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我写过一篇日志
《基因》,最近,我对这两个字的鼓吹愈发聒噪。什么叫基因呢?说白了很简单,就是你是某个领域内的专家。再细细拆分又有三点:1、经验,2、资源,3、对该领域的理解。这三点都是专家级的,你就有对应的这项基因。
上个周末,我心血来潮,在微博上连续夸新浪微博的策略是如何如何对路,使整个产品的基础坚若磐石。新浪因为高管非产品出身,整个公司一直没有产品基因,这方面比腾讯,甚至比网易都差很多,但博客也好微博也好,总是新浪最牛。为什么?因为它懂得顺着自己的基因去做事。新浪的基因第一是媒体运营,第二是(基于媒体运营的)名人关系。结果做别的产品不行,做有媒体气质的博客与微博,这两板斧砍下去便如摧枯拉朽一般,无往不利。
顺着自己的基因做事,也是顺势而为的一种,不需要苦苦摸索,自然灵感如泉涌。“基因+感觉”胜于“勤奋+跟风”。
前些日子看Alexa,发现网易新闻持续攀升,已经不弱于(甚至强于)新浪新闻。确实网易新闻的口碑越来越响,格局逆转过来,原因之一是从2006年开始即关注民生,立场右倾的网易新闻,在民愤淤积的当下,得到了更多用户支持。简单来说,“态度”左右了战局。而四平八稳以客观中立自诩的新浪新闻,则声音渐渐微弱。这么说来战术上岂不是很简单?新浪也右倾得了。
哪里有这么容易。
虽然都是媒体运营,新浪新闻的基因得自陈彤,取“快速、全面、准确、客观”八字决,偏纯正的网媒风格;网易新闻的基因得自南方系高管,多有人文精神,重独立思考,偏平媒风格。基因这种东西是照搬不来的,最容易邯郸学步。右倾?怎么个右法,如何把握推送尺度,如何拿捏原创策划?基因是自上而下的灌输,高管风格决定了新浪与网易的新闻路线迥异。故而在社会平和的2008年之前,新浪新闻占据压倒性的优势;2009年以后恶性事件频发,则网易新闻崛起。时势造英雄。
无此基因,即便能看清大势也无可奈何。
我以前写
《基因》这篇日志,讲公司基因通常得自VP以上级别的实权高管。新浪的基因是媒体(网媒),百度的基因是搜索,腾讯的基因是产品(模仿),阿里系的基因是电商,搜狐的基因是炒作与跟风,网易的主要基因是技术支持下的高投入产出比,360的基因是通用工具,豆瓣的基因是文艺调。所以马云年初说淘宝要搞SNS,鄙人笑之;百度强推有啊、说吧,鄙人又笑之。你高管都不懂行,做个屁嘞,以为重金挖几个人才过来就能打开局面,动机好似买一把双色球的小纸片。
在这几家公司里,还属新浪最为沉稳。虽然也不乏产品烂尾楼,但大事不糊涂,从博客到微博,每次都能找准变革的方向。只可惜终究是缺乏产品基因,临到如何开采微博这座富矿时,手足无措,各种基于微博的业务拓展杂乱无章,策略混乱。说白了,就是没一个精通产品又深谙战略的实权高管,在后微博时代的产品规划上(脱离了网媒基因)如处男初夜,青涩夹杂猴急。
由此可见,基因决定命运。公司的基因来自高管,部门的基因来自经理,小组的基因来自组长,就算是单单一个人,也有他自己的基因。微博上有人问我,说基因这玩意儿怎么通过后天的方法来弥补呢?我觉得这是个坏问题。严格来说,基因是不可“弥补”的,或者说不可能在主观上去弥补。它来自你的爱好,你的天性,你在28岁以前的职业经历,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形成过程。你想转基因吗?可以重新投胎……还不如用心去发现自己的基因,加强它而不是嫌弃它,跟随它去选择职业与岗位。
拿我自己做例子。活到35岁,能看清自己的长项是“带感创意、文字、基于条理性的判断力”,所以23-26岁做游戏平媒编辑/管理那几年,成就最大,幸福感最浓。我错以为这就是媒体基因,后来转网媒运营却业绩平平……因为管辖范围注重内容实用性、团队执行力,和我本人的基因却完全不搭调。看清这一点后继续转产品设计,虽然能发挥条理性的长处,但分管项目并不需要带感创意,自己又不是产品忠诚用户,结果成就不大,反而写博客颇赚了些名声。这也就是今年打算全力奔向APP的原因——移动应用更看重创意,更依赖创始人的直觉和经验,而我玩APP的着迷程度远胜web产品,更容易理解用户情景。从天赋到爱好都有得发挥。
从公司到部门,再到个人,顺着基因来,做事顺畅很多,成功也会自然很多。反之,野心驱动下的跟风则仆街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