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幸福你做主》一.4.祖先的幽灵
一.2《坏比好强大》在http://www.bullock.cn/blogs/laoyao/archives/145924.aspx 发过初稿,现在有改动,但是不大,就不重复刊登了。
一.3.生活在现代社会的野蛮人的最新版在http://blog.sina.com.cn/s/blog_8b47692c0100uzvm.html
4. 祖先的幽灵
为什么我明知道麦当劳、肯德基不健康,可还是忍不住要吃?
为什么我只要稍微一不注意,体重就蹭蹭蹭往上长?
为什么所谓的健康食品都不好吃,好吃的都不健康?
为什么我明知道锻炼有益健康,可还是懒得去做?
从上一节里,你大概已经知道了这些问题的答案:因为我们身体是按照远古时代的需要定做的,而非现代社会。很多在远古时代对我们有利的机制,比如爱吃甜食、爱吃脂肪、好吃懒做,在食品充足、生活舒逸的现代社会里,却变得弊大于利。换句话说,并非我们的身体想做不利于自己的事,而是身体一直想做同样的事,但以前利于我们的事,在现代社会里就不一定还有同样的效果了。
比如甜食。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绝大多数时间里,糖类是宝贵的食物。那时我们的祖先靠打猎、采集过活,但猎物不是每次都能打得到,而采集到的植物,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能提供的能量有限,每克只能产生2千卡的热量。相比之下,糖类能提供的能量就多一倍,每克能产生4千卡的热量。而且,与主要是纤维素的野草野菜相比,蜂蜜、果实等富含糖类的食物相对稀少,因此,我们的祖先就逐渐进化出一种能识别食物中的糖类的本领,那就是,舌头能分辨糖的味道,而心理喜欢这种甜味。这样一来,他们就会优先去吃能量更多、数量更少的糖类。
当然,糖类是个庞大的家族,除了蜂蜜、果糖之外,也包括微甜的淀粉,即米、面、玉米等谷物的主要成分。不过,人类大规模种植谷物、以淀粉为主食的历史只有约一万年,而嗜甜心理的出现则很可能早于人类本身的出现,远在几百万年、几千万甚至上亿年前。不仅猴子,连老鼠也都喜欢吃甜食,因为对它们来说,糖类也是更好的食物。况且,即使在农业社会,淀粉对大部分人也仍然是珍贵的食物,于是,我们嗜甜的基因被保存下来了。
然而,我们终于来到了物质充裕的现代社会。面对着丰富而又便宜的糖类,我们嗜甜的心理就会驱使我们不由自主地多吃糖类,因为“大吃甜食”这个行为,不是我们通过理性判断得出的决定,而是进化强行刻在我们心里的,“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所以,大多数人不知道为什么我们会喜欢吃甜食,而只会本能地喜欢吃甜食;即使现在很多人知道了为什么吃太多甜食对身体不好,却仍然会难以自制地大吃甜食。
脂肪是又一个例子。对油荤的向往,可以说刻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肉很贵,因此脂油(即猪油)远比菜油受欢迎。平时家里炒菜,都是用菜油,但有些菜是用脂油炒的,就分外香。有时家里图省事,做菜饭,饭盛出来后,拌进去一大块脂油,顿时感觉一碗饭都脱胎换骨了似的,蓬荜生辉,齿颊留香。
