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丨孩子自卑,是因为你没有给他自信的机会
文:侯瑞鹤丨转自公众号:紫藤亲子育儿(ID:zitengqinzi)
很多妈妈会给孩子报名目繁多的课外班,究其原因多是说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特长。而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理由,虽然多数家长并不是想让孩子走上艺术这条职业道路,但他们认为当孩子拥有了更多才艺后他就会更自信。否则,当别的小朋友做得好而自己的孩子做不好时,孩子会受伤或者感觉自卑。
显然,这样的自信观念是不允许否定和失败的,建立起来的自信也必然是不稳定并且令人焦虑的。
实际上这只是外在的优秀而已,外在优秀固然可以增加自信,然而, 如果自我价值感完全依赖外在的表现才能建立和延续,恰恰已经远离自信的真义,而转变成自卑了。
因为真实的自信恰恰是自我价值感对外在的表现不过度依赖,允许自己被否定。
·自信就是允许自我被否定·
童童(化名)与小朋友乐乐(化名)一起玩,乐乐背出了一串唐诗,童童妈妈对乐乐伸出了大拇指,“乐乐真棒,能背这么多唐诗”。没想到这句话童童不高兴了,童童怨恨地看着妈妈,带着哭腔说:“那你让乐乐做你的孩子吧”。
童童其实有很多才艺,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也是一个很爱学习的孩子。然而,童童毕竟精力有限,不可能样样都很棒。今天乐乐背唐诗的表现得到妈妈的夸奖,对于童童而言,就是对自己的否定,一旦感觉到被否定了,哪怕并没有真实的否定,就会瞬间摧毁童童的自我价值感或者自信,从而引发相应的指责或排斥,如童童;或者讨好,比如在更优秀的人面前自感卑微而顺从屈服。
显然,童童可能是一个优秀的孩子,但绝不是一个自信的孩子,因为她的自信经不起否定和失败,非常的脆弱。
换一种场景想象一下:如果乐乐的表现不会直接影响到童童对自己的感觉,童童仍然觉得自己是值得爱的,那么在童童的内心世界,她的自我价值感就是比较稳定的,从而更可能欣赏别人,也更可能从别人身上有所学习,而不会过分地敏感、情绪化。
允许自我被否定,允许自我不是样样都好都完美,才是真实的作为一个人的自信。
当然,自信和自卑并不是绝对的,我们通常处于两个极端中间的某些变化的点上。
·自信是对自我的无条件接纳·
自信的内在心理过程:
一个自信的人,他的自我接纳是无条件的。或者说他接纳自己没有前提条件和设定必须要达到的标准。如果说有什么条件的话,前提只有一个,即自己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人本身存在的价值不容置疑,不需要论证。因为自我接纳是无条件的,因此,自信的我可以有不足,可以失败,也可以不完美,这均不影响“我”存在的价值,面对选择就更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做事情更可能全情地投入,关注过程和体验,从过程和体验本身获得极大的满足感。
接纳开放和多种可能结果。通常不会设定诸如“我一定要成功,我必须要得到大家的认可等”,愿意尝试多种可能性,面对失败和错误虽然同样会沮丧,但是更能够当成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因为对外在结果的依赖没有那么执着,自信的人就更可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真正提升自己的事情上,而较少像自卑者那样,担心、焦虑、紧张等消耗了大量的能量,这种心理量的消耗,常会使人感到疲累。
自信的人即使被否定,也仍然感觉自己这个人是有价值的,因此不需要太多掩饰自己的不足,内心更和谐,外在的人际关系自然也更和谐。
自卑
是以外在标准和评价为基础的
·自我价值认定·
自卑者接纳自己需要建立在一系列条件的基础上,只有达到了某些标准,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比如,拥有好成绩、才艺、名列前茅、好相貌、大家都认可和喜欢自己等,只有他拥有这些,得到认可、赞扬或羡慕时,他才感觉自信。
自然在做事情时,过分关注成败,因为一旦失败或被否定,建立优秀标准之上的自信就会倒塌。
因此,自卑者的自信不是真实的自信,其基础非常脆弱,是以他人的评价和外在标准为转移,而外界则是多样的,变化的,因此,自卑者往往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摇摆在不同的看法之间,不能自在地表达自己,感到疲惫和束缚。
自卑者往往追求必须成功,因为对失败的恐惧,使其把精力主要放在避免失败或显示力量的事情上,避免失败可以免于自我否定,显示力量可以为自信加分,然而,这两件事情通常不能真正提升能力和开发潜能,创造性的自我表达更是没有机会。
行为通常表现为做事情被动消极逃避,因为每件事情都是一个考验,生活就是一个接一个的难题,即使成功,也很难真正享受,短暂的开心之后,又在担心下一次失败。
这一切的心理和行为链最终会让他感到非常疲累,更加自卑,为了让自己感觉好些,更加追求外在的成功和认可。最后,他已不再满足于常态的成功,而是追求一种超值的、过度补偿心理(例:一个越是不相信自己会被爱的人,越是苛刻地要求对方时刻表达爱意,因为他将不会满足于平衡的简单恢复,他将要求过度补偿,寻求一种衡量标准的超值),以弥补自己内心的虚弱和无力。
优秀而不自信的孩子往往属于这种情况,因为他外在的优秀和内在的自卑如此不匹配。
根据个人能力和境况的差异,可能出现这样两种极端的结果。
一种是我的外在虽然很成功优秀,但我仍然感受不到存在的快乐,体验不到生命的色彩。所谓的“空心人”或许有类似的内在心理。
一种是为了避免失败,我拒绝尝试可能引起失败的事情,外在表现越来越差,更自卑,更不快乐。所谓的破罐破摔即是如此。
·如何帮助孩子建立真实的自信?·
孩子是在亲子关系中不断确认自我,知觉到什么样的情况下自己是好的被接纳,什么情况下是不好的不被接纳。如果把孩子比喻成电脑,父母就像孩子的外挂程序一样,虽然看起来挂在外边,但实际上替代幼年的孩子管理自我。渐渐地,孩子把外挂的替代者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即形成了父母自我,以在父母不在身边时行使管理自我的功能。
所以, 你如何看待幼年孩子的成功和失败,孩子将来就如何对待自己的成功和失败。
人生而有价值,而孩子作为人本身的存在价值是不需要通过什么来证明的。就像丫鬟总是感觉自己是个丫鬟,而小姐很少感觉自己是个小姐,因为小姐本来就是小姐,不需要通过什么来证明。如果成人对待否定、失败或成功总是与自信和价值直接联系起来,孩子就容易总是感觉到低自我价值感或者回避体验低自我价值感,从而通过各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当然这种方式有的是社会认可的,抑可能是反社会的,甚至是伤害自己的等,长期通常会带来更深的无力和挫败感。
父母要调整“拥有什么才会自信”的执念
生活中你面对失败和被否定时,是怎样体验自己的?如果被否定时,你能够仍然爱和接纳自己,仍然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吗?你能够不放弃自己,信任自己吗?
