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森纳,好公司?坏公司?
多年来,温格执掌的“兵工厂”阿森纳一直走着技术足球之路,在世界各地拥有大批拥趸。
记者_ 沈玎
2011年8月28日的那个夜晚,曼联主场老特拉福德,当阿什利·扬在伤停补时阶段接到吉格斯的左路回传,射门命中球门右上角之后,终于给这场8:2的屠杀式的球赛画上了句号。
这场比赛让很多红魔老球迷想起1995年3月的那场标志性战役,在这场保持着英超历史上最大比分胜利纪录(9:0)的球赛中,安迪·科尔一人狂敛5球。也有人会津津乐道于1999年2月曼联客场8:1屠杀诺丁汉森林的那场比赛,超级替补、“娃娃脸”索尔斯克亚在最后10分钟替补出场却上演“大四喜”。
但这次,曼联的对手不是诺丁汉森林,也不是伊普斯维奇,而是宿敌阿森纳。要知道,上一次阿森纳客场丢8个球,还是在19世纪的乙级联赛中。
在英国9月4日那期的《人物报》上,一张阿森纳队主教练温格痛苦掩面的照片,被摆在了首要位置。如果不是英超,不是阿森纳,温格一定会被恼羞成怒的俱乐部管理层轰下台去。但这场比赛过后,温格的帅位依然很稳,变局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沮丧的温格自己辞职。
这是场复杂的比赛,阿森纳也是一个神奇的俱乐部,温格更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教练,哦,不,应该称他为“足球经理人”。
“兵工厂”与“经理人”
阿森纳俱乐部最初是由伍尔维奇区(Woolwich)皇家兵工厂的工人们组建,1913年俱乐部迁移至海布里球场,最终定名为“阿森纳队(Arsenal)”。
在英文中,“Arsenal”这个词就是兵工厂的意思,所以很多阿森纳的死忠球迷喜欢热切地称之为“我厂”,比如“我厂刚刚战胜了××球队”,“我厂准备签下××球员”。
不过在法国人温格的手中,“我厂”有了更广阔的含义。因为温格将“Arsenal”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兵工厂”。在其执教期间,阿森纳在转会市场上,极少出现大手笔的投资行动。比起追逐大牌球员,温格更倾向于从潜力尚未被挖掘、标价也更低廉的年轻球员身上获得快乐。
在足球圈里,不少球迷都习惯把法国人温格和意大利人安切洛蒂相提并论:前者执教的阿森纳一直是年轻球员的天堂,后者执教AC米兰期间,被戏称为“老人院”(队中主力大都是年过30的球员)。“有时,我甚至怀疑温格是不是有恋童癖。”球迷“牛班长”戏谑着温格的建队哲学。
“低价买入原料、高价卖出成品”,这样的经营理念,让阿森纳就像一个加工厂一样,为足球市场生产着大牌球星。尽管很“抠门”,但凭借着独到的眼光,通过在世界各个角落寻觅着尚未发光的金子加以打磨,温格还是打造了一支颇具竞争力的青年军。阿森纳也确实培养出一批世界瞩目的球星—比如刚转会巴塞罗那的法布雷加斯、18岁即闪耀足坛的沃尔科特……
在过去十几年中,英超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是红魔曼联和枪手阿森纳的双人舞。即便切尔西依靠俄罗斯人的卢布崛起后,温格仍保证着青年阿森纳的持续竞争力。
