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的逻辑、产品和未来

标签: 互联网 产品 社交网络 | 发表时间:2013-05-07 10:57 | 作者:童海波
出处:http://blog.jobbole.com

来源 极客公园

最近社交领域很热闹,3 月底腾讯刚在 12 年年报披露微信朋友圈的月活跃账户增长至 2.47 亿户,QQ 空间月活跃 6.03 亿;五一前阿里巴巴就以 5.86 亿美元购入新浪微博18%股份,由此新浪微博估值为 33.6 亿美元;Facebook 刚公布的 Q1 业绩,营收 14.58 亿美元,月度活跃用户人数为 11.1 亿,移动业务月度活跃用户人数为 7.51 亿。

笔者在公司也在负责社交产品飞信同窗,除了眼热和感叹,也整理下对社交网络的理解,晒一晒的同时,也算是个人小结吧,欢迎探讨。全文分三个部分:社交的逻辑、社交的产品和社交的未来。

社交网络的逻辑、产品和未来

社交的逻辑

社交网络的理论研究是一个很久就开始的事情了,以下列出 4 个基础论断,作为后续产品论述的前提(其实很多在产品中体现的还很不好)。

  1. 邓巴数:能与某个人维持紧密人际关系的人数上限,通常最紧密的联系 4-5 个人左右,15 是能够一起干同件事情人数,35 是能互动协作的最大人数,150 是能够记忆和了解的最大关系数。飞信群的用户上限是 200 人的原因,就是 超过 200 人后因为用户无法维系这么多关系会导致活跃降低
  2. 社交网络是小世界网络: 既然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通过最多六个人就能找到对方,那说明世界的确蛮小的(网络有较短的平均路径长度);而且六度关系证明一个事情,就是社交网络不是随机网络(随机网络是不可能仅通过 6 个节点访问全网络的), 社交网络中的人是扎堆存在的(网络有较高的聚类系数),其中存在人群里的领导者–核心和跨人群的人–桥梁,而这也是 QQ 圈子算法开始的逻辑。
  3. 社交网络是无尺度网络: 社交网络中人的好友数符合幂律分布, 即较少数的人认识大多数的人(节点的度非常高)和大多数的人只有较少的关系(节点的度很小),新浪微博的明星 +V 账号其实就锐化了这个逻辑,以至于在新浪微博里,通过 3-4 个人就能遍历全网络。
  4. 群体心理学证明,人的行为是受社会环境强烈影响的,社交网络中主要体现在 人的影响和群体的影响

社交网络的逻辑、产品和未来

关系对人的影响在于,六度分隔所描述的是弱连接, 通过弱连接,我们可以传递消息,创造合作机会;但如果关注人们之间是如何互相产生影响的,就必须关注强连接,尼古拉斯•克里斯塔斯基将称为“三度 影响力原则”(人类行为深受三度以内朋友的影响), 这种现象的出现原因,既包括行为习惯上的影响,也包括观念上的影响。

群体对人的影响,主要是极化,即群体愚蠢或群体智慧。理论上,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分工互补,就可形成紧密的群。《乌合之众》里讲到,群体对于个体有着极端放大和缩小的能力,可以没有责任的暴虐成为暴民,也可以用高尚情感使之舍生赴死(领袖们打动群众需要言之凿凿,信誓旦旦的重复和强大意志的感染)。 情绪化、简单化和跟随成本大大降低,是群对个人行为带来的影响。新浪微博的运营,就是典型的时尚流行话题带动,名人引导,最后完成群体讨论和活跃的,

另一方面, 群体是可以产生超越个体的群体智能的,《失控》里称之为“涌现”(整体才具有,孤立部分及其总合不具有的性质)。这个在人类社会尚无很好的范例,亚马逊的相关商品精准推荐,可能算群体预测吧,但在自然界涌现有很多范例,比如水分子朝一个方向运动会形成漩涡,白蚁可以构筑相当于人类数千层楼高的蚁巢,且通风卫生情况良好。

