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中的“蒸发冷却效应”

标签: 移动互联网 | 发表时间:2014-04-08 17:50 | 作者:望月
出处:http://wangyueblog.com

望月按:这是一篇很有趣的文章,他不但可以用来解释新浪微博是如何快速的衰退,也可以帮助你更好的社交。

 

  • 如果你要设计一个社交产品,就必须先解决这个问题, 否则就死定了。
  • 你加入许多群组,不如加入一个「人」,跟着正确的人,你的社交圈也到了另一个层次了。 社交网络

 

 


 

文:Hang

译: betty00402

 

最想认识别人的人同时也是别人最不想认识的人。  最想要约会的人也是别人最不想约会的人。 最想说话的人是别人最不想听他讲的。  很多社交软件只所以失败都是因为忽视了这个最基本的原则。 我称之为蒸发冷却问题。 而且我相信除非设计者想要看到他们的产品慢慢变成一坨肮脏的平庸的肿块, 否则在任何集合产品中, 公共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蒸发冷却效应是我从Eliezer Yudowsky 的一篇关于团体动态的特殊现象的绝妙文章中学到的。 这种效应是指当一个生态群落中的大多数高价值贡献者发现这个群落已经不能提供他们需要的东西, 因而离开的时候,出现的现象。  这种情况一旦发生, 群落的质量就会下降,造成价值第二高的贡献者也发现群落变得平庸了。  每一层的消失都降低了团体的质量, 直到最后剩下的无技能也无知觉的人,他们根本无法知晓自己是在一个平庸的团体里面。

 

蒸发冷却效应在真实世界和在线团体中都能够出现的动态现象。  但是互联网的自解释性使得它更容易受到这种效应的影响。  通过观察真实世界中的社会结构, 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造成蒸发冷却的原因以及如何防止的方法。

 

第一例:

 

搬到旧金山, 我以为, 意味着打开了围绕网络的社交构架。  这里有公开的聚会,活动, 和各种混合的‘风景’。  与之相随的是一整套在阴影中的, 私人的, 非请勿来的, 排外的活动, 这些才是山谷里面真正的活力所在。 你可能一辈子生活在旧金山山谷,温和快活地到处溜达而从来不知道这个阴影中的生态系统的存在。 你可能每周都去同一个活动现场,见到同一拨踌躇满志的企业家, 社会媒体营销人员, 笨蛋公司的CEO, 博主还有偶尔由于职业原因被迫出席的名人。

 

但是,如果你能够得体地发展你的网络, 就会有机会找到进入阴影经济的入口。 至于你想进入这个兔子洞的深度, 就取决于你自身的能力和欲望了。  对于每一层的排外性, 你几乎肯定都还被更深一层所排斥着。 有些场所是众所周知的: TED大会, 达沃斯, 太阳谷。不过相对于每一个你知道的聚会, 都有至少上千个排他性的,你没听说过的。 过一段时间, 你就会在我称为格鲁乔 马克思定律上登记。  你就会停止参加所有可以参加的活动了。

 

教训:

 

开放是蒸发冷却的第一动力。  如果任何人都能参加你们的团体, 那么最有可能参加的是那些水平一般的因为他们能够收获最多。 一旦他们进入, 除非能被包容,否则他们就会对团体的长期健康产生危害。 那些对参加者有所选择的团体会对蒸发冷却效应更有免疫性。不幸的是, 大多数网站生意除了把业务开放就别无选择。  大多数WEB2.0业务都依靠从巨大的用户中提取微量的价值, 并且指望用户爆炸式增长因而也就不用考虑你退出的问题。 在10年内建立起一个10,000个会员以上的繁荣社区不足以付账单。

 

第二例:

 

我参加的一个社区叫BayCHI。  这个社区已经存在20多年了, 到今天社区的聊天质量和参与的人仍然很好,似乎只是略微收到蒸发冷却的影响。 这是为什么呢?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称之为社交门卫的作用。 社交门卫是允许参与者在团体中选择的机制。 在BayCHI的案例中, 社交门卫就是内容的狭窄和低调特性。  首先只有那些对于内容确实有兴趣而且能够从生活中抽出3个小时来参与谈话的人才会参加。 这一点就已经设定了最低门槛。

 

经验:

 

社交门卫是一个强有力的, 而且不像其他排除方法, 社交门卫可以在更大规模的环境下起作用, 尤其是现在这样迅速成长的互联网环境。  但是, 这也是一种更微妙的方法, 需要更加敏捷灵巧的管理。  缝隙市场的方法只是社交门卫的一种, 收费是另一种流行的做法。  其实还有很多各种细微差别的方法。  例如, 拼写就是一种有趣的社交门卫。  刚刚看到一个论坛, 上面的人逗似介样说发的, 这样就马上把你划归在一个边界之内或之外了。 另一种极端的例子是Quora, 在它的早期有一个难以置信的奥威尔式的系统, Quora员工会例行检查和编辑你的回答, 纠正拼写和语法错误。这周日我打算写一篇博文讨论社交软件和社交门卫 (小贴士: 如果你想早点读到, 去Quora 网站添加清单。)。

