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设计中的逻辑

标签: 产品设计 | 发表时间:2013-03-17 20:43 | 作者:P迪
出处:http://www.alibuybuy.com

逻辑( 理则学),源自古典 希腊语λόγος (logos),最初的意思是“ 词语”或“ 言语”,还引申出意思“思维”或“推理”。逻辑经常被认为对 论证评价准则的 研究,尽管逻辑的精确定义在 哲学家之间尚有争议的事情。这个主题还是有所依据的, 逻辑学家的任务是相同的:提出大量的有效和谬误的 推论,从而允许人们区别出好论证和坏论证。

逻辑,也就是思维的规律。小时候有人问我一群羊加一群羊等于多少群羊,我二话不说是两群羊,他说错了,是一大群羊。1+1=2是真理,1+1=1也是真理。逻辑的存在如同我们日常生活一样。有着密不可分的常态感。种族之间的相互不一影响着人类的认知,美国人的独立平等可不一定能让各就其位等级严格的日本人接受。所以,我理解的设计中的逻辑,是常规意识下有规范有顺序,有理有据,小到一个符号也能说明和画面的关系以及他存在的意义的。

所以,个人才疏学浅,不敢说自己写的多么有道理,只为这寥寥几年的设计工作经验和阅读书籍中得来的一些设计中的逻辑推论,总结如下。

1.设计中的阅读逻辑-古腾堡图表

我们引导用户从我们的画面读取我们想引导的信息。但是早在14世纪一位名叫约翰古腾堡的德国印刷工人就发现了习惯视觉点的阅读规律。他不仅是西方人眼中的活字印刷术发明者,也告诉我们人在浏览画面或布局的时候,视线往往从左上角移动到右下角。我们的视觉点生来就是不公平的,就像我们喜欢看吸引眼球的美好事物一样,对角线平衡的阅读轨迹规律可以帮我们在设计中避免一些规范性错误,当然并不是所有画面都适用,避免教条主义。

根据古腾堡图表的阅读逻辑来看,这一系列图片首先从左上角看到的是该品牌的logo,再由阅读轨迹从对角线视觉中的词组到右下角的产品,画面需要强调的元素都在阅读逻辑的规律下展现。其余的视觉盲点则是辅助性元素。

2.直线式逻辑

对于直线式逻辑,我的理解是自上而下如同权力分配等级制度。同产业链一样,一环扣一环,每个环节都是紧密相连前后有序,严谨合理。例如一个产品的页面详情如下:

直线式逻辑思路明确,针对性强,容易看懂,我们引导用户顺着这个逻辑看设计也不会思路混淆。

3.金字塔式逻辑

金字塔式逻辑,结构中的各种分类以仅有的几种逻辑方式互相联系(向上、向下和横向),构成相互联系紧密且通畅的逻辑思路。金字塔逻辑运用广泛,例如网站架构

4.曲线式逻辑-

奢侈品为什么可以常年价格居高不下却有大批忠实购买者,玩的就是曲线式消费。一边原料至上价格不菲,一边品牌炫耀满足人们的虚荣心,两者膨胀日益上升形成我们的微笑式价格欺贫战略。越贵越有人买!

奢侈品在富有国家的价格远低于贫穷国家的价格,背行“价格规律”大获成功。这种垄断式捆绑销售使曲线式消费在一种不合乎逻辑但合乎市场特殊规律的情况下成为商业奇异战略。

在此我大胆假设曲线式消费也能转化成设计中的曲线式逻辑–设计或产品独一无二的领先性与用户非理性思维的消费模式。领先意味着垄断。非理性消费很大程度体现消费者有强烈的欲望,两者趋于上升,由最初的设计逻辑转化成销量或者点击率是相当可观的。苹果产品在中国的价格为什么比在美国贵,却照样能另国人疯狂通宵排队购买,个人觉得也是有这因素在里面。

5.网格

网格是用竖直或水平分割线将布局进行分块,把边界,空白和栏包括在内,以提供组织内容的框架的辅助性工具。设计中不能忽视的网格,从印刷物料到网页页面,还是最新的Windows8系统界面,无论我们的设计如何,网格在设计中必然存在。网格可以使页面布局显得紧凑而且稳定,为设计师在设计站点时提供一个逻辑严谨的模板。网格也可以使版式设计有连贯性和韵律,让那些看上去相当小并且毫无联系的元素也可以在网格的布局里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但是网格不只是让设计师一味地按照规律来枯燥的设计,只是在一个合理的运用下构造和设计出好的作品来,适时地打破规则也能有意外的惊喜。

举例版式设计中字与图形的网格布局

举例网页设计中网格的布局

最后总结下,设计中还有很多值得推敲和学习的地方,自己能想到悟到的也只是九牛一毛,明知一入设计深似海,学不尽的知识正等着我们探索,加油吧!~

本文参考资料来源:

《中国奢侈品本土战略》 杨青山 著

《瞬间之美-Web界面设计如何让用户心动》 Robert Hoekman,Jr 著

来源: http://uedc.163.com/10265.html


© 推荐 for 互联网的那点事, 2013.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你可能也喜欢:

《至关重要的设计》–创造有情感体验的设计 (@70man)

秋叶职场感悟之三十二—员工工资该如何设计? (@70man)

移动产品设计之设计

超平面的触觉设计

网站设计新趋势
无觅

相关 [设计 逻辑] 推荐:

架构设计-逻辑层

- - 人月神话的BLOG
知乎看到一个问题,也是当前在软件设计开发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如下:. 现在要开发一个业务逻辑比较复杂的项目,但是在网上看了设计模式的思想后感觉自己以前写的东西扩展性都不好,接口定义也不合适,都是一个实体类一个接口,项目施工也感觉不合理,感觉项目施工中应该先集中定义好接口,并完成业务逻辑,然后在具体实现接口,不知道这样想是不是正确.