北京大学计算机系李晓明教授为《大连接》一书所写的推荐语:“社会网络”不仅是‘网络’更是‘社会’,深合我心。互联网的社交产品,就是要遵循规则,帮助用户使用、经营、扩展其社交关系,将整个社交网络经营成良好运转的虚拟社会。

社交网络的逻辑、产品和未来

社交的产品

社交产品主要论述四个部分:关系社交产品、内容社交产品、服务社交产品和社交产品的运营。

关系社交产品

扎克伯格在 Facebook 上市前公开信中写道:“人际关系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人们分享得越多——即便只是与密友或家人分享——文化就越开放,对于他人的生活和观点的理解也就越深。我们认为,它能够创造更多、更强的人际关系,并帮助人们接触到更多不同观点。”这就是平台型的关系社交产品的主要思路。

实名动态(FEED)、好友关系(推荐)、个人主页(Profile)是关系社交产品的基本构成,持续不断的优化 FEED 的聚合和展现形态,进而激励更多的分享(含评论转发),不断基于标签推荐用户添加好友,不断引导用户浏览好友的个人空间,以此完成关系链的活跃和建设, 其中相册、日志、活动和投票,是关系社交产品的基础分享应用和 UGC 内容来源

业内,Facebook、QQ 空间、人人网、开心网,大体都是基于这个逻辑的。特别要提出的是, 开心网正是由于在用户动态中没有强化好友内容的分享,而导入了大量游戏动态,导致了网站活跃的急速下滑

进一步的,任何人都会有关系链的迭代,人属于社群生物,这是青年用户更能参与陌生交友的原因,他们的关系链密度还太低。 随着关系链密度的加深,人们管理和扩展关系链的成本增加,特别是时间机会成本增加,人们希望用有限的资源去维持更有收益的成本。关系社交产品在发展的一定阶段,就应为用户提供群组这一关系管理模式。

较好的群组构建模式,是要引导用户基于 3 个属性(标签)来完成,即关系(socialgraph)、兴趣(interestgraph)和位置(geograph)。目前看起来,陌陌的群组构建是相对成功和活跃的。

社交网络的逻辑、产品和未来

内容社交产品

社会化阅读是现在很流行的概念。数字化内容(包括博客、书籍、音乐、视频等)与社交网络对接的产品将产生这样的价值: 基于关系链的社会化传播,将优化用户对内容的消费选择,完成高质量的内容发现;基于关系链的社会化分享,将强化内容对用户的价值,基于内容交互讨论形成基于内容的群体智慧分享;通过数字内容标签化,完成共性用户的区隔,能够构建同好的用户群组;通过用户标签化,还能完成较为精确的内容和群组推荐,形成内容社交的闭环。目前,应该说在这个方向仍然没有很好的产品,ZAKER、搜狐新闻客户端这些,如果能和现有的社交平台整合,未来才有更好的空间。

服务社交产品

服务社交产品其实是 O2O 的一种,突破的逻辑使用户和商家会认为这样效率更高:社交化可以完成用户对于服务的评级、推荐和分享,用户能够通过自己信赖的人,获得更多有关产品和服务的信息,来完成对服务的选择以提高生活品质和效率。使用特定服务的人可以形成讨论群组,进行互动和分享。

企业通过了解用户的群体特征和用户对服务的反馈,他们能够制造更好的产品——即以人为本的个性化产品。大众点评网就可以算作服务社交的产品,可惜的是其点评主要来源于陌生关系(可能存在假评),如能和社交平台对接以显性化强关系的点评部分,则用户价值会更大的提升;电商导购其实也可以归到这一类里,相信如果阿里能利用新浪微博的 +V 账号和用户真实好友关系来实现电商导购,价值巨大。

社交产品的运营

对于社交产品的运营,就是如何激励用户持续的社交和活跃,只有一个逻辑,主要是培养社区氛围。社交氛围的培养,一方面是发动网络中的用户,把他最核心的好友邀请进来,而且形成反复邀请,完成基础社群的构建;一方面是就是通过公平的机制,鼓励社区中积极的交流、分享和合作,这个通过情感化策略和构建用户成长体系来完成。

