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APP用户引导设计秘籍

标签: 交互视觉 产品交互 用户引导 | 发表时间:2014-08-15 19:35 | 作者:小核桃
出处:http://www.woshipm.com

yindao1 用户引导的目的

用户引导,其主要目的当然是引导用户,开个玩笑啦!一般而言,用户引导的目的主要有两种:用户需求和产品需求。

用户需求

即出于用户自己的需求,这一类引导主要的目的是 为了使产品更加方便用户,让用户能够更加顺畅便利地使用自己的产品 。比较极限的例子就是Paper,它的交互基本建立在全手势操作地原则之上,所以在用户初次接触的阶段做了大量的引导设计。一反“ 用户引导都会给用户带来困扰”的印象,根据Stef Miller在User Testing网站上发布的文章《Six UX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New Facebook App, Paper》中给出的测试结果,用户非常喜欢Paper的引导设计,因为它在需要用到某项功能的时候恰到好处地出现,帮助无所适从的用户找到方向。用户喜欢这种“及时雨”式的引导方式,105名测试用户给Paper的引导打出了4.47/5的分数。

yindao2

产品需求

即出于产品方向上的思考带来的需求,这一类引导主要的目的是 为了塑造用户的使用习惯,提高特定功能的转化率,或者降低特定功能的PV 。比如微信朋友圈,在用户第一次通过长按照相机按钮触发测试功能——发布纯文字朋友圈时,会提醒用户“为内部测试功能,后续版本可能取消”,这就是一种对用户使用习惯的塑造。当然,这种“内部功能”的噱头在当时微信的推广期也有自己的一份功劳,时至今日,相信每天发布纯文字朋友圈的量不会太小,微信真正取消这个功能恐怕会比较困难。

yindao3

用户引导的基本思路

针对不同的目的,设计用户引导时的思路也各有不同。对于用户需求类引导,主要目的是 优化用户体验 、帮助用户更好地使用这款应用,那么这个引导本身就需要在体验上多做文章,尽可能地“不打扰”用户,让用户在愉悦的心情中学习到一个又一个方便简单地功能或者操作方式。(此类引导通常都会采用下面说到的非阻断式引导。)

而对于产品需求类引导,为了塑造用户的产品使用习惯,达到PM的目的,通常会采用比较“破坏”用户体验地方式,以保证对用户的 有效引导 。之所以可以这样做,是因为不管怎样优化用户引导,突然出现地多余元素都是一种对操作成本的提高,假若过多追求用户体验,结果就是在没有达到目的的同时提高了用户使用成本,最终舍本逐末。所以,在做产品需求类引导时,须谨记,永远记得自己出发的目的。(此类引导通常都会采用下面说到的阻断式引导。)

非阻断式引导

即用户使用过程中闪现地引导元素,不影响用户的操作连贯性,不打断用户的使用。换句话说,引导出现之时,用户仍然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除了一定视觉干扰之外,完全不受到限制。例如Facebook客户端中普遍采用地浮标式引导设计,这种设计利用界面中额外出现地视觉元素吸引注意力,但不会阻碍用户正常的操作,用户完全可以忽视弹出地引导。

yindao4

      此种引导对于用户干扰小,在用户体验上较为优秀, 通常用户需求类引导采用这种方式

阻断式引导

顾名思义,此类引导会阻断用户地正常操作,用户至少需要一步点击来结束引导。例如微信当中第一次进入朋友圈点击相机按钮时弹出地引导,用户必须点击“我知道了”才能关闭此对话框;再比如Tidy中的用户引导,用户需要点击“Got it”才能完成引导过程。这一类阻断式地引导有两个好处:其一,引导阅读率更高,用户几乎不可能错过;其二,适当情况下,阻断式引导可以放入更多的字,充分说明需要解释的问题,例如特定功能的隐性规则。

yindao5

此种引导对用户干扰较大,但是引导效果好, 通常产品需求类引导采用这种方式 。但是如果引导的内容较多、较复杂,比如Paper基于产品需求的复杂的交互手势的引导,也会采用这种阻断式引导来保证用户的学习率。

yindao6

用户引导设计要点

不管是阻断式还是非阻断式引导,如下几个要点是必须遵从的。

触发情境自然

如果你的应用在一开始就给出5页10页的使用教程,用户既不会看,也不喜欢,即便看了,也记不住。因为引导的触发情境不对,所以用户并不需要这些引导,记忆这些复杂的信息也是一种很大的压力。所以, 事前引导是不正确的 ,真正好的引导应当是出现在用户最需要它的时候,即触发情境要是用户刚刚要使用或者刚刚使用完此功能的时候,前者可以是对功能的隐性规则的说明,也可以是对复杂交互的一个教学;后者可以是对用户后续操作地一个预期,降低后续操作地成本。

尽量减少文字

过多的文字让本来就是正常使用流程中的“干扰”——用户引导雪上加霜,茫茫多的文字会给予用户非常大的压力,以至于很多用户在看到长串文字之后下意识地会选择直接跳过。尤其对于移动应用,屏幕空间是无比宝贵的,况且人对图形的记忆比对文字的记忆要来得更简单, 引导最好是 展示出来 ,而不是 说出来

增加引导趣味性

避免单纯的说教,增加引导在形式、内容上的趣味性。比如可以给出较为夸张的赞美式反馈,或者是采用较为活泼的动态设计,再或者甚至可以采取比较可爱的动画形象用拟人化、口语化的语言进行引导。这些方法都是通过增加趣味性来降低用户对于“被打扰”这件事的反感,然后让用户在愉悦的心情下快速掌握引导内容。

总结

紧紧抓住引导目的,遵循引导设计的基本思路,选择合适的引导类型,设计过程中注意几大要点,相信优秀的用户引导设计马上就会出炉!