那时吃肉,大家都是挑肥拣瘦,现在生活好了,但我们反倒要担心健康问题,又开始挑瘦拣肥了。于是饭店的很多肉菜变得全是瘦肉,肥肉几乎看不见。这种瘦多肥少的菜要是在《水浒》里端出来,好汉们就立马要掀桌子了,可现在已俨然成为时尚。它们健康倒是健康了,但是肉不肥,红烧肉便成了红烧木屑,回锅肉成了回锅纸,一点都不好吃。归根到底,我们喜欢的不仅是有嚼头的蛋白质,更有那香喷喷、滑腻腻的脂肪。
我们为什么如此喜欢吃脂肪呢?就算是生活条件大幅提高以后,油荤已不再稀罕,我们的理智也清楚地知道过多的脂肪有害健康,可舌头却还总是没出息地向往着那香腻的口感。除了肉荤之外,还有奶油蛋糕、冰淇淋、黄油奶酪,乃至油炸过的油条、薯片、薯条就是比面条、马铃薯好吃,全脂牛奶也比脱脂牛奶好喝。
答案与糖类似:脂肪是所有主要食物中热量最大的,每克能提供9千卡的热量,是糖类的两倍多,是纤维素的四倍多!同时,脂肪在远古时期相对稀缺。除了偶尔一见的果仁、豆类外,主要就只能从猎杀的动物中来。而且,某些脂肪是人体不能自己合成的,所以必须要从食物中获得。因此,完全不吃脂肪,就算你能从其他渠道得到足够的热量,也会造成健康问题。
所以,在食物匮乏的远古时期,我们必须养成喜欢吃脂肪的强烈偏好,才能确保有来之不易的脂肪出现时,优先地、充分地把它吃个干净。
另一个相反的例子是蔬菜。由于蔬菜提供的热量远少于脂肪、蛋白质、糖类,又相对容易采集到,因此,人类根本就没为蔬菜进化出类似于脂肪和糖类的偏好来——这在小孩子身上最明显。大人还常常会为了健康原因而近素菜、远油荤,小孩子却都个个喜欢大鱼大肉、蛋糕甜点,但一到蔬菜,就得大人追在屁股后面逼着吃。
显然,我们的这些食物天性本身无所谓好坏,它们对我们的影响取决于环境。在远古环境下,尽量多吃甜食、脂肪,是有利于我们的健康的,因为这类食物既能提供更多的热量,又难以获得。但到了物质环境已经大为不同的今天,各种食物都唾手可得,人们自然会舍蔬菜而取甜食、脂肪,这就造成了一系列健康问题,比如肥胖症、高血脂,等等。
原因还是上一节说的,我们是居住在现代社会的野蛮人。不仅我们的食物偏好停留在远古时期,我们的身体结构也基本与远古时期无异,那些精妙的生物系统,仍然是为远古时期量身定做的。换句话说,我们的身体更适应的,还是远古时期的采集蔬果为主、猎杀动物为辅的食谱。如果在现代社会里还任着性子吃喝,那就好像给一台柴油拖拉机配汽油,听上去更高级了,可发动机的运转却会大为滞碍。二十一世纪的拖拉机,仍然还是拖拉机,不会因为进入到二十一世纪,就自动变成了飞机,它仍然得吃柴油。你给它喂优质航空汽油,只会是慢性谋杀。
所谓的“富贵病”,根本原因就在于此。我们的身体是为远古时期打造的,它们却生活在一个“富贵”时代:物质充裕、多坐少动,那当然会出毛病。
食物偏好如此,我们的其他很多心理机制也有着同样的问题。这些心理机制是为远古社会的环境设计的,但它们却被派到了现代社会,那自然会水土不服,给我们带来很多不利后果。
除了前面提到过的负面偏好,这里再举一个例子:攀比心。在远古时期,与周围的人比较,会促使我们的祖先积累更多的资源、往社会的等级阶梯上爬得更高。这有利于生存和繁衍,因此促使我们与别人攀比的基因也就流传开来。但是,当时我们的祖先不过是与部落里认识的一百多人比较,在资讯极为发达的现代社会,全世界的金字塔尖突然被塞到我们面前,让我们在潜意识里要跟杂志封面的美女比美貌、跟电视里的威廉王子比婚礼气派、跟口耳相传的大款比金钱、跟网络达人比影响力,甚至就连电视广告里也让人们好像买了某个牌子就比我们更幸福,激发得我们要也买一个跟他们比一比。这时候的攀比心,也许仍然有利于我们赚更多的钱、保更年轻的颜,但很可能不利于我们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