 

第三例:

 

这周我参加的一个活动, 参与者的素质都很高, 这个活动叫Warm Gun。  房间里人有Facebook的设计总监和Google 的设计总监。  Dave McClure 是怎么把这两个人弄到一个房间里的? 实际上他把他们放在了讲坛上。  他请他们二人参加一个关于设计师和工程师如何更好地合作的讨论。 他利用给与特殊待遇作为诱饵吸引了这些非常忙碌又有高价值的人, 让他们跟我们这些农民来到同一个房间里。

 

经验:

 

参与者的不同角色可以帮助改变权力阶梯,消灭蒸发冷却效应。  当社区比较小的时候,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社交层面得到管理。  高价值的参与者得到特殊对待,因为他们有来自社区的认可和尊重。 但是当社区规模很大的时候, 这些社交机制就不灵了, 而且如果没有替代机制, 高价值的参与者会对失去特殊认可感到格外恼火,这一点会加快蒸发冷却的速度。

 

类似因果报应这样的明确的声望系统可能是在线社区最流行的非平均角色方法。 但是,因为某种原因, 在线社区对在真实世界中很常见的精英晋升结构特别抵触。在学术界,高中生必须通过竞争来升入大学。 大学生需要通过竞争成为博士候选人。 而博士候选人需要竞争成为助教。助教也要竞争终身职位,终身教授要竞争当系主任。  我实在想不出有哪个在线社区能有跟这个类似的权力结构。  这个问题我会在以后仔细考虑。

 

第四例:

 

最后, 我要分析一个我认为可以应用于质量维护的,最成功的技术系统: Facebook.  我在Facebook只有一百万用户的时候就加入了公司。 自那以后, 用户规模增加了500倍而我的用户体验只下降了50%。 其中的原因在于当某个随机用户从巴西加入进来时,他对我的体验的影响是可以忽略的。  因为每一个用户都只能看到他所在的那个小小的Facebook 区域, 每个用户都对自己的体验有直接的掌控。唯恐你会认为这是社交网络的专有属性, Orkut就是被巴西的一些随机用户搞垮的。  Facebook的设计, 尤其是在早期阶段,对这种设计困境有特别地意式, 因此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高超的设计。

 

经验:

 

社会组织有两种基本模式,我称之为‘广场模式’ 和‘大杂院模式’。  在广场模式中, 有一个中心广场,每个人都可以与之互动并且这种互动都是公开可见的。 在大杂院模式 中, 空间被分为一系列小一些的杂院, 你只能看到你当前所在的杂院。  你可以移动到相邻的杂院, 但是想要去到离你的区域较远的地方就不容易了。 广场通过增大规模而成长, 杂院则通过增加更多杂院而成长。

 

这是社交空间的两种基本模式。  每一个社交空间都可以被分成一组广场和杂院。  在Facebook, 你的配置文件, 朋友和新闻中心就是杂院,粉丝页,组合活动就是广场。  推特主要是个杂院,但有些趋势主题属于广场。 在论坛里,首页和主题清单是广场,但每一个分论坛就是一个杂院。

 

广场和杂院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众所周知, 杂院建立起来很难。  新用户被困在空荡荡的院子里不知道如何与其他活动枢纽相连。  管理程序很关键而且直到现在都没有被完全了解(Friendfeed 网站发现人们必须有至少5个朋友才能有机会得到服务)。  另一方面, 广场只需要建立一次然后就可以保持很活跃,新用户第一天就可以参与进来。

 

广场的可见性比杂院高很多, 因此想观察和了解你的社区就很容易。  在社区里, 就如对于正义一样, 阳光是最好的杀毒剂,而且那些被忽视的空间经常可以发展为各种社交变态的滋生地。

 

大杂院的一个绝对厉害的特点是,允许你的社区无限扩大,疯狂增长,即使完全没有质量可言。  单单这一点,就使杂院成为值得研究好的社交设计的重要元素。

 

还有一点要指出的是,真实世界是明确的杂院, 而在线世界是明确的广场。  在真实生活中, 互动以及声学原理使得我们在同一时间只能与很少数人说话。 每个人的社交生活都非常个人化。 需要特别的工作才能给每个人赋予同样的内容。  而在线社交, 最简单的计划就是给每一个人提供完全相同的信息。 如果要提供个人化的内容就需要特别的工作。  观察这种区别对两个媒体的印象是件很有趣的事。

© 2006-2014 by 望月的博客 | 固定链接 | 我要评论 | 广告投放 | 产品推荐
也许您还喜欢:

动物的社交网络

Google+ 全面发力

多说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Google+,我看悬

Google+的成长烦恼
无觅

相关 [社交网络 蒸发 冷却] 推荐:

社交网络中的“蒸发冷却效应”

- - 望月的博客
望月按:这是一篇很有趣的文章,他不但可以用来解释新浪微博是如何快速的衰退,也可以帮助你更好的社交. 如果你要设计一个社交产品,就必须先解决这个问题, 否则就死定了. 你加入许多群组,不如加入一个「人」,跟着正确的人,你的社交圈也到了另一个层次了. 最想认识别人的人同时也是别人最不想认识的人.   最想要约会的人也是别人最不想约会的人.

