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小孩 中外大不同
过度呵护不利于儿童自主自立
在德国的幼儿园,孩子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例如,语言、生活常识、科学知识等等;这些内容中国的孩子也学,甚至学得更多,不过,多次访问中国的德国婴幼儿早期教育研究者齐默尔教授(Renate Zimmer)注意到,中国幼儿园的除了"班级人数多"、"房间面积小"之外,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孩子们被呵护得过于周到,以至于削弱了他们的自立能力"。齐默尔教授在中国的幼儿园看到,由25个孩子组成的班级有两位老师、一位生活辅导员、一位保育员和一名实习生, 而德国同样的班级老师总共只有2-3位。
在南京从事了15年幼儿教育工作的陶晶晶园长表示,现在中国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金字塔"式的教育下成长。父母因为工作繁忙,经常把照顾孩子托付给老人,因此家庭对儿童的教育往往具有代际断裂、过于溺爱等特征。陶老师几次感叹"对家长的育儿方法感到非常吃惊",她举例说,在一次在家长日的活动中,一位孩子摔倒,在场的父母和祖父母一起冲上前去搀扶、安慰。齐默尔教授强调说,"自立是每个孩子都要掌握的基本能力"。中国幼教中未必没有自立的内容,问题是这种能力通常都被置于识字、算术和艺术之后。
技能不等于能力
陶园长以"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描述大多数中国家长对儿童早教的理解,父母们希望儿童同时学习包括乐器,美术,体育的多门技能,一门都不敢少。于是,国内的很多幼儿园,特别是部分民办园为了迎合需求,纷纷开设汉语拼音、珠算等课程,甚至出现了以教钢琴、芭蕾来打"招牌"的幼儿园。齐默尔教授不赞同这种"全方位兴趣培养"的教育方式,她的观点是,"对孩子们的兴趣培养重要,但是学得过多反而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 尽管德国孩子相比同龄的中国孩子已经轻松许多,但齐默尔教授依然对一些德国家长过多要求子女学习某些技艺的行为表示担忧。
用爱教育,但不是溺爱
中国有一句著名的古训,叫做"不打不成材"。陶园长说,不少中国家长都会采用"棍棒教育"。她坦诚自己就是用高压和强迫的方式让自己五岁的孩子练习钢琴的。对于这种教育模式,齐默尔教授的评价是"不可理喻","儿童教育一定要以爱支撑"。齐默尔教授认为和中国相比,德国幼儿园的孩子更加自由,更像是"放羊式"的教育。她介绍说:"0-6岁的孩子对任何事物都有好奇心,我们说的用爱教育不是溺爱",而是"在告诉他们学会尊重别人,知道做事为人的底线后,给他们一个宽阔的空间,让他们自主选择想了解的事物。"
激发创造,是智力培养的重要环节
与欧美幼儿园经常带领孩子参观博物馆、上剧院不同,陶老师说,中国的幼儿园较少带孩子们走出课堂,去学习社会或亲近自然,因为担心"发生危险"。齐默尔教授说在陌生环境中实施教育,正好有助于提升孩子的独立能力,而且可以让他们知道危险的在哪里,怎么避免,怎么保护自己。
齐默尔教授特别强调"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访问中国幼儿园时,她发现中国幼儿园的孩子们接触的都是"现成玩具",在游戏的过程中,只是接受既定的内容,失去了自己动手、发挥创意的机会,"这对儿童未来的创造力发展非常不利"。齐默尔教授又说,与中国幼儿园截然不同的是,德国幼儿园有一种叫"玩具周"或"玩具月"的制度。在这个时段,孩子们可以大胆、自主地玩,包括材料的选取和玩耍的方式,让创意和想像任意发挥。齐默尔教授特别强调在教育中激发创造力意义非凡,"不必一味地模仿,要发展有自己特色的东西"。
重建理念,重视特殊儿童的早期教育
陶园长不仅创办了一所民营幼儿园,还专门针对0-6岁的孤独症儿童,建立了一家益智教育培训中心。陶园长介绍,在这所"特殊"幼儿园里,有一种融合班级,是二十多名正常儿童和一两名孤独症孩子混合组成的。把孤独症孩子和"正常儿童"放在同一环境中学习、生活,更有利于他们康复。融合班级的教育费用并不比其他幼儿园更高。这样的融合方式在中国还处于萌芽阶段。齐默尔教授也认为,残疾儿童是一个特别需要关注的早教领域,这些孩子应当接受和正常儿童同等的教育。在德国,这样的融合班级已经较为普遍,她对陶园长的"融合班级"表示赞许,相信那里的残疾孩子可以更多地与别人交流,更有效地学习知识。
作者:丽丽
责编: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