。

      为方便起见,研究人员假定每两个人之间都相互认识,也就是说这是在研究熟人社会中的情况。

 

化学反应般的交流

      上述这个模型看起来很理想化,现实中的思想传播没那么简单,但我们暂且把此处按下不表,来看看从这个模型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如果读者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个模型看起来是不是有点像化学反应?那些坚持信念的人无论如何都不变化,就像是催化剂;相比之下,其余大众就像普通的化学药品,会相互反应,改变各自的观点。直接通过化学中的方法,我们可以计算持不同观点的人在人群中的比例变化。

      设 p 是那些坚信者占总人数的比例, n A 和 n B 分别表示大众中持 A 或者 B 观点的人数比例(坚信者不算在内),列微分方程,推导出如下结果(此公式可以跳过,不影响阅读)。

 

3-9156.png
      解方程可以得到,当坚持信念的人超过某个临界点(大约10%)的时候,只持有观点 A 的人数比例会快速增长到1,整个社会很快就会接受那个信念,研究人员将这个状态称为全 A 状态。整个过程大概需要 ln(N) 量级的时间,也就是说与总人数成对数关系。如果考虑到全世界总人数60亿的自然对数也只是22.52左右的话,这可算得上是相当快的速度了。

      但是如果坚持信念的人数不够多,情况就变得复杂了。整个系统除了全A状态是稳定不变的以外,还有另一个亚稳定点。就是说坚持这个信念的人太少,“说服”整个社会的速度不够快,导致总是有一批人不相信这个信念,而且比例足够大可以抵消那些坚持信念的人努力传播带来的的效应。而研究人员设定的初始状态必定会到达这个亚稳定点。要从亚稳定点到达全 A 状态,只能指望运气好,有相当一段时间挑到的宣扬观点的人都是只持有信念 A 的人。这就需要漫长的等待,需要的时间随着社会人数的增加呈指数级增长。

      所以,在这个模型下,如果坚持信念的人超过临界点的话,我们可以期望在相当短的时间内,整个社会都会接受这个信念;否则,整个社会需要指数倍的时间,才能接受它。由于地球上人太多了,这种事情几乎不可能发生,如此一来的结果是总会有一部分人不赞同这个信念。这就是这个研究的主要结果。

      然而在真实的社会中,不是每两个人都相互认识。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的模型就不管用了。研究人员又在两个不同的社会结构中,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得到了同样的结论。这两个社会模型,一个是随机模型,每两个人都有一定的概率成为朋友,另一个是BA模型,它是社交网络研究中常用的模型之一,可以产生无标度网络。在这两个模型中,研究人员也观察到了临界点的存在,而且社会接受信念的速度与在熟人社会中的相似。

并不完善的研究

 

      这个研究有趣的地方在于,它从数学的角度揭示了只要人够多,就有可能影响整个社会。但在现实中,这个结论是否站得住脚呢?

      首先,不得不说这个数学模型过分简化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并非那么简单。摇摆不定的人倾向于不发表意见,信念坚定的人则会更喜欢宣扬自己的观点;意见领袖可以一下子向很多人宣扬他的观点,并且具有很高的影响力,而普通人就只能跟朋友聊聊,影响力微弱。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而这个数学模型忽略了所有这些现象。人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结构对信念的传播有着相当的影响,而人和社会是这么的复杂,很难想像一个如此简单的数学模型可以轻易概括它们的影响。

      另一方面,信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说在匈牙利和在朝鲜的社会主义,虽然师出同门,却截然不同。甚至同一个社会,也可以同时有多种信念相互竞争。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就是一个例子,最后甚至儒家自己就衍生出很多种类。信念之间的演变和对抗,在这项研究中也被忽略了。

      此外,这个数学模型也没有考虑到信息传播的限制。在某些神奇的土地上,并不是所有声称持有某种信念的人都真的相信这种信念,而反对这种信念的声音,却有时消失得不明不白。要想研究在这样的土地上适用,就要大幅度修改原本的数学模型。

      最后要说的是,在生活中,在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信念获得广泛认同,很多时候并不是单靠宣传和交流就能实现的。有时候只需一个人一声令下,全社会即为之色变。所以有时就需要有人苟且偷生,有人杀身成仁,有人韬光养晦,有人投机钻营,才能推动那么一点点东西。

      不过平心而论,我们到现在对人性对社会还是知道得太少,并没有一个完善的研究。也没有一个数学模型可以很好地概括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上述这项研究使用的模型,都是现在社交网络的研究领域中,经常被使用的一些模型。这些模型被认为能够概括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的某些重要特点。所以,即使这些它们在某些方面与实际相距甚远,也仍是科学家手中研究社交网络的最先进武器,用这些模型做研究无可厚非。但是,作为一名死理性派,要时刻记在心中的是,通常研究结果仅仅对研究的模型有效,在真实的社会中是否仍然有同样的效用,还需要实际观察,小心求证。


资料来源:Social consensus through the influence of committed minorities
J Xie, S Sreenivasan, G Korniss, W Zhang, C Lim, Physics Review E

