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小时定律是假的,我今天可以当一条咸鱼了吧
文 / @姚脑师
熟能生巧,勤能补拙。
要想在某个领域有所建树,我们必须投入大量时间刻意练习。
近年来,所谓“一万小时刻意练习”的定律成了许多人坚信不疑的真理。
为了跨越阶层出人头地,无数有志青年凌晨三点孤军奋战。
然而现实残酷,令人瞩目的成就最终只眷顾了极少数人,大部分人仍是只能围观鼓掌、抬头仰望的无名之辈。
是自己努力不够?还是别人天赋过人?
所谓“一万小时定律”真的有科学依据吗?
“一万小时刻意练习”能让你在哪些领域出人头地?又在哪些领域是浪费生命?
一个人想要在这个时代有所成就,是该努力拼搏,还是该佛系人生呢?
一、“一万小时定律”是怎么回事?
早在 1993 年,心理学家 Ericsson 和同事们发现很多领域的专家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通过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来提升他们的技能。他们提出那些所谓的“天才”其实是 10 年以上高强度练习的结果[1]。
Ericsson 等人找了一些音乐家,让他们回忆他们在职业生涯中每周刻意练习乐器的量。他们发现那些成就高的音乐家积累的刻意练习量要比成就低的音乐家高出许多。根据他们的统计模型,同样是在 7-8 岁开始练习,“最有才”的小提琴家们到 20 岁时平均积累了 10000 小时以上的刻意练习;“有才”的小提琴家们 20 岁时积累了平均约 7800 小时的练习。而那些最后去做老师的小提琴家平均只积累了约 4600 小时的练习(惭愧惭愧。。)。
为了证明练习和成就的关系不局限于小提琴,他们又找来了专业和业余的钢琴家进行比较。他们发现,和小提琴家类似,专业的钢琴家到 20 岁时也积累了大约 10000 小时的练习时间。而业余的钢琴家只积累了不到 2000 小时的刻意练习。
从 8 岁到 20 岁这 12 年时间内要积累 10000 小时的练习,相当于 10000÷(365×12)=2.3 小时 / 天的练习量(包含双休日),或是 3.2 小时 / 天(不含双休日)。这样长期高强度的练习量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因此也解释了为什么取得非凡成就的人少之又少。
自该文章发表后,不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社会大众中都掀起了研究刻意练习的浪潮。其中,作者 Malcolm Gladwell 在《Outliers》一书中提出了“一万小时定律”的说法。他认为 10000 小时的练习是成为专家的必要条件。经过网络的传播和大众的二次消化,该“定律”也成了世人皆知的“真理”。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二、对“一万小时定律”的两大误解:
1. Ericsson 等人统计模型预测的 10000 小时是个平均值,而不是最小值。2007 年的一篇文章研究了国际象棋选手练习的情况[2]。他们发现练习量确实和选手的成就有重要联系,但是即使是在大师级的选手中也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 那些“学得快”的大师只积累了 3000 多小时的练习时间,而有些“天资欠缺”的大师则累计练习了 23000 个小时。
这也就是说, 10000 小时只是个好听的数字,并不是成才的最低标准。“一万小时定律”意在告诉人们要“勤加练习”才能有所成就。然而每个人的成长曲线不同,因此所必需的练习量也有差异。
2. “一万小时定律”反映的是刻意练习和成就的相关性,不能说明因果关系。练习和成就的相关性也许反映了从刻意练习到过人成就的因果关系,但 也有可能只是间接反映了天资和成就的因果关系——适合弹钢琴的人容易从钢琴中找到乐趣而持续地从事该活动,因而积累了大量的练习;五音不全、手指愚钝的人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容易受挫,很快对钢琴失去兴趣。
不管 10000 小时这个数字是否靠谱,练习和成就的因果关系是否清晰,按照 Ericsson 等人的说法,一个人的成就主要和刻意练习的量有关。它们之间的关系到底有多紧密呢?
三、刻意练习并不能很好地解释技能表现
Macnamara 和同事们查找了研究刻意练习和技能表现关系的文献,并对它们进行了元分析(meta-analysis)[3]。他们选出了 88 项研究,涉及了音乐,游戏,体育,教育和职场几个领域,总样本大小超过 1.1 万人。
好消息是,几乎所有的研究(93.6%)都显示刻意练习和技能表现呈正相关。
但是这个相关程度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高,平均只能解释 12%的技能表现差异。
对数据进一步挖掘以后,作者发现刻意练习和技能表现的相关程度取决于其他的一些因素:
1. 领域不同,相关性也不同。在音乐,游戏和体育领域,刻意练习能解释约 20%的表现。在教育和职场领域,刻意练习则跟学业 / 职业表现关系不大(4%-1%)。
2. 规律性越高的技能,练习和表现的关系越紧密。规律性高的技能的衡量标准明确,练习的方法也很有规律 。比如对短跑技能的衡量就是看跑得快不快,在练习的时候只要把起跑,呼吸,节奏等方面执行得更好就能提高跑步速度。相比之下,科研就是一个规律性低的技能。科研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也没有所谓一招鲜吃遍天的训练方法。纵使你不断地看文章,重复尝试实验,也很难保证一定会得出预期的成果。通过作者的分析, 对于规律性高的技能,刻意练习能解释 24% 的表现。对于规律性低的技能,刻意练习则只能解释 4% 的表现。
这么看来,不仅所谓的“一万小时刻意练习”不是成材的必要条件,“刻意练习”和技能表现的关系竟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密切。
真相残酷!那我们是选择继续努力拼搏?还是丧丧地佛系享乐?