不过,近几个赛季,世界足坛已被疯狂的外部资金彻底扰乱了秩序。切尔西老板阿布的卢布,二进宫皇马的“老佛爷”为C罗和卡卡开出的天价收购合同,以及比阿布更疯狂的曼城中东老板,使得温格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控诉,“转会市场上,已经没有合理的球员挂牌价格。”
但是阿森纳的球员们显然并不这么看,他们期待在世界足坛证明自己的身价。几周前,阿森纳的前队长法布雷加斯转会去了巴塞罗那,加上纳斯里、克里希等,阿森纳接连失去了多位球员。这其中,法布雷加斯和纳斯里的离开最让温格痛心,前者是组织灵魂,后者是上赛季的队内最佳。他们的离开,让阿森纳就像战斗机卸掉了两个发动机,沦为了一架不断往下走的“滑翔机”。继与纽卡斯尔联战平、主场2球输给利物浦之后,又在客场以2:8的比分惨败给曼联。第四轮才1:0战胜了升班马斯旺西,暂时止住了颓势。
“我有我的理念,温格有温格的方式,我们的风格不同。”曼联队的主教练,苏格兰人弗格森诚恳地给阿森纳提出意见,“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温格)都执着于签约年轻球员,但如今这种建队方式看起来已经失效,他们已经好些年没有冠军了。”
对于“我厂”的球迷来说,相比球星的出走,成绩的下滑更是一种煎熬。阿森纳CEO加齐迪斯在转会窗口开启前曾告诉球迷“我们在银行账户里有足够的钱给温格使用”,可等了一个夏天,来了詹金森,来了宫市亮,来了个热尔维尼奥,又来了张伯伦,除了热尔维尼奥,其余几个仍是20岁不到的年轻人。
五年前,“小老虎”沃尔科特以1200万英镑从南港转投,创下了年轻球员的最高转会纪录,他几个赛季后才正式在队内站稳脚跟,如今1500万英镑转会而来的张伯伦,能立即解救阿森纳的近火吗?
“受过专业经济学教育的人总是给人磨叽的感觉,300万进货,500万甩卖,赚个200万差价。学学弗格森吧,要做就做大生意,C罗2000万进货,9000万出货。这才霸气!”对于温格经济学的专业背景,“牛班长”讽刺说。
在很多球迷看来,温格似乎并没有在好好执教球队,而是一直做着“投机倒把”的生意,或者说,他不是教练,而是一位经理人。
执教阿森纳超过10年的温格一直坚持着自己的足球经营哲学,低买高卖,靠着一帮青年军打天下。但在外部资金大举入侵的足球新环境下,温格和阿森纳的这一套是否还合时宜?
坏战报,好财报
在人们的印象中,似乎是因为建造新酋长球场,阿森纳一直深陷于财务的泥淖中,以至于温格在转会市场上,难为无米之炊。事实上,阿森纳并不缺钱,甚至财报都堪称美丽。
2010年,阿森纳年度财报显示,其全年总营业收入为3.799亿英镑、税前盈利高达5600万英镑,此两项数据均创下了集团财务纪录新高。而同期,阿森纳的竞争对手利物浦税前亏损2000万英镑,曼联、切尔西亏损都接近8000万英镑,曼城更是高达1.2亿英镑。
“两年之前,整个欧洲几乎有70%的足球俱乐部都处于亏损状态。两年时间过去,让人失望的是时至今日这个比例仍然高达56%。”欧足联秘书长吉亚尼·因凡蒂诺表示。
根据德勤会计事务所(Deloitte & Touche)2011年年初发布的足球俱乐部排名榜,阿森纳的财富排名位列第五。值得一提的是,就连排名第一的皇马,2010年的税前盈利也不及阿森纳的一半。
要知道,最近5个赛季,阿森纳没有拿到一个联赛冠军,但是他们却有着很好的经济效益,这对于其他豪门俱乐部来说,是一种讽刺。因为像切尔西、国米这样的球队,即便是冠军拿到手软,可是他们的生钱能力却难以让人恭维,大部分的赛季都是入不敷出。