 

订阅 死理性派 主题站

了解更多 死理性派 主题站内容:

论邓文迪的战斗力

奇特的解聘方案

一个简单的数学小魔术

人的非理性选择

至今仍未被破译的五个世界级密码

 

果壳网 是一个带有社会化网络属性的泛科技主题网站,由不同内容的主题站构成,提供大量负责任、有智趣、贴近生活的内容,你可以在这里:

  • 依兴趣关注不同的主题站,精准阅读喜欢的内容,并与网友交流;
  • 关注你感兴趣的人,阅读他们的推荐,也将有意思的内容分享给关注你的人;
  • 在“果壳问答”里提出困惑你的科技问题,或提供靠谱的答案。

相关 [改变 社会] 推荐:

只要有10%的坚信者,就可以改变社会?

- xylophone - 牛博国际
      据说相对论刚发表的时候,全世界都不相信. 当一个观点只有一小部分人相信的时候,它是怎么传播并影响其他人甚至整个社会的呢. 纽约的一个研究团队表示,一个观点只要有10%的坚信者最终就可以被整个社会接受.       人类社会错综复杂,难以用数学直接研究. 所以研究人员在探索观点传播这个问题的时候,建立了一个简化模型.

OAuth的改变

- lyxint - 火丁笔记
去年我写过一篇《OAuth那些事儿》,对OAuth做了一些简单扼要的介绍,今天我打算写一些细节,以阐明OAuth如何从1.0改变成1.0a,继而改变成2.0的. 在OAuth诞生前,Web安全方面的标准协议只有OpenID,不过它关注的是验证,即WHO的问题,而不是授权,即WHAT的问题. 好在FlickrAuth和GoogleAuthSub等私有协议在授权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从而为OAuth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改变思想的数学

- 我要发芽 - Solidot
观点将随事实的改变而改变,这是贝叶斯定理的真谛. 贝叶斯定理以18世纪的长老教会牧师Thomas Bayes的名字命名,目的是为了解决一些本质问题:当更多信息涌入时我们如何改变信仰. 是顽固的直到旧有假说完全站不住脚. 还是在怀疑第一次出现后立即抛弃旧观念. 贝叶斯的推导已经变成了无价的科学工具,它帮助我们一步步认清现实.

成长源于改变

- 笨笨龙 - 褪墨
年前有个学生困扰于求职,我有幸和她聊了聊,她的困扰就是父母的期望与自己的选择有很大差异,很纠结. 她希望能做自己想要的工作,但这种工作可能在别人眼里不光鲜,不像公务员工作会让别人眼里放光:)她的父母就是希望她能找到一份稳定而光鲜的工作,如什么公务员、教师、500强外企之类的工作,而且她的父母总是拿别人的小孩来比较,强调什么样的工作是好工作.

小改变,大不同

- 耗子 - GTD Life
7月30日,西安的成长伙伴们又聚在了一起分享自己的成长经验(我们把时间管理沙龙更名为“木立方成长俱乐部”,我们称呼彼此为共同成长的伙伴,这是小改变之一,:)). 不过这一次的形式和以往有一点点小改变,原来是利用1个小时的时间和大家进行主题分享,是一对多的模式,这一次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是多对多的模式.

改变世界的Leap Motion

- - 望月的博客
当Wii、PlayStation Move和Kinect无比自豪的把体感技术应用于游戏中,让人觉得很牛逼时,Leap Motion一定在一旁冷笑,因为,这款革命性的体感交互设备,有可能改变整个世界.. 所谓体感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可以让人使用肢体动作,而无需任何复杂的控制设备,就可以身历其境地与内容做互动.

iPhone 4S外观无突破原因:不为改变而改变

- 品味视界 - cnBeta.COM
10月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iPhone 4S的亮相有些让人失望,因为它的外形与iPhone 4一致,而人们期待一款全新设计的iPhone. 但这并不是说iPhone 4的设计糟糕,实际上它是市面上设计最好的手机,坚固、优雅、华丽. 在几个月的媒体轰炸中,人们一直期待传说中更薄、更不同的iPhone.

微软称Windows改变了PC Windows 8将改变一切

- Antoine - cnBeta.COM
据国外媒体报道,2011年8月24日不仅是Windows XP RTM发布的十周年纪念日,而且还是Windows 95发布的16周年纪念日,近日,微软表示,Windows改变了PC,即将发布的Windows 8将改变一切.

4G改变游戏、视频、定位,改变移动互联网

-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12月4日4G终于发了第一批牌照,工信部对于三个视如己出的运营商兄弟,毫无悬念地给了三张TD-LTE牌照,让3G时代的各一张不同的牌照成为了历史. 4G时代正式到来,2014年的移动互联网,又是一片全新的光景. 现在市场上主流的手游分为两个类型. 这两种类型的手游都有共同点就是花费的手机流量较少,需要的时间较少,很多情况下是一种单机的操作,在完成一局或者一次战斗以后需要上传数据到服务器的时候才会消耗流量,适应于2G,3G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