一个基础事实是虚拟世界的社交互动,用户间是很难感知对方的情绪的, 感情交流的缺失会让人缺乏归属感,所以增加情感化的元素是必须的,比如提供虚拟表情(Line 已经靠此有了巨大的营收)。构建用户成长体系,目的是将用户的主动的交流、分享和合作行为,沉淀成用户激励。游戏化是成长体系的主要设计思路,就是如何使互动更好玩效率更高,并通过等级和子目标使用户激励能够及时反馈到用户。 应该说在目前做的比较好的现网社交产品里,这些部分都有着或多或少的体现。

社交的未来

社交的未来,目前看来就是移动社交和大数据。

全球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带来的是 PC 互联网用户全面向移动互联网的迁移,社交网络也不例外。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是时间碎片化,这正是社交内容(内容碎片化和多样化)消费的客观优势。

手机的拍照(识图)和语音能力又是用户 UGC 和分享的巨大推动力;LBS 特性先天就是社区(实体社区主要基于地域),手机和线下环境和服务的无缝对接,是虚拟社交网络和真实社会能够更好地互动和整合;加上手机就是一个庞大的活跃社交基础网络,用户关系都存放在各自的手机通讯录中(而非统一存放在QQ处),而且此网络每天基于电话短信非常活跃。所以,基于移动社交的产品,生命力十分旺盛,微信的朋友圈就是很好的例子。

互联网的本质是理解用户,而社交网络所积累的数据正能够带来这一点。大数据其实包含两部分,交易数据(企业静态用户数据)和交互数据(社交网络用户实时数据)。依托社交网络海量用户的完整即时数据,收集用户兴趣、用行为、用来源等数据,发掘用户的真实生活环境、兴趣喜爱、好友关系属性(前文所述,通过用户所处的环境、关系网络可以推断用户的行为和喜好),对用户进行分类并构建用户模型和标签化,以此实现对用户的精准预测推荐,服务于广告、游戏、电子商务等商业模式。

社交网络的逻辑、产品和未来

大数据的核心就是预测,大数据时代最大的转变就是, 放弃对因果关系的渴求,而取而代之关注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只要知道“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

大数据将为人类的生活创造前所未有的可量化的维度,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中展示了谷歌、微软、亚马逊、IBM、苹果、Facebook、twitter、VISA 等大数据先锋们最具价值的应用案例,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相关文章

社交网络的逻辑、产品和未来,首发于 博客 - 伯乐在线

相关 [社交网络 逻辑 产品] 推荐:

社交网络的逻辑、产品和未来

- - 博客 - 伯乐在线
最近社交领域很热闹,3 月底腾讯刚在 12 年年报披露微信朋友圈的月活跃账户增长至 2.47 亿户,QQ 空间月活跃 6.03 亿;五一前阿里巴巴就以 5.86 亿美元购入新浪微博18%股份,由此新浪微博估值为 33.6 亿美元;Facebook 刚公布的 Q1 业绩,营收 14.58 亿美元,月度活跃用户人数为 11.1 亿,移动业务月度活跃用户人数为 7.51 亿.

3款基于地理位置的社交网络产品案例

- baldachin - 互联网的那点事
随着智能手机和定位技术的发展,社交网络的发展也出现了变化. 区别于Facebook这种在网络上重构你现实生活社交的社交网络,基于地理位置的发现你身边的人的社交网络在不断的发展当中. 通过Foursquare和Gowalla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签到,通过Sonar和Banjo用户可以自动发现附近的人,通过Yobongo可以与附近的人群聊,通过Lokast可以形成一个微型社交网络.

Quirky:众包+游戏化模式的产品开发社交网络(宣布获得1600万美元的融资)

- Gabriel - 36氪
Quirky是一个社交网络,但既不是娱乐的也不是职业的,而是专门为产品开发打造的一个社交网络. 其近日宣布获得了由Norwest Venture Partners和RRE Ventures等投资的1600万美元的巨额融资. 该平台的主要业务是以众包和游戏化的模式促进产品的开发. Quirky社区用户可以积极参与到包括产品构思,设计,命名,生产,营销和销售的每一个具体环节中去.

