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微处见成功:5个精巧的产品设计案例

标签: 成功 产品设计 | 发表时间:2013-06-23 10:53 | 作者:[email protected] (Kryptoners)
出处:http://www.36kr.com/

编者注: 本文来自在Facebook做产品设计的妹纸 Julie Zhuo,她从一个女性的角度讲述了五点她认为非常棒的细节设计,可以看的出,她关注的点与男性有很大不同,在移动互联网这个男人的天下,或许我们真应该驻足听听来自另外半边天的声音,毕竟,应用不分男女,但用户分男女,我们不能单纯的只从自己的角度想问题。

优秀的设计以各种方式存在于每个角落,除了那些广为人知的伟大设计之外,还有一些非常棒的细节设计也值得我们关注,本文介绍最近遇到的五个我认为值得一看的设计(排名不分先后)。

Snapchat的大圆按钮

这个按钮可谓简单至极,仅仅是个大大的圆圈,操作也很简单,单击拍照,长按录像。这个设计最大程度上符合人们下意识的动作,因为拍照和录像从本质上来说都相似,仅仅是时间长度上不同,所以指尖在按钮上停留的时间决定你最后拍出的是照片还是短片。更绝的是没有任何后期特效,也不需要呆呆的站在那摆拍。这个设计毁誉参半、机遇和风险并存,你不能确定你到底拍了几秒的视频,但是这款应用本身就是一款简单的图片/视频分享应用,简单在这里才是王道。

Candy Crush Saga的“增加五次机会”

额⋯⋯其实我有点不好意思说我已经在这个游戏上花了上百美元了。尽管这个游戏也有部分缺点,但是,它确实能让用户上瘾。而且会让你不由自主的多花几十美分购买五次额外的移动机会来通关。这招很有效果,首先是激发你的控制欲,本人是那种在给定的若干次移动机会里无法通关游戏的人,想要过关,只能购买额外的移动机会来搞定了(135级之上除外,那是另一个故事)。另外,更要命的是它总是在你讲过不过的那个坎上出来。本来,如果距离通关还有很远,你很大程度上会坚持锻炼直到能通关为止,但是,如果就差那么一点点就过了,你会很不甘心,这时候你就更愿意花99美分来搞定了。

这招在很多游戏中能经常见到,但没有一个能比得上Candy Crush给我的感觉强烈,我老是想用自己的方法来通关游戏,而不想屈服于游戏规定的步骤,而且我就差两步就搞定了,就两步,两步,步⋯⋯

Path的贴纸商店

这可能是一种比“增加五次机会”更好的盈利方式。毕竟,作为贴纸,它传达的是个人的喜怒哀乐,每一枚小小的贴纸和其他细节设计反映了Path的态度。打开商店的时候,会出现一段短暂的动画,还有段清脆的铃铛声,就像在宣布“本小店开张了”一样。这个贴纸小店的布局非常整洁幽雅,每枚贴纸上都有个小小的聚光灯,仿佛在博物馆一样。并且,左右倾斜屏幕的时候,所有贴纸还会随着来回晃动,用很有趣的方法回应你的动作。这个小店获得成功的秘诀就是它从未试图让自己变得真实(说实话,有谁见过真正的贴纸店么?)。它故意采用夸张的效果来取悦用户。有时候我想,如果谁在做小店的贴纸设计工作工作,那他一定一定非常开心吧。

Spotify的“热歌”功能

发现Spotify增加“热歌”这一栏还得提到我最近经历的一次按惯例我为的自驾游准备播放列表的时候,虽然现在这项功能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许多音乐网站/应用都提供这种基于点击/播放数量排名的榜单),但是Spotify最大的不同是它提供一项额外的数据“全球播放次数”。对于那些星探来说,这项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项数据也能间接的告诉你,哪些歌手是成名很早的,哪些是最近才蹿红的。而这些是其他榜单里找不到的。

当然,对于初次看到这组数字的人来说,可能他们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其实是有更好的方案来代替单一的数字的,我期待将来的时候,Spotify能设计出更好的方案来帮助我挑选歌曲。

Evernote的卡片设计

这些小小的白色方框看起来就像白色的名信片,能让你在不必打开的情况下预览内容,这种更加贴近现实的设计要比一个简单的列表好太多了。我所有的笔记都是一些零碎的纪录,包含许许多多的话题,没有什么具体的好方法能工工整整的整理它们,所以,Evernote这种简单的两列卡片的设计反而使用起来最舒服。而且,他们力图保证卡片的简单大方,仿佛就在暗示你“没有搞的太复杂,你能随时撕下每页纸”。另外还有一点,保持卡片适当的宽度可以使用户感觉更舒服一点,毕竟你只是用它来纪录一些临时想法,不是进行长篇大作的创作,宽度太大只能让人觉得很空虚。

后记:当然,这个巨大的世界里还有许许多多的优秀设计要比我上文提到的这五个好很多。然而,上述这五个细小设计总能让我停下来细细思考。其实不论什么应用,其本质都是由许多部分组成,如果每部分都精心设计过,那么整体的水平一定会非常高。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 文章来自 36氪

36氪官方iOS应用正式上线,支持『一键下载36氪报道的移动App』和『离线阅读』 立即下载!

