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孩子的社会能力,离不开父母的″脚手架″(1)
(7月20日在微信公众号:爱贝睿时间的语音讲座)
【教养案例】
2岁的孩子在公园第一次爬上滑滑梯,滑梯坡度较缓,滑下来是安全的。看得出孩子很想尝试,但等他坐在滑梯口的时候,却开始害怕了,他不敢往下滑,他的眼睛看向你,作为父母,这时你会怎么做呢?
观点1:不管他,让他自己自由尝试
观点2:安全第一,既然上去了,扶着他整个身体慢慢从滑梯上下来。看起来孩子也滑下来了,但其实是父母抱住了孩子的身体。
还有其它的观点吗?
观点3是给他一点适当的帮助,但目的是帮他学会“自己滑下来”。
如果父母伸出一个手指头,同时注意在滑梯下方进行保护,孩子就敢尝试滑下来,这就是适当的帮助。
如果孩子还不敢滑呢?父母就给孩子两个手指头、三个手指头或者一只手的帮助,或者带孩子去看其它同龄孩子怎么滑,等等。等到他敢于尝试,基本掌握了滑梯的技能,再逐步减少对他的帮助,最后他就能完全“靠自己滑下来”.
观点1是自由放手型。孩子有很大的探索自由,但孩子很有可能坐上滑梯口一直不敢尝试往下滑,或者下滑时控制不好身体,遇到惊吓,很长时间都不敢再尝试了。
观点2是过度保护型。虽然保证了孩子的安全,但孩子的动作技能在过程中没有得到提高。下一次坐上滑梯,他的眼光就会到处寻找父母的手臂,如果没有父母的在场托着他,他还是不敢尝试。孩子习惯了依赖,就变得离不开了。
第三种方法,家长给予孩子恰当而必要的帮助,但只是临时的,一旦孩子基本掌握了,随时准备撤除。就像建筑施工期间需要脚手架一样,脚手架常常比比建筑物要高一些,在建设期间为建筑提供各种物质和资源,但一旦建筑物完善了成型了,脚手架就要逐步拆除。
In Vygotsky's words, "what the child is able to do in collaboration today he will be able to do independently tomorrow" 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说:孩子今天通过合作能做到的,明天他将能够独立完成 Scaffolding is changing the level of support to suit the cognitive potential of the child 脚手架是改变支持的水平,以符合孩子的认知潜力
你可能有点怀疑,孩子学滑滑梯,相对来说,这只是属于简单的动作技能,更复杂的,比如孩子学数学,写作文等等,也能用脚手架的方法吗?提高社会能力也行吗?
的确,越复杂的领域影响因素越多,但脚手架的方法仍然都适用,用的好,就能促进孩子更快更好的发展。
举一个 小学一年级孩子写作文的例子:
刚上小学,孩子还没学会如何看图完整地表述,如果老师或家长给孩子搭“脚手架”,在图下方先问孩子几个小问题:
谁:毛毛虫小清
做什么: 吃树叶
什么地方:树枝上
什么时间:早上7点
将上述几个回答连起来,写成句子:在早上7点,毛毛虫小清爬到树枝上吃叶子。
事先问的几个小问题,帮孩子理清了图里的主要内容,降低了他的表述难度。等他熟悉并掌握了这个方法后,哪怕没有事先安排好的提问,他也学会了自己设问,自己回答,并表述出来。这其实就是脚手架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大家可能知道,孩子学习新事物时,存在三个区,左边是舒服区,他已经知道的知识,已经掌握的技能,很轻松就能应对,舒服、但有时也容易厌倦; 右边是恐慌区,如果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远远超过了他现在的能力,他会感到害怕、恐惧甚至退缩; 中间的是“挑战区”,对他来说有些困难,但在有经验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和指导下,他可以掌握和“跨越”难关 。显然,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如果一开始就直接让他写完整的句子,容易丢三落四,并且因此积累了很多对于写作的挫败感,落入了学习的“恐慌区”。
总结一下 脚手架的特征:
- 发生在 孩子和技能比他高的家长/老师间的互动;
- 孩子所学习的内容,相对于孩子来说,是来自 “挑战区”的内容;
- 脚手架 是临时的、可调节的,意思是,家长或者老师给孩子提供支持和指导,一旦孩子变得熟练后,家长或者老师的支持和引导就 要逐步撤除
那么,家长如何用脚手架来帮助孩子搭建社会能力呢?
【教养案例】
举个 孩子无法加入小伙伴游戏的例子:
两个小朋友小文和小明用乐高建了模型船,出海捕鱼,他们用灰色的积木块组合成比较大的鲨鱼,粉色的小块搭成章鱼,两只渔船围着捕鱼,这时,第三个小朋友——五岁多的小鸿来了,他在旁边看着小文和小明玩得那么开心,自己也想参加,眼巴巴地问他们,“我能和你们一起玩吗?”