苹果的线下社交网络;硅谷的黑暗共识:让孩子们少用数码产品 | TechBoard#28

- - 极客公园
通过多年的经营,苹果已经形成了基于硬件的「苹果生态」,生态中的用户哪怕不满意,也难以放弃苹果的硬件产品. 这个观点早已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了佐证. 上周,著名科技评论家 Ben Thompson 发表文章,他在苹果生态系统之外,给了另一个近似但更有预见性的判断:苹果正在建立自己的社交网络. 月初,苹果发布新一季财报,同时宣布将从 2019 财年起不再公布 iPhone、iPad、Mac 的销售数据.

社交网络决定树

- changlei - 爱范儿 · Beats of Bits
Guy Kawasaki 是 Alltop.com 网站的联合创始人,也是 Garage Technology Ventures 的创建合伙人. 当然,他更为人们所熟知的角色是苹果前首席布道官,在推广 Macintosh 的过程中上立下不少功劳. Guy Kawasaki 在社交网络上非常活跃,无论 Facebook、Twitter,还是最近推出的 Google+ ,他的信息更新都很频繁.

社交网络的“悖论”

- Felix - 月光博客
  编者按:Nina Khosla,作为一个设计师,同时也是Teethie创始人. Teethie是一个社会化博客形式的创业项目,致力于构建基于兴趣的社区.   近几年来,我们与朋友们在网上聊天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过去,无论线上线下,我们都只看到一小撮朋友在线进行交流. 曾经似乎让人提心吊胆的互联网世界虽然布满了陌生人,但我们可以与他们一到去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

解析社交网络Tumblr

- - Solidot
网络科学家都在分析Twitter和Facebook的数据,而遗忘了另一个社交网站:雅虎的轻博客Tumblr. 雅虎实验室的Yi Chang和同事弥补上这一空缺. Tumblr有1.6亿用户,发表了700亿帖子,它的帖子没有字符限制,支持图片、视频和音频. Chang和同事分析了去年8到9月之间发表的6亿帖子(预印本),发现90%以上的帖子由图像或文字构成.

社交网络崛起

- - 《商业价值》杂志
2009的8月28日,当由新浪CEO曹国伟亲自主导的神秘项目微博开始内测的时候,更多还是被看作与饭否、嘀咕、滔滔相似的国内众多类Twitter产品之一,不过事情的发展出乎了不少人的意料:新浪成就了一个不同于美国Twitter的、中国本地化的微博产品,并引发了之后3年中国社交网络的一场风暴. 于新浪而言,微博业务的崛起让这家上市10年的老互联网公司重新焕发生机,于中国的社交网络而言,微博是一个无法被忽视的里程碑意义的产品,而微博成功背后更值得玩味的则是:一个最不像Facebook思路做出的产品反而引爆了过去3年的社交网络浪潮.

产品经理的逻辑性【腾讯大讲堂】

- - 一个产品经理的博客...
逻辑分析能力对于产品经理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产品经理应该有发散,有收敛;能抽象,能总结;有很多新奇的想法是好事,但更要能应用到一个产品体系中. 首先,一个产品是有一定的系统性特征的,从产品定位,功能架构,结构分析,框架设计. 产品构建的各个环节都渗透着严谨的逻辑思维. 产品定位是一个高度抽象的过程,在纷杂的各种因素中,直取最核心要素;这个要求产品经理深思熟虑,并逐层过滤.

[技术讨论]京东产品业务逻辑错误分析

- - CSDN博客推荐文章
双十一,很多人都剁了手,而作为一个程序员,更多的是看到了业务逻辑层的问题,当然,有些问题是为了让用户愿意进入,而不一定是必须花钱,比如在第一次双十一的时候的红包叠加使用,就可以让我实际当时只花了几块钱买到了一张32g的闪迪的TF卡,嗯,双十一活动价格是160,转手120卖掉了. 而因为淘宝本身的物流问题和各种假货以及欺诈行为,我已经很少在淘宝上购买东西了,而更多的转向了京东,主要是因为京东的售后服务确实对于一二线城市的人来说比较便利,三线城市也覆盖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