浅谈设计中的逻辑

- - 互联网的那点事
逻辑( 理则学),源自古典 希腊语λόγος (logos),最初的意思是“ 词语”或“ 言语”,还引申出意思“思维”或“推理”. 逻辑经常被认为对 论证评价准则的 研究,尽管逻辑的精确定义在 哲学家之间尚有争议的事情. 这个主题还是有所依据的, 逻辑学家的任务是相同的:提出大量的有效和谬误的 推论,从而允许人们区别出好论证和坏论证.

设计中的五个逻辑

- - 雷锋网
【编者按】本文由 网易UEDC所写 . 逻辑的存在如同我们日常生活一样. 种族之间的相互不一影响着人类的认知,美国人的独立平等可不一定能让各就其位等级严格的日本人接受. 所以,作者理解的设计中的逻辑,是常规意识下有规范有顺序,有理有据,小到一个符号也能说明和画面的关系以及他存在的意义的. 逻辑( 理则学),源自古典 希腊语λόγος (logos),最初的意思是“ 词语”或“ 言语”,还引申出意思“思维”或“推理”.

广告语(SLOGAN)的设计逻辑

- - 标点符
最近看了《那些全球强悍的广告语》,也看了《游戏化实战》,整理了一些自己感觉比较好的广告语,试着从游戏化实战中的八角分析法对一些广告词进行分析. 汽车发明者 再次发明汽车. 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到户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 人类失去联想 世界将会怎样. 没有人能真正拥有百达翡丽,只不过是为下一代保管而已.

板鞋逻辑:Sneakerology专卖店设计赏

- Vendi - 理想生活实验室
姑娘爱高跟,小伙儿就爱 Sneakers,而买鞋最佳的场景就是有海量的款式给你挑选,随意看随意试. 由 Facet Studio 所设计的板鞋专卖店 Sneakerology 能够满足你的无穷欲望,这所店内墙面由 281 个 20×60cm 见方的格子组成,清爽地放上各色鞋子展示,而店铺中心设有触屏设备,可以通过它来查询每一双鞋子的传奇故事.

产品设计中的逻辑规则——增删查改显算传

- - 牛国柱
产品如同人一样,有样貌、皮肤等外在结构,也有筋骨、神经网络等内在的体系. 在产品设计及规划中,产品经理除了要对UI、UE等外在负责外,还需要对产品的筋骨、神经网络负责. 产品的筋骨、神经网络即产品隐含的逻辑规则,是产品运转正常的保证. 设计合理且逻辑清晰的规则,是产品成功的必要条件. 而网络广告产品,可能是网络产品中逻辑规则最复杂的一类产品.

逻辑入门

- snowflip - Pure Pleasure - Reborn
你好,笑来,我想我问关于逻辑学方面的书籍有什么比较值得推荐的吗. 其实,我总觉得很多人缺的不是逻辑训练,而是“自省”训练,以及“道义”教育. Beyond Feelings,这是我当年的启蒙书籍(是我边读边敲做成电子版的). 想明白(系列)分类里的文章,建议你看看. TTC出过一个24讲的”Argumentation”,到Google上搜索“TTC+Argumentation”就可以找到.

苹果的逻辑

- Jacky - It Talks-魏武挥的blog
玩iPad也有大半年了,有一件事我一直不会,那就是删应用. 我知道长按一个图标会出现一个大叉,点击这个大叉能有“删除”的功能. 但我一直疑惑的是,究竟是删除了这个图标呢,还是真地删除了这个应用. 由于iTunes会同步应用回去,在我删了几次并被同步回去以后,我便一直认定,这只是在删除图标,就像windows桌面上删除一个快捷一样(我同步iPad一般是在睡觉的时候让电脑自己干,故而没有认真观察过).

周报的逻辑

- Shell Wang - 坏脾气的小肥
最近新同事加入很多,按照我的要求,入职半年内需要发送周报给我,半年后自己选择是否仍需发送. 行业内可能大部分的人都认为,周报就是流水账,是主管显示权力的手段. 最后还就真把它给搞成了一封流水账,或寥寥数语. 在职场中,有一条冷酷定律,叫做“如果主管不知道你做了某件事情,相当于你就没有做过这件事情. ”听上去不近人情,其实完全符合实用逻辑.

“脏话”的逻辑

- 星云 - 左岸读书_blog
脏话属于避讳之词,因此书面资料对说脏话的起源记录也很少,即使现在,很多词典也并不收录不敬之词,人们自然也没有多少关于说脏话的研究. 心理研究者认为,说脏话和孩子的啼哭很相似. 在幼儿时期,哭叫是一种可以接受的表达情感和释放压力和焦虑的方式. 随着儿童的长大(特别是男孩),西方社会的文化并不鼓励他们哭喊,特别是在公共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