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过纪录片《人生七年》后有什么感想? - 知乎

标签: | 发表时间:2018-07-17 11:20 | 作者:
出处:https://www.zhihu.com

看着这些孩子从7岁开始,7,14,21…直到56岁的成长变化,慢慢地有一种将这14个孩子视若己出的感觉,其中每一个人的特点都是那么鲜明,每一个人都那么的可爱。当然了,诚如John, Neil,和 Suzy在片中都提到过的,这个片子缺点还是很明显的,每隔7年才给他们10多分钟,许多观众自以为就此了解了他们,但其实观众只能对他们的人生有一个非常模糊而片面的感觉罢了,看这个片子千万不能觉得自己上帝视角,什么都知道了。

这片子的初衷,应该是想真实地呈现阶级壁垒、社会流动性之类的问题。我们也似乎看到,精英阶层的孩子从7岁开始的观念和普通阶层就有巨大的差距,往后的人生发展也确实不出人意料。普通阶层的孩子大多没有上大学,工薪阶层,结婚很早,人生很早就固定在了普通阶层中,甚至他们的孩子也很少有上大学的,人生轨迹与他们并没有太大不同;而精英阶层,从小的道路非常清晰,一步一步,名校毕业,踏入律师之类的职业,孩子也是名校,就算年轻的时候彷徨过,优越的背景也使他们彷徨之后依然有机会重新回归富裕的生活。然而如果把这个片子的意义局限于此,未免狭隘。

片子试图在划分阶级,并由此对阶级标上标签,以此符合人们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但我从其中看到的,更多的是这14个孩子作为一个个的独立个体,如何地去凭着自己所拥有的条件去拼搏,去生活。阶层固然存在,但简单化的用阶层去定义一个人着实浅薄。当我伴随着他们成长,我发现他们没有一个人的生活让人失望,这14个鲜活的例子是我们自己生活很好的映射。在我们承认社会、阶级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的前提下,尊重其中每一个个体的生活方式,同时尽力去弄清楚自己要选择的道路,才是这片子给我带来最大的意义吧。

下面是这我对这14个孩子分别的感受。(顺序不含任何意义)

Tony: 成长于伦敦东区,最底层的孩子,小时候很顽皮。7岁就决心想要当骑师,果然14岁就当了学徒,到此还没什么,但从21岁开始,Tony就成了整个片子里最令人开心的角色,尽管出身贫苦,但他永远乐观坚强,永远对生活有激情。21岁意识到自己不适合骑师,放弃了,去学出租车,后来如愿成为出租车司机。但问到他人生最开心的时刻,还是当骑师的时候和自己的偶像同场竞技,那种骄傲,那种满足,尽管没能做出成就,但是感激曾经拥有。后来开酒吧也一样,有想法就去做,做不成就不做,并不因此后悔或者沮丧,也没有什么不切实际的幻想,Tony的人生态度真的注定让他幸福一生。有深爱的妻子,后来有2女1男,后来又有了孙子辈,尽管中间他出轨过,但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家庭美满。尽管一直只是普通的出租车司机,但是人生却不平庸,去学表演课,也曾入镜;马场里养着马;也打高尔夫球,并不在意球场上其他人对他的普通职业的议论;在西班牙有自己的休闲房。(2006年的49up他竞预言了几年后的经济危机。。。)真的惊讶于一个下层出身的教育程度一般的出租车司机,靠着自己的双手构筑了这一切。平日一直嘻嘻哈哈的,一提到父母的去世突然就变了一个人。对家庭的责任,对家人的爱,对生活的热情,这就是Tony。

Nick:世俗标准里最“成功”的孩子吧,真正打破了壁垒,从偏远地区只有一间屋子的小学一路上了牛津,后来去美国当了物理教授。7、14岁非常内敛,只是说自己对物理化学很感兴趣。21岁真的上了牛津,而且整个说话做事变得非常自信,虽然看出还是个内敛的人,但那种自信的感觉已经完全不同。后来自己做的项目失败,专心教学。有过一次离婚,第二次婚姻看起来蛮不错。从小就是显示出对自然科学的强烈兴趣,一直很努力,目标一直很清晰,人生路径明确。