分析阿森纳的财务数据,可以看出其主要收入来自三个方面:比赛日门票收入,电视转播分成和商业开发。2010年,阿森纳的比赛日收入为1.147亿欧元,转播收入为1.057亿欧元,商业开发则是5370万欧元。
“阿森纳是这份财富榜上唯一一支比赛日收入超过总收入40%的球队。”德勤的报告说。这一点主要归功于酋长球场的容量、稳定的上座率和高昂的球票价格。阿森纳的门票收入甚至高于巴塞罗那,后者的收入仅为9780万欧元。与之相对应的是,巴塞罗那的球场能容纳10万人,远远超过酋长球场的6万,可见阿森纳球票之贵。
阿森纳近期宣布,在2011/12赛季,酋长球场的票价平均还将上涨4%,其中季票价格将上涨6.5%至2625英镑,相当于2.8万元人民币。
三项指标中,阿森纳最缺乏的是商业收入,这一单项在世界20强榜单中排名13,仅为曼联的二分之一。其中,酋长航空拥有球场的冠名权直到2020/21赛季,这笔合约的价值为9000万英镑,而且还包括了队服胸前广告的赞助权直到2013/14赛季;阿森纳与耐克延长了队服的协议一直到2013/14年,与英国着名的饮料公司Lucozade Sport也签订了一份为期三年的合作合同。因被众多的长期合约牵制,阿森纳的商业收入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大幅度的增长。
单纯从收入上看,与排行榜前五的球队相比,阿森纳都算不上突出,但是,他们为什么可以在税前盈利方面遥遥领先呢?原因仍是温格的年轻球员投资策略—低买高卖。
虽然在今年2月,温格接受《天空体育》的采访时曾表示,“阿森纳绝不是一个靠变卖球星而赚钱的俱乐部。”但外号“教授”的温格确实一直做着这方面的生意,而且极其擅长。
很多时候,阿森纳出场阵容的低龄化超乎想象,在2009年的一场欧冠比赛中,枪手18人名单的平均年龄仅为20.3岁,创下了欧冠正赛最低年龄纪录。这些球员中,大部分都是温格低价买入再培养起来的。比如转会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门将斯泽斯尼,70万欧元买进的法布雷加斯,而现在后者的真实身价约为4000万欧元。
“他卖人总是挑得准时间,奥维马斯、佩蒂特、阿内尔卡、维埃拉莫不如此,他总能做出漂亮交易。”温格赚钱的方式,让弗格森也叹为观止,“他为英超那些立志赚钱的老板树立了一个合格员工的标准。”
在刚刚过去的赛季,巴塞罗那无疑是最成功的俱乐部,捧得西甲和欧冠等多项奖杯。但是红蓝军团在财政收入上却仍然处于亏损报告:7月26日公布的俱乐部2010/11赛季的财务状况显示,上赛季巴塞罗那一共亏损930万欧元。
亏损的最大诱因就是转会。巴塞罗那的官方数据显示,8750万欧元购入的伊布(4600万)、齐格林斯基(2500万)和卡塞雷斯(1650万)三名球员,但转手一共只卖了4330万欧元(伊布2400万、齐格林斯基1500万、卡塞雷斯430万),仅这三人就损失了4420万欧元。瓜迪奥拉是一个不俗的教练,但在转会市场层面,他与温格显然不是一个级别。
此外,温格在平衡球队工资体系方面也做得很到位,在同很多球员续签合同时,温格都会介入其中,那些想要索要高薪的球员,基本上都被扫地出门。至今,他仍坚持8万周薪封顶和30岁以后球员一年一签的政策。而且在阿森纳的14年,他的单笔最高转会费纪录也只是2004年1月买进雷耶斯的2320万英镑。
过时的经济?