社交网络决定树

- changlei - 爱范儿 · Beats of Bits
Guy Kawasaki 是 Alltop.com 网站的联合创始人,也是 Garage Technology Ventures 的创建合伙人. 当然,他更为人们所熟知的角色是苹果前首席布道官,在推广 Macintosh 的过程中上立下不少功劳. Guy Kawasaki 在社交网络上非常活跃,无论 Facebook、Twitter,还是最近推出的 Google+ ,他的信息更新都很频繁.

社交网络的“悖论”

- Felix - 月光博客
  编者按:Nina Khosla,作为一个设计师,同时也是Teethie创始人. Teethie是一个社会化博客形式的创业项目,致力于构建基于兴趣的社区.   近几年来,我们与朋友们在网上聊天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过去,无论线上线下,我们都只看到一小撮朋友在线进行交流. 曾经似乎让人提心吊胆的互联网世界虽然布满了陌生人,但我们可以与他们一到去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

解析社交网络Tumblr

- - Solidot
网络科学家都在分析Twitter和Facebook的数据,而遗忘了另一个社交网站:雅虎的轻博客Tumblr. 雅虎实验室的Yi Chang和同事弥补上这一空缺. Tumblr有1.6亿用户,发表了700亿帖子,它的帖子没有字符限制,支持图片、视频和音频. Chang和同事分析了去年8到9月之间发表的6亿帖子(预印本),发现90%以上的帖子由图像或文字构成.

社交网络崛起

- - 《商业价值》杂志
2009的8月28日,当由新浪CEO曹国伟亲自主导的神秘项目微博开始内测的时候,更多还是被看作与饭否、嘀咕、滔滔相似的国内众多类Twitter产品之一,不过事情的发展出乎了不少人的意料:新浪成就了一个不同于美国Twitter的、中国本地化的微博产品,并引发了之后3年中国社交网络的一场风暴. 于新浪而言,微博业务的崛起让这家上市10年的老互联网公司重新焕发生机,于中国的社交网络而言,微博是一个无法被忽视的里程碑意义的产品,而微博成功背后更值得玩味的则是:一个最不像Facebook思路做出的产品反而引爆了过去3年的社交网络浪潮.

社交网络 vs 社会化媒体

- 华子 - It Talks--上海魏武挥的博客
Twitter最近发布了一个名为“新闻编辑中心”的服务,专供网站上各路记者收集整理信息使用. 国内新浪微博也是出了名的媒体人扎堆之地,可见国外国内都一样:它首先是一个媒体,其次才是一个社交网络. 长久以来,这两个词是有些混用的,因为象Facebook这样的网站,它当然是一个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但又通过share和like两个按钮,网络中不断地流动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个网络,事实上已经成为很多人获取信息的首要媒体渠道(Social media).

社交网络的那些事

- Steven Wu - 爱范儿 · Beats of Bits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社交网络发生很多事. 先是之前一直被看好的 Color 并不被用户接受,后来Google+ 的亮相更是吸引了无数的眼球. 在 Google+ 亮相后一天,曾经的社交网络霸主 Myspace 被新闻集团以 3500 万美元价格给卖了. 在人们对 Myspace 一片惋惜中,Google+ 不断传来好消息:.

社交网络2.0,谁将取代Facebook?

- adow - 互联网的那点事...
编者按:本文来自@messiahyang的投稿,@messiahyang现在创业中,这里(http://orgger.com)是他的网站,点这里在Twitter上关注他. 如果有谁预言Facebook终有一日会统治互联网,我一定会报以不屑一顾的态度. 回顾一下这些人之前的言论,他们一定也预言过Yahoo和Google会有同样的未来.

弹性社交网络杂想

- 和谐牌河蟹 - GeekPark 捕风捉影
弹性社交网络,一个在目前这个时点谁都不能解释清楚的新概念;但关注移动互联网的朋友都知道这个概念最早来自于Color. 关于Color,可以查看Mobile 2.0博客文章《Color融资4100万美元的猜想》. Color的初衷是创建一种新型的社交网络新方式,在具体操作上就是利用地理位置、图片和排列算法,将关注同一事件并在附近的人通过群组的方式划分,进而实现社区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