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a620——传统纸媒的数字化改造
再过一个多月就是《纽约时报》的 160 岁生日。这家曾获 106 次普利策奖的日报可称得上是美国报业的标杆,影响力遍及全球。互联网、移动设备的兴起对它来说更像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纽约时报》印刷版发行量在过去几年明显下滑。截至今年 3 月的六个月里,《纽约时报》工作日发行量平均为 91.7 万份,比两年前减少 11.7%。另一方面,《纽约时报》在网络新闻方面占得先机。它的网站版面算不上出类拔萃,但高质量的内容让其成为全美国在线影响力最大的报纸,月独立访问次数在 3500 万上下浮动。
不过纸媒的广告价值依然超过网络广告,转型期间的《纽约时报》的广告收益一直在缩水。为了改变这一局面,《纽约时报》的网站在今年 3 月开始对每月阅读文章超过 20 篇的读者进行收费,成为很长的一段时间以来,《华尔街日报》以外第一家对网站主要内容的浏览进行收费的美国报纸。此举一出即受到科技媒体的猛烈炮轰。
接下来的发展出乎很多人预料,《纽约时报》网站流量确实由于收费而有所下滑,但数字订阅政策出台三周就争取到 10 万订阅者。随后的两个月里,这个数字不但没有减少,反而继续增长,在 6 月底达到 22.4 万,证明初期用户并不是为了尝鲜。根据订阅内容的不同,这些人每四周需要支付 15-35 美元,一季度就能为《纽约时报》创造上千万美元的营收,有望成为稳定的收入来源,抵消广告收入下滑的负面影响。看来在这个“新闻=免费”的时代,还是有很多人愿意为高质量的内容掏钱。
更远大的目标
收费计划初战告捷之后,《纽约时报》的技术人员回头开发被拖延一段时间的 Beta620,并在本周向公众开放。Beta620 这名字中的 620 源自《纽约时报》总部的门牌号。Beta620 类似刚关门不久的 Google Labs,聚集着各种实验性项目。和涉猎广泛的 Google Labs 所不同的是,Beta620 更专注于《纽约时报》网站阅读体验的提升以及内容的挖掘。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几项是:
Times Skimmer 的开发历时三年。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项目,你可以通过它重排《纽约时报》网站内容,尝试风格迥异的阅读体验。Times Skimmer 基于 HTML5,提供 13 种布局。
《纽约时报》为抓住输出观点的主动权,站内除博客以外的文章均不直接显示读者评论,只在边栏放了一个极不显眼的评论链接。
Community Hub 会列出各文章的评论数、站内最新评论、最活跃的评论者以及来自 Facebook 好友的评论。它能够可以在不影响文章观点输出的情况下,为有需要的人提供一个发掘评论价值的平台。
Longitude 能够在 Google 地图上标出《纽约时报》新闻所提及的地点。点击后可以看到当地的相关新闻、人物与组织机构。Longitude 让你通过地图而不是类似报纸的版面来看新闻。
《纽约时报》网站会记录注册用户所阅读的每一篇文章,推荐引擎可以根据最近 30 天你看过的文章进行推荐。
TimesInstant 顾名思义,TimesInstant 和 Google 即时搜索目标相同,都是刚开始在搜索框内打字,页面上就直接开始显示搜索结果。
不过 TimesInstant 的实现和 Google 即时搜索有很大区别,输入文字时输入框不会自动补全,而是在下方提供相应的关键词。这种标签式的关键词提醒可能更加适合《纽约时报》这样的信息源。
智能搜索会替换《纽约时报》网站主页原先的搜索条,将根据查询关键词的特性提供多样化的信息,而不单单是站内新闻。比如所搜城市名称就会附上当前天气。
Times Companion 会直接在页面内显示文章所讨论内容的额外信息。比如一篇文章里提到了 Bashar al-Assad,点击就会在文末弹出一栏显示这位叙利亚总统的相关背景以及当前所遭遇的危机。
这些项目的背后是一个庞大的新闻数据库。《纽约时报》过去 160 年刊发的几乎每一篇文章都被手工加上标签,标出人物、地点、组织、描述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只是开始,更重要的是利用它。《纽约时报》从三年前开始逐渐开放各种应用程序接口,Beta620 的很多项目都是依靠这些接口来对数据库里的内容进行处理。
Beta620 刚刚开放,访问者可以很方便地提交自己的新想法,未来有可能为《纽约时报》提供很多记者、开发者未曾料想过的内容表现形式。如果说阅读文章收费是传统报纸在数字时代的延续,那么 Beta620 和 Open API 将要带来的就是一次真正的数字化改造。不论是传统模式的延续还是未来的改造,所依赖东西都一样——长年积累的高质量文章内容。对于任何形式的媒体来说,这都是最宝贵的财富。
题图来自 Wikipedia | Courtesy of Jleon
© 黄俊杰 for 爱范儿 · Beats of Bits | 原文链接 · 6 热评 · 新浪微博 · 订阅全文 · Google+ · #ifanr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