“如果温格执教西甲的话,他早就下课了—他已经连续6年没有拿到冠军了。”刚转会西甲不久的法布雷加斯在接受《足球先生》杂志采访时,点出了西甲和英超根本上的区别。
英超俱乐部都是老板制,只有老板拥有教练的生杀大权。反观西甲,像巴塞罗那和皇马这样的豪门都是会员制——也就是说,是会员出钱养着俱乐部,他们看重的是成绩,如果球队战绩不佳,球队主席都有可能被会员搞下台,就别说主教练了。
以巴塞罗那为例,目前其拥有17.3万名会员,会员费大约是每年150欧元,球队资金主要来自于会员缴纳的会费以及金融财团等的支持。巴塞罗那在历史上从来不曾被商业集团或私人所垄断,俱乐部的主人是全体会员,能够在4年一次的主席大选中投票。
而在英超,曼联的前任主席爱德华兹在任了22年,他一步步将曼联打造为一个极为成功的商业品牌;俄罗斯人阿布在入主切尔西后,自掏腰包共投入了6亿英镑,让足球世界也从此多了一门哲学—豪门靠钱也能砸出来。
因为是老板制,英超老板会把经济利益当做第一出发点,其次才是冠军和成绩。西甲则完全不同,会员制的“功利主义”,使得冠军和成绩成为一支球队是否优秀的首要考量指标。有时仅仅是因为对俱乐部的战术不满,就会对教练的前途产生影响。比如被赶走的皇马前主教练卡佩罗,要知道,当年他可是收获了西甲冠军。
显然,偏爱赚钱的英超更适合温格的生存。温格也确实是一个特别的教练,当今欧洲豪门俱乐部的主教练中,只有他是俱乐部董事会成员,深度参与到俱乐部各种商务活动的管理中。所以,温格更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足球经理”。
“职业足球的实质就是在获得胜利的同时,做到财政平衡。这是最基础的规则,也是我为之努力的方向。如果违背了它,就如同作弊。”拥有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的温格,很多时候说话也都像个生意人。
对于温格这样的能为俱乐部赚钱的教练来说,任何一家英超俱乐部的老板都不会因为没有拿到冠军就解雇他。在阿森纳遭遇2:8的惨败之后,球队管理层担心的并不是阿森纳的战绩,而是“摇钱树”温格是否会因失望而辞职。
阿森纳在1996年任命温格为主教练的举动,至今仍被称为是“英格兰足球界一次罕见的,或许是过去20年来最为明智的选择”。当时温格尚在日本执教,无法立即前来,阿森纳一直等着他,连续几周都由助理教练主持工作。
“俱乐部经营的模式有很多种,就像在经济学上,你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量化账目。对于现在英超的俱乐部,该如何算账?时限是多长?5年、10年或20年乃至更长。我们采取的是长远目标管理。”温格曾为自己经营球队的哲学而感到骄傲,“这几年没有冠军奖杯,却意味着我们在未来长期的竞争力得到了保全。”
其实,很多球迷都觉得新球场的兴建才让阿森纳在转会市场上抠门,如果你从商业的角度来看,这绝对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它让俱乐部在未来又多了一份稳定的收入来源。
很多人说,那场2:8负于曼联的比赛,也许会让温格的哲学有所改变,比如在转会窗口关闭的最后一刻,温格连签5人平息球迷的不满。但英媒认为,这5名新援中至少有2个不是为了买而买,比如新签的韩国队长朴周永—他能为球队成绩带来质的提升吗?当然不能,温格是想仿效曼联的朴智星那样,开拓韩国乃至亚洲市场。
温格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幻想着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乌托邦,然而在职业足球加速迈入“烧钱时代”后,温格的这一套还合时宜吗?
如今,海外资本的入侵让阿森纳的对手变得更加强大,过去有切尔西,现在有曼城;另一方面,阿森纳在转会市场上也逐渐沦为其他资本掠夺的猎物,法布雷加斯2550万英镑去了巴塞罗那,纳斯里2400万英镑去了曼城……
现在,越来越多的大玩家根本不在乎利润,而是愿意为足球一掷千金,最终迫使其他俱乐部也不得不纷纷效法。结果是,足球俱乐部所赚取的利润都在转会市场上转来转去转丢了。过去,商业公司的雇员可能总是在为寻找10万英镑的资金而头痛不已,而现在的俱乐部花费1000万英镑可能连眼睛都不眨一下。
在畅销书《足球经济学》中,作者曾轻蔑地称,“足球不仅是一桩小生意,还是一桩糟糕的生意。任何人只要深入足球界待一段日子就会发现,正如石油是石油生意的一部分,愚蠢也是足球生意的一部分。”在这个愚蠢的生意中,阿森纳及温格一直以来追逐利润的聪明做法,是否已经沦为了过时的足球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