结果,小文和小明冷冷地回答,“我们忙着呢”,小朋友说话总是这么直接,他们大概是真的忙,也大概根本没仔细听小鸿说了啥,就这么随口敷衍了一句。
小鸿听到眼圈红了,却不敢再问他们了。低着头走到一边,眼睛还忍不住回头去看。
这时候,如果你是小鸿的家长,该怎么帮孩子呢?
像小鸿开始那样问“我能玩吗?”,其实成功率往往比较低,因为这个问句本身就给了别人拒绝的机会。
观察其他孩子在玩什么,如果考虑玩伴能做些什么?自己加入能做些什么,被同伴接受的可能性才会最大。
家长该如何搭脚手架呢?
家长可以走到孩子那,把孩子拉到一边,悄悄地跟孩子说:“让我们想想你能干什么?”“那两个孩子在用乐高积木玩什么呢?”
家长帮助孩子先了解别人正在玩什么,让孩子学会思考别人的目的和意图而不是自己的。
小鸿可能回答:“他们在玩渔船捕鱼”。
父母问,“那你可以做点什么,参与他们的游戏呢?”
噢,小鸿想了想,也许用乐高积木搭一艘小船,也许去找根长线来“钓鱼”,也许用剩下的灰色和黑色乐高块做几只马鲛鱼(鲅鱼),然后拿着自己做的乐高道具,慢慢靠近小文和小明的船队或鱼群,这样,一点点地融入其他孩子的情景,玩着玩着,就容易和其他孩子玩在一起了。
在这个例子中,一开始,小鸿 不太能理解他人的行为和意图,同时也 缺少灵活的计划和应变准备,因此,遇到了社会交往的困难。
除此之外,还有些孩子,他们 不理解他人的感受,或者 无法预估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这些也是 儿童社会能力发展过程中常常遇到的瓶颈。
【教养案例】
有一天,爷爷没睡好,做了晚饭后很疲劳,孙子还一直拉着爷爷让陪他出去玩,
尽管很累,爷爷还是从沙发上勉强站起来要出门。
这个时候你可能很生气,训斥孩子怎么一点不体谅爷爷。
孩子可能会在你训斥之下唯唯诺诺退下。但这么做的过程中,家长并没有引导孩子去体会他人的感受,而缺少对他人感受的体会,孩子就无法发展出更好的社会交往能力。
家长可以怎么做呢?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去观察爷爷的肢体语言,问他:“你看爷爷今天跟以前有什么不同?动作是不是比较缓慢?是不是看起来比较累?”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去问问爷爷,爷爷的身体感觉怎么样?如果爷爷很累,你硬要拉着爷爷陪你玩,爷爷会有什么感受?
孩子永远是成长的主体,因此家长得不时提醒自己,自己问问自己:在你和孩子的对话过程中, 是谁在感受?谁在思考?最后是谁在尝试计划和实施?答案如果是孩子自己,那说明方向对了。如果答案是父母,那说明仍是父母在替代孩子感受、思考和决定,即便有了“解决方案”,仍不足以真正促进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
类似的,有些家长希望培养孩子的亲社会行为,如果仅仅针对行为,而没有更深一步地促进孩子对他人感受的体会,效果则会大打折扣。比如,为了让孩子更愿意分享,孩子给小朋友分享一次玩具或者零食,家长就大加表扬甚至是奖励10元,结果很可能是,只有当家长在场的时候,孩子才乐意和小朋友分享,家长不在的时候就不分享了。
当孩子欺负其它孩子的时候,家长也应尽量促进自己的孩子理解别人的感受并让孩子学会预估不良行为的后果。很多家长习惯这么质问孩子:“说!你错了吗?!”指责呵斥孩子直到孩子认错为止,实际上,这样做,对孩子帮助并不大。孩子可能只是为了逃避惩罚,才赶紧承认错误,敷衍了事,根本没有往心里去。
但如果借此机会,家长能促进孩子体察到他人的感受和痛苦,那么孩子以后还会欺负其他孩子吗,这样,孩子今后再去欺负他人的可能性会降低,而且,孩子的改变,是发自内心的,不需要外在的威逼利诱,这就是为什么体察自己和别人感受的重要所在。
因此, 家长搭建脚手架, 应更多促进孩子去理解自己和他人感受,理解他人的动机和意图,思考更多的应对方法,评估行为的后果和准备预案。
(未完待续)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jijijiaoyang 或 小鸿积极教养,靠谱教养知识+情境练习内化)
听完整讲座音频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爱贝睿时间,点击全部直播,再点击我的直播:“搭建孩子的社会能力,离不开父母的脚手架”,7月24日前免费。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 刘建鸿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