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和 kik,山寨产品的欲说还休

标签: 云/Web app 范物闲谈/Talk Kik kiki 微信 | 发表时间:2011-01-26 12:12 | 作者:streetsmart 盛开
出处:http://www.ifanr.com

Kik  出现后,国内山寨磨刀霍霍,同类服务大量涌现。

据我们所知,目前类似于 kik 这种网络短信(即通过网络而不是运营商发送短消息)的国内服务就有雷军系的米聊,盛大的 kiki,还有腾讯的微信,速聊,闪电聊等等。

模仿产品和原创产品的关系很有趣。一种是直接套用了其理念,并在其基础上完善功能以期超越。比如米聊就在 kik 的基础上大幅增加了各种功能。它基本把 kik 的所有功能和理念都完全承袭。对于我这样的 kik 爱好者,除了在增加朋友的时候感觉稍有不便外,剩下的可能就是界面和心态的适应性问题——使用 kik 你会感觉还是酷的,但是米聊只能给人影子的感觉,而且软件的配色方案我感觉也很不舒服。

另外一种似乎则是试图在理念上更多去掉山寨内涵。这里,我想说的是微信。它界面布局和各类按键的设置几乎和 kik 一样。虽然 iOS 上面的软件很多布局都有类似的理念,但是熟悉 kik 的人,我想仍然会认为微信在形式上山寨得比较彻底(当然,盛大的 kiki 则在 logo 和名称上山寨得很彻底了)。

微信的消息功能扩展到了图片,所以它把这个产品定义为:更快速的短邮。微信看到了网络短信的产品需求,但是对产品的认知和核心理念上却和 kik,米聊迥异。在它的说明中,我惊讶的看到他们对信息已阅状态的处理:

我如何知道对方是否阅读了我的信息?

无法知道。是否已读的状态信息在我们看来是属于个人隐私,我们希望给您一个轻松自由的沟通环境,因此我们不会将是否已读的状态进行传送。

任何沟通类产品,能降低沟通成本应该就会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kik 的已阅状态无疑是这个产品最重要的创新,而集成了 IM 的打字状态,无疑也是一个提供更全面和迅速沟通的必备要件。这些细节的创新,实际上是颠覆了沟通的方式——让沟通方式本身也成为沟通和反馈的一个部分。这些当然也是 kik 能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

但是一个明显基于  kik 产品所延生出来的模仿类产品,居然放弃了原创产品最重要的一个特性,实在是匪夷所思。如果微信能利用腾讯强大的系统平台,提供一个不同形式的短信(更快,更直接),一个不同形式的邮件(更短,更简单),无疑,它仍然还是具有重要价值:

排除安全性的考虑,毕竟国内的服务器更快。重要的是,微信如果能实现和桌面 qq 用户的信息互通,实现和腾讯微博的消息集成,在整体平台上实现简单,快速,一致的沟通,那甚至会实现更大的颠覆,目前的米聊,kiki,kik 这样的产品只会更加边缘化。这样的进程我相信一定也会到来。而让我感觉比较兴奋的,是微信也支持了 Symbian S60 V3。这样无疑能让朋友能更多的加入这个阵营了。

但是沟通方式的多平台集成,仍然无法产生沟通方式本身所提供的沟通价值。微信山寨了皮毛,却丢弃了最重要的创新。

新的技术的产生让横亘在人和人直接的阻隔消融,网络的沟通也能及时知道反馈,我们注视自己的手机屏幕,就可以知道对方是否关切着我们的话语,而不是等待朋友的延时的回复,也无需更多担心网络速度和信息的缺漏。

朋友是否阅读了你的消息,真的是“个人隐私”吗?有这样想法的人,无疑忘记了交流的意义。朋友间的交流是沟通,不是偷窥——隐私本来就在这个场景下无语无力,谁都不会喜欢单向的沟通,没有任何反馈的沟通。

微信应该要有更大的作为,我不知道是否出于自己是一种模仿产品,所以才在最终产品表现出了一种欲说还休的纠结。但是这样的纠结,实在不利于真正好的产品的出现——一个更好的产品,才能真正去掉山寨的标签。微信如果要真的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还是放弃这种反沟通本质的“隐私”理念吧。躲在“金鱼缸”后面看世界,貌似安全,隐私,实际上增加的却只是沟通的成本。

我想,这并不是一款好的沟通类产品所应该具有的理念,甚至,不算是好的山寨理念。

#延伸阅读:

Kik,为什么我会需要如此简单的社交短信?

Kik messenger 和 Textie,沟通的价值

【ifanRank】 2010 年度最佳应用:Kik messenger


© streetsmart for 爱范儿: 拇指资讯小众讨论, 2011. | Permalink | 36 comments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 ,

无觅猜您也喜欢:

Kik 的黑莓之路全面受阻,隐私再一次成为幌子?

Kik:快速增长,更多功能

Kik Messenger 在本周爆发,冲到排行榜首位

Kik 用户已达 300 万,将支持彩信和群聊
无觅

相关 [微信 kik 山寨] 推荐:

微信和 kik,山寨产品的欲说还休

- 盛开 - 爱范儿 · Beats of Bits
Kik  出现后,国内山寨磨刀霍霍,同类服务大量涌现. 据我们所知,目前类似于 kik 这种网络短信(即通过网络而不是运营商发送短消息)的国内服务就有雷军系的米聊,盛大的 kiki,还有腾讯的微信,速聊,闪电聊等等. 模仿产品和原创产品的关系很有趣. 一种是直接套用了其理念,并在其基础上完善功能以期超越.