来源: 早读课  作者:陈橙

 


(关注更多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观点,参与微信互动(微信搜索“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或“woshipm”)

相关 [干货 app 用户] 推荐:

[干货]APP用户引导设计秘籍

-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用户引导,其主要目的当然是引导用户,开个玩笑啦. 一般而言,用户引导的目的主要有两种:用户需求和产品需求. 即出于用户自己的需求,这一类引导主要的目的是 为了使产品更加方便用户,让用户能够更加顺畅便利地使用自己的产品. 比较极限的例子就是Paper,它的交互基本建立在全手势操作地原则之上,所以在用户初次接触的阶段做了大量的引导设计.

(项目干货)以商会友APP—项目总结

-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小编按:HTML5,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但大都基于PC来考虑. 本篇作者利用HTML5来尝试Android端,虽然内容不多,但贵在实战与精炼. 在老陆提出“为无线ALL IN”的讲话时,我们以商会友App1.0已经悄悄上线,与其说快速相应,其实应该是未卜先知地做了. 在技术资源窘迫、要求快速上线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之下,我们优先选择Android平台,并以HTML5的方式实现,作为应用的形式接入到阿里巴巴主App里.

[数据]用户卸载APP的原因

- - 曉生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42%的用户会因为不喜欢界面的设计而卸载APP. 现在市场上已经不缺乏优秀的APP,要想留住用户,必须重视界面视觉和交互设计,否则用户会去寻找替代品. 另外,还要其他6个卸载原因:. 68%因为注册登录复杂,需要注册登录的APP尤其要注意. 48%因为程度不稳定,崩溃和闪退. 29%的用户选择了烦人的广告.

APP用户体验量表:SUPR-Qm

- - 标点符
前面一系列的文章介绍的用户体验量表针对的都是软件和网站,今天要介绍的是针对手机APP的量表SUPR-Qm. SUPR-Qm由 SUPR-Q的作者Jeff Sauro创建,主要目的是面向一定APP做用户调研. SUPR-Qm来源于最23个其他相关文献中的题目和4个开放性的问题. 具体中间是如何去设计问卷的,可以参考文章后面的参考链接了解更多.

一个3000万日活跃用户App的真实数据

- - 鲁塔弗的博客
前天和朋友聊了一会,他担任某App的技术负责人,得到一些数据如下. 日活跃用户3000万(DAU是按单天计算),其中Android用户和ios用户的比例是9:1,这个比例有点惊人. 说明业内软文水分太大,很多宣称ios有上千万用户的都是吹牛b. ios获取用户成本太高,简单折算用户获取成本是android用户成本的9倍,特别是免费应用,地主家都也没有余粮,大家都不敢怎么砸钱.

如何利用新闻APP培养用户粘度

- - 钛媒体网
近一百多年来,总有一些公司很幸运地、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站在技术革命的浪尖之上. 一旦处在了那个位置,即使不做任何事,也可以随着波浪顺顺当当地向前漂个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在这十几年间,它们代表着科技的浪潮,直到下一波浪潮的来临. (引自吴军的《浪潮之巅》). 图为艾瑞网发布的报告中显示的PC和移动互联网趋势.

App设计的四项基本原则:用户都属猴

- - 创业家杂志社
创业家网  文: @Fanlee  天使湾创投投资总监. 今天手机空间又快不够,又要清理App,然后一个个看过去,看先杀谁,于是出来3个问题:1、这么多App如果真非要保留,对我个人哪些必需;2、这么多App哪些SB的让人骂娘,他们的共性在哪里,怎么避免成为用户心目中SB的代名词?;3、App产品哲学,也是所有产品服务的设计哲学究竟是什么?.

App的用户价值与商业价值

- - 坏脾气的小肥
互联网有句老话,只要你能实现用户价值,就一定能带来商业价值. 这个观点发源自PC统治互联网的时代,如今PC端的用户停留时间下降,用户行为趋于稳定保守,移动端则蒸蒸日上. 而PC与移动端的区别之一是,PC端的用户流动是自由的,通过超链接,从一个网站到另一个网站到另一个网站……但你可以从一个App到另一个App到另一个App吗.

手机用户怒吼:App们,别再乱推送了!

- - 互联网的那点事
坐在地铁上,身边“嗡嗡”声不断,你就知道又有人收到信息推送(Push) 了. 应用开发者正在滥用这种服务,已经影响了用户的正常生活. 让我们大吼一声:App们,别再推送了. 没完没了地推送,并不是增加App使用量的有效手段,但开发者仍不由自主地使用推送这种营销渠道. 更重要的是,如果不是真的很常用某款应用,过了刚刚下载的新鲜劲儿,从静静躺在手机里的那一刻起,它们似乎也没什么别的方式体现存在感了.

app端用户信息自动获取--微博

- - SegmentFault 最新的文章
在app(ios和android)端使用webview组件与js进行交互,串改页面,让用户授权登录后,获取用户关键信息,并完成自动关注一个账号. 传统爬虫模式,让用户在客户端在输入账号密码,然后传送到后端进行登录,爬取信息,这种方式将要面对各种人机验证措施,加密方法复杂的情况下,还得选择selenium,性能更无法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