Bruce:小天使,虔诚的基督徒,家境很好。7岁就说想去非洲当传教士帮助别人,这一点算是贯穿了他一生。出身优越但是完全没有所谓的阶级偏见,牛津数学系毕业,在普通学校当老师,深信教育可以帮助人,帮助社会,一生践行。并没有出身精英阶层就走向精英的固有道路,安贫乐道。也曾去孟加拉国支教,积极参与教堂事务,曾帮助过同节目有困难的Neil。帮Neil那段真心感人,Neil真是个讨厌的房客,但Bruce却真的好有耐心。结婚晚,后来去了贵族学校任教,导演问他在贵族学校任教是不是对他过去信仰的背叛,他说有人这么认为,但他并不在意。他整个给人的感觉就是,很单纯,没有偏见,乐于付出,生活简单幸福。

Neil:怕是整个节目争议最大的人。7岁的影片真的是可爱,14岁感觉开始有愁容,没想到后来没能考上自己想去的牛津之后,在阿伯丁大学一年后退学,之后更是四处漂泊靠领救济金生活,一直在彷徨。许多人都说他的家境比Tony好太多,但混的却太差了,因此觉得他很失败,但我觉得未必。他的人生挫折确实比一般人多的多,而且后来他也承认自己一直抑郁却不愿意就医,但只能说他的人生需要更多的自我救赎,他也的确慢慢地走了回来,慢慢地开始为社区做贡献,然后慢慢地开始从政,成为了一名地区的议员,不过地区议员也依然很惨,还得靠救济金。看着他在影片里,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去拉票,觉得他真的开始找回自己了。他也从最初对信仰的彷徨到开始相信了基督教,然后慢慢在教区承担事务,总归是尽管很是漫长而艰辛,他还是找回了自己。

Peter:Neil的幼时玩伴,21岁在伦敦上大学,28岁当老师,发表了一些对当时撒切尔政府的不满言论,显得有些愤世嫉俗。然后竟然被媒体啊意见领袖啊批评,家长甚至觉得不愿意让自己孩子被他教,之后就一直没有参与节目,直到56岁才回归。知道他考了公务员,妻子也是公务员,两人和朋友组了乐队还拿了奖,算是不错的人生,很让人欣慰。但是真的要说,媒体瞎搞太恐怖。

富家三公子John、Andrew和Charles

John:估计就是人们所说的典型精英阶层子弟吧,一路私立学校,牛津读的法律,后来去了法庭,娶的是前保加利亚大使的女儿,他自己的曾祖父就曾是保加利亚首相,可见背景之雄厚。看起来就是一路的高层人生。但如果就这么定义了他,对他真的不尊重。我觉得他是非常有个性的一个人。7岁14岁都有一个撩头发的习惯很可爱,后来换了发型。他一直拥有的是一种经典而高贵的贵族思维,就是自己确实比别人拥有更多,但就是要承担更多责任,就是要凭着自己的背景和能力对社会做更多的贡献。而且自己的目标是很明确的,14岁就想好了就是要从事法律。我觉得他和Nick是两个在21岁时说话非常突出的人,从谈吐中透漏的三观就感觉这两个人必将有所成就。他21岁说,这节目只看到了他,所谓的贵族子弟,确实如之前计划好的,一步步名校走来,只看到了所谓美好的结果,并没有看到他自己的付出。后来28岁没有参加,35岁,他为了宣传自己在保加利亚的慈善项目参加了一次,42又没参加,后来49、56可能也是年龄大了不会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才回归,然后才知道他9岁丧父,母亲为了他的私立学校开销非常辛苦,他很努力拿的牛津奖学金读了下来,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轻松。后来他自己也说,在法庭上依据枯燥的条文拿下一场大官司的胜利,远没有他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得到的幸福感多。