相关 [成功 产品设计] 推荐:

细微处见成功:5个精巧的产品设计案例

- - 36氪 | 关注互联网创业
编者注: 本文来自在Facebook做产品设计的妹纸 Julie Zhuo,她从一个女性的角度讲述了五点她认为非常棒的细节设计,可以看的出,她关注的点与男性有很大不同,在移动互联网这个男人的天下,或许我们真应该驻足听听来自另外半边天的声音,毕竟,应用不分男女,但用户分男女,我们不能单纯的只从自己的角度想问题.

产品设计流程

- - 互联网分析
新的一年到了,分享个大的东西,这个是之前团队总结的一套「产品设计流程」,里面包含了3大模块,产品前期分析,设计环节,上线总结反馈,基本上涵盖了,从需求到上线的经过的流程,相较于大型UED团队会“轻”一些,适合中小型团队. 如果所在公司内部还未有设计流程,可以参考此流程,也可以拿去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进.

移动产品设计之设计

- crystal - 互联网的那点事
移动产品设计最大的差异点在于用户使用场景的变化,场景的变化引发了交互方式巨大的变化,从而也使得信息呈现方式有所不同,再加上硬件设备的差异,最终使得2者千差万别了. 所以,移动产品设计之设计应该首先从用户的使用场景出发,同时考虑用户的硬件设备差异,综合以上2点去帮助用户完成某个任务. 按照我的理解,场景、任务、用户可以称之为设计的三要素,每一个设计实际上都是试图去帮助用户在某个场景下完成某个任务的.

手机产品设计禁忌

- - 落花流水——elya妞╰_╯
在做手机产品设计的过程中,遇到很多看似很小,且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正是这些小问题,一次次的撩拨用户的耐心,让用户对你的产品心生怨念. 刚出道的朋友没有经过实战,对细节注意不多,往往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强调多次后,觉得不如写下来,给新人共勉. 一般按钮会有四态,不可点击效果、可点击效果、聚焦状态、按下状态.

移动产品设计新思路

- - 互联网的那点事
随着时代的变迁,移动产品的设计也有了更多的变化. 用户的需求越来越多、使用的场景也更加复杂. 也因此移动产品就有了更多设计的新思路. 当然,手机的玩法虽然不再被局限在有限的领域,但是对于那些更喜欢用手机拍核桃、钉钉子以及起瓶盖的各位童鞋,还是看看本次由朱坤 @kentzhu 分享的移动产品设计真正的新思路.

从Mailbox看产品设计火花

- - 优设(UISDC)
Mailbox是个基于Gmail的任务管理类的应用,任务即邮件,可以让邮件完成,删除,设为稍后提醒,放入待办项目中,推行Inbox Zero理念,是个最近比较火的产品,不过坑爹的是Mailbox下载后不能马上用,需要排队开通,本人在上周终于排到了队,经过了几天的试用,把Mailbox和热门邮件客户端Gmail,Sprrow做对比,顺便记录一些感想.

PM札记:产品设计这两年

- - 所有文章 - UCD大社区
做产品差不多也两年左右了,基本上这条路是磕磕绊绊,迷迷糊糊,但好歹大方向是正确的,有空回想总结起来,唏嘘不已,看看以前对产品的看法,再看看今天对产品的认识,不仅感叹自己当初的幼稚,如今,更多的是了解了自己的无知与渺小,怀着一颗谦卑的心,继续学习,在产品这条路上寻找自己的价值. 产品职责包含很多东西,产品设计只是其中的一种职责,只是简单的描述一下我在产品设计上的弯路,回想起我的产品设计生涯,目前走过了三个阶段:.

Siri引发的产品设计变革

- Jerry - 月光博客
  Siri的发布,在iphone 5的失望之后,为苹果带来了言之不尽的话题,其热度甚至超过了ios 5这个重大操作系统更新. 但是,今天希望论述的却不是这些讨论,而是设计者有意或无意之间,为某一类工具的设计产生了重大性的基础定位变革.   笔者不知道大家称Siri为何,或许会被称为“语音交互工具”吧,因为它绝对已经突破了“语音识别工具”这种“声音到文字,文字到命令”的范畴,而直接使用语音实现人机交互.

移动平台上的产品设计

- - 雷锋网
【编者按】本文由 @淘宝UED 团队所撰. 随着智能手机的产生,人们对它们的使用时间与粘性迅速加大,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迅猛,越来越多的PC端产品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转移到方寸之间的屏幕之上时,有如潮水般汹涌. 我们需要的就是适应在移动平台设计一个好的APP,以此获得自己的席位. 当下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已经从单纯的以实现单一功能为主,到平台的转移,再到各个APP之间的产业链的形成,还有广告植入的各种运营手段产生各种盈利.

产品设计原则有那些?

- - 知乎每日精选
产品设计的原则有点太泛哈,这里想结合自己的工作心得来小结一下手机无线设计8原则:. 原 则 1 :用 户 界面 应该 是基于用 户 的心里模型,而不是基于工程 实现 模型. 就是把后台本来很复杂的事情通过设计符合用户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浏览方式或操作方式. 其实这一点是设计师把生活中的细节和数据结合的凝聚点,用户的心理模型抓的越准,界面就会越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