国内类Kik类服务汇总

- Doug - 天涯海阁-Web2.0Share
本文同时发表于Mobinode,商业媒体请勿转载. Kik是今年很收关注的一个服务,其也入选了今年ChinaMode最受关注国外应用,Kik上线15天便用户超过百万,并且到去年年底Kik 的数量从每分钟 2000 条上升到 3000 条,并且用户数量也达到了300万,最近将支持彩信和群聊. Kik的出现也一度引发了对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用户关系的思考.

Kik messenger 和 Textie,沟通的价值

- Frank - 爱范儿 · Beats of Bits
Kik messenger 实在是一个好服务. 现在 ifanr 团队,包括我周围的朋友们,已经成为它的粉丝,使用它成了一种乐趣. 使用 iPhone 的朋友向我推荐了 Textie,但是它们的取向显然很不一样,而 kik 比 Textie 更为风行呢,它们会有什么核心差异. 看看他们自己的说法吧,自家在网页总是会把自己在服务说得最清楚.

Kik 用户已达 300 万,将支持彩信和群聊

- Kymair - 爱范儿 · Beats of Bits
新年假期,使用 Kik 和朋友说了新年快乐了吗. 用它来和国外的朋友说新年快乐,无疑很方便,很便宜. 官方博客公布了一些有趣的数据:在临近新年倒数的时候,Kik 的数量从每分钟 2000 条上升到 3000 条. 在午夜短短的时间内,总 kik 数达到了 4 万条左右. Kik 的发展仍然迅猛,今天他们宣布实现了 300 万用户的目标.

kik 类手机通信录互动应用前景探讨

- Frank - 爱范儿 · Beats of Bits
前言:基于通讯录的互动,在完成了电话、短信、彩信的基本功能之后,一直发展停止不前,传统运营商一直在寻求能够突破这些互动的延伸,然而智能手机性能的突破以及 3G 网络的完善,创业企业们却让这种延伸得以延续,当 Kik 完美提升了短信互动体验,WhatsApp 扩展互动的内容,我们还可以期待哪些互动与创意.

国产类 Kik 服务的阵营划分与战略目的

- 叁石 - 同步控
腾讯微信用户数量的持续攀升(新增通讯录云同步功能)以及本周中国移动和 360 宣告发布的两款产品——飞聊、口信,似乎暗示了国产类 Kik 服务的再度走热(不知道 Kik 的童鞋请先点此科普). 恰逢今天有同事询问我对于国内近期这些打着“免费、省流量”旗号的产品的看法. 我个人认为,单独地挨个从厂商的“点”角度去揣测其为何要推出这么一款产品,不如从“面”上入手,通过分析其行业属性和团队背景,对它们进行阵营上的划分,从而剖析其战略目的.

山寨军V5!

- chiypg - 《Geek》官方Blog
最近风云突变,利比亚战事逐渐进入尾声,不禁让人想起伟大的张召忠将军和CCAV的诸番言论:. 张召忠将军以其“丰富”的军事知识和“精辟”的作战理论,通过CCAV为卡扎菲军队出谋划策,诸如:组织巷战、地道战和地雷战;给人民发放武器,让反对派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之中;甚至鼓动卡扎菲动用传说中的化学武器,包括约32吨芥子气和另外2300多吨其他化学武器;组织特种部队,深入北约国家进行破坏活动,让这些北约国家后院起火,从而收到围魏救赵的效果.

可以不山寨

- sylvia - 月光博客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是一个哲学问题. 之前,唐骏造假一直没能被大家关注,是因为我们的社会已经缺失了对诚信的坚持,当这变成一个新闻事件时,诚信一下子站在了绝对正确的立场上,所以唐骏错得一塌糊涂. 我们高声骂腾讯“狗日的”,因为我们的立场站在了国内这个小圈子里面,国内第一个模仿的就是创新,第二个模仿的就该骂娘.

有关山寨PSP

- Alex - YKSOFT's Home
山寨PSP自从丁果A320开始草创,除开之前未流行起来的杂七杂八的之外,到今天已经发展了两代. 最初是06,07年左右,一些MP4方案商开始开发MP4用的FC模拟器,然后很快就初步取得成功. 但是当时FC模拟不过是那些MP4的一些附加功能,而且那些MP4的按键布局仍然是传统布局,因此并不能称为山寨PSP.

山寨算不算创新?

- 随想 - 36氪
社交化问答网站上知乎上有人在问最近国内最新的互联网“山寨产品”点点和知乎的问题,毫无疑问点点和知乎分别对在美国受到热捧的创新互联网服务Tumblr和Quora的外观和模式进行了复制. 类似的批评其实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从百度模仿Google,QQ模仿ICQ,到学习Facebook的人人网和开心网,以及最近在国内火热的团购和微博网站,我们一面享受着还算令人满意的服务,一面怀疑着中国人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