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吐气如兰”
别急着撇清,就算没有吃臭豆腐、榴莲的喜好,也不抽烟、不喝酒,甚至从来不吃葱、蒜、韭菜(其实这很难),也没人能说他从来没有出现口臭。以为不吃东西就能与“气味”绝缘?那可大错特错!唾液本身就具有清洁冲洗的作用,唾液中的溶菌酶和硫氰离子还具有杀菌作用,如果唾液分泌减少,口腔干燥,细菌在口腔里就会大开party,照样可能带来口臭。这就是有些人张着嘴巴睡觉、早上起来口中多少会有些味道的原因。
食物引起的口臭通常是生理性的,不会持续很久,可能嚼一颗口香糖就能搞定,人们不需要去看医生。但是,有些口臭却除不了、掩不住、甩不掉。从医学上说,如果口臭莫名其妙地出现,那肯定有它存在的原因。
口气难闻,原因不同
一般来说,自己搞不定的口气都是属于病理性的。病理性口臭87%来自于口腔,称为“口源性口臭” [1],也就是由牙周病、龋齿、根尖周炎、口腔溃疡、局部感染等引起的,只有治愈了这些疾病才能去除口臭;由口腔外的原因引起的则称为“非口源性口臭”。
此外,也有极少数口臭是精神性的,病人自己对口臭的判断往往比实际测量严重,即使根本没有口臭,也找不到病因,病人却很难从口臭的幻想中解脱出来[2]。
那么作为少数派的非口源性口臭,又是来自哪里呢?在口腔周围巡逻一圈,往里是咽、喉,向上可以到达鼻腔,再向下则有肺和胃,这些和口腔邻近的器官都可能成为气味的来源。所以,如果口腔没问题,就得考虑鼻窦炎、 扁桃体炎、咽喉炎、胃炎、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肺部感染与坏死等等可能性。
一些系统性疾病也会戴着口臭的面具出场。而且这张面具的确不怀好意,它既警示你——身体里的某个零件出了问题,又在恐吓你——这个问题恐怕还相当严重: 烂苹果味的口臭可能来自于糖尿病;尿味、氨味通常见于尿毒症病人;肝功能衰竭病人可呼出肝臭味或死老鼠味;在白血病病人嘴里则可能闻到“血腥”的气息。
如何使口气清新
口臭的原因枝干众多、根系庞大,如果你想将其连根拔起,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要想去除口臭,还得搞好口腔卫生。
有图表为证[3],不管是哪一种口臭,最终的处理方法都要落脚到口腔卫生上。而口腔卫生,可以说90%都可以自己掌握。来看看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吧。
必修课:
1.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不要以为只要刷了就可以了,方法对了吗?时间刷够了吗?这些都很重要。(请看:"让刷牙不再纠结")
2.刷舌头。有研究认为,刷去舌头上的舌苔能去除75%的VSCs(挥发性硫化复合物,口臭的主要原因)[4]。“舌苔”实际上是附着在舌乳头上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食物残渣与细菌的混合物,正常人由于有咀嚼和吞咽动作,加上唾液、饮食的冲洗,只会有极薄的舌苔,只有当患病时,进食少或只进软食,舌苔才会变厚。
一般不提倡刮舌苔,以免损伤味蕾。但舌苔厚又确实有口臭的人,可以用软毛牙刷轻柔拂刷,从里往外。正常人则完全不用在平时刷舌头。
3.节制饮食。戒烟,限酒,尽量少吃有刺激气味的食物。还有,不要吃太饱,尤其是睡前的那一顿,因为可能引起胃食管返流,如果睡觉时胃里还很充实,明早你就等着“熏熏然”吧。
4.去洁牙。牙周炎引起的口臭在口源性口臭中也是排名第一,关于洁牙的误解,请看:"洗牙会使牙齿变松吗?"
选修课:
关于去除生理性的口气,纪小龙教授还推荐了以下几条小秘诀:
1.柠檬水。柠檬水既能除臭,也能增加唾液的分泌。
2.枣类。大枣、红枣、青枣、黑枣等,对葱、蒜、韭菜的后遗气味有效。如果没有枣类,茶叶也能起到类似作用。
3.话梅、青榄。但这种东西不要吃多,饭后1-2枚即可,它们的主要作用也是增加唾液。
4.漱口水。漱口水的作用相对比较治本——除菌,原则上能去除口腔细菌的东西都对口臭有效。(但不要以为漱口水可以代替刷牙哦,原因请看:"刷牙吧,猪都刷啦!")
更多精彩视频请观看:
参考文献:
[1] Richter VJ, Tonzetich J. The application of instrumental technique for the evaluation of odoriferous volatiles from saliva and breath. Arch Oral Biol [J]. 1964; 16: 47-54.
[2] Eli I, Baht R, Kozlovsky A etal. The complaint of oral malodor: possible p sychopathological aspects. Psychosom Med [J]. 1996; 58 (2) : 156-9.
[3] 卞金有 主编 预防口腔医学[M] 第 4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3.164.
[4] Cicek Y, O rbak R, Tezel A etal. Effect of tongue brushing on oral malodor in adolescents. Pediatr Int [ J ]. 2003; 45 (6) : 7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