Andrew:与John类似,精英阶层子弟的道路看起来确实一帆风顺,剑桥读的法律,后来当了企业界的律师。慢慢成为律所合伙人,后来又跳槽,但一直过着优渥的生活。娶的妻子家境平凡,但生活美满。两个儿子都上了很好的大学,并不是牛津剑桥,他也说后辈的压力比他大的多,不像他当初说上Oxbridge就是Oxbridge。很安于命运的人,生活也很简单,闲了郊区的房子搞园艺。他也对阶级没有太多看法,只是觉得,家里能给孩子的,最重要的还是好的教育,好的教育没人能夺走。

Charles:只参加到21岁之后就离开了节目。14岁明显感受他和John、Andrew不一样,有一种反叛自己阶层的劲儿,也很有文艺范儿,21岁是三个公子里唯一一个没上Oxbridge的,去的杜伦学历史,不过他自己也并没太在意,理想是写东西。他有一种贵族子弟搞文艺的气质,拜伦、王尔德那种。后来节目说就是当记者再后来在BBC做节目,算是实现理想了吧。

Suzy:节目中唯一的富家女孩,一直嘴上说着讨厌这个节目但是一场也没落的参加了。7岁天真无邪,14岁开始有些迷茫,21岁的时候一副嬉皮士的无所谓的态度,觉得人生、家庭之类毫无意义,可能是因为父母离婚的影响。但是28岁嫁了一个律师之后,开始了安心的家庭主妇生活,然后好像越老越有气质了。这个确实没啥可多说的,可能正应了许多人对所谓富家千金的期待,嫁之前靠父母嫁之后靠丈夫么。但我还是要说,仅仅这样标签化的理解是对她的不尊重,这也正是这个节目的问题所在,让人感觉尽管她有过迷茫但反正家境好嫁的好,生活就是轻松。人们看了节目,几个人生片段,就觉得好像了解了她,但仔细想想,除了自己觉得符合了自己的刻板印象,你真的了解了她吗。不过她和Nick的友谊倒是蛮令人意外的。

伦敦东区平民三姐妹Sue、Jackie、Lynn。

Sue:私以为是三姐妹中心气最高的一位,从打扮上看一直是三姐妹中对自己要求最高的,14岁说不想早结婚,想要充分地体会人生,果然也是结婚最晚的,21岁的时候另两个都结婚了,她还在搞事业,很有职场女性的感觉。不过还是在20多遇到了喜欢的人,结婚生子了,遗憾的是还是离婚,至此步入辛苦的单亲生活,各种兼职。后来孩子大些,开始全职,也遇到了真爱的样子(那男的确实很帅,有明星范)。慢慢地56岁再看,已经成为了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一个科目的负责人,也是很厉害呢,她说自己也很享受承担责任的感觉。

Jackie:确实有点惨的样子,结婚早离婚早,第一段婚姻没有孩子,但后来的感情生活还是给她带来了一个孩子,然后第二次婚姻又离婚,又两个孩子,而且患病无法工作,不得不领救济金生活。还好虽然离婚了和孩子的父亲还是来往密切,而且婆婆非常好,各种照顾,一家人拮据而快乐。我最欣赏Jackie的一点是她的坚强,后面一集她还和导演Micheal争论,导演似乎把她的生活展示的悲惨,但她自己觉得只是各种情况使然,她自己毫无抱怨非常坚韧地在生活,三个孩子也正常成长了,也有了孙子辈。她运气确实不好,经济危机削减开支她无法再领救济金,后来婆婆和前夫相继得癌症,公公又离世,所有这么多悲伤的事情发生在一起,但看得出她还是很坚强完全没有颓废,她的孩子们也很懂得承担起责任来。一切的一切,她都在勇敢地面对着,这不就是生活么。

Lynn:三姐妹中最文静的,结婚早但是算是早对了人。事业上开始是在图书馆,后来是流动图书馆,再后来回到图书馆给孩子们讲故事。同时承担着当地学校的行政工作和当地教区的事务。她的生活,真的是平淡而满足,她的事业以付出为主,但是看得出她很喜欢,很喜欢教孩子们看书。而且她非常耐心,很能教得了接受特殊教育的孩子。Micheal曾问她觉得事业怎么样,看起来很平淡的过了许多年不会后悔吗。她很骄傲地说不会,而且说着说着要哭了,那种付出。得了一种遗传病,没法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作,但几十年都没有发作,我觉得她吉人自有天相吧。