如果你在生活中不事事苛求自己,尤其是不苛求自己一定要做个好妈妈,而是能够边走边唱,同时不断反思和提升,那你享受当下生活的状态要比教给孩子多少知识更有价值。
如果你总是告诉自己,等我拥有了什么,就一定会更自信,那么,你真的需要停下来回顾一下,在过去的岁月里你是否有过曾经的渴望,而当你真正拥有时,你的整个生活是否真的发生了如期的变化。我们总是寄希望于外界的变化来改变自己的内心,那只会让我们失望,不妨放下这种执着,从现在开始尝试无条件接纳自己,从当下开始改变。
容纳孩子被否定时真实的挫败感
容纳是指父母为幼儿创造一个心理空间,可以盛放孩子的自我被否定,以及失败的体验,而孩子可以在这个空间里自由体验负面情绪,并逐渐从中恢复。而不是孩子一有情绪,父母想要控制孩子,最后形成力量的对抗。
当孩子被否定而沮丧时,你可以给孩子一个拥抱,告诉他:“我爱你”,让他体验到你仍然爱此时沮丧的他。而不是急于去把他从沮丧中拽出来,也不是用实际行动告诉他,“我不喜欢也不能容纳一个因为失败而哭泣的孩子”。
当孩子因为害怕失败而拒绝尝试时,你可以在接纳共情孩子的情绪,陪伴孩子从挫败中恢复出来以后,邀请孩子一起去看:“这次经历,我们可以有些什么学习?”因为孩子只有在感觉关系安全时,才有可能去探索外在的世界和内在的世界。
提升自我觉察能力,减少孩子替代性体验你的情绪
当孩子的表现与你心中的理想小孩不一致时,你泛起的情绪是怎样的?当孩子在人群中不是优秀的那个时,你是如何看孩子的,你又会做些什么或者不做什么让自己舒服一些?
当你感觉孩子被否定时,可以先问下自己:“这是孩子的感觉,还是我自己的感觉”。
一天,幼儿园的童童与乐乐在一起玩,童童要求爸爸出题,和乐乐一起比赛口算,爸爸出一道题,童童就抢答而且正确。童童很兴奋,乐乐也还好。乐乐爸爸看到都是童童答对,就替乐乐开脱道:“乐乐的幼儿园没学过算术,所以抢答不出来”。正在专注在算术题游戏上的乐乐,听到爸爸的开脱之词,忽然变得不高兴了,眨巴着眼睛,神情甚是沮丧。
放慢这个过程,可以看到乐乐爸爸之所以替乐乐开脱,是因为他自己把口算看成了一场决定优劣的比赛,在这场比赛中,认为处于劣势的乐乐,应该自信心受到伤害,为了避免乐乐不要有这种体验,就替乐乐辩驳是因为没有学过。
而爸爸的开脱,恰恰传递了爸爸关于自信的信念“你回答不出来,自信心会受挫,你可能会因为自感价值感而受伤”,乐乐接受到了爸爸的信念,替代性地体验到了爸爸的挫败感。
如果乐乐爸爸的内在信念认为自信是允许被否定,而不是事事都要第一,那他就更可能允许孩子被否定,认为孩子即使没有表现很优秀,仍然可以拥有作为人的自信。他在行为层面上就不会出面开脱,而是欣赏孩子们的游戏。
当父母持有这样的自信信念时,为避免孩子自卑而做的努力,或许恰恰损坏了孩子作为一个人的自信。
因此,保持觉察很重要。觉察就是有意而不加评判地去注意体验。
只要体验能被觉察到,我们防御性的应对就会减少。觉察就是疗愈,因为觉察开启了一个不同的方向,种下了一个因。
父母自我成长的过程,切记不要太心急,就像登山,登顶其实不只是登上的那一刻,而是你有了一个想要登山心念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之后经历各种努力和体验,才能一步步到达山顶,
英国儿童精神分析师威尼科特曾经在提到什么样的父母对孩子的伤害排序时,把心急的父母竟然排在了精神分裂症父母的后面。
我们不需要做完美的父母,但要做有觉察力的父母,减少挫败模式的代际传递。
如何觉察,不在书本和别人的头脑里,而是在真实生活中的点滴去体验和感受。
——THE END——
图片来源:123rf.com正版图片库
责任编辑:晨歆