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Google+的"圈子"
Google最新的社交产品Google+推出有一段日子了,最大的创新是推出了“圈子”的概念,虽然还在测试期,但受到的关注可谓广泛。
圈人是单向的动作,有点像微博的关注,不需要“互粉”,也不需要Facebook一样的确认,圈的时候只需要将好友拖进来,被圈的时候会得到邮件和消息栏的通知,非常简单。 G+给出的默认圈子包括:家人、朋友、认识的人,关注对象。这四个圈子精确而简洁地对人际关系做了最初步的分类,比如你把某个人划进“朋友”圈里,对方可以把你归为“认识的人”,你关注某个名人,以及你并不熟悉的人圈了你,都是可行的。
G+最大的特点就是让信息发布者掌握主动权, 不仅在浏览的时候可以进行信息流的分类,在发布的时候也可以选择圈子,也就是完全可以自定义让哪些人看到什么样的信息,这一点是目前的Facebook, Twitter,或者国内的微博和人人都做不到的。比如你的好友热爱美食和科技,而你关心科技和音乐,你可以将他划入科技的圈子中,在发布关于科技的消息时选择发布到“科技”圈子让这位好友看到,在浏览的时候,你可以在两个圈子中都看到这位好友的信息,但你能得到的信息,又取决于这位好友对你的了解和划分。
概括地说,圈子的精髓在于主动地发现、管理和提供信息流。在使用上,Geek们完全可以在这里建立一个完美的专业讨论圈。
而从社交产品的角度进一步去挖掘,“圈子”的意义涉及到更深层的人际关系。“圈子”模式揭示出一个事实:无论在互联网还是现实中,大部分的人际关系是不对称的。一方面,在大多数的人际关系里,人们考虑的往往是别人对自己的价值,而并不在意自己对别人的影响,至于那些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又不便过于频繁地公开说话(看看微博上的郭美美以及发言渐少的名人们就知道了);另一方面,从隐私上考虑,对完全公开的信息来说,真正关注你的人会留意一切有用的信息,而不关心的人也不会留意到你今天情绪不好多碎碎念了几句。换句话说,人都是是自私的,而G+的分享方式对人际关系里的这种不对称关系是一种模拟,也是一种探索和考验。
从这个意义上说,“圈子”其实是相当理想化的一个社交产品,因为它在保护隐私和划分信息流的同时,增加了使用的难度,人际圈的细分可以很具体,也可以模糊,也可能能被不良利用,一切都取决于用户。
笔者一直认为Google产品里有一种隐含的预设:用户是聪明的。不管是Search、Mail、Reader还是Google+,都不复杂,功能清晰,而且使用的灵活度都非常大,完全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实现效率最大化。但如果要更为个性化的使用,就需要一点用户自己的创造力。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喜欢Google的人很有限了,大多数人并不喜欢去思考怎么用一个产品,而是习惯送上门来而且看起来好用的,比如360这样的流氓软件。而且在专业领域之外,很多人根本不打算做什么有责任感的用户。社交是一种娱乐方式,娱乐意味着时间成本可以不计,所以大多数人宁愿去刷人人和微博,被随机的信息淹没。
但是没有必要比较优劣。这就和有人用QQ,有人用MSN;有人用微信,有人用talkbox;有人刷人人,有人刷微博;有人刷Facebook,有人刷twitter一样,纯粹是个人喜好问题。
笔者喜欢Google+的思路,不仅仅因为它对社交关系敏锐的洞察,更是因为它触到了发展社交的同时控制社交影响的需求,有收有放。当然好的预设也可能被不良的利用,这是所有技术创新无法抵挡的。
扯远一点,从Google+想到了写博客。写独立博客以来,心态一直在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写的人没法控制读的人,所以也很难去控制影响。谁在看,或者写给谁看,不可能像Google+一样划个圈这么简单,而写得任何人都能看,也不是那么容易。
不过谁知道呢,也许哪一天就扔了手机关掉电脑告别了网络世界, 因为这个世界太复杂,而社交本可以很简单。
来源:缭草投稿,作者博客。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地址 - www.williamlong.info - 谷歌阅读器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月光博客投稿信箱:williamlong.info(a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