福利院兄弟Paul和Symon

Paul:7岁在福利院,14岁被家长接去了澳大利亚,很内向,一直有点自卑,工作上一直是普通工人。娶了一个非常好的妻子。两个人生孩子之前竟然完成了一次变卖家产买辆房车环游澳洲的壮举。很朴实,很爱自己的妻子,和妻子非常配,因为妻子是属于话多乐天型,两个人正好互补。每次看到Paul, 也是很安心,因为知道他们的生活一定很稳定而幸福。每次采访Paul都是腼腆地笑着,话不多但是表情就是满满的幸福。儿子也内向不过也是健康成长了,女儿是家里第一个大学生,后来去了英国工作,很令他们骄傲。妻子开始是给别人剪头发,开始她就说,给老人剪头发其实更重要的是陪他们说说话,后来妻子果然去了一家养老社区工作,Paul也去了,在那打下手,修补房子呀,送东西之类。服务别人让他们体会到了更大的满足。

Symon:唯一的少数族裔,7岁福利院,后来被母亲领走,但是从来不知道父亲是谁。21岁在一家冷冻食品厂打工,说自己应该不会困在这里,有更大的理想,但28岁还在那里,不过结婚了,有5个孩子。说到孩子很骄傲,也很开心。他说自己就是要想办法给孩子们自己以前没有的,导演问比如呢,你给了他们什么。他说,他们已经拥有了呀,一个爸爸(这段我要哭了)。35岁没有参加,后来知道那时候他母亲去世,而且离婚,估计状况很不好吧。42岁有了另外的妻子和孩子,这个妻子真的非常赞,他自己也说自己太懒,正是这个妻子督促着他又去学数学,虽然还是做着搬运工之类的工作但整个人的状态很不一样了。两个人还参加收养孩子的资格培训,到56岁那集竟然前前后后,有一周的,有几年的,已经收养过了几千个孩子。他们自己的孩子也很优秀,56up那集刚刚拿了不错的公司的offer。真的很震撼的,只是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能收养几千孩子,这是多大的付出,而他们从中获取的满足,也是无与伦比的。

看着这14个孩子,一步步长大成人,我们会发现,所谓幸福,真的跟阶级无关。是的,富裕的家境确实让人生轻松了一些,但普通阶层的孩子们也能够慢慢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获得自己的幸福。乐观的Tony,聪明的Nick,坚韧的Jackie,朴实的Paul,安稳的Andrew大家各自有各自的生活道路,各自有各自的幸福。

而且我们从中看到,所有人都在谈,幼时最重要的,自然是教育,而之后的生活,大家幸福的来源很大部分源于家庭,源于承担责任。而更多人的更大满足感,源于付出,源于奉献。Bruce终生践行着他奉献的信仰,Neil走出困境靠的是开始对社区做贡献,Lynn为孩子们搭建书本与生活的桥梁,John不满足于自己的富裕创立经营着慈善项目,Symon收养了那么多孩子。这一切传达出的善意,不是比所谓的阶级壁垒,更值得我们从节目中去认识,了解吗。

写这个回答的时候正好是中秋节,希望大家合家团圆,各自找到自己的幸福吧。

相关 [大家 纪录片 人生七年] 推荐:

大家看过纪录片《人生七年》后有什么感想? - 知乎

- -
看着这些孩子从7岁开始,7,14,21…直到56岁的成长变化,慢慢地有一种将这14个孩子视若己出的感觉,其中每一个人的特点都是那么鲜明,每一个人都那么的可爱. 当然了,诚如John, Neil,和 Suzy在片中都提到过的,这个片子缺点还是很明显的,每隔7年才给他们10多分钟,许多观众自以为就此了解了他们,但其实观众只能对他们的人生有一个非常模糊而片面的感觉罢了,看这个片子千万不能觉得自己上帝视角,什么都知道了.