四、练还是不练,这是一个问题
姚脑师认为, 努力练习不一定能成材,但是不努力一定成就不了自己。
要想有所成就,我们要 1) 注重练习的效率而不是数量; 2) 选择合适的练习方式; 3) 摆正练习的心态。
首先,刻意练习量和技能表现的关系不明朗,很大一个原因是 相关研究只关注刻意练习的数量而忽视了刻意练习的质量。“一万小时定律”之所以会火,是因为它给人以“只要努力花时间就可以成功”的美好愿望, 把问题过分简单化。同样是练习 10000 小时,练习质量高的人提升的快,练习质量低的人仍在原地踏步,那么刻意练习量和技能的相关性自然就会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因此 我们在实际练习的时候,不仅要保证练习的量,还要特别关注练习的效率。
其次, 刻意练习可能只对“有规律可循”的技能有效。音乐、游戏和体育领域对技能表现的衡量都有通用的标准,对技能的训练也有系统的方法。在练习这一类技能的时候,当事人能及时获得反馈并提高他们的技能。相比之下,教育或者职场领域需要创新,并没有已知的规律可循,因此没有办法进行所谓的“刻意”练习(因为不知道怎么练习)。 在这些领域,也许“探索性”的练习 / 实践才是提高技能的关键。因此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我们不能盲目地“刻意”练习,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找到最有效的练习方法。
最后, 刻意练习量和技能表现的关系有限,反映了一个人的能力成长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刻意练习,技能表现还可能跟年龄,智商和某些认知能力相关:
- 比如 Gobet 和 Campitelli 以及 Howard 的研究显示学习国际象棋的年龄太小,成年后职业战绩反而不如那些学龄较晚的选手[2,4]。这说明 对于某些技能来说,可能存在所谓的“最佳学习年龄”,而不是越早学越好。
- 智商(general intelligence)是一个相对稳定、具遗传性的特质。智商越高,学习和创新能力越强。研究发现 智商和音乐 [5],象棋[6],学术 [7] 和几乎各行各业[8] 的表现都呈正相关。
- 除了智商,其他一些认知能力如工作记忆也和技能表现有关。比如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是集中注意力,将信息暂时储存用于认知加工的能力。 工作记忆量越大,在单位时间内能处理的信息就越多。比如对于弹钢琴来说,大的工作记忆能帮助演奏者更有效率地阅读乐谱,因此对他们演奏的计划和执行都有正面的帮助。
人的成长由多因素决定也就意味着 不是所有人凭努力就一定能跨越阶层出人头地。这就需要我们在练习的时候摆正心态。
相较于成为业内专家,成就自己也许更有意义。
和其他不可控的因素相比(如年龄、智商、工作记忆等), 刻意练习是唯一可以完全通过后天行动来成就自己的因素。
一个人天资有高低,命运有好坏,但每个人的潜力必须要靠后天努力才能发掘。
也只有通过后天努力挖掘自己的潜力,我们才可以不断超越自己,给自己的人生赋予新的意义,书写无悔的人生篇章。
与其纠结自己能否成材,我们不如把自己的愿望交给锦鲤,自己只管努力就好。
与君共勉~
参考文献
1 Ericsson, K. A.,Krampe, R. T., & Tesch-Römer, C. (1993). 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the acquisition of expert performance. Psychological review, 100(3),363.
2 Gobet, F., & Campitelli, G. (2007). The role ofdomain-specific practice, handedness, and starting age in chess. Developmentalpsychology, 43(1), 159.
3 Macnamara, B. N., Hambrick, D. Z., & Oswald, F. L.(2014). Deliberate practice and performance in music, games, sports, education,and professions: A 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5(8),1608-1618.
4 Howard, R. W.(2012). Longitudinal effec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practice on the developmentof chess expertise. 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 26(3),359-369.
5Shuter, R. (1968). The psychology of musical ability.London, England: Methuen.
6 Gardner, H. (1995). “Expert performance: Its structure andacquisition”: Com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50, 802– 803.
7 Laidra, K., Pullmann, H., & Allik, J. (2007).Personality and intelligence as predictors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Across-sectional study from elementary to secondary school.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2, 441–451.
8 Schmidt, F. L., & Hunter, J. (2004). General mentalability in the world of work: Occupational attainment and job performa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Psychology, 86, 16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