NHK纪录片《强震之前》(高清)

- XH - 地理时间
继续阅读全文 NHK纪录片《强震之前》(高清). © comgeo for 地理时间, 2011. | Permalink | 3 comments | 给我们 投稿. Post tags: NHK, 地震, 日本, 纪录片, 视频.

Bloomberg播出Marc Andreessen纪录片

- 平 - Solidot
论坛小范围公测 写道 "美著名财经频道Bloomberg(彭博社)播出关于Netscape创始人Marc Andreessen的纪录片. 该纪录片包含多为重量级人物的采访和珍贵影像资料. 该片讲述Marc Andreessen在UIUC参与开发Mosaic,随后创立Netscape,被Bill Gates的IE击败,被AOL收购,离职创立Loudcloud,Netscape的开源项目Mozilla/Firefox取得巨大成功,以及目前投资Facebook,eBay,Linkedin等的现状.

推荐21部好看的纪录片

- -
纪录片是土摩托老师长期关注的领域,他曾在博客里开辟专栏推荐各类精品纪录片,这个片单是从他看过的海量纪录片中淘选出来的. 如果你不打算出门的话,那就腾出点时间看看纪录片吧. Seven Worlds One Planets(《七个世界一个星球》). BBC是自然类纪录片的鼻祖,大卫·爱登堡(David Attenborough)爵爷是这类片子最好的主持人,凡是他们合作出的片子,不用多问,找来看就是了.

让领导先走——天朝被禁纪录片《克拉玛依》

- 雪深 - FeedzShare
来自: AV party - FeedzShare  .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27日,  已有 3 人推荐. 纪录片《克拉玛依》长达6小时,详尽记录1994年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发生大火、导致200多名学童葬身火海后,学童家长们10多年来痛苦不堪的生活与回忆. 由于题材敏感,该片在内地成为禁片,只能在今年3月的香港国际电影节和远在瑞士的洛迦诺国际电影节上映.

朝鲜眼中的天朝:2011年金胖访华纪录片

- David - 非常日报

生命的意义:一部纪录片的诠释

- 我心飞翔 - 时寒冰
   生命的意义:一部纪录片的诠释.     有朋友向我郑重推荐了一部纪录片,当他讲述他的震撼时,我被感染. 而后,我在网上看了徐童拍摄的这部片子(我还没有找到这部纪录片的原版DVD),一口气看完,感慨万千……特推荐.

Hulu首页展示纪录片MacHEADS纪念Steve Jobs

- yeqiu - Solidot
Visame.org 写道 "今天全球各大媒体的头条都刊登了Steve Jobs辞去苹果CEO的消息. 美在线视频网站Hulu特别在首页展示了2009年纪录片MacHEADS. MacHEADS记录了忠诚的Apple用户对Apple产品近乎邪教般的狂热和迷恋. 该片试图探讨Mac,iPod,iPhone(那时还没有iPad)等从普通的电子消费产品变成一种文化现象的深层原因.

请为《寻找林昭的灵魂》纪录片投一票

- 苦吟 - 嫣牛博 - 没有政治内容的牛博 (测试版)
     胡杰作品《寻找林昭的灵魂》、《我虽死去》、艾晓明的《公民调查》、何阳的《赫索格的日子》等重要影片参选阳光卫视举办的第一届“阳光华语纪录片奖”,此次大赛宗旨为:“独立记录,自由选择”,从获奖结果到决赛评委都是网络直选,请朋友们直接通过网络观看这些影片,参与投票,地址如下:http://www.ihavesun.com/fv20_0.aspx.

终极收藏:近6000部纪录片表单

- 夕 - 地理时间
这是以前经由一个网友留言而发现的,数量之多令我非常的吃惊,目前我们能接触到的纪录片基本都包含在内:BBC\国家地理频道\探索频道\NHK\历史频道\IMAX\PBS以及CCTV等国内出品的纪录片,总数约6000部. 虽然只是一个Excel表格而非资源下载,但对纪录片爱好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极具价值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